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发展战略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17 15:07:5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发展战略

1.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的机构是(战略委员会)。

股东会监事会战略委员会经理层

2.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当可能导致的风险是(盲目发展)。

企业过度扩张经营失败资源浪费盲目发展

3.企业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的风险是(资源浪费)。

企业过度扩张资源浪费丧失发展机遇盲目发展

4.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案的批准机构是(股东会)。

股东会监事会战略委员会经理层

5.企业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是(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愿景企业使命发展计划

6.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发展战略方案的审议机构是(董事会)。

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股东会

7.战略委员会的发展战略方案的调整机构是(战略委员会)。

股东会监事会战略委员会经理层

8.企业发展战略过于偏激容易导致的风险是(企业过度扩张)。

企业过度扩张丧失发展机遇盲目发展资源浪费

1.董事会在审议方案中如果发现重大问题,应当对方案作出调整。(错误)

正确错误

2.企业应当根据战略规划制定发展目标。错误

错误正确

3.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错误) 正确错误

4.战略规划应当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正确

正确错误

5.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预算。(正确)

正确 错误

6.战略委员会可借助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正确)

错误正确

7.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指定的。(正确) 正确错误

8.企业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正确)

正确错误

9.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正确)

错误正确

推荐第2篇:发展战略

德阳“1358”战略解读

为了实现,争当四川科学发展排头兵,努力把德阳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经过冷静和科学分析后,今年4月29日,德阳市委在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明确提出了“1358”的发展战略。这是德阳市“十二五”发展基本思路和重大战略。本报特增设《新战略》栏目,对其相关情况进行解读和报道。

一城:就是把中心城市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大城市。到2015年,德阳市的城市发展目标按照“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人”来安排,在工作上要按照“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人”来努力,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四川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宜居城市。

三区:一是加快建设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抓住德阳市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市的契机,树立“城乡兼容”的发展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构建“城市率先崛起、农村整体推进、城乡协调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加快建设四川特色文化旅游区。要挖掘三国文化、古蜀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依托三星堆、地震遗址等精品景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东汽等时代精神,实现文化旅游互动发展,促进形成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努力把德阳建成旅游市场兴旺、文化产业繁荣的特色文化旅游区。三是加快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抓住德阳列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的机遇,把试点建成示范,在全省率先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为推动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五基地:一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要按照加强研发、分工协作、促进集聚、提升水平的原则,依托龙头企业,突出优势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努力把德阳建成集中度更高、聚集力更强、配套性更优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打造国内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立足德阳市产业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三是打造西部新型化工基地。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通过大企业带动、上下游互动,提升工艺设备水平,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传统化工产业向清洁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四是打造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要按照原料基地化、加工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拓展延伸优质白酒、软饮料、烟草、肉食品、粮油制品和果蔬六大重点产业链条,加快建设西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五是打造四川现代服务业基地。要利用区位交通优势,突破发展短板,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把德阳建成四川重要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基地。

八大突破:

一、在做强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一产增效、二产升级、三产突破”的要求,推动产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住产业、企业、产品三个关键,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打造知名品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为方向,力争在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

得突破。要把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要着力做强旅游经济,围绕文化体验游、生态休闲游、特色工业游、地震遗址游等重点,打造精品线路,培育旅游品牌。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来抓,迅速掀起新上项目、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热潮,抓紧谋划引进建设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产业关联度大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培育产业集群,着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城市发展的新组团。按照“一产增效、二产升级、三产突破”的要求,推动产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

二、在做大城市上实现新突破。我国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要把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德阳市“十二五”发展的重大任务,拓展德阳市持续发展空间。要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大手笔、管理严标准”的要求,加大建设投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味,加快把中心城市建成区域中心大城市。要加快推进东山片区、北城新区开发,抓紧实施东一环路建设、国道108线市区过境段改线等重点工程,争取启动成绵高速公路城区段改线工作,尽快构建大城市框架。要按城市标准规划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要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三、在做牢基础上实现新突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仍然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持重点。要抓住这个机遇,着力把基础做牢,以交通、水利为重点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要加快推进成兰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和成什绵、遂德阿、成德南、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等过境段建设。要加快推进旌江大道、天星大道建设,力争开工中(江)金(堂)快速干线,与成都共同打造组合型主枢纽城市,进一步提升德阳在四川的交通区位和地位。要加快推进华强沟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要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强重大输变电设施建设。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物联网、通信等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发展。

四、在做富县域上实现新突破。县域经济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县域经济活则全市活,县域经济强则全市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心协力抓发展、和衷共济谋跨越的良好局面。市上要加强领导、指导和服务力度,尊重基层创新创造,鼓励县乡干部大胆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各县(市、区)要树立背水一战、提速升位的决心和斗志,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和发展条件,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各展所长,找准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走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要通过努力,使德阳市更多的县(市、区)进入西部、四川强县行列。

五、在做美农村上实现新突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按照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以县为单位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连片推进新村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清洁能源,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要总结灾区重建新村建设成功经验,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开

展试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体,形成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农村新型社区。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六、在做活开放上实现新突破。扩大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充分的开放合作战略,树立更加开明开放的理念,努力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上取得更大突破。要按照“融入成都、面向沿海、辐射西部”的思路,继续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特别要按照功能对接、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竞争性融入成都发展,拓展我市发展空间。要继续加大招大引强力度,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引导全民创业。要坚持“三外”联动,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要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德阳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前沿和高地。

七、在做优科教上实现新突破。未来几年,德阳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有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坚持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的导向,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推进教育创新发展,强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基础。特别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攻坚,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以科教和人才优势提升德阳市产业竞争优势和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

八、在做实民生上实现新突破。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民生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要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灾区就业工作,重视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要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加快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大力推进灾区发展振兴,做好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要把握新形势下做好维稳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切实转变维稳工作的思路,实现从“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的转变。

推荐第3篇:发展战略

1.定位

我们是一家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来解决中国大城市目前乞丐数量过多、经营乞丐现象、职业化乞丐增多等问题的社会企业。

2.资源

一.明确不同的扶助对象,制定不同的解决对策。在不断的发展中摸索出一套针对不同对象的完善的帮扶制度。

例如以下不同人群:

生性懒惰,不愿工作,只是靠乞讨为生的人。

有组织的专业乞讨人员。

依仗自己身体障碍来博取别人的同情。

遭遇天灾人祸,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

.吸毒者。

…….

二.与政府建立良好长久的合作关系,通过政府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一部分接受培训合格的乞丐可以让政府部门安排工作。利用政府的帮助

与慈善机构或其他社会企业或爱心人士建立合作,争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信息化时代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群众的力量。

1)借助新闻等媒体不断扩大我们企业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社会企业

在解决社会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2)以制作公益宣传片等形式让普通人了解乞讨者的真实生活和在接受培

训后的自立生活。

推荐第4篇:公司发展战略

专家团队、技术水平

我公司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室——滨州金汇建筑节能与环保工程研究实验室,本实验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6人,并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基础研究以及新材料开发和节能减排战略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任务,解决建筑新材料与建筑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共性科学问题,并致力于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开放性研究平台,打造在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同时将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市内建筑新材料与节能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自成立至今,共申请专利及软著12项,分别是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项已获得证书(建筑外墙保温结构、一种石墨聚苯板、一种多用途复合保温板、一种便于安装的保温板、新型外墙保温系统);软件著作权3项也已全部授权(金汇钢丝架夹芯板插丝焊接机组控制系统V1.0,金汇钢网焊接机组控制系统V1.0,金汇节能材料工程一体化软件V1.0);发表论文一篇—《改性纳米碳酸钙制备乳胶涂料研究》。

近两年实验室共有三项突出研究成果:

1、聚氨酯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开发研究成果

聚氨酯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是以大理石薄板和可发性硬泡聚氨酯,通过模具注射法将聚氨酯泡沫和大理石薄板有机的粘结复合在一起,施工过程中用粘结加锚固的施工工艺。其主要应用在现有的公用建筑、别墅、商用及高档住宅的外墙保温及装饰。

2、保温装饰一体化超薄石材粘挂组合施工技术 保温装饰一体化超薄石材粘挂组合施工技术,采用工厂化生产的超薄石材聚氨酯保温板在进行外墙施工时,用粘结加锚固的施工技术,来实现保温和装饰的一次性完成。期主要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外墙保温装饰。

3、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保温体系研究成果 IPS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保温体系是以工厂制作的XPS单面钢丝网架板为保温层,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后而形成的结构自保温体系,钢丝网架板与混凝土剪力墙浇筑为一体,并通过连接件可靠连接,创新性设臵了预制挂式混凝土垫块,达到了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建筑保温与墙体同寿命。

其中建筑外墙保温结构获得滨州市2011年度滨州市优秀节能成果奖,聚氨酯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开发于2013年5月份通过了滨州市科学成果鉴定,并于2013年11月份获得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保温装饰一体化超薄石材粘挂组合施工技术于2014年5月份通过了滨州市科学成果鉴定,并于2015年2月份荣获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同时我公司也一直注重与国内科研机构及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先后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研究新型节能保温材料。 公司发展战略

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仅以建筑供暖为例,北京市在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30.1瓦/平方米,执行节能标准后,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为20.6瓦/平方米,而相同气候条件的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一个采暖期的平均能耗仅为11瓦/平方米。因建筑能耗高,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处在关键时机。2001年,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的报告中提出,从2000-2015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预测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据建设部科技司的分析,到2020年底,全国新增的300亿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中,城市新增130亿平方米。如果这些建筑全部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1.6亿吨标准煤。在40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138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下等问题,节能潜力巨大。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60%的住宅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40亿平方米,2000年的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25公斤标煤/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0.5亿吨标煤。空调是住宅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公共建筑节能潜力也很大。目前全国公共建筑面积大约为45亿平方米左右,其中采用中央空调的大型商厦、办公楼、宾馆为5亿到6亿平方米。如果按节能50%的标准进行改造,总的节能潜力约为1.35亿吨标准煤。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约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投资6000亿元)。如果要求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另据报道未来十五年内,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十八亿至二十亿平方米左右。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基本动力,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城市化。城镇化比例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标志。在整个中国城镇化大发展背景下,房地产肯定是推动中国经济的最重要行业之一。建设部要求:要围绕利废量大、环境污染少、节能效果显著的生产技术,开发优质利废制品。一个中等城市,年建筑量在3000万平方米左右,则需外墙保温2100万平方米。相应的则需要504万立方米的保温材料;内墙保温则需要741万立方米。二者合计:1245万立方米,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下一步的总体战略规划为:

1)五年内形成国内五大产业基地,成为国内同行业龙头企业。

2)2017年挂牌新三板,精细布局各产业基地的市场(收购、并购等)

3)三年内将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节能新材料投放市场,直接填补国内高端保温材料的空白。 4)实现利税3亿元。

(一)生产经营发展战略

我公司将确立以新型材料为发展主业,以外墙保温材料为主要特色,以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为发展方向,依托公司在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发高效,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品,进一步健全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增强销售,施工能力,使公司成为全国同业产品领先,技术领先,施工能力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大型的节能新材料企业之一。

(二)发展目标和规模

公司将引进国外先进的自动生产线,应用数控系统实行全工序智能化生产,使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研究、开发能力,研究气凝胶相关保温产品,不断拓展国内市场,开拓国外市场,在未来2年内,本公司将抓紧实施计划中的新生产基地建设,确保2016年省内网络布局,打好可复制基础和国内基础建设的可行性评估论证及建设方案,在2017年全面布局各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以挂牌上市为锲机,投放一种新材料上市,以放大公司市值,打好以后发展壮大的基础,实现规模化、系列化生产。

(三)市场发展计划

我公司将努力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加大公司宣传力度,争取在未来2-3年内,使公司的品牌成为全国名牌产品。同时,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把握市场最新动态,保持并提高公司在国内该市场的龙头地位。在拓展海外市场上,力争在2017年内,打开国外市场,并与国外用户建立长期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条件建立境外生产销售主体,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使公司产品占有更广的市场和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已全面编制了省内的销售网络体系,设立分公司7家、市级代理8家和县级分销16家。

(四)销售计划

我公司将立足国内五大生产基地在全国开发区域,同时拓展其他地域的销售,继续完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加强营销信息反馈和推行行之有效的营销管理措施,通过改进和加强营销,延伸销售网络体系,使公司产品产销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为实现以上目标,一方面本公司大力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大力推行销售代理制度和发展海外代理商,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营销人员,使公司销售人员扩充到100人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60%以上。另一方面本公司将项目经理,销售经理共轨营销机制,使公司产品形成更严谨的销售链条,使产品在市场中有更大,更好的的品牌优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计划如下: 1)把握好青岛旧房改造的供料机会,完成一亿元销售额。 2)拓展烟台旧房改造市场和日照两市的全面改造任务打好开局。

3)以国家和省防火规范所带来的巨大机会全面布局省内IPS的销售,现已在布局备案。

4)以我公司和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建筑装饰线条》省标为动力全面优势性的开展全国的线条销售。 5)利用多年来公司的网上优势展开电子商务销售,实现多种产品网上销售的突破。

(五)生产投资经营计划

公司在2016年在山东省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确保订单供应,同时在省内兼并购买一些规模不大,经营管理不善的厂家为主,以达到整合闲置资源,节约固定资产的高额投入,扩张市场辐射面积,节约运输费用。到2017年底达到10条发泡自动生产线,5条保温装饰一体板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实现年生产1000万立方米保温板及新型保温材料的能力。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投资生产经营计划的实现,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利税8000万元。可实现300-500人的直接就业,间接带动下游保温工程2000人以上施工人员的就业。墙体保温工程的大面积实施,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经经效益,带动大量闲散人员的就业,对节约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七)资金需求

如果实现上述计划,公司需要各种资金筹集方式或者各金融部门融资6000万元的支持。资金使用计划为增加流动资金5150万元,设备改造投入300万元,收购兼并厂家投入350万元,科研经费200万元。 确保公司未来战略的实施和完成

未来,本公司将形成以客户为导向,提供建筑业综合解决方案的战略定位,并选择同时管理三个不同层面的业务组合,通过三个层面业务组合的发展推动本企业持续发展。

为实现战略目标,未来五年应采取的主要战略举措是: (1)全面导入精益运营,积极拓展旧房改造这个巨大的市场

(2)加大战略性业务的营销力度,积极拓展战略性业务。以中建集团、中南地产的合作模板合作更多同类地产商。

(3)改善客户服务和客户端流程,促进资源投资性业务发展。更深层的与中建投开展业务合作。

(4)在战略性业务领域,并购整合其他资源。并由省内延伸到省外。

本公司战略实施的前提:

(1)组织上,应进行分公司制改革,并健全强化总部职能,向战略导向型转变。

(2)流程上,建立和优化战略计划、业绩管理和高层人员管理等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和管控能力。

(3)人员上,实施英才计划,加快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4)文化上,确立核心价值观,导入优秀文化元素。 (5)管理上,实现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差异化。

推荐第5篇:石油发展战略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石油 【摘要】:阐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石油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构架、面临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并介绍了中国石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地球所蕴藏的石油很丰富,但由于大规模开采和世界对石油的消费需求保持旺盛,石油最终会有枯竭的一天。对这个期限比较悲观的预计是30~50年,较乐观的预计是50~100年。所以,我国加大力度对能源开发做出战略部署迫不容缓。

