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发布时间:2020-03-01 16:37: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临猗县工业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临猗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在解放思想中树立新的理念,在深化改革中创立新的体制,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新的跨跃。2004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提出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变”的奋斗目标,这是临猗加快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战略抉择。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到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54.4亿元,是1980年的100倍;工业利税达到3.5亿元,是1980年的143倍;上交税收达到1.84亿元,占到全县财政总收入的80%,是1980年的75倍,在创建新型工业强县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可喜的步伐。

改 革 创 新 ——工业体制发生根本变化

三十年来,为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转换机制,创新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工业经济新体制。期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转换机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还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营管理模式。198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精神,县上研究制定了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十条规定”,扩大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1985年,根据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三十五条”规定,实行政企分家,在全县企业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继而又推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1987年至1988年,根据国务院《承包条例》精神,在全县实行了第一轮承包经营责任制,把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推行全员抵押承包,责权利相统一,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以化肥厂、针织厂、变压器厂、食品厂、造纸厂为代表的“五朵金花”。198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到2.11亿元,绝对数居运城地区第一位。

第二阶段,改革深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上世纪九十年代。1991年,县政府对县属工业企业顺利地进行了第二轮承包。1992年,结合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积极推行了“破三铁”工作,即在企业中破除“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实行全员合同制管理,做到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1993年,在完成第三轮承包工作的基础上,在国营康美食品厂、汽车配件厂、牛杜特变厂等三

2 个不同所有制企业首次提出了股份制试点设想。1994年,随着全县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临猗化工总厂水泥分厂的诞生,全县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零的突破,当年先后成立了5个股份制企业。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工业集团化”战略,实行联合重组、兼并亏损企业等措施,先后组建了针纺、丰喜化工、康美食品、银湖纸业等八大工业集团,使临猗工业经济创造了在运城地区县营工业“一花独放、一枝独秀”的辉煌业绩。1995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在我县召开。1996年,全县工业税收实现4500万元,首次超过农业税收。1997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处于负债膨胀期的临猗工业立陡滑坡,产权制度改革再次被列入企业改革重点,因企制宜,一厂一策,企业股份制改造、联合、兼并、破产、关闭、出售、租赁、承包、重组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改组、改造多头并举,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民营化改造全面铺开。1998年6月,丰喜化工集团抢抓机遇,联合省内七家小氮肥企业组建了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低成本扩张。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临猗工业经济进入了调整恢复时期。

第三阶段,民营扩张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后,股份制民营化改造和破产重组为主要形式的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2000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临县发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不图所有,只求

3 所在;不论形式,只求发展;不讲性质,只求增效”的原则,以临猗国营纺织厂2001年5月“靓女先嫁”和丰喜集团2003年5月“彻底民营”为标志,全县国有集体企业新一轮股份制民营化改造阶段基本结束。全县工业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期间,先后对38个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民营化改造,对28个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破产重组,盘活闲置资产1.2亿元。2002年,伴随着学习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的热潮,10月8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临猗县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会”,随后建立了民营工业园区,促使华晋、青山、兵娟、翔宇、侨兴等一批民营企业大举扩张,加之外来投资的民营企业,在全县形成了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民营、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和外来投资的三大民营工业经济版块,主导全县工业经济新格局。2007年,全县共有民营企业143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3家,民营工业总量占到全县工业经济的98%以上。

调整结构——支柱产业实现优化升级

三十年来,围绕“工业强县”这一战略,全县工业经济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项目工程,延伸产业链条、壮大经济支柱,建设工业园区、形成规模经济,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

4 理、提高经济效益,使全县工业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大潮中脱颖而出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为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工业主要是围绕农业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和农机具的简单生产;九十年代,贯彻“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方针,围绕“棉变线、粮变面、草变纸、果变汁”的思路,全县形成了化工、食品、针纺、造纸、农机、机电、粉末、药业八大产业;进入新世纪后,通过整合优化聚集,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全县工业经济逐步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强县迈进,形成了化工、机械、食品、针纺、制药五大支柱产业群体。

——以丰喜集团临猗分公司为龙头,以翔宇化工、青山化工、瑞翔化工为龙身,由28个企业组成的化工产业群。主要产品有尿素、甲醇、甲醛、DSD酸、增白剂、吐氏酸、塑料制品、萘系减水剂等100余种精细化工产品。年产值近20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36.8%。

——以卓里集团为龙头,以华恩机械、东睦华晟、金宇粉末、临猗变压器、机车配件、永恒机械、强力机械、雪云棉机、新星泵业为龙身,由19个企业组成的机械产业群。主要产品有农(矿)

