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总目标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3: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总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9)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10)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1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1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4)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15)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6)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陶冶爱美的情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热爱科学、敢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在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

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2.难点: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了解自我、阅读报刊、书籍及采访等途径,小结自己的小学生活和成长足迹,能够写简单学会活动总结。

第一单元目标细化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单元8 个生字。硬笔书写生字,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在把字写端正的基础上,提高写字的速度。 2.读读写写18 个词语;读读记记20 个词语。扩大词汇量,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能不添字、不漏字、不复读,断句适当、停顿适合、感情适度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限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言文,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6.能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第一次”与同学交流,说出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7.选择完成习作训练的内容,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桃花心木》的深入品味,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4.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3.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1、《文言文两则》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2、充分朗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2、《匆匆》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诵读体味、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桃花心木》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品味,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4* 《顶碗少年》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抓住描写顶碗少年动作、神情,观众的反应等描写来体会少年不言放弃,勇敢面对挫折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5* 《手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能力。

第二单元目标细化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单元14 个生字。硬笔书写生字,注意笔顺,安排

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在把字写端正的基础上,提高写字的速度,一分钟书写30 个正楷字。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2.读读写写23 个词语;读读记记26 个词语。扩大词汇量,能按要求用指定词语造句。

3.能不添字、不漏字、不复读,断句适当、停顿适合、感情适度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

4.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5.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6.能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并能在全班与同学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祖国民风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2.继承民风民俗文化的精髓,受到各族人民良好品行的熏陶。

6、《北京的春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硬笔书写生字,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在把字写端正的基础上,提高写字的速度,

2、能不添字、不漏字、不复读,断句适当、停顿适合、感情适度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能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并能在全班与同学交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2.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祖国民风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2.继承民风民俗文化的精髓,引发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7、《藏戏》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 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祖国民风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2、继承民风民俗文化的精髓,引发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8、《各具特色的民居》

一、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风拥而至、能歌善舞、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

涵;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祖国民风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2、继承民风民俗文化的精髓,引发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9、《和田的维吾尔》

一、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民族的民俗特点,感受他们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搜集有关资料图片交流,更多了解维吾尔风俗。

2、把握课文内容,感受维吾尔豁达乐观的精神。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祖国民风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2.继承民风民俗文化的精髓,受到各族人民良好品行的熏陶。

第三单元目标细化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单元18 个生字。硬笔书写生字,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在把字写端正的基础上,提高写字的速度,一分钟书写30 个正楷字。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2.读读写写23 个词语;读读记记15 个词语。扩大词汇量。 3.能不添字、不漏字、不复读,断句适当、停顿适合、感情适度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指定部分。

4.能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5.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6.能与同学畅谈自己的理想,并形成习作《我的理想》。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3.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5.运用其它学科学到的材料,丰富自己习作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帮助学生树立基于现实的伟大理想。

10、《十六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写本课10个生字。读读记记“书籍、抽屉、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瞪眼、魔鬼、苦刑、残暴、匪徒、拘留、勉强”等词语。

2、通过多种方法读课文,拟定小标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的特点及作用,在打写中并迁移运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11、《灯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通过教师点拨“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2.体会主要人物的语言,通过说话训练培养想像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2.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12、《为人民服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送葬” 等词语。

2、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搜索《为人服务》的相关材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在课堂上演示,让学生更深刻了解他们。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和多媒体展示的相关资料,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三、情感与价值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学习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13、《一夜的工作》

一、知识与技能:

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思索、热腾腾”等词语。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伟大人格。

3、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朗读课文,比较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通过搜索资料,品读课文、拓展阅读,体会总理的工作作风和崇高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朴素的生活作风,增强学生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激发学生了解领袖事迹的愿望。

第四单元目标细化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单元21 个生字。硬笔书写生字,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在把字写端正的基础上,提高写字的速度,一分钟书写30 个正楷字。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2.读读写写27 个词语;读读记记16 个词语。扩大词汇量。 3.能不添字、不漏字、不复读,断句适当、停顿适合、感情适度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悲惨的生活。

4.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 5.能以“学会生存”为主题,与同学交流自我保护的知识与事例。并选择完成习作训练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伟大作家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所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2.揣摩《凡卡》的表达方法,体会契可夫将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3.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4.体会虚实结合表达的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生活的同情,激励他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怀。

2.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

1.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了文内容,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现实与虚幻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结合具体语句、段落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已获得情感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初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2.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15、《凡卡》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

16、《鲁滨逊漂流记》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把握这部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汲取丰富的文学养料,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这次阅读活动,既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喜爱名著,自觉读名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梗概,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整体大意,再细致阅读作品精彩片段,体会鲁滨逊的更让人魅力。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滨逊的性格魅力,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积极进取的精神。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知识与技能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过程与方法

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第五单元课标细化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增加词汇量。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感受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事实,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教师在教学

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受到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的熏陶。

2、理解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求新、创造发明的精神,树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正确态度。

19、《千年圆梦在今朝》

一、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独立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的句子,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说明自己观点的写作方法,尝试自己仿写一段话。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启发学生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好习惯。

21、我最好的老师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用浏览、默读、复述等方法自主阅读、把握大意并对“独立思考”等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有所感悟,同时择重取难有侧重指导赏读,提升阅读能力

4、通过做批注、写感受;个性表达、讨论交流;体会写法,指导运用等方法加强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从“为什么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最好的老师”和“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两个方面来研读课文。

3、通过研读课文,提高认识: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

4、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我”对怀特森老师的赞扬和对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的认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第六单元目标细化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生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本次活动内容较多,共有两大板块:一是“成长足迹”;二是“依依惜别”。两个板块之间的活动前后承接,紧密相连,学生通过活动向师友、母校告别,既表达了情感,也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成长的足迹:“阅读材料”是引子,千万不要当成阅读课去教学课文,这里用两课时来浏览、交流已经很够了。教学时可布置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然后找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某些情境,谈谈感受。最后用比较的方式,探究一下文章在取材、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为后面的写作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搜集创作的诗歌,记录当地人流传的民歌、童谣,以及与诗歌有关的知识和故事。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3.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语言,养成诗意的生活态度,创造一个诗意的人生。

《成长的足迹 》《依依惜别》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双圈》,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

2、收集整理能表现自己学习生活的“成长袋”、奖状、集体活动照片、同学的优秀习作,回顾个人和集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树立并交流自己美好的志向。

(3)制作班级纪念册,做到图文并茂,真实记录几年来的成长历程。

(4)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送上真情和祝福;在离校之前为母校做点事。如,号召全校学生为美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写简单的倡议书、给学校领导或学校存在的问题写一份建议书。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策划并组织一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如: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把同学们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通过文艺形式表达出来,先总体设计毕业联欢会的安排,再具体创编节目,还要考虑主持人的台词,然后按照分工认

真准备,以便在离校之前进行汇报演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浏览活动材料,明确本次活动的内容。

(2)成立小组,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制定本小组的计划。

(3)按计划实施,课内外结合,教师要注意随时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要考虑安全问题,不要把活动安排得过于频繁,每次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最好是周末时间。

(4)调动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回顾个人和集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激发自己对母校、老师的眷恋,体悟老师的培养之恩和殷切期待。

(2)阅读“阅读材料”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树立并交流自己美好的志向。

六年级上期语文教学总目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目标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工作总结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工作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工作总结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试卷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总目标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总目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