【关键词】: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耗

【译文】:Measures to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il

Profeion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1 cla 07

Name: Wang Jiang

Student ID: 0708114139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companies put forward a framework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acing the problems and measures to be taken, and introduced China\'s Sinopec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k done 。

Oil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but also of contemporary society\'s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energy.Earth is very rich in oil reserves, but because of large-scale mining and the world demand for oil consumption to maintain strong, the oil will eventually be exhausted one day.More peimistic about this period is expected to be 30 to 50 years, the more optimistic estimate is 50 to 100 years.Therefore, China\'s energy development and make greater efforts on the strategic force without further delay.【Key words】: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ergy consumption

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1.抓好安全、优化生产,增产适销对路产品。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大盈利空间。炼油系统重点抓好加工方案的优化,降低渣油自用量,提高炼油加工深度;化工系统重点做好原料结构优化工作,调控好自产原料和外部原料的比例,按照效益最大化配置资源。

1继续关停无边际效益的生产装置。二是优化生产运行方案,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炼油系统坚持压重油提轻油的原则,柴油生产实行新标准,增产轻柴油,加大低烯烃汽油的生产比例,开发特殊的石蜡品种。化工系统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效益情况,及时调整塑料、腈纶牌号,合成树脂专用料比例和腈纶丝差别化率均达到35%。三是优化动力运行方案,降低损失,增强盈利能力。重点加强燃料平衡,抓好公用工程的系统优化的厂外供能的计量工作,压缩废水排放,实现节水1.2万吨/日。

2.强化设备管理,严格控制材料修理费用。狠抓设备的全员、全过程和专业管理,减少设备故障。尽最大努力压缩检修时间,降低检修费用,力争将材料修理费在上年基础上降低1.5亿元。

3.强化物资采购管理,严格控制采购成本。逐步建立计划、采购、储备、调拨、使用、监督一整套信息交流系统,优化物资管理和物资采购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合理降低库存,加快储备资金周转。与上年相比,全年力争节约采购资金6000万元。

4.强化以财务、法律、审计监察为重点的监控体系,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取消二级单位的财务科,变二级核算为一级核算。将财务管理的控制点前移,变事后成果的反映为事前的评估、测算和过程中的监督、控制。突出法律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行使服务、管理、控制、把关的职能,突出把好合同的签订、履行及结算几个重要环节,真正实现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决策。同时,加强审计监察工作,把招投标活动和对重点岗位监督作为重点,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监控的主要对象,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决策体系、投资预算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建立起规范的运行机制和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分公司降低经营管理成本目标的实现。

5.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强合成树脂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利用好聚乙烯塑料牌号多、品种齐全的优势,通过掺混改性增加高附加值新品种。继续提高柴汽比,增产化工轻油,适应国内成品油消费结构。积极开展天然气化工利用项目的研究,为工业化和利用俄罗斯天然气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原有的加氢裂化技术优势,开发新型加氢催化剂,成为股份公司的加氢技术研究中心。继续抓好与KBC合作的炼油PIP增效项目,到年底实现每桶原油增效40美分的目标。

6.推进内部改革,建立科学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积极、稳妥地减少企业管理层次、实现扁平化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按照股份公司的部署,在处级干部中实行竞聘上岗,落聘人员实行易岗易薪;对管理及专业人员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易岗易薪”的制度;科研单位的专业人员,实行项目管理,逐级聘任。在劳动用工上加大员工合同化管理的力度,在调整结构、压缩管理层次以及关停装置过程中,推进减员增效。对生产操作人员,根据企业需要,要在定岗定员的基础上,按照上岗的条件,实行公开竞聘、择优上岗。在分配制度上,侧重向高素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关键操作人员倾斜,尝试特殊薪酬制度,吸引高素质人才,淘汰低素质人员。

7.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同企业理念,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员工对社会、企业、自身的责任感,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敢于创新,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员工的最大潜能,并以此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全面实施企业文化培训工程、制度建设工程和形象创新工程,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创造环境、创造载体、创造动力。

8.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各级班子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发挥整体功能。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按照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围

绕企业改革和发展,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全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关心员工生活,维护员工正当权益,保持企业稳定。

9.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以实现分公司长远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任务,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新机制,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以内部开发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外部引进作为必要补充,创建能够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企业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员的潜能,通过用好内部人才来吸引外部人才,建设一支专业齐全、总量合理、结构优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较短时间内造就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队伍。

(二) 加入WTO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确保企业持续发展,大庆石化分公司确立了面对当前,立足长远,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面对当前,是解决好不亏损,保持盈利的问题;立足长远,是解决好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问题。

根据股份公司确定的炼油与化工业务的关系,分公司要立足炼化一体,化工生产力求与炼油生产的化工原料相配套,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最佳效益。炼油系统的结构调整要在建设120万吨加氢裂化装置的同时,进一步压缩成品油产量,采取措施将低价值油品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化工原料,增强炼油、化工的整体优势,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化工系统的结构调整要突出乙烯及下游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化肥三条主线。一是优化原料,努力减少乙烯原料中柴油组分,保持和扩大乙烯装置的原料优势。二是加快技术改造。将现有的高压聚乙烯装置改造为生产EVA产品,同时,加快建设20万吨/年高压聚乙烯装置,关停醋酸装置,提高产品总量中高价值产品的比例,优化产品结构;千方百计压缩厂内外油田气用量,争取节约油田气1亿立方米用于化肥生产。在此前提下,积极争取合成氨、尿素装置的扩能改造,发挥大庆尿素的原料优势和市场优势,站稳黑龙江市场,辐射吉林市场,提高市场控制力和盈利能力。

当前能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按照中央提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已提上了日程。由我国21世纪上半叶(至2050年)能源发展的展望与特点出发,近年来,我们参加研究了我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战略,提出了有关建议,侧重研究了那些尚处于研发、示范、未形成大规模产业,而对未来发展又十分重要的一些科技与产业发展问题,包括石油补充与替代、交通节油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摘自:中国石油网)

一、我国能源的发展展望与特点

近年来多方面的研究表明,21世纪上半叶(至2050年)我国能源体系发展的展望、主要趋势与特点是:

1.我国的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2000年我国人均能耗约为1吨标煤/年,人均发电装机容量约为0.25千瓦。据预测2020年将增至约2吨标煤/年及0.7千瓦,2050年将达3吨标煤/年及1.5千瓦。

2.一次能源结构将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我国的一次能源一直以化石能源为主,其总份额一直占总耗能量的90%以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能源结构大体稳定在:煤占

65-70%,石油占20-25%,天然气占3%,水电与核电份额有所增加,由4%增至7%。展望2050年,虽然我国煤资源还较丰富,由于开采能力与安全,以及环境、运输等的限制,普遍认为我国煤产量增至约30亿吨/年后将会大体保持稳定,约合20亿吨标煤/年,煤的份额将由2005年约68.8%降至40%左右,石油份额大体保持在20-25%,天然气份额会有所增加,至约12%,使整个化石能源份额降至70-75%左右,下降15-20%。虽然国家已明确了大力发展水电与核电的方针,由于资源的限制,其增长将与耗能增长大体同步,份额略有上

升,由当前的7%增至10%。这样,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供应将出现10-15%的缺口,要依靠大规模发展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应由发展太阳能、风能与生物质能来补足。

3.保障石油供应是能源安全的突出矛盾。由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和国内石油资源与生产能力的限制,预计石油年产量将稳定在2亿吨左右,保障石油供应已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问题。2005年我国石油消费量3亿吨,国内产量1.81亿吨,进口量已达约40%,预期2020年消费量最少将达4.5亿吨,2050年将达8亿吨,进口量将增至近70-80%。充分利内两方面的资源是保障供应的主要方面,与此同时,在国内必须大力发展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以保障能源安全。交通运输占石油消耗的比重很大,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其耗油增长已成为全国石油消耗增长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节油交通应成为交通发展的重要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我国能源发展的需求、现状与特点出发,在21世纪上半叶逐步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议要积极推进一次能源结构的调整,积极、科学地进行有关重大战略部署,主要包括:(1) 根据资源与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2)大力发展水电与核电。(3) 大力开源节流,保障石油供应。(4) 大规模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风能与生物质能的发展应该积极起步,力求其所占能源份额将明显提高。(5) 未来新型能源,主要是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与大规模海洋能,虽在21世纪上半叶尚不可能在能源供应中发挥作用,它们的研究发展应给予充分重视与支持,进行认真部署。

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投资巨大,正确、科学地拟定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现在有关工作正在起步,要以滚动的方式长期、综合持续地进行,中国科学院作为超脱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科学思想库理应发挥重要作用,做出应有贡献。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了相关领域的院士及专家,进行了咨询研究[2-3],期望使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更加科学与合理。

三、发展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

发展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对满足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均有着重大意义。从我国当前相关技术与产业的现状和需求出发,近期内,宜大力支持多方面的研发与示范工作,有选择地开展一些初步产业化的工作,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宜采取谨慎态度,充分论证后再做决定。发展替代燃料,主要包括开发非常规石油,用煤和气制取液体燃料和用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三个方面。我国非常规石油的油页岩资源较丰富,应组织资源勘测与评估,落实经济可采储量,进行开采与加工技术研发,为建设现代示范厂做好准备。在煤直接与间接液化合成油方面,我国已有长期的研发工作基础,应抓紧建成年产几十万吨至百万吨的示范厂,取得产业化经验与可靠的技术经济性能数据,然后根据其技术经济性能及我国资源与环境许可的条件,做出规划,明确我国大规模产业化的规模、技术途径、选址,逐步实施。在用煤与气合成甲醇与二甲醚方面,技术方面困难较小,应尽快完成甲醇作为汽油、柴油替代燃料的全面科学论证,根据需求优先发展焦炉气等工业废气合成甲醇的产业,对合成二甲醚应进行研发示范与前景论证。生物质制乙醇与生物柴油在我国已建立了初步产业化的基础,应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有可靠的原料供应,逐步减少国家补贴的原则,继续适度发展,应大力加强不与农业争耕地的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制乙醇技术的研发和边际地区速生能源植物的研发。

四、交通节油

交通节油包括发展新型节油车辆,电气化交通与氢能交通三个方面,交通节油应是发展我国未来综合交通体系的重大原则。汽车耗油在交通耗油中占有很大比例,为有效减少油耗,汽车动力系统须向着车辆节能化、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与排放清洁化的方向发展,发展节能、代用燃料与电动车辆。我国有关工作已经起步,近期内,还应继续积极进行研发与示范,形成自主品牌,开拓市场,逐步建立相关产业体系。应该强调,由于新型节油车辆只有

大规模产业化后,才能显现显著的节油效果,必须进行长期持续努力。带动氢能交通发展的燃料电池车的前景决定于高性能低成本车用燃料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要解决寿命短、价格高、可靠性与可使用性差的瓶颈问题,还要持续努力工作。在氢能燃料制备、储存和运输等方面应开展必要的科研与开发工作,制定向氢能燃料过渡的措施。在燃料电池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竞争发展中,将逐渐明确燃料电池车与纯电动车中谁将是大规模产业化的重点。在大力发展电气化轨道交通方面,要大幅度提高铁路电气化率及客运速度,以保持铁路交通的骨干地位;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效减缓汽车数量的增速和降低单位车辆平均年耗油量;对新兴磁悬浮交通的发展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实现跨越式前进。

五、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

鉴于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在本世纪上半叶将发生明显变化,预期约15%的一次能量的总耗量和约30%的总电力装机容量将依赖于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以及需要为化石能源逐渐耗竭做好准备,大规模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任务已经提上日程。虽然,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应用与产业化近年来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要达到能在能源供应中有显著作用,还需要在技术发展、开拓应用、产业与基地的形成等方面进行长期持续努力,当前就应开始积极认真的部署。在本世纪上半叶有可能发展成大规模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的是太,逐步实施。在用煤与气合成甲醇与二甲醚方面,技术方面困难较小,应尽快完成甲醇作为汽油、柴油替代燃料的全面科学论证,根据需求优先发展焦炉气等工业废气合成甲醇的产业,对合成二甲醚应进行研发示范与前景论证。生物质制乙醇与生物柴油在我国已建立了初步产业化的基础,应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有可靠的原料供应,逐步减少国家补贴的原则,继续适度发展,应大力加强不与农业争耕地的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制乙醇技术的研发和边际地区速生能源植物的研发。

六、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任务,能源发展有着特殊重要性,它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与国家长治久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希望我们形成的一些意见与建议能引起我国科技界更广泛的关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使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能得到更加科学与合理的发展。实施。在用煤与气合成甲醇与二甲醚方面,技术方面困难较小,应尽快完成甲醇作为汽油、柴油替代燃料的全面科学论证,根据需求优先发展焦炉气等工业废气合成甲醇的产业,对合成二甲醚应进行研发示范与前景论证。生物质制乙醇与生物柴油在我国已建立了初步产业化的基础,应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有可靠的原料供应,逐步减少国家补贴的原则,继续适度发展,应大力加强不与农业争耕地的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制乙醇技术的研发和边际地区速生能源植物的研发。

推荐第6篇:发展战略论文.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发展战略论文

一、前言

本文将基于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基本是“政府+市场”型,即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努力达到量产并成功推向市场的模式。

1.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纵观世界各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强力引导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比如2007年l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2009年2月17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相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这是我国第一次直接用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2010年6月,国家决定中央财政对5个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2010年9月8日,国务院确定加快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有利于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除了政策指导,我国政府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我国曾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第一次是在奥运会期间。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共投入了自主研发的600余辆新能源汽车(郑明桥,2009)。另一次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市与科技部合作开展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1017辆各类新能源车辆示范运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

除了奥运会和世博会两大盛会之外,近年举办的盛会如全国两会、中博会、达沃斯论坛、博鳌论坛等都有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这些由政府推动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活动,不仅有利于推广大众的低碳环保意识,还提供给新能源汽车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企推广宣传及自我提升的机遇。

2.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角,汽车企业担负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的重任。近年来,国内车企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参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及其产业化进程。比亚迪、奇瑞、东风、长安、上海汽车、一汽集团等是主要的参与者,目前已经成功研发多款轿车、客车及客车底盘。

在众多汽车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车企是比亚迪。由于拥有国际上领先的电池技术,目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动力电池,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做到了低成本、高容量、高安全等要求,目前该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22项专利。2008年12月15日,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上市,这标志着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的成功。比亚

迪的这款电动汽车,搭载了先进的DM双模系统,可以使车辆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在纯电动的模式下,F3DM双模电动车实现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续航里程1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50公里/小时,一次充满油和电,总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以上。比亚迪的成功说明了我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研发体系,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测试评价能力。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方面考虑,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想要规模化、产业化地走向市场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难题。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不明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事关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也是决定我国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中国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涉及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短期目标和任务。然而,这些政策都没有足够的战略高度,缺少一个整体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没有发展重点,没有发展路线,“遍撒胡椒面儿”,这样势必会分散有限资源,让整个产业的发展都找不到方向。

