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赴北京汇报试验区20周年纪念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7: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

工作简报

州推动办(2011)01期

黔西南州星火试验区办公室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

黔西南试验区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

2010年,是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成立20周年。为总结多党合作联合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经验,进一步完善试验区功能,赋予试验区新的内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0年12月28日在兴义隆重举行了黔西南试验区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现将2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如下:

一、以总结经验、完善功能为主线,扎实开展试验区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工作

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成立20周年纪念

1 活动,由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黔西南试验区联合推动组、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为加强对纪念活动筹备工作的领导,黔西南州于2010年4月成立了以州委副书记、州长陈鸣明为组长的试验区20周年纪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在纪念活动筹备期间,省委统战部多次给予指导。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要求:“确保活动高水平、高质量、有实效”;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茂爱以及试验区办公室的同志加强协调、参与筹备;州委副书记、州长陈鸣明和州委副书记廖飞等州领导分别于2010年3月和12月率队到北京,向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有关部委和黔西南试验区联合推动组汇报纪念活动筹备情况。

通过系统总结20年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形成了共识:

1、黔西南试验区较好地完成了“探索西南岩溶山区振兴地方经济之路”的试验任务,成功探索出石漠化治理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黔西南模式。即:“因地制宜、生态治理;扶贫开发、帮扶到户;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科技先行、集成创新”。从1990年到2009年,黔西南试验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分别比全国、全省

2 高1.7、2.0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3.4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6.

18、5.91个百分点。在全省9个市(州、地)和全国30个自治州中,黔西南试验区的主要经济指标由挂末进位到居中。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州绝对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134.9 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49.2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7.62%下降到16.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7%。

2、黔西南试验区的特点是:以“星火计划、科技扶贫”为平台,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定项扶贫为载体,以民主党派、工商联联合推动为主体,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保障,上下联动,在石漠化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在2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黔西南试验区早已超越当年的“星火计划、科技扶贫”目标,扩展到更广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范畴,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了独特贡献。

二、以展示成果、增进共识为重点,认真做好试验区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

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历时1天。活动安排得隆重、简朴、高效,明晰了试验区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3 参加纪念大会的嘉宾共260人。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联合推动组秘书长何丕洁,民革中央原副主席胡敏,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贵州省委主委顾久,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建贵州省委主委武鸿麟等领导出席纪念大会。来宾还包括:中央统战部、国家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联合推动组的有关领导;省委、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及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省科技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智力支边办、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有关领导及各县(市、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州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等。

纪念大会由中共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主持。会议首先观看了《黔西南试验》专题片。州委副书记、州长陈鸣明介绍了试验区成立的背景、2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年深入实践所形成的经验、完善试验区功能的思路打算等。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联合推动组秘书长何丕洁,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巡视员曹一化在会上讲话,对试验区20年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加大帮扶力度,推动试验区新一轮的发展。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代表省委在会

4 上作了《坚持以智力、科技为引领,推动黔西南试验区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讲话。龙超云同志指出,科技星火点燃了黔西南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希望,助推了黔西南州20年来的新发展。20年试验的重大成果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试验区建设,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等各方面倾力帮助,黔西南州发展跃上新的台阶;二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以智力扶持努力探索科学发展;三是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地区自治制度建设,以政治优势推动试验区加快发展;五是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勇于担当,后来居上;六是着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开放成果及实惠。

龙超云同志强调,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试验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总体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基础条件加快改善、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的新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黔西南试验区的改革发展,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贵州“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基调和主战略,进一步深化“星火计划、

5 科技扶贫”试验内涵,通过智力支边、科技进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进一步夯实历史性跨越的坚实基础;进一步突出发展的科学性、合作性、自主性,将新一轮试验区工作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积极争取新的试验任务,努力丰富新的试验内容,大力探索联合推动新方式,不断提高试验水平,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

参加纪念大会的嘉宾现场考察了兴义城市建设规划展、以种植金银花致富并绽放出“贵州精神”的冷洞村、以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绿化村、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新校区、黔西南复烤厂。

在纪念活动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华工商时报等中央媒体和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当代贵州杂志社、贵州政协报、贵州民族报、金黔在线等省级媒体共18名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加大了对黔西南试验区的宣传力度。

三、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为动力,努力建设“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

试验区20年的探索和实践,为黔西南州做好新一轮试验区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必须

6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三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探索符合黔西南实际的产业发展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丰富黔西南试验区内涵。

黔西南州对新一轮试验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积极向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贵州省委统战部等上级机关进行汇报,初步明晰了新一轮试验的主题和目标,即围绕“智力支边、科技进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主题,进一步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良性互动,把黔西南州建设成为内陆民族地区转变发展方式的试验区,推动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跨越发展。

黔西南州将以试验区成立20周年为新起点,加大工作力度,深化改革开放、改善发展环境、丰富试验内容。2011年将重点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充分借助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智力优势,做好“十二五”的各项发展规划;二是丰富联合推动的工作载体,建立“水墨金州”经济论坛,使其成为智力支边的平台、政企交流的平台、产权交易的平台、同

7 行交流的平台。

黔西南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2月23日

主题词:试验区 20周年总结 简报

报:联合推动组20份,省委统战部黔西南试验区联席会议办公室20份,省科技厅5份,州试验区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及成员单位30份。 送:局党组及存档7份。

州“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2月23日

共印82份

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缅怀纪念活动汇报

试验区汇报材料

在新亚欧大陆桥贯通20周年纪念活动暨

市政管理处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专刊策划案

五四纪念活动总结汇报

赴北京上海杭州考察社区卫生汇报

赴北京学习心得

赴北京学习心得

库巴索夫高级研修班20周年纪念活动简记

关于下发举办集团20周年主题纪念活动的通知

赴北京汇报试验区20周年纪念活动
《赴北京汇报试验区20周年纪念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