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发布时间:2020-03-04 01:53: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大坪小学肖意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齐读,(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解读标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中国

崛起:兴起

之:的

意思是为了中国的兴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在12岁时立下的远大志向。

2、介绍周恩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huai)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 ,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年到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主席,第

二、

三、四届主席。

二、边听录音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借地受到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三、讲解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1—6)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听到伯父叹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感到疑惑不解。

板书:中华不振——疑惑不解

正是因为伯父的话让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所以他决心到租界去看个究竟。作者利用这样一段话,把前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第六自然段)谁来读这段话?(指生读)这段话,我们称它为过渡段,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可以把第一件事情和第二件事情自然地衔接起来。看文中还有哪段话也是过渡段呢?(学生找出第九自然段,请学生朗读这段话。)两段话让课文内容前后相连,自然过渡。

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学习第二部分:(7—8)租界查看——深刻体会 中华不振 问题讨论: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华不振?

租借地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那儿。 衣衫褴褛的妇女与得意洋洋的洋人;

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2、补充资料: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挂出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上海租界的电车,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 在汉口租界,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租界里的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

读到这些,你又想些什么?(生说)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就是伯父讲到的“中华不振”啊!

小组朗读第二部分。 学习第三部分:(9—16)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立下自己的宏志——为中华 崛起而读书。

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问题讨论

2、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 周恩来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而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周恩来读书:振兴中华——心系祖国

同学读书:升官 发财——满足自己

问题讨论3、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亲眼看到中国人在租界地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中国人受到外国人的欺凌,受到中国巡警局的压迫,敢怒而不敢言,使他感受到“中华不振”)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17)读书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个别学生朗读。

问题讨论4: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你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课外延伸)

我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几句话送给大家,我相信,它对大家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一定有所帮助。(出示,范读)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希望你们也能将自己的志向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 作业: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