此外,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也需要完善。目前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和安全方面做了基本的规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电池的寿命应该如何考核评定,是推广该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集体的鼓励政策,企业投入资金研发新能源技术会缺乏具体的指导而无法适从(潘建亮,2010)。

(2)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别领域,比如锂电池开发还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然而整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①传统汽车技术差距影响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目前我国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对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做改动,对汽车底盘的稳定性、舒适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研究不多。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中仍有很多基础技术来源于传统汽车技术,比如整车电控系统和内燃机动力系统,而国内汽车工业在传统技术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20年的差距。

②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有待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包括整车控制技术、电机驱动系统技术、电池系统技术、动力耦合技术等,国内的汽车企业在这些方面还未取得产业化的实质性突破,部分国产零部件与进口产品的性能差距较大,电机驱动系统效率低下,电池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较短。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投入不足。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指出,通用一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就高达十几亿美元,而我国企业实力远远达不到那个程度。虽然新能源汽车每年由国家大量经费投入,但是这种每人分一点的模式,让很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盲目申请科研项目,拿到审批后却消极地研发,造成了相关项目的重复和延误。这样的研发模式,让真正需要经费进行研究的单位投入不足,很难与外国厂商竞争。另一个原因是现有政策体制激励方向不明确。在现有政策体制下,有的企业为获得国家财政补助资金,不是加紧研发、积累自主知识产权,而是迫不及待地购买国外的电池、关键部件和控制系统进行拼装,美其名曰“系统集成”。这是当前来得最快、短期成本最低、没有更多技术含量的装车方式(陈清泰,2009)。2008年北美车展上,美国江森自控副总裁兼总经

理玛丽·安·莱特告诉媒体,公司将分别向奇瑞和上汽的混合动力汽车提供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她说:“这些中国企业希望快速进入市场,但本身又不具备所需的技术”(杨海霞,2009)。中国没有资助国外关键部件验证的责任,如果任由“拼装”大行其道,自主创新就将灭亡。③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亟需改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严重依赖于消费市场,没有消费就没有成产,没有需求就没有供给。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卡洛斯·戈恩计划在2012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电动车,他说,“我们正在降低电动车和电池的成本„„我们需要做到规模化,但是如果没有消费者需求,我们就不能做到规模化(卡洛斯·戈恩,2010)”。然而,中国和欧美日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环境上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还远不如欧美日的消费者。全球首个实现量产且销量最大的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自1997年上市以来,在全球的销量已突破100万辆,2008年普锐斯在日本市场的销售量为7.3万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558辆。2009年,由于日本政府出台的减税及补助金制度使环保车受青睐,普锐斯在日本国内的销量相当于前一年的4倍,高达27.7万辆(刘浩远,2010);而在中国,据丰田方面透露,月均销售50辆左右(沈欣,2009)。

价格高昂和节能环保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主要障碍。以比亚迪汽车为例,其F3DM 双模电动车与普通车型的价格相差近10万元。以一辆家庭用车每年行驶约2万公里计算,电动车每年可节省油费约5 000元,10年可节省费用5万元,这对于目前没有开放补贴试点城市内的个人消费者来说,显然还缺乏吸引力。而普锐斯的价格则在25万~30万之间。另外,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信任,担心维修的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中,对消费者购买的支持力度不够。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普遍通过减免各种税收或直接补贴等方式来支持消费者购买。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由于对消费者购买方面的激励不足,到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占整体汽车产量的比例仍将低于2%,而同时全球混合动力汽车的总产量将达到420万台,日本和西方市场将会是混合动力汽车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主要因为政府强制执行降低CO2排放措施,要求提升燃油的使用效率,并向购买混合动力车的消费者提供激励(曾鹏,2009)。

2.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对策建议。(下转第82页)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政府政策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第一,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科学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和发布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安全法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条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帮助汽车企业少走弯路。

第二,完善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激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应重新审视现有的科研体制,防止少数企业的“拼装”车骗取国家补助和科研经费。在明确支持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的前提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把钱分配给真正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加速相关技术的研发。

第三,适时颁布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和私人购买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购置税和消费税,或给予现金补贴等方式激励消费者购买。此外,还要加强节能环保宣传,转变消费者消费观念,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合理规划插(充)电基础设施。充电基站的建设前期投资大,风险高,具有强外部性,是适用于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产品,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充电基站的分布。此外,插电式电动车还有一个充电或更换电池的商业模式问题,需要在试点中进行方案选优。

五、结语

可以预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补贴标准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将更接近于普通消费者的可承受范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将大幅度提高。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据工信部副部长苗圩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最多占总销售的15%,剩下85%仍然是以石油为主要能源”。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期间必定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应当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从现在起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关键阶段,努力奋斗,完成中国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升级换代,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

本论文转载于易起论文网:

推荐第7篇:西餐厅发展战略

西餐厅发展战略:

1、贵族化消费转为大众化消费的经营理念

将Justgo西餐厅消费者定位为中等偏上的消费层次,以“没有不能品尝的美味”作为经营口号进行传播,将西餐的贵族化消费转为大众化消费,强调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没有不能品尝到的美食,同时可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扩大市场占有率。

2、建立品牌文化,维护品牌形象,加强品牌意识

品牌文化是指品牌中所内在具有的文化底蕴、品位、意识。追求品牌的文化特性是企业吸引消费者、优化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餐饮企业品牌的形成,是以产品、服务、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与营造,产品是基础。一个知名企业,必定有其知名产品。产品的品牌能否打响,能否保持,关键是要保证其产品质量的稳定。为此,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有的企业在创出品牌、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额扩大之后,不按标准和规范制作,甚至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导致质量下降,失去消费者信赖,其市场占有率必然下降。

品牌识别系统塑造对于餐饮业来说,有深刻的含义。品牌识别系统包括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等。

(1)理念识别:提升文化品位,增加文化附加值。

我们所能满足顾客的,不仅是简单的餐饮服务,更重要的是享受。同时,消费者的要求也不仅局限于物质上而是追求更重要的心理预期,即在用餐的同时能够切身感受到不同国度的餐饮所带来的感官和精神上的不同享受,使得他们逐渐喜爱这份感受,接受这种文化,从而达到品牌文化形象的树立。在经营过程中,要给消费者一种“没有不能享受到的美味”的餐饮丰富且价格合理的感受,原汁原味的提供给消费者,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2)视觉识别

打造“异地美味博物馆”

(3)行为识别:举办企业自己的美味节:

将餐厅定位为集法式、英美、俄、意式等多种风格种类于一体的餐饮机体,以“超值真情回馈”的口号,在所设定的节日当天为消费者提供各国美味,并将其设立为自助餐饮,举办企业自己的美味节,引导消费者,刺激消。

3、原味餐饮向本土化餐饮转变:开发特色菜品,保质保量,定期优化菜肴品种

以原味正宗的餐饮作为餐饮口味的起步阶段,随品牌形象逐渐建立,且已拥有一部分固定的消费群,并在其心目中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时候,适当的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餐饮。 (1)西餐中用

中国是几千年的饮食大国,中华美食影响深厚。目前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西餐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但西餐就餐的文化氛围和环境能更好地迎合现代人追逐时尚、高效的需要。为达到最大市场份额,应充分考虑连锁餐厅所在地的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不断推出自己的花色品种来刺激和培养消费者的口味,西餐与本土口味结合势在必行。 (2)质量水平

在选用餐饮风格种类与现有市场相对类似的情况下,为突显差异化,应从菜肴的质量精致程度上展示差异,因此,餐饮的用料、技法、色相、餐具及盘饰成为重中之重,应总体给人以菜品精致的感觉,成为“精品西餐”。 (3)更新速度

菜肴搭配的单一化及品种的一层不变是西餐店的普遍情况,由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将会使消费者更乐意接受、尝试并追求多种类的餐饮。根据消费者的选择将菜肴的种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主张周期性的编辑和汇总,更新餐饮的品种。

(4)绿色饮食 科学饮食,绿色饮食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注重饮食的单配,这就要求我们从进货到厨房,从原料选择到制作,从营养搭配到出品都要遵循现代卫生营养原则,宣扬绿色饮食、安全饮食,去除中国人对西式餐饮高热量、高脂肪等不好的印象,从而更加强化自身的品牌形象。

4、优雅舒适的环境设施,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理念

标准化、规范化,成为现代的经营服务理念,包括前台服务人员的礼节培训,及后台中心厨房硬件设备和配送标准化的一条龙服务理念,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在经营上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消费西餐的人群对西餐厅的室内装饰要求比较高,优雅舒适的环境成为就餐的基础环境。

5、发展集团、连锁,壮大竞争实力。

通过分析发现,进入百强的西餐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大多是连锁经营或特许加盟经营企业,如百胜、德克士、上岛、迪欧、绿茵阁、好伦哥、星巴克等。以福建的中国西式快餐企业“德克士”为例,目前仅在福建省就拓展连锁店57家。同时“德克士”通过连锁优势发展加盟店,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使加盟者尝到了连锁经营的甜头。

连锁经营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品牌效益、庞大的经营网络,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冲击,这种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为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连锁餐饮的几点设想:

(一)、成立专门的作业小组,定期市场调查,做市场的信息反馈及对应的分析,争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制定发展方略和规划。

(二)、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操作流程。聘请有经验的厨师和相关科研人员在继承传统西餐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再制定标准、改进工艺、提升品质,尽量提高机械化操作程度,研制出一套技术参数和操作流程,确保同一食品在色、香、味、形等方面品质的恒定性,以避免出现像部分餐饮企业在发展之初小作坊、混乱无序的局面。

(三)、制定餐厅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制定统一店面、统一服装、规范操作和服务流程。

(四)、整合人力资源,加强人员培训。

推荐第8篇:企业发展战略

本草堂企业文化

一、宗旨:推行以“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为主题的5P企业战略。强力构建实施“人才、品牌、科技”为主导的三大战略体系

二、企业发展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传承中药国粹融入高端科技高效持续发展

三、目标与愿景:

1、产业发展 :实现“中药集约化、中药产业化、中药现代化、中药科普化”

2、企业运营: 实现 产品领先管理到位运作高效亲密顾客

3、管理模式:以价值为导向 实现战略统领组织协调学习成长持续改进

4、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发展的广阔空间,为员工创造“劳有所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生有所育”的优异环境。

5、学习与成长:以“教育、爱心、科技、创新、高效”十字方针为指南,普及员工教育,关爱员工成长。

推荐第9篇:物业公司发展战略

物业公司发展战略(概述)

纵观21世纪的世界:政治风云多变,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大搏大的浪潮席卷全球,导致商海竞争更加剧烈残酷。

今日之中国,已成世界金融寡头瓜分市场的主战场,身处商战中的中国中小企业,如何在与狼共舞中求生存、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辉煌与行动同在! 我们必须高瞻远瞩,洞悉世界风云变幻,审时度势,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把握中国宏观政策走向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良机。立足郑州、面向全省,制定物业公司发展战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使物业公司稳健高效、可持续发展。迅速在郑州做成品牌物业,进一步向各地市扩张,以规模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最终做大做强成为河南省著名的品牌物业公司,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能抵御风浪的大型实业集团公司

一、战略思想

以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小项目练兵打造一支有核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学习型高效团队,精心打造物业品牌,向各地市扩张规模,以规模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最终成为河南著名大型物业服务实业公司。

二、战略定位

物业企业 专业化品牌物业精细化精细化

1、近期目标:1-2年稳健经营稳步发展,把“未来名家”物业服务打造成品牌样板,同时大练兵打造一支务实高效的学习性高效团队,为物业公司发展奠定团队、精神财富和物质资源的坚实基础。

2、中期目标:2-5年以郑州为大本营,迅速向各地市扩张企业的规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把企业做大做强,打造成河南物业驰名品牌。

3、长期目标:5年以后,以优秀的物业公司品牌为龙头带动家政、物流、建材、广告宣传、电子商务、商务会所、会展等适度多元化发展,经由资本运作迅速扩张企业规模,打造更大竞争优势,并成立集团化实业企业。

三 战略方针(概述)

1、战略决定未来

2、管理决定成败

3、执行决定成果

4、胸怀决定规模

物业公司管理策略(概述)

一、本企业执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1、企业所有权归属董事长;

2、经营管理由总经理全权负责,拥有人、财、物、产、供、销、服务的全面经营管理权;

3、总经理直接对董事长负责;

4、副总及以下人员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二、管理模式执行国际上最优化的扁平层级管理体系(组织架构模式图附后)

1、机构精简、环节压缩;

2、分工明确、负责到人;

3、精兵简政、务实高效。

三、充分发挥管理的整体功能

1、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每位员工都是我们的事业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关心爱护员工、教育培养员工,才能使员工爱司如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员工的巨大潜能,使广大员工与事业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共同成长、共享成功!

2、充分发挥管理五大职能:

(1)计划职能:超前策划行动方案使企业能够按步骤达到预期的效果;

(2)组织职能:整合调配人、才、物、信息及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目标;

(3)指挥职能:使团队统一行动,步调一致,才能创造更大的业绩;

(4)协调职能:整合各种资源、各种力量与行动相配合;

(5)控制职能:保证实际工作和目标同向,确保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3、管理工作要标准化、程序化、系统化、精准化

体现“细节决定成败”: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四、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提升社会效果为中心

1、靠科学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靠先进技术和全员服务意识,提升研发物业服务的品质;

3、靠优秀的品牌和良好的信誉,拓展市场占有率,增加服务管理利润率。

五、物业服务以市场需求,并创新研发出适合广大业主“安居乐业、提升事业”的高品质和谐生活环境。并适度超前,引导消费、领导时尚,达到名利双收的双赢、多赢的良性大发展。

六、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决策

市场是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剧烈竞争的市场如战场,要时刻掌握国家物业政策和地方有关的规定,了解物业市场的动态;深入研究广大市民的真正需求。只有抓住了市场,才能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七、建设好物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物业管理、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营哲学、价值观、管理思想、企业精神、团队意识、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等总和,是强调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管理 活动,是物业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物业在剧烈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法宝。

1、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为物业管理、经营管理活动服务,并形成鲜明的物业企业文化特色;

2、确定新的经营管理观念:以人为本观念、法制观念、契约观念、市场观念、质量观念、诚信观念、敬业观念、责任观念等;

3、培训提升全员心理导向、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培养员工积极 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心理,与企业同步发展的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把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企业精神结合起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全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提高物业综合竞争力和企业整体规模。

4、确立员工行为规范,坚持科学管理,严格按规律办事,不仅研发出优质高效的物业服务,更要创造出一流的学习型高效团队。

5、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CIS),尽快提升物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力。

(1)、坚持诚信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方针;

(2)、强化企业整体策划和公关宣传,强力打造物业品牌;

(3)、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文明服务新秩序。

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增进员工友谊,增强企业凝聚力。

(1)定期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和文艺联欢会;

(2)购买一批经济实用的文化娱乐活动器材,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3)工作之余组织员工学习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

八、建立健全一套能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积极性的分配制度、薪酬制度、奖惩制度、福利制度,使广大员工长期和企业长期紧密结合在一起,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共同成长、共享成功。