5 用三轮车、商用挂车、汽车配件、粉末冶金、变压器、棉花加工机械、潜水泵等300余种机械加工产品。年产值11.5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21.1%。

——以华晋印染为龙头,以恒晟纺织、兵娟制衣、一洲印染、晋达纺织、康圣纺织、万方制衣为龙身,由69个企业组成的针纺产业群。主要产品有棉纱、棉布、灯芯绒、花布、专业制服、针织服装等1000余种针纺制品。年产值8.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15.6%。

——以湖滨果汁、恒兴果汁为龙头,以新湖滨果汁、特美食品、晋华食品、香汇馍干、迪乐福食品、康奇仕食品、康乐食品为龙身,由250多个果食品加工企业组成的食品产业群。主要产品有浓缩果汁、果干、果丁、果脆、果脯、果圈、馍干、方便面、锅巴等100余种。年产值近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14.7%。

——以绿海农药为龙头,以澳迩药业、卫氏鱼康、银屑病研究所、争跃化工、春蕾药业、康元药业为龙身,由22个企业组成的制药产业群。主要产品有:醚菊脂原药、复配农药、医药、鱼药、兽药等300余种。年产值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3.7%。

招商引资——开放合作成为发展趋势

三十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方

6 略,广泛交流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扩大对外宣传、注重品牌塑造,营造优良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加强技术合作、多方招才引智,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外向经济,对外开放合作已成为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经常组织经济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到发达地区或先进县市参观考察,学习取经,不断更新和完善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贸易洽谈会、经济博览会、投资招商会、经验交流会,利用各种场合宣传临猗、宣传企业、宣传产品,提高了临猗工业的知名度,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广告宣传和品牌塑造。“丰喜”商标、卓里“双嶷山”商标荣获国家驰名商标。华晋牌(绒布),兵娟牌(制衣)、晋光牌(荧光增白剂)、洁荧牌(DSD酸、吐氏酸)、宇阳牌(鱼药兽药)、雪云牌(吸尘弹花机)、新星牌(矿用潜水泵)、永恒牌(矿用机械)等12个商标和产品先后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或山西省名牌产品。

加强对外技术合作,多方招才引智,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县工业技术改造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小改小革上;近二十年来,企业进一步注重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积极开展一厂联一校(院)产学研活动,招聘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推进了全县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丰喜集团与清华大学、翔宇化工与山东化工学院、卓里集团

7 与复旦大学、绿海农药与沈阳化工学院等开展了技术合作;丰喜集团设立了省级研发中心,永恒公司聘请本行业首席专家在太原设立研发中心;青山公司聘请了4名博士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了3个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利产品;华恩、华晟、金宇、青山、翔宇等八个企业先后荣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兵娟公司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瑞典依腾服装吊挂自动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丰喜临猗分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的灰熔聚气化技术和双甲精炼新工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使吨氨能耗下降200千克标准煤。

近年来,我县工业系统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先后引进项目34 个,资金12.8亿元。2001年,陕西怡通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整体收购临猗县第二纺织厂,成立一洲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成为我县第一个招商引资企业;2003年,引进湖滨、恒兴、新湖滨三个果汁加工企业,总投资2.1亿元建成了年产9.5万吨能力、世界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为财政增税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6月,华晟粉末冶金公司与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龙头企业——宁波东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联营,走出了我县工业发展的新路子。以后又引进投资建成了丰隆煤化燃油、康圣纺织、晋达纺织、丰通化工、海源化工、鑫丰天然色素、伟业棉花、杭通燃油、卓里克劳耐、加拿大汉枫缓释肥料等项目; 随着阳煤集团投资控股丰喜集团,为临猗分公司注入了发展活力与

8 扩张空间,更为全县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007年底,招商引资外来企业产值达12.5亿元,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五分之一,成为临猗工业经济三大版块之一。

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出口创汇产品在我县工业经济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1990年,全县工业出口创汇产品16种,创汇560万美元;2007年,全县直接间接外销产品主要有浓缩果汁、脱水果蔬、果脯、化工产品、印花布、机械配件等100余个品种,市场遍布世界五大洲4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创汇1.2亿美元。

展望未来,临猗县工业经济将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强县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全县经济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OO八年八月三十一日

落实工业强县发展战略 建立加快工业发展

新型工业强县论坛活动发言材料

工业强县,旅游

着眼工业强县

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创工业强县工作意见

上海工业发展战略8

西部工业强县的自查报告

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工业强县突破年动员讲话

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新型工业强县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工业强县战略 强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