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土壤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2:26: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 名词解释

1.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疏松混合物。 2.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全部过程中不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量的有效养分和水分能力,同时自动地协调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适宜的土壤空气和土壤温度的能力。

3.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砂土、壤土和粘土),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也是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

4.土壤水分:土壤水是植物生存和生长的物质基础,是作物水分的主要来源,它不仅影响林木、大田作物、蔬菜等的产量,还影响陆地表面植物的分布。

5.土壤空气:存在于土壤中气体的总称。分别以自由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以溶解态存在于土壤水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土粒中。

6.土壤热性质:指影响热量在土壤剖面中的保持、传导和分布状况的土壤性质。包括3个物理参数: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和导温率。

7.土壤有机质:指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土壤中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是含碳的有机化合物,所以,又称为土壤有机碳。 8.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即微生物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9.土粒密度:是单位容积(不包括土粒间空隙容积)的土粒质量。

10.土壤容重:指单位容积(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壤的干重,也称为干容重,其含义是干土粒的质量与容积之比。

11.土壤孔隙度(土壤孔度):土壤中各种形状的粗细土粒集合和排列成固相骨架,骨架内部有宽狭和形状不同的孔隙,构成复杂的孔隙系统,全部孔隙容积与土地容积的百分率即为土壤孔隙度。

12.土壤胶体: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至少有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的土壤固体颗粒。

13.土壤基质:指土壤的固体部分,它是保持和传导物质(水、气、溶质)和能量(热量)的介质。

14.凋萎系数:植物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二. 填空、简答

15.土壤质地划分基础:依据土壤粒级组成对土壤颗粒组成状况进行的类别划分。 16.土壤胶体种类: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17.影响土壤密度的因素: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

18.影响土壤容重大小的因素: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紧实度等,主要通过影响孔隙而影响容重。

19.土壤三相关系:指土壤中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的数量关系。土壤固相主要由于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及生物体组成;土壤液相指土壤水分,实际上是土壤溶液;土壤气相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气体。土壤固相部分是土壤的骨架,一般称为土壤基质。 20.土壤三相组成及孔度计算:

总孔度= (1 -容重 / 比重 ) × 100% 固相= ( 容重 / 比重 ) × 100%

液相= ( 水分重量百分率×容重 ) × 100%

气相= ( 总孔度-液相 ) × 100%

土壤三相比=固相 : 液相 : 气相

21.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①森林土壤:枯枝落叶 ②草原土壤:草、根系

③耕作土壤:作物残茬、施用的有机肥。

④动植物残体

22.土壤肥力分类: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自然肥力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土壤具有的肥力,如森林土壤、草原土壤等,自然肥力的高低决定于成土过程中诸成土因素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生物的作用。人为肥力是由耕作、施肥、灌溉、改土等人为因素形成的土壤所具有的肥力。 23.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制图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肥力特征以及土壤利用和管理的科学。

24.土壤含水率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质量含水量和容积含水量,是描述土壤水分数量的重要参数。质量含水量:即土壤中的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 25.土壤颗粒分级制:石砾,沙粒,粉粒和黏粒。

26.土壤质地分类:国际土壤质地分类制是根据黏粒含量多少,把土壤质地分为砂土类、壤土类、黏壤土类和粘土类四大类,然后再依据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种粒级的数量细分为四类十二级。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也是根据砂粒、粉粒、黏粒含量进行土壤质地划分。

27.土壤水的运动方向:总是从土水势高的地方自发流向水势低的地方,由水吸力低处向高处流动,不一定是从含水量高的流向含水量低的地方

28.土壤水的保持力分类:①土粒和水界面上的吸附力 ②土壤空隙与土壤固体表面、水、空气界面上的毛管力

29.土壤水势分类: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总土水势

30.土壤水吸力实质: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水吸力可以用于判明土壤水的流向,在同一水平上,土壤水总是由水吸力低处向高处流动的趋势。

31.土壤酸碱性:又称土壤反应,是土壤中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比例不同而表现出来的酸碱性质,是土壤的重要化学性质。