九、内修坚强实力

朱镕基说:中国企业最重要的第一是管理,第二是管理,第三还是管理,“管理出效益”,因此我们要狠抓内部管理,强化执行力度,促使企业快速高效发展。

十、外谋和谐发展

海尔CEO张瑞说:“中国做企业,第一是关系,第二是关系,第三还是关系。关系也是生产力,公关决定“钱途”,要悟透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及经济发展现状的真谛。广交朋友,形成庞大的政界、商界关系网和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杠杆来橇动商海中冰山下面更大的成果。

十一、管理十大目标: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数字化、网络化、品牌化、高效率、高产值、高效益、低成本。

十二、抓好五大管理:决策、团队、执行、营销、服务

十三、盯紧五大控制:资金、成本、品质、效率、效益

管理理念运营机制

1、企业理念

打造品牌、追求卓越,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的物业服务,努力打造员工、客户与企业的三赢空间。

2、人才观念

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学习与创新同步成长

3、运营机制

管理制度化、作业流程化、质量标准化、服务人性化、沟通经常化、经营市场化。 4经营方略

立足成本运作,整合社会资源,广开经营渠道,持续创新提高

5、管理策略

高瞻远瞩,全景布局;求实创新,精益求精。

6、品质方针

服务满足需求,管理务实高效,信誉赢得信赖,引领行业导向。

7、服务观念:人本化 即一切管理与服务,“以人为本”以业主、员工、企业的满意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8、服务模式:“保姆型“汤圆式”即一切以业主、客户、员工的满意为服务核心,以360℃、全方位的周密、稳妥的专业化物业管理与服务为核心的载体,带给业主充满甜蜜、亲情、和温馨的“汤圆”般的幸福感受。

推荐第10篇:人力资源部发展战略

2010年人力资源部发展战略

第一季度:

一、人才建设

实施办法: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使人员配置齐全,延续以往的招聘方式,网络招聘及现场招聘,招到优秀人才;

2、通过完善公司培训、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挖掘员工潜力;

二、完善岗位说明书

从任职条件、职责、工作流程方面加以完善,并将岗位说明书分发到员工,进一步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二季度:

一、新员工入职培训

员工入职培训分为公司企业文化和岗前工作培训,对新员工入职培训进行完善和修改,确保可行性;

二、完成员工手册制作

第三季度:

一、了解员工个人发展规划,结合公司战略做好员工的发展规划。

二、做好员工培训需求调查,拟订培训计划,内部讲师训练计划。第四季度:

一、进行全年员工的综合评估,开展年度奖惩、评优和选拔活动。

二、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制作公司管理手册。

第11篇:中国银行发展战略

中国银行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

追求卓越,持续增长,建设国际一流银行。

战略定位

以商业银行为核心、多元化服务、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大型跨国经营银行集团。

商业银行为核心,多元化发展

以商业银行作为集团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拓展业务网络,扩大客户基础,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按照统一战略、统一品牌、统一客户、统一渠道的要求,发挥多元化服务的比较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投行、基金、保险、投资、租赁等业务,发挥多元化平台的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服务。

立足本土,海内外一体化发展

加快国内业务发展,做大做强本土业务。抓住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机遇,积极扩大跨国跨境经营,业务跟着客户走,延长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构建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做大型银行集团,长期可持续发展

加快结构调整,扩大业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优化内部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加快渠道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夯实发展后劲,增强长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银行赞助亚洲青年管弦乐团亚洲巡演北京音乐会

中国银行百年行庆新浪官方微博“开博一周年”活动

[服务亚沙会]喜迎八方宾客 展现中行风采

[服务亚沙会]用心服务 快乐在一起

[服务亚沙会]#亚沙之美 你我发现#微博活动

[服务亚沙会]亚沙服务网点平稳有序

[服务亚沙会]中行带您发现文化之美(二)

[服务亚沙会]中行带您发现运动之美(二)

中行员工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服务亚沙会]中国银行亚沙支行迎来首位客户

[服务亚沙会]中行在亚沙村设置专门营业网点

[服务亚沙会]中行三位火炬手在海阳参加圣火传递

[服务亚沙会]中行员工积极投入亚沙会金融服务培训

[服务亚沙会]中行带您发现运动之美(一)

[服务亚沙会]中行带您发现文化之美(一)

“亚沙之美 你我发现”百年中行服务亚沙会

“心系中华未来 爱洒明日栋梁”中国银行邀请大学生参加“中国银行·费城

音乐周”活动

“中国银行·费城音乐周”微博系列活动

中国银行植树造林志愿者活动在京成功举行

“百年中行 百年志愿林”微博公益活动 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春暖人间 爱在中行——中国银行开展学雷锋活动纪实

中国银行门户网站“百年行庆”专区正式开通

中行西藏区分行积极支持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工作

“镜头里看中行”中国银行百年行庆微博活动

中国银行举办“共迎百年行庆 共绘百年蓝图”员工亲子活动

“中国银行百年行庆”微博正式开通

2010中国银行社会责任报告

中国银行再推艺术增值服务

中行赞助支持伦敦特拉法加广场新年庆祝活动

中行与国家大剧院携手举办“经典艺术讲堂”

2010中国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日活动专题

银监会启动首届“银行业公众教育服务日活动”

中国银行向海南灾区捐款200万元

中国之美 世界看见—2010年中秋音乐会

中银基金向舟曲灾区捐款10万元

中行甘肃省分行向舟曲捐款118万元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员工为甘肃舟曲灾区捐款

中国银行支持2010年“世界看见”亲善行动

让世界看见中国之美——中国银行正式加入林肯艺术中心董事会

四、中行历程

中华民国顺势成立,中国银行应运而生(1912年)

中国银行成为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2年—1928年)

抗拒袁世凯政府停兑令,全力维护中行信用(1916年)

中行历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钞问题(1916年-1923年)

则例之争——官商争夺中行领导权的斗争(1917年)

武汉国民政府集中现金,汉口中行损失惨重(1927年)

中行重要转折点——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1928年)

兴建外滩中行大厦,抗衡上海外资银行(1930年-1937年)

发起成立中国征信所,开创中国征信事业(1932年)

中行开设海外机构,拓展我国外汇业务(1929年-1936年)

扩大贷款规模,转变贷款结构,支持国内生产发展(1929年-1936年)

组建中国保险公司,推动保险业务发展(1931年)

平息公债风潮,推动整理公债(1932年)

世界银市剧烈动荡,中行力阻白银外流(1933年-1935年)

中国银行力主废两改元,积极参与币制改革工作(1932年-1933年)

国民政府垄断金融,强迫中行再次改组(1935年)

南京政府成立四联总处,调整四行分工(1939年)

加强钞券调运,供应抗战需要(1938年-1942年)

平衡上海汇市,全力维持汇价(1939年-1941年)

坚持进行货币斗争,抵制日伪金融侵略(1939年-1943年)

努力争取侨汇,积极支持抗战(1939年-1945年)

“粒米百元”——恶性通货膨胀给中行带来严重影响(1946年-1949年)

南京政府勒令外汇移存,中行迫于压力抵制未果(1947年-1948年)

各地职工迎接解放,中行被顺利接管(1949年)

承担外汇经营管理工作,成为我国外汇专业银行(1949年-1952年)

积极稳定金融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恢复(1949年-1950年)

反封锁、反禁运、反冻结,促进对外贸易发展(1950年-1952年)

加强外汇资金运用,支持远洋运输船队建设(1964年-1976年)

试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实现出口收汇保值(1968年-1976年)

加强调研工作,按时完成陈云同志布置的十个调研专题(1973年)

顺应改革开放需要,开创中国信用卡先河(1978年)

中国银行进行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成立(1979年-1980年)

加强外汇管理,发行外汇兑换券(1979年-1989年)

解决中美冻结资产问题,促进中美金融合作发展(1979年)

加大外资利用,发行国际债券(1979年-1992年)

恢复国际金融组织合法席位,支持国内经济文化建设(1979年-1980年)

取得港币澳门币发行权,利于港澳经济繁荣稳定(1987年-1992年)

中国银行稳步推进股改工作,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

百年奥运,百年中行——北京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2004年-2008年)

中行实现精彩上市,开启百年历程新篇章(2006年)

第12篇:汽车企业发展战略

摘 要:对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谈起,分析了目前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从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战略选择。希望能够给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提供借鉴之据。

1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1.1 发展速度快,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从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

从销量方面分析:从2000年至今,自主品牌同合资品牌一样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自主品牌并没有因为加入WTO后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而出现销量下滑。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上升,说明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从同比增速上分析:从2000年到2007年的八年中2000年、2003年和2004年自主品牌的同比增长速度低于合资品牌,对汽车工业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不相上下;从同比增速之和分析:自主品牌总增占速度高于合资品牌,说明自主品牌过去七年的递增速度大于合资品牌,呈现出较为迅猛的发展态势。

1.2 自主创新成为发展主流

十五届六中全会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奇瑞、吉利、华晨等企业在上海、北京车展的强势亮相备受国人瞩目,也为中华民族汽车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希望。2008年的北京车展,面对跨国汽车巨头强大的参展阵容,一汽、上汽、东风、奇瑞、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国内汽车企业毫不示弱,纷纷携最新研发的自主品牌汽车高调亮相北京车展,其数量接近890辆展车的三分之一。数量之多超过历届北京车展。

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也制定了未来五年的自主创新目标: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上汽集团将投资100亿元,新增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形成车身自主开发能力,2010年自主品牌占总量的30%,并具备整车和发动机开发集成能力;一汽集团2008年推出以顶级红旗概念车HQD为原型的红旗旗舰车型,初步形成较完整红旗产品系列。

1.3 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

虽然自主品牌在2006年在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欣喜,但是我们从市场和产品方面分析一下是不是自主品牌真的走出困境实力大增了呢?从销量排名中可以看出自主品牌的含金量不足,虽然夏利、QQ、旗云销量都达到10万辆以上,但是单车价值量都在5-6万,只相当于捷达、伊兰特的1/2,雅阁、领驭的1/4。所以销量大,销售价值量却很低。另外,对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经济型轿车,价格成为其市场竞争中的主导因素,上述车型的销量又是通过杀价换来的,众所周知,每次降价潮几乎都出自夏利,而奇瑞更是标榜每款车都成为同级别车的价格标尺,专家估计QQ的单车利润在500元左右,利润率为

1.25%低于国际汽车行业平均3-4%的利润率,更远远低于目前国内车市的20%的一般利润率。也就是厂家是以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的。

2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2.1 汽车企业的重新整合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汽车工业掀起一股跨国兼并和改组狂潮,自1998年德国的奔驰和美国的克莱斯勒合并后,美国福特收购了瑞典的沃尔沃的轿车部,并扩大了对日本马自达公司的控股权到法国雷诺控股日本日产、美国麦克重型货车。形成了所谓的“6+3”格局。但是由于国家间管理理念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并没能给合作带来预期的效益。所以新一轮的更富理性的整合以及集团内部的磨合将继续进行。像韩国大宇那样通过盲目扩张而自我发展的

企业将继续受挫并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专家预言,随着竞争的此消彼长最终国际汽车市场也终将只存在5-6家“巨无霸”集团公司。

2.2 生产方式的转变趋势

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推动了世界汽车生产方式的转换,以全球制造、全球采购、平台战略、模块化通用化生产的生产方式正在形成。平台战略就是在一个不变的总成和零部件生产平台上生产多品牌、多款型的汽车。比如德国大众的PQ35平台就同时生产奥迪、高尔夫和开迪三款车。通过平台战略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精简生产过程,发挥经济规模效应,改善生产批量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模块化生产是汽车厂把最耗费人工的装配环节向零部件制造业转移,由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整车的各个总成,整车厂负责整车的开发与品牌。模块化生产有利于全球性的采购,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整车厂的组装效率。高成组化是指将汽车零部件分成若干系统和模块,按系统和模块成组生产和供应。这样可以简化协作关系,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提高零部件的生产水平,降低零部件生产成本,提高整车厂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德国大众从捷克采购发动机总成、西班牙采购底盘总成到巴西进行组装,各协作方都无法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

2.3 新型绿色的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剧增,在给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公共问题。在保证强度硬度的情况下,塑料、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化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来减轻整车的质量,减少驱动能耗;运用电子、信息、网络等技术来控制发动机工作,减小油耗和尾气排放。欧洲90年代提出“3L车计划”,1998年大众公司首先推出百公里综合工况耗油2.99LLupo车,它采用了先进的3缸TDI柴油机。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推出了Freedom CAR计划。集中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其目的是在不使用燃油的前提下,研究价格可接受的、没有排放污染的、并且不影响安全性、灵活性和选购自主性的全功能轿车和卡车。在环保方面,欧洲采用了Ⅳ号标准,美国分阶段实行的Tier标准,北京也实行了相当于欧洲IV号的中国四号排放标准,并有多款混合动力车或燃料电池车为北京奥运会服务。为此动力集成控制系统、多气门、后处理装置以及涡轮增压直喷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同时,各大汽车公司都致力于燃料电池和双燃料、双动力系统的研究,专家预测未来的汽车企业排名将根据掌握最新的燃料电池技术的先进程度来确定。

3 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战略选择

我国的汽车工业要想摆脱高能耗、低收益、受牵制、阻发展的“巴西道路”,就应该在技术突破、产业聚合、市场转移的大趋势下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顺应新的潮流谋求新的发展。

3.1 集团化战略

(1)从国家方面的具体措施。

第一,国家出台具体的政策法规。我国汽车类企业产权隶属关系复杂,各个地方为保护各自利益,阻碍有实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对生产能力小的企业的收购重组活动,国家要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保障市场行为的进行。第二,政企改革方面,积极推行国企的企业、社会职能分离。允许国有股减持,改革企业领导的考核制度,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允许其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第三,灵活的金融政策。增加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贷款额度,放宽上市融资限制。

(2)从企业角度的具体措施。

第一,优势互补或强强联合式。不能够仅仅为了扩大规模而重组,要根据优势和竞争能力的扩大而联合。主要目的有:和其他整车生产厂家结盟,拓宽品牌结构;向产业价值链

前端延伸和零部件企业结盟,理顺零部件的供应体系或者和研发机构、大专院校结盟,提高新产品的研发效率;向产业链下端延伸,参股代理商企业,控制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第二,吸纳国外资本形成战略同盟:允许国外投资公司入股,共同开发产品,占领市场;和汽车产业欠发达国家在国外联合建厂进行CKD生产并在当地销售。

3.2 后发优势战略

由于我国民族汽车工业企业起步晚,底子薄。没有能力支付动辄几个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发展受到缺乏技术和人才制约,而这两种资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汽车产业分工的逐步细化而被从汽车生产企业分离出来,我国企业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钱获得。有一些研发模式可以选择:

购买整合:购买老牌汽车公司的股份来拥有设计能力,如上汽并购罗孚获得了它的设计团队及未上市的多款车型资料。

合作开发:让自己的工作团队和世界领先的设计公司共同开发产品,锻炼研发队伍,如奇瑞派出研发人员和奥地利的AVL共同设计发动机。

高薪聘请:利用国外专家的管理经验带动企业质量、技术等方面快速得到提升,如奇瑞聘请三菱的专家寺田改善企业的现场管理。

3.2 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研发之路

我们的企业可以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作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进行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由于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普遍较低,而采用产学研的分工合作方式,能使外部技术资源的内部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和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相比,企业花费更少的精力和财力,来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政府如果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有意识地引导和促进这种合作,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产学研的相互作用,加速创造出更多新技术新产业的萌芽。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来自大学、研究机构、企业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长明.中国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J].国家信息中心,2005.

