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又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 ,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 ,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每年有超过2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而且广大农村做饭仍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在农村,多数农民认为“知识无用论”。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我认为,面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体系的建设,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要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止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要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还要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建设我国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

浅析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状况调研

浅析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秀]

新农村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