32.土壤的酸度的形成:水的解离;碳酸解离;有机酸的解离;土壤中火花与交换性铝离子和氢离子解离;酸性沉降;其他来源如农业生产上的施肥、灌溉措施也会影响PH。土壤酸度反应土壤中致酸离子的数量。根据致酸离子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与表现,土壤酸度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两种类型。

33.土壤碱度形成:碳酸钙水解;碳酸钠的水解;交换性钠的水解;影响土壤碱化的自然因素还包括气候因素、生物因素、母质等。碱化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碱金属离子或碱土金属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34.土壤氧化还原体系:土壤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很多,有着多种氧化还原体系,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氧体系、锰体系、铁体系、氮体系、硫体系、有机碳体系等,其主要氧化方式和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和pe值。

35.矿化过程: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一方面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所含N、P、S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释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

36.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化作用。

37.成土母质:指岩石风化形成的疏松碎屑物,通过成土过程可发育为土壤。可分为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这种物质是形成土壤的额基础,因此称为成土母质,简称母质。 38.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人为)

39.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地壳表面的岩石风化物及其搬运的沉积体,在成土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剖面形态和肥力特征的土壤。

40.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其深度一般是指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一定深度。 41.主要的土壤发生层:残落物层(O层)、泥炭层(H层)、淋溶层(A层)、灰化漂白层(E层)、淀积层(B层)、母质层(C层)、母岩层(R层);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O、A、B、C、R层。

42.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其中,砂土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养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机质,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稳长,因此,砂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粘土含土壤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大多土壤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时,往往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而导致排水困难,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阻碍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所以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并选择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性和耕性,以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农作物种类多。

43.土壤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

①土壤物理: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气三相体系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内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动及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气的组成与交换,热的传导与转化,土壤固相的组成与排列,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电、磁性质等。

②土壤生物:主要研究栖居于土壤中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与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环,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③土壤地理:主要研究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土壤调查、制图等。

④土壤化学: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以及固液相之间的反应。内容包括土壤固体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及阳离子交换,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44.土壤学的研究方法:(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2)综合交叉研究(3)野外调查与实验室研究结合(4)新技术的应用,如3s 45.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①土壤学与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的形成、发育与地质、水文、生物和近地表大气息息相关

②土壤学与农学、农业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的基地,农学中的栽培学、耕作学、肥料学、灌溉排水等,都以土壤学为基础的,土壤学是农业基础学科的一部分。③土壤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联系密切。土壤除能生产绿色植物外,还具有对环境污染物质的缓冲性、同化和净化性能,在稳定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46.21 世纪土壤科学所面临的挑战:

来自人口膨胀的挑战 —— 如何保证粮食的持续增产;

来自全球生态环境的挑战 —— 如何保持土壤的生态健康功能,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来自土壤学自身发展的挑战——加强基础研究,加速新技术在土壤学领域内的应用;

社会对土壤学认同的挑战——强化土壤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立足于为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和环境健康问题服务。 47.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组成:

①含量:土壤学中,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 20% 以上的土壤 , 称为有机质土壤,在 20% 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 但耕作土壤中,表层有机质的含量通常在 5% 以下。不同土壤中含量差异很大。目前,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②元素组成:C H O N P S 化合物组成:木质素和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乙醚和乙醇 48.腐殖质的形成过程:(腐殖化作用)

( 1 )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碳化合物;

( 2 )通过微生物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及反复的循环,增殖微生物细胞;

( 3 )通过微生物合成的多酚和醌或来自植物的类木质素,聚合形成腐殖物质。 49.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①提供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含有植物生长所需各种养分。N : 80 ~ 97% ,平均 95% ; P : 20 ~ 76% ; S : 38 ~ 94% 为有机态,由有机质提供。

②促进养分有效化:矿质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腐殖化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一方面促进土壤矿质养分溶解释放养分;另一方面可以络合金属离子,减少金属离子对 P 的固定,提高 P 的有效性。

③提高土壤保肥性:土壤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 , 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 , 吸附能力大于矿质胶体 , 从而大大提高土壤保肥性。

④提高土壤緩冲性:①腐殖质含有多种功能团 , 遇 OH - 时 , 电离出 H + 与之作用生成水对碱緩冲 ; ②遇 H +时则由于带负电荷而吸附 H +对酸緩冲 ;