[2]汽车自主品牌的新„洋务运动‟龙永图找到下台阶[J].中国经营报,2006.[3]吴晓波著.赢得后发优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

第13篇:洋河发展战略

洋河蓝色经典

洋河蓝色经典是江苏洋河酒厂于2003年8月推出的高端品牌。“蓝色经典”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江苏洋河酒厂继“洋河”2002年获中国驰名商标后,又一商标获得国家级认定。

洋河蓝色经典的研发概况如下:

洋河启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对市场进行大规模摸底调研。了解当时不同层次消费者的真实想法,从中发现他们未被满足的全新需求。调查包括:采用盲测法研究目标消费者对白酒口味的偏好;通过大量消费者饮后舒适度试验研究不同风格白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将相关系数等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研究;应用SPSS等大型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等。

通过对4,325人次目标消费者口味测试、以及对2,315人次目标消费者饮后舒适度试验,综合分析结果后“洋河”得出如下结论:白酒在人们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单人的饮用量比较大。消费者饮用白酒后最大不适感主要是头痛,其次是口干舌燥。白酒消费市场迫切需要开发“低而不淡、高而不烈、绵长而尾净、丰满而协调、饮后特别舒适”的“绵柔型”新产品。

2003年8月,洋河在总结、提炼出一整套绵柔型白酒特征、优点、工艺要求、微量成分等系统理论之后,终于让“洋河蓝色经典”从他们手中跃然而出。

“洋河蓝色经典”有三种: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 档次与价格从低到高。其广告宣传由“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修整为“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最高远的是天空,最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

“洋河蓝色经典”荣膺2008年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创新品牌称号。

“洋河”曾几何时排名在20名左右,被远远甩在了八大名酒之外。到2006年,“洋河”排名第七,2007年行业主营业务排名第五;

新华日报组织的第四届江苏市场白酒品牌风云榜上,洋河蓝色经典以最高票当选为十大上榜品牌之首。

2008年1-6月份,洋河蓝色经典单品牌销售同比增长幅度达85.6%,占整个销售的63%。而梦之蓝更是达到了220%的增长率。省外市场的增长率达到了120%。

●市场规划策略:

该产品上市前我们分三步走的开发规划策略,首先全面介入江苏省内的沿江8市,目前的市场运作证明我们的第一步市场开发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第二步我们实现(区域)全省化策略,在全省内的经销网点布局已经成功完成,消灭了空白市县,目前拿着现金来公司要求签约经销很多;第三步就是全国化的战略。

●准确的市场定位

洋河蓝色经典目标群体主要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成功人士招待用酒,同时兼顾高档礼品酒市场。

据行业数据分析表明,高档酒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20%的水平,2008年市场容量达到22%。

●合理的产品定位

洋河蓝色经典系高档酒,是紧随五粮液、茅台等品牌的产品,种差异法定位,避开了硬碰硬的市场对抗,更容易获得市场的快速成长,短期内获得收益。

●产品特点

产品采用百年老窖发酵生香,百年储存老熟;主要度数有 38 度、42 度、46 度等,并可根据区域消费特征作适当调整;在保持洋河传统甜、绵、软、净、香风格的基础上,突出绵柔、淡雅的独特风格。

●产品包装

洋河蓝色经典一反常态,打破白酒以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的老传统,将蓝色固化为产品标志色,实现了产品差异化,突显了产品个性。

●产品诉求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

●产品文化

蓝色是开放的象征,是时尚的标志,是现代的感觉,是品位的表现;天之高为蓝,海之深为蓝,梦之遥为蓝,这是对洋河蓝色文化的一种演绎,体现了人们对宽广、博大胸怀的追求。正是因为注入了文化与意味,有力地提升了洋河品牌形象。

●恰当的定价策略

经销商、终端商高额的获利空间,从产品定价上得到充分的保证。

●先进的市场运作理念

蓝色经典的推广是“盘中盘”理念运作成功代表之一,是“1+1”市场运作成功的典范和“4×3”营销模式的创立者,注重餐饮渠道,重点餐饮终端的运作,实现厂商的明确分工。

洋河蓝色经典一飞冲天的成功法则之二:战略就是一切

食品商务网 2008-01-04 13:38:00

编者按:关注洋河发展,解读“洋河现象”应当从“创新”和“战略”这两个关键词说起。本刊上期从杨廷栋和张雨柏关于创新的论述与实践中,指出了洋河人的创新是基于务实的一种美德。本文旨在以“战略”的尺子来丈量洋河的行业高度与价值。

最新动态:截止2007年11月上旬,洋河已经顺利完成全年销售目标,销售收入已突破20亿元,销售区域以江苏为核心开始向全国范围渗透,北京、广东、河南、浙江、上海等地均取得不俗的市场表现,仅河南一地销售收入已破亿元大关。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国有传统产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快科技创新,不断加快战略整合步伐。”十七大代表、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廷栋在十七大会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洋河是近几年中国白酒企业中产能、销售、效益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正如杨廷栋所言,他将洋河成败的关键总结为创新和战略,而且它们从来就不只是一个点,而是历时很长,经历曲折的系列整合之战。

洋河战略的核心:品牌

把洋河的成功归结为蓝色营销或是大胆引领中国白酒消费新潮流是不够的,归结为品牌也不足够,唯有上升至战略系统来看。

从2003年杨廷栋牵头撰写的《中国名优白酒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洋河集团实施名牌战略侧记》中,有关洋河战略的系统早已表露:洋河将一直坚持以白酒生产、销售为主业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洋河系统化的品牌战略。洋河品牌战略的成功必须得到几个方面的支持,即:以市场营销创新实施品牌价值;以管理创新发展品牌,以多元化战略扩充品牌,以科技创新铸就品牌,以新产品提升品牌;以高质量永葆品牌,以企业文化丰富品牌,以高素质人才把握品牌。

将所有的系统围绕品牌展开,无疑品牌被提到战略核心的地位。从2002年的艰难转型到今天快速发展,洋河为什么对品牌的重视程度始终处在近似“偏执”的状态,这种“偏执”的背后有其系统的战略。

洋河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今的白酒行业,单单地强调品牌、渠道都不足以应对竞争,以品牌战略为核心的系统竞争才是制胜关键。

洋河战略的精髓:整合

洋河的核心品牌战略是在整体战略控制下的系统化整合,除了“以市场营销创新实施品牌价值;以管理创新发展品牌,以多元化战略扩充品牌,以科技创新铸就品牌,以新产品提升品牌;以高质量永葆品牌,以企业文化丰富品牌,以高素质人才把握品牌”之外,“渠道细分化,市场构建板块化,营销手段整合化,产品组合多元化,市场秩序规范化”的“五化”战略实施共同为洋河品牌力的提升发挥了系统作用。

其核心的三大系统分别为:蓝色现代的品牌文化、无缝对接的市场策略、实效稳定的渠道策略。

蓝色现代的品牌文化

当绝大多数的白酒企业仍在沿用红色、黄色代表正统、浓烈和人文态度时,洋河却另辟蹊径地通过蓝色文化和绵柔酒质传达出现代、轻松和个人情感。即使这是一种冒险,但洋河人以果敢、理智的态度和专业、专注的技术扛起了蓝色大旗,成就了品质和文化高度差异化的“洋河蓝色经典”酒。如果没有当年洋河人的大胆创新,很难想象洋河会有今天的成绩。

无缝对接的市场策略

前些年,在一些白酒企业靠扩大买断产品,无止境地拉长产品线以增加收入的时候,洋河在坚持“系列产品主打市场,区域产品积极补充、专业产品渠道定位、买断产品规避风险、老化产品适时改造”的产品组合多样化战略。当别人都在全国市场上大展拳脚、争夺得不可开交时,洋河却从原来的“全国一盘棋”向“以江苏为根据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重点市场重点支持重点培养”策略性转变。产品体系的进一步规范和销售市场的合理收缩,使得洋河的产品和市场做到了“有的放矢”、“无缝对接”,为今天的洋河全面向全国市场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效稳定的渠道策略

在酒水销售“终端为王”的时代,许多厂家由于过于依赖经销商,对终端和渠道失去控制。洋河却在营销模式上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洋河率先推出“1+1”模式、“江枫”模式、“绿色工贸”模式等。厂家配合经销商开发终端、维护终端,而经销商更多地在物流配送和现金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生产分工的更加细化和明确保证了洋河对终端和渠道的全面有效控制。更重要的是洋河的战略思维能至上而下贯彻到生产、销售、服务的各环节,从而形成了具有洋河特色的市场销售体系。

从不被看好的蓝色“反传统”路线,到产品和市场的反向收缩,到营销模式的锐意创新,洋河的想法做法似乎都在挑战正宗的白酒哲学。但直至今日,行业才真正开始领会到洋河哲学的系统与深奥。

洋河战略的基石:企业家精神

洋河系统的战略构想,体现了洋河董事长杨廷栋和总经理张雨柏的智慧;洋河系统战略的实施,体现了他们的毅力与韧性,作为企业家,这种毅力与韧性更难能可贵。

杨廷栋曾经感慨地说,“对企业老总,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他们在商场上挥斥方遒的气派风光,而他们苦心孤诣的一面却大都不为人知。”

1997年,杨廷栋从泗阳县副县长的位子上调任洋河酒厂厂长时,洋河酒在市场上正经受着来自川酒的巨大打击。从进入洋河集团第一天起,杨廷栋就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洋河在品牌价值上实现根本性的提升。经过长期思考和调研,杨廷栋面前摆着两种方案,或继续在洋河原有品牌的创新上下功夫,或另辟蹊径重塑新品。杨廷栋选择了不破不立,他认为在旧的品牌基础上缝缝补补最终难成大器。

2002年5月,张雨柏进入洋河集团成为杨廷栋的搭档,这位曾是苏北地区最年轻的副县长与杨廷栋一拍即合,经过多年的合作,他们之间的关系被业内一名记者这样描述:“杨廷栋让洋河走向了市场,张雨柏让洋河在市场的路上快步如飞”

2002年9月,洋河集团推出酝酿已久的洋河蓝色经典酒,树立绵柔型白酒的全新形象。洋河蓝色经典打破了白酒包装惯用的红与黄传统套路,大胆创新,一改以往白酒产品包装的古板沉重,开创了时尚经典的风格。

创新就是冒险,创新就要付出代价,2003年之前,大破大立的洋河还不被外人看好,有人批评是一种冒险,有的人批评洋河要为此付出代价,杨廷栋、张雨柏要顶住何种压力,恐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转变的勇气、创业的执着、锐意的改革、理性的坚持,在杨廷栋、张雨柏身上表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终于化为了洋河跨越式发展。

回忆过去,杨廷栋只是淡淡地说“那是洋河的调整期,也是苏酒所处的历史低谷时期。振兴苏酒,只有卧薪尝胆,重头再来。”

张雨柏说,洋河过去能够取得成绩在于战略转变,同时也在于对企业战略思想的一贯坚持,现在洋河要做的就是坚持洋河既定发展战略,坚持洋河发展路线,在坚持中求变,在坚持中求发展。洋河在改革初期艰难时期的坚持体现的是智慧,洋河在阶段性成功时的坚持体现的是理性。

第14篇:饭店发展战略

饭店战略管理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饭店市场高度的细分化与多元化营销策略

随着新时代旅游的发展,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态势。饭店将注重市场需求的细分化,实行“小市场、大份额”战略,通过开发个性化产品和提供个性化服务来赢得目标顾客,许多有着鲜明特色和明确市场定位的主题饭店增多,如:现代商务饭店、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与此同时,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饭店的营销策略呈多元化趋势。整合营销、利基营销、三元营销、关系营销、政治营销、资料库营销、绿色营销和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观念和策略不断涌现。正如市场营销权威人士菲利普·科特勒所说:“每一个10年,都要求公司的管理当局重新思考和更新它的目标、战略和战术。”迅速变化的形势往往使经营企业在昨天取胜的原则在今天变为陈旧。

二.饭店服务更注重个性化

90年代以后,饭店逐步进入个性化服务时代,许多产品有特色、服务有个性的饭店在市场上呈现出强有力的竞争力和生命力,而那些产品雷同性强,服务无特色的饭店皆面临生存的危机。饭店在为所有来店客人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的同时,更注重对不同客人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规范化服务的延伸。它体现在工作责任心、感情投入、灵活、超常、自选等方面,它能让客人最感满意,有时还能为客人带来惊喜。如:豪华酒店中的“金钥匙”,被客人视为“百事通”、“万能博士”和解决问题的“专家”,它代表了饭店委托代办的最高水平,“尽管不是无所不能,却一定要竭尽所能,它是“金钥匙”的服务哲学。中国金钥匙的承诺是:为全世界旅游者提供“高效、准确、同时完善”的服务,“金钥匙”成为饭店优质服务的象征。

三.饭店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逐步进入饭店业,饭店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客人感到更加舒适、方便。网上预订、网上宣传促销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电话预订、邮寄宣传资料和新闻媒体广告等;客人入住手续方便快捷,完全电脑化操作,客人可直接从电脑屏幕挑选自己喜欢的房样类型,不再像以往那样由总台分配哪间房间就住哪间房间;客人的身份资料也将利用先进的电脑扫描技术录入电脑,免去人工登记、确认等繁琐的程序;客房配备先进的设施、多媒体互联网络和电子控制技术, 客人可以通过房间内的电脑显示确认自己的个性服务内容。如:每天叫醒时间、送餐时间、收衣和送衣时间、预订机票和宴席、与工作单位联系和客户进行业务联系等。

四.员工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饭店的经营应树立“顾客第一,员工第一。”的经营理念,使饭店成为“宾客之家,员工之家。”饭店要注重员工的培养,为员工创造宽松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较多的晋升机遇和较高的工资福利。因为员工是服务的实施者,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提供满意的服务。通过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的一员,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饭店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二十一世纪饭店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文化竞争,专家们这样描述到:“利润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竞争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一方面,要求赋予饭店的产品和服务一定的文化内涵、文化氛围和文化附加值;另一方面,在员工中构筑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创造学习型组织,使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全面地影响着饭店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集体效力的发挥。

哪些经营策略更适合饭店经营?

饭店的经营策略是为实现饭店系统目标所制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总体规划,是对人,财,物,信息四大资源的合理安排和重点部署。

一.产品开发策略

饭店产品开发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老产品怎样发展;二是开发哪些新品种,怎样开发。

二.市场开发策略

搞好饭店经营首先要适应市场需求,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发饭店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产品组合策略

饭店产品是组合产品,这是饭店产品的一大特点。从宾客的角度看,客人在饭店的花费不像购买彩电,冰箱那样可购得物质产品,客人的饭店消费是一种组合产品的消费。饭店产品的组合特性,为饭店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组合策略的可能性。

四.产品促销策略

饭店销售一般包括宣传广告,公共关系,招揽团体业务,保持已有业务,内部促销等方面。成功的饭店产品促销方式很多,不可能有千篇1律的促销模式,例如,

1.突出购买动机的促销策略

其一是自豪感。一家饭店可以强调自己的排他性和豪华度,当一个呗招揽的客人进入这家排他的奢华的饭店时,就会产生一种优越自豪感。

其二是强调舒适和享受。一家饭店可以强调其设施功能的舒适与享受,用邀请宾客“痛快享受人生”或请尝试“最豪华的饭店”等措辞来吸引宾客。

其三是突出新奇性。新奇也能产生一种招揽作用。因为人是好奇的,喜欢体验新事物。饭店可以在“新”字上做文章,它会像磁铁那样吸引着有好奇心的人。

其四是突出经济与方便。

2.突出人员推销的销售策略

饭店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向宾客提供劳动服务,具体说来时一种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面对面的直接生产,购买与消费同步进行的活动,在这一产品生产,销售与消费过程中,服务人员既是生产者又是推销员,顾客是直接的消费者和得益者,人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物的生产与被消费只是这一过程的伴随者。

3.突出销售渠道的促销

饭店产品与其他事物产品之间的区别在于饭店无法将产品通过一定途径输送到宾客手中,而必须通过一定途径将宾客吸引到饭店来消费。饭店的销售渠道有之间渠道和间接渠道之分。

4.突出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的销售推广策略

试析饭店规模与经营战略差异

饭店规模档次,所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城市类别差异,都直接影响到饭店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对于具体的饭店而言,需要根据不同的规模制定不同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

一.小型饭店经营特点及经营战略

小型饭店具有市场适应性强,容易管理,贴近市场等优势,同时也具备资金不足,成本高和风险大等弱点。应着重于饭店经营的特色性,集中性,边缘性和灵活性战略。

二.大型饭店经营特点及经营战略

大型饭店具有经营规模大,成本相对较低一更低的价格吸引客人,取得良好的规模效益。大型饭店服务项目多,收入涉及客房,餐饮,娱乐等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明显。大型饭店往往对外联系比较多,具有较好的对外市场开拓能力。应保持已有的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各种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并通过强化成功因素,建立饭店长期的竞争优势。

试析我国饭店可供选择的发展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未来饭店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是否拥有著名的饭店品牌,将直接决定者饭店的生存和发展。综观国外饭店集团的发展,无一不依靠其雄厚的品牌实力,开展品牌的全球化经营。反观中国的饭店企业,大都缺乏品牌。即使像白天鹅宾馆、南京金陵饭店等著名饭店,若与国际饭店集团的品牌相比,无论在经营经营规模、市场占有额、市场全球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饭店要想与国际饭店集团抗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能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创建饭店的国际品牌。

一.加快集团化进程,实现跨国经营

中国饭店企业要创建国际品牌,就必须实施集团化经营,将饭店品牌扩张到国际市场,但多年以来,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一般都抱着“同行相轻”的态度,走互不干扰、各自为政、各行其道的“散沙式”发展模式,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发展缺乏底气,从根本上削弱了饭店业的整体生产力。目前,国外知名饭店集团以“联合舰队”的态势直逼中国饭店市场。面对这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竞争现状,我国饭店应转变观念,主动拆除“篱笆墙”,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各自设备、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网络等优势,形成合力,发挥规模经济之效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饭店企业也可与其他竞争对手建立横向战略联盟,组成联合舰队,以“销售联合体”、“命运共同体”等方式携手共进,在市场经济的大洋中共进共退。如中国名酒店俱乐部,加入者按客房数上缴会费,组成命运共同体。饭店企业还可与旅行社、旅游经销商、航空公司等建立纵向的战略联盟,如国外一些著名的饭店集团就是以航空公司为依托,走联合发展之道路。

二. 创造品牌多元化,增加品牌的扩张力

从国外饭店品牌化的发展来看,国外饭店品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原有的品牌知名度的提高这个层面上,它还进一步的通过收购和兼并等活动,将其它饭店品牌收到自己的旗下,扩大了饭店的规模,开拓了新的市场,增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将单一的品牌扩展为多元化的品牌,进一步的提高了饭店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饭店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很难与同星级的国外知名大饭店的发展同步,加上其硬件设施更新速度缓慢,光靠其单一的品牌实力很难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较大的影响力,但如果将单一的品牌扩张成为多元化的品牌,即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联合其它的饭店品牌,将会在规模上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利用其扩大了的市场机会发展自己,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或者通过购买特许经营权等手段依附于某一著名的集团,借助于集团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优势,采用“借船出海”的方式进行连锁经营,是饭店企业走集团化道路的一条捷径,同时也增加了这个著名饭店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将单一的品牌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品牌是一个全球化饭店发展的趋势,在国外一些成功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饭店品牌的多元化,是增加品牌扩张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 实施服务创新,培养忠诚顾客

服务质量是饭店品牌的基础,要创建中国饭店的国际品牌,就必须达到超越服务质量的国际水平。而要提高服务质量,关键是要实施服务创新,而服务创新的关键是服务模式的创新。

跨入二十一世纪,饭店业将进入一个“消费者至上”时代。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潮流使每个消费者都希望通过购买、消费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来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品位和格调。因而,对于饭店而言,就不能再将理想的服务模式定在规范化服务这一起点上,而应在此基础上,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最能满足其个性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即定制化的服务。

四. 注重文化内涵,创造中国特色

在现代社会与其说人们到饭店是去住宿、吃饭,还不如说更多地去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种能带来享受的根源就来自于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客人来到饭店消费,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因此,对现代饭店而言,要研究文化性的产品,开展文化性的管理,创建文化性的品牌。也即,饭店要善于经营某种文化,并将这种文化体现在饭店经营全过程。

注重饭店品牌建设中的文化内涵,一是要注重建筑设计上的文化性。无论是建筑外形、室内空间分隔、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建筑材料选择,还是装饰风格和艺术品的选择布置均应有明确的文化主题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以此主题作为贯穿其中的纽带,使饭店外观建筑成为品牌文化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现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二是要注重营销活动的文化性,在产品设计和销售过程中,注重研究享受文化、帝文化、宗教文化、时尚文化等,增强饭店产品和营销的文化内涵,寻求不同的文化卖点。如1863年兴建于天津的利顺德大饭店,凭借其厚重的历史情节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饭店品牌特色,成为中国饭店的“历史博物馆”。三是要注重服务中的文化内涵,提高饭店从业人员的文化涵养,逐步从“佣人式”的服务转向“绅士式”的服务。

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地处中国的饭店,要创建国际品牌,就必须研究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并将其作为主要的文化卖点之一来认真研究、着意经营、发扬光大,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品牌的饭店集团,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开来,并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15篇:华为发展战略

华为发展战略分析

一、华为集团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二、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

在以前的媒体宣传中,外界总认为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总裁任正非的众多管理思想,例如“毛泽东思想”、“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业管理文化,集中体现在“华为基本法”中。实际上,在全球化运营的发展时期,华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在于核心价值观,如下所述:

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艰苦奋斗:华为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赖。坚持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自我批判: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开放进取: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

至诚守信:诚信是华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团队合作: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品牌标志

华为新的企业标识在保持原有标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充分体现了华为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新,支持客户实现网络转型并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业务;华为将更加国际化、职业化,更加聚焦客户,和我们的客户及合作伙伴一道,创造一种和谐的商业环境实现自身的稳健成长。

三、华为发展战略1.战略思想

战略思想的运用对一个企业来说,有促进其兴的发达和决定其生死存亡的重要意义,华为的战略思想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2.战略定位

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

3.品牌战略

华为的品牌战略独辟蹊径,不断创新。华为品牌已经进入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在内的欧洲市场。

4.变革战略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华为抓紧变革战略这个法宝不放,让企业时刻处在激烈竞争的风口浪尖。

5.研发战略

“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长期对研发的投入、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对知识产权的拥有。

6.竞争与合作战略

华为作为一名出色的通信设备商,在整个通信领域内面临着国内外同行业竞争者不断的竞争和挑战。

为此,华为公司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中国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改善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服务优势。另一方面扩大与友商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同生存的安全发展模式,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

华为与众多世界领先的运营商建立了伙伴关系。截至2006年,全球50强运营商中,包括法国电信(FT/Orange)、沃达丰、中国移动、英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等在内的31家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

7.国际化战略

中国企业并不缺少国际化的战略,缺少的是对国际化战略的执着。在国际化过程中,华为公司应该称得上是比较扎实和富有成效的 。

四、华为战略关键词

1、狼性文化

无数的实践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化体系是促使企业不断创新的灵魂,是引导企业最终走向成功的旗帜。

华为公司自创业以来,就一直在奉扬土狼精神, 任正非在他的一次题为《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讲话中提到,“企业要想前进,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从华为的实践来看,华为特殊的狼性精神实质就在于追求卓越的进攻精神,这是华为“狼性”的核心。而任正非强烈的危机意识则强化了这种“狼性精神”,他认为企业越是高速成长、越是发展顺利,就越容易忽视隐含在背后的管理问题。任正非在平时总是大力强调这种忧患意识,着意培养下属的危机感。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何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那么多的电子企业,中国那么多的民营企业,只有华为等极少数企业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2、人才牵引

在华为人看来,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动力。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大的机会。在这4种牵引力中,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这是一种迥异于我国传统企业的人才理念、市场观念。以此为基础,华为的从英国引进任职评价体系,又请美国HAY公司作薪酬顾问,通过消化吸收,华为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才管理关系。例如,在报酬和待遇上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坚决推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待遇系统,以绩效作为晋升的依据。绩效考评的残酷性就在于自己跟自己的过去比。这意味着华为员工必须年年都有创新,都有进步,没有进步,绩效为零。 这种崭新的机制不断孵化“科学疯子”、“技术怪人”和一支盛名在外的“营销铁军”。

正是这些一流的人才,忘我奋战,为华为打下了一流的市场,稳固了华为的大好江山。

3、国际化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自主创新的冲动也来自于同国际巨头的竞争的压力。 在所有以“国际化”为企业使命的中国企业中,华为可能是动作最快、成效最显著的一个——从1999年的5300万美元到2008年的174亿美元,九年间,华为海外销售额增长了300多倍,华为品牌在全球范围的知名度越来越响。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以及28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事实上,华为的国际化来之不易,它从最初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努力填平中西文化的鸿沟,到后来争取与先进的跨国公司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人破除了狭隘的民族自尊心,破除了狭隘的华为自豪感,破除了狭隘的品牌意识,从而真正做到国际化、专业化、成熟化。走出了一条堪称华为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4、中西合璧

西方人崇尚法治,而东方人则倾向于人治。华为的管理,始终是中西方管理理念的碰撞和结合。从流程和财务制度这些最标准化甚至不需质疑的“硬件”开始,从制度管理到运营管理逐步“西化”,潜移默化地推动“软件”的国际化。华为大力吸取了西方的管理原理的精髓,创造出独特的华为式应用管理模式,以对事负责制替代对人负责制,以分权制替代集权制,以矩阵式组织结构替代直线式组织结构,等等。正是这些非常举措,使得华为的管理在国内诸多企业中堪称一流水平,并最终成就了华为今天的强大。

5、《华为基本法》

法治区别于人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比人治更加规范化。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消除协作中的各方在对同一件事上理解的不同的几率,不仅能节省大笔的人工成本费用,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华为的规范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这一过程应该说始于《华为基本法》起草制定。华为《基本法》作为华为的“基本大法”,其制定的初衷就是“为华为制定纲领性文件”,同时涵盖研发、生产、销售、行政、人事等各方面的细节,以求最终形成一部贯彻华为管理思想的具体的“管理条例”。

华为这种希望将企业成功的基本原则和要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将企业家的智慧升华凝结为企业的智慧资产,从而不断传承发展下去的思想和现代规范化管理的精神要义基本相符。这部《基本法》的出炉可以说是华为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堪称企业制度创新的典范。

6、技术优势

锻造企业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最终要靠技术优势。华为自始至终都深信这一点,它把核心技术创新当作企业的生命线。可贵的是,华为非常注重技术积累,它不作重复的发明,不犯重复的错误,时刻盯紧世界通信产业最新科技成果,从交换机到3G技术,充分利用人类的知识存量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

华为研发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它的高额投入。华为在基本法中明确规定:“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而实际上华为每年研发投入平均超过销售额10%,2000年利润率和研发投入率分别为19.08%和13.6%。即使在被华为总裁称为“华为的冬天”的2001年,公司投入科研的资金也高达30.5亿元,占当年公司销售额255亿的11.7%。自2002年以来,华为技术研发投入每年都超过30亿元。正是这些在技术创新上的大手笔投入,使华为成为中国电信制造企业首屈一指的巨人。

7、任正非

一个领袖和他的企业之间往往有太多耐人寻味的关系,就像人们一提到微软就会联想到比尔·盖茨,一提到海尔就会联想到张瑞敏一样,提起华为不可避免要提到任正非。

华为的成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任正非有一个战略家的思想。任正非的企业发展理念、华为的成长经验,对中国本土企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启示,对国外企业发展也同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这是华为真正的价值所在。

2005年4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赋予任正非“2005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的荣誉。这一年度入选有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苹果电脑CEO史蒂夫·乔布斯等全球IT名人,任正非是中国内地惟一的入选者。这一项荣誉可谓意义深远,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华为的成功已为世界所认可,任正非与他的管理理念不可争议地已经站到了中国企业家的前列。

第16篇:乡镇发展战略

2013年乡镇发展战略

忆往昔,东西河流聚于场中谓为xx;看今朝,农工商游兴于xx再造天堂。

随着xx市x现代农业园区启动建设和大x湖旅游区概念的形成,为xx镇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规划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从而在x创建城乡统筹先行区中实现率先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未来三年,全镇将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融入大x湖旅游开发为依托,全力推进

一、三产业xx腾飞,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人间天堂呈现在眼前。

因此,xx何以“抢抓机遇、抢先发展、抢占高地”,何以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进而在长寿城乡统筹先行区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是xx镇党委政府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

一、辩证解析形势,用全新的视角审视xx新发展

xx市长寿区xx镇位居x城东北部,距x主城22公里。在历史上,xx各项发展指标一直位居街镇前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面对区委、区政府“更高”、“更好”的要求,和各地新一轮竞相发展的风暴,必须重新定位和审视xx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机遇。

(一) xx目前所处的发展起点

xx正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起点上?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1、xx是农业大镇。农业历来是xx重要的支柱产业,全镇农业人口x人、耕地x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截至2012年,已建成以xx恒河果业集团和xx农正农业公司为龙头的柑橘基地5000亩;已建成农户精养鱼池x亩。全镇实现流转土地x亩,规模化经营达x%。以xx特驱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仙客来示范养殖场和长水禽业公司为龙头的肉蛋养鸡业;以xx正品公司和承龙养殖场为龙头的养猪业;以xx汇旺养殖场为龙头的养兔业等畜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全镇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天堂村为示范的新农村建设势头良好,建起了国家科技部项目并在西南地区领先的大型沼气工程,为实现现代农业园区畜--沼--果(菜)循环农业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xx是工业重镇。近年来,xx充分发挥丰富的岩盐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业。2012年,全镇聚商选资9595万元,到位资金4050万元。其中,以中盐xx长寿盐化工有限公司和森诺公司为代表的盐卤开发进展顺利。201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收入、利润分别实现x万元、x万元、x万元。