③由于腐殖质胶体带负电荷 , 可吸附土壤溶液中盐基离子 , 对肥料起緩冲作用。

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粘结力:砂<有机胶体<粘粒

因此,有机质能改变砂粒的分散无结构状态,又能改善粘粒的粘重大块结构,促进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从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等物理性质。

50.土壤胶体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可以被溶液中的另一种阳离子交换从而胶体表面上解吸,这一过程叫做土壤的阳离子交换过程。如果发生交换的离子是阴离子,则这一过程叫做土壤的阴离子交换过程。 51.阳离子交换作用特征:

①可逆反应:阳离子交换作用是一种可逆反应。这种交换作用是动态平衡,反应速度很快。

②以离子价为基础的等价交换:二个一价的铵离子,交换一个二价的钙离子。

③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高时,其交换能力增大,既可以将交换能力弱的离子交换出来,也可将交换能力强的离子交换出来。半径小,水合度低,运动快,交换能力强。

52.影响土壤碱化的因素:

( 1 )气候因素(干湿度):碱性土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土壤中的盐基物质,随着蒸发而表聚,使土壤碱化。

( 2 )生物因素:Na、K、Ca、Mg 等盐基的生物积累。一些植物适应在较干旱条件下生长,而且有富集碱性物质的作用。

( 3 )母质:碱性物质的基本来源。基性岩、超基性岩富含碱性物质。含盐基物质多,形成的土壤为碱性。

( 4 )施肥和灌溉:施用碱性肥料或用碱性水灌溉会使土壤碱化。如都江堰水质偏碱,长期用都江堰水灌溉的水稻田土壤 pH 有所提高。 53.土壤氧化还原指标:

①强度指标:氧化还原电位( Eh );电子活度负对数(pe); Eh 与 pH 的关系

②氧化还原数量因素:土壤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和无机还原性物质,还原性物质总量可以测定,但很难直接与 Eh 联系起来。 54.土壤污染物:

一.来源:①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②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③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二.危害:①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品质降低;②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③影响大气环境质量④危害人体健康 三.污染防治 1.科学污水灌溉

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2.合理使用农药

在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化学农药的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提高喷洒技术,还要改进农药剂型,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重视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开发与生产。

3.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的特性、气候状况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有毒化肥的使用范围和用量。

4.施用化学改良剂

在受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中施用抑制剂,可将重金属转化成为难溶的化合物,减少农作物的吸收。

总之,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防治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55.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a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土壤具有营养库功能、养分转化和循环功能、雨水涵养功能、生物支撑作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

b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生命层次,不论是农田、森林或是湿地生态系统,小到一个庭院,大到整个草原,土壤在这些生态系统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土壤是具有生命力的多孔介质,对动植物生长和粮食供应至关重要,也是常用的工程建筑材料。

C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

d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这主要和土壤独特的性质有关,才导致土壤是相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56.土壤分类:

①依据:1.分析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和作用;2.研究成土过程的特性特征;3.研究土壤属性的二电厂差别,土壤属性是土壤分类的最终依据。

②原则: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其中土纲、亚类、土类、亚类属高级分类单元,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土种为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 以土类、土种最为重要。 ③理论基础:土壤发生学理论。土壤分类必须根据土壤特性进行,不能根据成土条件的差别和推断的成土过程来分类。 ④土壤分布:

一、土壤的地带性:原因:成土条件在地球上分布有规律。 主要是气候和生物→地带性土壤;地形、母质→非地带性土壤

二、土壤水平地带性:平原地区与纬度或经度相平行的土壤带状分布规律。

1.土壤纬度地带性 :地带性土类大致与纬度平行,呈带状分布规律。(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逐渐更替)

2.土壤经度地带性:地带性土类大致呈带状,与经度平行,南北延伸,东西逐渐更替。

三、土壤垂直地带性:山地土壤,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土壤也呈带状变化(变化规律同水平地带性由北而南)。

土壤学

土壤学

土壤学

土壤学1

《土壤学》复习题

土壤学答案

土壤学作业题

土壤学试题库

土壤学试题

土壤学复习题

土壤学
《土壤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土壤学1 土壤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