3、xx是商贸强镇。历年来,xx十分重视发展商贸流通业,成为区域物流中心。2012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x万元,同比增长68%;消费持续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亿元,同比增长48.7%,商贸辐射地域达x公里以上,辐射人口达x万人以上。

(二)xx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爆发点

当前,xx面临历史的发展机遇、拥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实现xx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显著的聚合效应。

1、天时优势:宏观新政齐聚xx。xx长寿现代农业园区落户xx启动建设,必将进一步改善全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率先实现现代农业模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长寿湖旅游开发持续升温,对全镇围绕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目标、抓好城镇建设、环境建设和发展旅游、商贸流通服务业带来了重大机遇。

晏家工业园区的工业巨头--巴斯夫项目开工建设,xx盐卤源源不断输入工业园区,为丰富xx盐卤资源开发、盐化工产业链发展和“盐”文化挖掘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区街镇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注资xx城镇建设,解决了城镇建设规划滞后、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把xx建成现代化的特色旅游小城镇创造了条件。

2、地利优势:区位优势凸显xx。xx地处长寿腹心地区,是长寿东北部重要的农业基地和物流中心。随着长寿湖旅游高速公路的开通;葛兰—xx--长寿湖、新市——xx、太平——xx等公路改造升级;渝万城际铁路年内开工建设,xx将成为多条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城际铁路的交汇点,届时,xx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必将成为长寿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增长极。

3、人和优势:积蓄潜力爆发xx。xx人民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秀品质,历届镇党委、政府为xx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新的发展规划和机遇,全民创新图变、创业图强、自主发展的热情、激情、豪情不断高涨迸发;不甘落后的志向、创业的冲动、致富的愿望,形成了xx“人人思发展,个个想创业”的良好社会风气,是xx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xx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的考验

目前,尽管xx发展机遇和势头良好,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任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急需克服。

1、困于“xx发展定位的重新调整”。区委、区政府为了开发长寿湖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xx发展工业和畜牧养殖业作出了限制性决定,使全镇刚刚起步的工业经济和现代化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对xx今后的发展思路作出战略性调整,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2、困于“周边镇快速发展形势的严峻挑战”。xx周边的龙河镇、长寿湖镇、新市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xx传统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有些方面甚至表现出了差距。对此,xx必须打好“现代农业园区”、“特色旅游小城镇”和“东北部商贸物流中心”三张牌,才能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

3、困于“发展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xx尽管各方面发展形势比较好,但自身财力薄弱,自主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城镇正常维护经费压力很大,用于发展和再生产经费欠缺,严重制约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提升发展境界,用全新的理念牵引xx新跨越

(一)xx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按照“做强产业、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1234”发展新思路。即:打造1个中心,把xx打造成长寿区东北部商贸物流中心;建成2大基地,把xx建成长寿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盐卤输出基地;形成3大产业经济带,在xx西线形成以大、小罗山,长寿寨为主体,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的长寿文化、山地休闲旅游产业经济带;在东线形成盐卤化工产业经济带;在北线和南线形成以柑橘、蔬菜、花卉苗木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实现4大目标,最终实现“农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城镇、经济强镇”的目标。

(二) xx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

要实现上述的目标,必须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考虑,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三项制度”、“三项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2、坚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借此东风提速新农村建设的航行速度。

3、坚定不移地引进高校加强培训,打造职业农民,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坚持用县城标准发展小城镇,将xx打造成为现代化特色旅游小城镇。

5、坚定不移地融入大长寿湖,按照长寿湖后花园的定位,推动三产发展。

三、把握关键环节,用全新的工作推进xx新突破

(一)抓住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1、积极参与园区规划。完成了全镇以天堂村为核心的x亩柑橘基地、x亩蔬菜基地和x亩花卉苗木基地的xx市长寿现代农业园区(xx)规划;积极配合做好xx市长寿现代畜牧养殖示范园建设。

2、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聚商选资初见成效,上半年引进签约柑橘、蔬菜、花卉苗木x个农业项目,面积x亩、投资1.2亿元。其中,第一期3个业主的x亩蔬菜基地和x亩花卉苗木基地已开工建设。

3、加强森林xx建设。重点抓好了长寿湖旅游高速公路两旁x亩绿化工作,完成大小罗山x亩书记、镇长、人大示范林及飞石村x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工程建设,新植场镇行道树和村活动中心绿化树x株。

4、加快新农村建设。及时启动天堂示范村居民点建设、适时启动罗围、长寿寨、红岩、连丰4个推进村建设,今年硬化农村公路40公里,使全镇公路硬化达到x公里。完成人行便道x公里及红岩村x人饮水工程,新建巴渝新居x户,整治农村院坝xm2,新建农村公厕x座,推进“一建三改”生态富民家园工程建设。

(二)聚商选资,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

1、启动工业用地储备,完成土地储备x亩。

2、协调服务中盐公司完成征用生产中心建设用地x亩,生产中心及配电安装工程、供水项目一期工程、xx至晏家42公里输卤管道安装等建设任务。

3、服务促成中盐公司完成长探x井钻探、x公司完成高探x井(对流井)钻探,确保卤折盐生产规模达到x万吨/年以上。

4、2013年全镇实现工业投资x5亿元。

(三)发挥优势,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推动商贸物流繁荣。

1、提升城镇建设规划。积极配合xx大学做好xx建设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做好特色风貌小城镇建设规划,未来3——5年内,全镇将高标准建设x平方米房屋,完成x平方米休闲广场和xx河特色风情街建设,力争5年内城镇面积达x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超过2万人,形成融入大长寿湖概念的特色旅游小城镇。

2、加快宜居xx建设步伐。今年,完成场镇建设征地x亩,出让x亩;确保实现房屋开竣工面积各xm2;完成旧改xm2。全面整治场镇破损路面,油化x公里、硬化x米;整治铺设人行道板xm2;整治新建下水道x米;新安装路灯x盏;完成场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适时启动场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xx河道整治工程,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强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质。

3、推动商贸物流繁荣。进一步做大做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启动xm2中心商场建设项目,完成xm2家俱建材市场项目,新建镇级连锁超市x个,实现镇级连锁店x个,便民服务店x个。

(四)加强领导,全面处理长寿湖旅游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遗留问题。积极调处了长寿湖旅游高速公路建设的矛盾和纠纷,确保了5月1日建成通车。全面恢复高速公路沿线x个村的水系、路系建设,年内启动渝万城际铁路建设前期准备及征地拆迁工作。

(五)关注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投资x万元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寄宿制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建成xx社区和飞石村蓝球场各x个。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确保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x%以上。加强民政救济,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必保和农村低保与扶贫制度衔接工作,新建x个床位的社会福利院1座。深入推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x%以上,构建和谐xx。

(六)加强平安xx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狠抓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促进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构建和谐为根本,努力在构建信访工作新局面、建立信访工作新秩序、形成信访工作新机制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17篇:国家电网发展战略

国家电网企业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

把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简称“一强三优”)。

电网坚强: 电网规划科学,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

资产优良: 资产结构合理,盈利和偿债能力强,不良资产少,成本费用低,现金流量大,客户欠费少。

服务优质: 事故率低,可靠性高,流程规范,服务高效,社会满意,品牌形象好。

业绩优秀: 安全、质量、效益指标国内外同业领先,企业健康发展,社会贡献大。

建设现代公司: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推行现代化管理,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战略重点:

电网发展战略: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的国家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实施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简称“一特四大”电网发展战略)。

科技发展战略: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强化公司科技支撑的关键和推动电网技术升级的中心环节,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大科技、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推广(简称“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

人才强企战略: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抓住培养、吸引、使用等关键环节,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增加教育培训投入,大力开展全员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队伍、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大力培养科研学术带头人、积极引进专家型、复合型高水平人才。

国际化战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国际化活动,全面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在引进国外能源资源、参与国际电力和能源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实施:转变公司发展方式 转变电网发展方式(简称“两个转变”)

“两个转变”就是通过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实现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的国家电网,实现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

工作思路 :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简称“三抓一创”)

发展是公司的第一要务,管理是公司发展的永恒主题,人才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一流是公司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工作思路。

抓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公司发展为目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电网。

抓管理 依法经营企业,严格管理企业,勤俭办企业,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公司效率和效益的全面提高。

抓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创一流 以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导向,以同业对标为手段,以内质外形建设为载体,促进公司创新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

发展要求: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简称“内质外形”)

内强素质 对内提高安全素质、质量素质、效益素质、科技素质、队伍素质。

外塑形象 对外塑造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制定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受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委托,国网能源研究院承担并开展了《公司发展战略深化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报告编写,课题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成果。

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目标的提出,对公司电网规划、电网结构、业务布局、组织架构、集团管控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课题全面深刻分析总结了公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影响: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了公司战略管理工作,首次提出了分层级的战略管理框架体系,明确提出了公司“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战略方针,进一步清晰划分业务格局,明确板块定位,提出了电网业务及金融产业、实体产业板块的组织架构和管控模式,完善了科技战略、国际化战略、人财物战略等职能战略,为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第18篇:商标发展战略

***有限公司

关于“**”商标的发展战略和培育规划

商标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商品区别于其它企业商品的特殊标志,是企业形象特征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如果说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管理诀窍等都易于被竞争对手模仿、学习,那么商标品牌,由于它代表的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认知,则是一旦树立就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形象、文化、管理水平、科技水平、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的综合体现。在市场和资源不断向品牌集中的趋势下,商标品牌的树立在企业发展、提升利润空间、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商标是品牌的法律载体,商标品牌战略的规划管理对企业意义重大。良好的商标规划管理与企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样,在企业品牌的培育、树立、维护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商标在现代社会里不再只是一个产品身份的标志,它凝聚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内涵,它可以将一个以前被忽略的无形资产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形资产。实施商标发展战略,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企业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以及所属地区、行业的形象,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好的产品是企业、区域发展的动力,更是区域形象的窗口。“名牌”,不仅仅代表着企业的实力,更代表着一个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化,*****有限公司在长期的摸索中,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组建了商标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全面实施商标发

展计划,并不断加强完善企业的品牌战略规划,以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同时为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塑造地区形象。

一、企业基本情况 ****************************

二、商标发展战略

时势所迫,发展品牌经济势在必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都在争夺所在行业的霸主地位,因为这是个“胜者通吃”的时代,“沃尔玛”可以将超市开到世界各地,微软公司的产品在全球大行其道,胜者胜在哪里?胜在品牌,一个品牌,可以纵横天下。从国外到国内,都在向品牌经济方向发展,每个行业,都有几个著名品牌独领风骚。今后,谁在品牌上落伍了,谁就在市场上没地位,市场经济的竞争,无疑也是品牌的竞争,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或是一个企业,发展品牌经济势在必行。

发展品牌是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对一个企业而言,应当有目的地追求三个阶段性目标:第一要把产品顺利销售出去,让需求者认识你的产品,这需要一个最基本的注册商标;第二要把产品卖出一个较高的价格,这需要产品质量过硬,还要有一定的知名度,这就要有一个省市著名的商标。第三要将产品卖出高于成本很多的价钱,要有附加值,这就需要将产品变成品牌,成为驰名商标。相同质量的服装,名牌可以卖出数倍以上的价格,据有关部门测算,消费者每花费100元购买品牌商品,30元买的是产品,70元则是在为商标买单。在市场和资源不断向品牌集中的趋势下,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品附加值、竞争力和知名度,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是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企业长远的、前瞻性的战略目标。

古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市场经济和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好酒深藏巷中,经年累月不被熟知,也会面临被埋没的命运。类比来看,商标亦然。

公司以商标为核心,制定公司经营策略;以商标为依托,塑造公司新形象;以商标为信誉载体,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公司非常注重对注册商标“**”的宣传及维护,在产品的质量、技术方面严格把关,注重品牌形象的建设。去年在全市投入100余万元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自主品牌“***”:在****广电台等多个频道进行全方位媒体广告宣传;参加各种形式的博览会,其中在今年6月的第**届***会上,公司作为重点参展单位,公司品牌新产品——“***”牌****一经推出,闪亮登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采购客户的目光,受到了省市领导及各地采购商的好评,极大的宣传推广了公司的“**”*****系列产品。

公司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统筹安排,先后投入百余万元在**地区部分地级城市建立了“**”产品销售网络,前来购买“**”产品的顾客络绎不绝。经过公司全方位多元化渗透式的宣传,截止去年底,共销售“**” 牌****50万件,新增销售收入近3亿元,在***地区*****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受到顾客的好评。

公司自2009年将对自有品牌“**”继续加强品牌塑造,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争创国内驰名商标。对***市场坚持对本地、外埠两个市场并重,以本土市场为基地,逐步覆盖周边城市,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坚持走品牌战略,多出精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不断发展的要求。

我们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以质量为口碑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建立起“**”这个品牌,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商标发展战略,努力把“**”打造成为中国的乃至世界的名牌!

三、建立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

公司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先后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QS质量安全及标准计量等认证。质量维系着企业的生命,追求完美的产品质量和管理质量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将持续改进生产技术、加工工艺、不断提高员工思想素质与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创造高质量的产品。信誉是质量与服务的总合,是顾客满意标准,公司在求得产品质量与管理质量的同时,更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在此每年的内审过程中,公司对供应商进行体系审核,提出指导和改进意见,促进供应商与“**”共同成长,对于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公司直接予以淘汰,以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

公司重视企业发展和产品质量,同时也非常重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又依据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承诺企业的活动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重视污染预防并减少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并进的局面。

四、标准化体系认证

“**”品牌标准化建设是未来品牌运营的核心,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有限资源通过系统分析、整体规划整合,提炼出明确清晰的品牌核心价值、品牌定位、品牌个性魅力、品牌核心识别等理念与定位要素,并将抽象的品牌理念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规范系统、产品开发要求及外部易被本企业员工及消费者感知并认同的品牌口号、视觉形象,强化*****公司对内的“统一性”和对外的“差异性”,为“**”品牌的建设、管理与营销制度的革新、品牌扩张和产品开发提供资源平台和支持工具,进而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增强**公司对内运行能力和对外竞争力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并以统一规范的品牌形象建立顾客长期品牌认知的目的。

五、售后服务

*****有限公司在积极拓展市场,扩大销售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产品售后服务体系。

***公司专设了客服中心等服务机构及10名专职的售后服务人员,负责产品的客户意见收集、接受投诉、退货换货等工作。公司通过公示的服务电话、信箱等其他方式,接受客户的服务咨询、意见反馈、投诉等事务。

公司制定了具体退货和换货工作流程,并培训了相关工作人员熟悉此规程。公司的仓库、运输、财务、生产部门为退货和换货给予支持和配合,并进行工作流程上的无缝衔接。

***有限公司牢固树立客户就是上帝,一切为客户着想的思想,善始善终地做好产品质量的工作,做到客户满意,企业放心,为开拓更大的“**”产品市场打基础。

六、技术创新 *****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管是自身的技术水平,还是对顾客技术水平的各种要求上,都是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技术创新目标。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力量雄厚。

公司非常注重技术创新,每年投入了一百多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产品开发,建立了先进的考核激励制度,对一些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良好氛围的形式。公司20**年7月*******项目被批准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七、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公司在用人制度上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为了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才干和潜能,公司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将过去“要我做”的传统工作方式变成具有充满活力的“我要做”的工作方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采取内部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由公司内部讲师或聘请外部讲师对新老员工不定期地进行技能培训,同时购买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书籍让员工不断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实现自我增值,公司还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

障,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激励和挽留人才的效果显著,促进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在员工中流传甚广。

八、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除了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名牌战略和科技创新,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大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的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更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行业协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经过十几年的品牌培育,“**”商标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评价,先后通过了**市知名商标、**市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认定。通过著名商标的认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企业商标权益提供更广泛的保护。

为了更好的打造优秀***民族品牌,2010年公司确立了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及中国名牌产品的五年商标战略计划,全面启动争创计划。目前,中国驰名商标的申请正在进行中。如果 “**”商标能通过“驰名商标”的认定,相信今后****有限公司会发展的更快、更好,为中国****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公司将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企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浪潮中,另辟蹊径,用小商标撬动了转型发展的大战略,用品牌和诚信构筑起一个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更构建了一个城市的新名片,开拓出一条颇具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修订于2018年3月29日

第19篇: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五年)

一、制定依据

某公司主业及延伸产业、多元化产业等企业经济行为的效果和现状、企业五年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二、指导思想

结合该企业的总部、分支机构、项目等实际,以及地域文化、行业特点、产业结构、企业历史文化等因素,围绕服务和指导企业经营、施工、生产、投资、管理等活动,有效创新建设富有某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持续、超越、稳定的发展。

三、制定原则

1、符合某公司的五年发展规划,具有可行性;

2、指导某公司创新企业文化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3、反映某公司企业文化的地域、行业、企业性等特点,具有独特的个性;

4、引导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

四、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五年目标

(一)2004年前企业文化体系达到效果

1、完善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MIS);

2、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相适应;

3、企业环境具有初步的文化内涵;

4、企业良好形象得到公众较好认可;

(二)2005年的定量指标

1、产生品牌价值,企业无形资产达到XXXX万元;

2、对稳定和提升股票价格、形成小盘绩优股产生直接作用;

3、85%以上的员工体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与个人发展所起到作用;

(三)2008年前的定性指标

1、2005年,在区域范围内,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排头兵式”的影响力;

2、2008年,在全国范围里,企业文化建设达到行业里的“海尔”影响力;

五、主要实施方案

(一)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管理职能部门

(1)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员工代表、客户代表、企业文化管理专家、员工家属代表、股民代表等组成。

(2)成立企业文化管理中心,并合理、科学地赋予其相应职能。

(二)制定分年度的实施计划

(三)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对企业文化认识

(1)对高层领导、各分支机构的主要领导,施行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和示范作用;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等方面培训。

(2)对全体员工,主要施行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及企业文化理念方面的培训。

(3)对企业文化管理者,主要实施创新建设企业文化的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4)组织或参加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互动交流和学习。

(四)培植先进典型

(1)2006年内要力保获得两项反映和体现公司行业领先地位、管理先进、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品牌价值的权威性奖励项目。如:

A、鲁班奖

鲁班奖的全称为“建筑工程鲁班奖”,建筑工程鲁班奖是1987年由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搞好工程质量,争创一流工程,推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的普遍提高。鲁班奖是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作为建筑业的企业,必须获得一项此奖项,才能综合性说明本公司的工程建设和管理能力和水平。

B、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大禹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面向全国水利行业的科学技术奖,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主要是奖励在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其目的是鼓励水利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水利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水利现代化建设。

(2)体现公司传统奖励项目

全国青年文明号;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岗位标兵或岗位能手等。

(3)内部先进人物的评比和表彰活动

(4)完善和实施奖励制度

(五)对文化理念进行梳理、补充、丰富及提升

现行提倡的文化理念是公司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相当时期的指导意义,但不排除在适当时候进行与时俱进性的梳理和补充、延伸、丰富,使得本公司的文化理念更趋规范、系统,同时独具特色。

(六)体现企业文化的环境建设

(1)施工现场的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形象展示

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是能让公众认知公司的最好场所,工程建设完后,公众认知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渠道和条件相对来讲就是不很直接,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最能直接的表现。每一个现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广告阵地。所有施工现场的外观设计统

一、规范,所有项目部经理的设施基本规范统一;制定临时设施、现场布局等风格基本统一的规范,结合项目的特性可在不改变统一规范风格的格局下,允许适度调整;生活设施和条件:是体现文化的阵地,也是施工企业最难作好的一个方面,如果能作好,将能形成特色。

(2)员工公寓的建设和宾馆式、规范化物业管理。

(3)办公楼区域的环境建设:门前、办公楼内、办公室内等场所的规范设计。

(4)广告宣传栏。

(5)车辆外观的统一设计,形成流动的文化风景线、流动的广告车。

(七)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品牌推广建设

(1)平面纸媒体:借助和利用与企业发展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行业报刊(《中国建筑业》、《施工企业管理》、《中国建设报》、《中国建筑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水利报》等报刊)、企业所在地方报刊(《安徽日报》、《蚌埠日报》、项目所在地报刊、公司目标项目所在地报刊),策划、撰写有助于企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和拓展、品牌推广等价值的文章。

(2)网络和网站:是展现企业形象的窗口,也是股民交流和反映意见的平台,网站的建设质量将直接反映到投资者对股票的信心,因此2003年要做到设计新颖,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形式活泼。

(3)企业宣传画册:由于公司最近几年的发展将是快速的,可设计成活页式的画册,以方便补充内容。

(4)电视媒体。用好几十万民工治理淮河为民造福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记录片,摄制安徽水建人建设蚌埠闸等淮河流域工程的记录片。

(5)鼓励和发现员工成才、当专家,编制实施“管理、科技类文章奖励办法”。

(6)编制《群英谱》: 每年编写反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群英谱〉,作为企业历史记录。

(7)继续办好企业内部报纸,并每年编写《大事记》。

(8)有潜在机会价值的展会及其展台。

(八)制度文化及行为规范建设

(1)2004年梳理现有制度,规范性修编和完善。

(2)2004年编制和启用《员工手册》。

(九)策划和实施特色型的主题活动

(1)结合1950年10月14日毛主席的号召:“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期间还邀请书法家联谊,可请1990年10月14日发行的JF.28“治理淮河四十周年”邮票设计者李德福到蚌埠闸现场绘画。

(2)文化节的传统活动:时间自每年的4月15日——10月14日。期间包括:征文比赛、文化论坛、文艺技能竞技、工业旅游、团队训练、表彰先进、庆典等活动。

(3)规范性、创新性举办各类庆典活动:上市、厂庆、项目中标、项目签约、工程开工、项目竣工等。

(4)回报社会的公益活动(环境保护、植树活动、希望小学等)。

(5)联谊活动:与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单位联合举办体育比赛等活动,

(6)用好五星级锦江酒店精神食粮的作用:在内部持续开展“吃一次五星级的饭,改一个自身的不足”的活动。

(7)文艺、体育活动。

(十)视觉识别体系的建设

(十一)设计、赠送特色型具有文化品位的礼品

(1)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邮票汇编成册,其中以1990年10月14日发行“治理淮河四十周年”的邮票为核心邮票,作为礼品赠送给嘉宾;

(2)珍珠:尽管蚌埠现在没有珍珠了,但是可委托定制珍珠;

(3)茶叶:定制包装“某公司”字样的安徽茶叶。

第20篇:党员发展战略

党员发展战略

摘要:建党90年以来,党员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党的思想建设也一直以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为中心,紧跟党的发展步伐,真正实现的党的战略式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和坚实的基础。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应当适时调整党员的发展计划,使得我们的党员素质更高,结构更合理,发展更快。

关键字:共产党战略先进性

共产党员是党的发展的推动力量,是组成党的基本元素。从建党以来,共产党员的数量不断扩大,深入了全国的各个领域和地区,党的思想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在党员的心中生根发芽。为了确保党的科学稳定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对党员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吸取更多的人才推动党的创新和前进。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曾经在给林彪的信中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批评林彪的右倾错误。“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毛泽东坚信革命的力量会越来越大,革命者也会越来越多,深入到全国的革命中去。

建党之初,党为强调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比较注重在工人当中发展党员。据统计,1921年党员总数53名,其中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皆是知识分子。1923年党员总数420名,其中工人党员164名,占39%。1922年二大时工人党员21名,占195名党员总数的10.7%,三大时占37.9%,到1926年11月已达60%,在有些地区比例还要高一些,如北方区工人党员占63.7%,上海区占84.32%。1925年四大时,还提出对于广大产业工人,只要有阶级觉悟及忠于革命,便可加入,不必更有其他条件。1927年 党员总数57967名,工人占50.8%,农民占18.7%,知识分子占19.1%,其他占11.4%。

但是,此后的革命形势发生变化,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使党的阶级构成发生变化。据统计,1928年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130194

人,其中工人成分占10.9%,农民成分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降为7%,1930年7月降为5.5%,1930年9月又下降为1.6%。

这种状况必然会加深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同非无产阶级思想、尤其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如极端民主化、雇用革命、小组织思想等的矛盾,因而毛泽东特别强调“从思想上入党”,经过延安整风等思想教育运动,最终使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得到统一。

二.扩大群众基础的战略

毛泽东指出:“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这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不是仅仅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135页)。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就意识到要增加党员的数量,调整党员的结构,增加工人阶级、其他阶级在党员中的比重和年轻党员在全党中的比重。

1.增加党员的数量,扩充党员队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共党员为44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83%。1956年中共八大时共产党员的数量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

2.调整党员结构,增加工人阶级其他阶级在党员中的比重

1953年时,636.9万名党员中工矿企业的工人党员从1950年的32万余人增加到了66.6万余人,增幅达108%。

1949年 党员总数448.8万名,工人占2.5%,农民占59.6%,军人占24%,其他占13.9%。

1956年 党员总数1250.4万名,工人占8.8%,农民占52.37%,军人占10.72%,职员占25.04%,其他占3.07%。

1978年 党员总数3698.1万名,工人占18.73%,农民占46.94%,军人占

6.89%,其他占27.44%。

3.党员结构年轻化

“*”时期,毛泽东在整党建党中提出“吐故纳新”,清除废料,吸收新鲜血液的观点,要求“有步骤地吸收觉悟工人入党,扩大党的组织的工人成分”。《党的建设七十年(1921-1991)》一书显示,北京在整党建党中共发展党

员6万多名,其中76%是工人、贫下中农。他们当中大多数是35岁以下的青年。上海市共发展3.36万余名,其中有一大批年纪不满25岁的优秀青年工人。

此后由于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党在社会各组织、各阶层群众中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上升,因而在总体上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三.双重战略

1.科学快速的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注意在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注意在青年、妇女、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注意在高知识群体和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注意在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发展党员。”

200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799.5万名。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379.2万个,其中基层党委18.3万个,总支部23.5万个,支部337.4万个。

其中,女党员169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1.7%。少数民族党员51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787.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5.7%。35岁以下的党员1847.3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3.7%;36岁至45岁的党员1687.6万名,占21.6%;46岁至59岁的党员2283.5万名,占29.3%;60岁以上的党员1981.1万名,占25.4%。

工人693.7万名,农牧渔民2402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659.6万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1772.5万名,学生226.9万名,离退休人员1452.5万名,其他职业人员592.3万名。

全国共有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3226个,其中省(区、市)党委31个,市(地、州)党委400个,县(市、区)党委2795个。

城市街道、乡镇、社区、建制村党组织。全国6629个城市街道建立了党组织,34224个乡镇建立了党组织,8万个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党组织,59.8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

全国277万户企业中,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64.4万户,其中64.2万户建立了党组织,占99.6%。23.4万户公有制企业中,20.4万户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企业总数的99.9%;253.6万户非公有制企业中,43.8万户建

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企业总数的99.5%。

事业单位党组织方面,全国57万个事业单位中,47.1万个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事业单位总数的98.1%。其中1638所普通高等学校全部建立了党组织;7701个科研单位中,7546个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科研单位总数的99.8%。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全国1.3万个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中,1.2万个建立了党组织,占91.1%。全国1.6万个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中,1.5万个建立了党组织,占97%。

在党的正确方针和政策的领导之下,中国中共党组织的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新鲜血液不断补充,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2.思想教育战略

纵观中国共产党8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建设始终是我们党自身建设的重大课题,是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任务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千秋大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全党思想统

一、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是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思想保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是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这对新形势下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党在致力于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时,没有及时意识到“两手”都要抓的重要性,在一段时期内,党的思想建设抓得不严,抓得不紧,封建剥削制度思想残余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乘虚而入,这也无疑给我们今天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上述消极的东西渗透到我们党内后,使得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薄的现象有所发展和蔓延;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纪律松弛,政治观念淡化,宗旨观念淡化等等。更有甚者,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沦为腐败分子。他们滥用权力,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给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党员党的意识淡薄和党员干部沦为腐败分子,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这些人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新时期我们党肩负着率领亿万人民群众投身利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如果我们任由这种现象发展蔓延下去,党将不党,国将不国,这决非危言耸听!8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执政几十年后丧失了执政地位并开始解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的严重失误。这些国家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造成党内思想极大混乱,使党完全丧失了精神支柱和凝聚力,结果顷刻间瓦解。血的教训值得深思!

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全党和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也是保证全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的根本思想基础。同时,必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从各个方面锻造和磨砺我们的精神武器,在全党和全社会塑造凝聚党心和人心的好氛围。第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坚定信念。

在党的思想建设中,要从解决理想信念入手,有了坚强的信念,有了社会主义一定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中去。为此,必须认真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因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一个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共产党员,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为党的合格的领导干部。”(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一论断,集中说明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是新形势下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是摆在每个党员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

第二,要加强党的“宗旨”的教育,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决定的,是每个党员必须实践的行为准则,是我们办一切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多年来,这一根本宗旨并没有真正成为全体党员都遵循的行动准则。有不

少党员已淡忘了党的宗旨,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无私奉献想得少了,对个人利益、个人实惠、小团体利益想得多了。不是大公无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而是损公肥私、个人主义膨胀。因此,切实加强党的宗旨的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第三,加强党风建设,保持廉洁。

我们党在几十年的奋斗过程中,始终不渝地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并努力实践和总结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使我们党朝气勃勃,充满生机。但近些年来,由于淡化思想教育,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缺乏批判和抵制,不少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党风建设出现了不少问题,各种不正之风、腐败现象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极大不满,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陈云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党风不正,民心则不顺;党风不正,改革开放就要受损;党风不正,正气就无法树立。一句话,就建不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认真抓好党风,已势在必行,抓党风也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同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作斗争,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保持廉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为胜利完成党所承担的伟大历史重任而不懈努力。

党的思想建设作为我们党的建设的基础,它是贯穿于党的理论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应该常抓不懈,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孙应帅.党员数量与结构86年之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3.

[2]数据编自:中共中央组织部.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9-07-02(4).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中共中央组织部.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09-07-02(4).

发展战略范文
《发展战略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