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凤县乡村旅游调研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9: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凤县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旅游内涵,提高旅游服务接待水平,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自2007年“旅游兴县”战略实施以来,我县一直大力扶持引导条件成熟的乡镇村庄发展农家乐经营和乡村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景区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发展概况

2010年我县新发展农家乐35户,总户数达到123户;新发展农家宾馆、家庭宾馆80户,总户数达到160户。在国省道沿线和主要景区周边6个乡镇分别举办了农家乐、农家宾馆服务技能培训班,参陪人数达到300人次,统一农家乐门头30户。全县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800多人,乡村旅游产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0余万元。黄牛铺镇东河桥村等4个村入围宝鸡市最美乡村评选,使我县乡村旅游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据调查。

(二)发展特例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从双石铺周边地区选择了百合人家、凤羌八大碗、胖子农家乐、步景柳居4户农家乐作为发展特例进行了分析。

- 1

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全县乡村旅游处于初步发展,为经营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但从内部服务质量和外部发展环境来看,仍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影响了我县旅游形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乡村旅游的经营户分散,没有形成有特点有规模、集中连片发展的“民俗村”。目前我县东河桥村、西庄村、草店村、马场村等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的村落形成了明显的农家乐聚落,但仍没有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服务功能完善的“民俗村”。

二是乡村旅游服务项目单一,品位不高。大多数乡村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只限于麻将棋牌等,只有桑园、马场等地的部分农家乐开发了垂钓、骑马等体验娱乐项目。远远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缺乏具有浓郁乡村文化内涵的健身休闲性旅游项目。

三是服务意识不高,服务不规范。目前我县农家乐经营服务人员普遍缺乏接待礼仪、餐桌礼仪等基本服务技能,不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的旅游服务。

四是环境卫生标准不高。虽然我县自2007年以来,通过实施双岭双路百公里生态长廊建设、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嘉陵江上游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使乡村旅游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大环境。但许多农家乐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灶房(操作间)缺少必备的消毒保洁设施,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厕所、家畜

- 3

积极探索推行连锁式经营模式,引进国内专业的服务企业进入,各农家宾馆、农家乐连锁经营,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配送、统一宣传、统一服务。由工信局负责协调县内6家规模以上宾馆酒店,率先推行农家乐、农家宾馆连锁经营试点,2011年五一前每家宾馆酒店至少发展5户以上挂靠的连锁农家乐、农家宾馆,进行菜品推广、游客分流、服务规范。

(二)扩大宣传,突破发展瓶颈。造成业主不愿扩大投资、提升环境,以及存在盲目追求高利润心态,服务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是客源难以长效稳定保障,业主普遍追求有限时间内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农家乐市场开拓与客源组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所在。2011年,我们要把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作为凤县旅游宣传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凤县乡村旅游在全省、全市乡村旅游产业中的规划定位与市场空间,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设计制作专门的凤县乡村旅游宣传画册、宣传单页等多种宣传品,向宝鸡、西安等地旅行社配发上架;拍摄凤县乡村旅游专题宣传片,在宝鸡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播出;在旅游旺季和重要节假日来临前,选择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平面媒体,发布凤县乡村旅游宣传广告;围绕乡村旅游,继续开通西安、宝鸡至凤县旅游大巴车,争取开通汉中、渭南等地至凤县的乡村旅游大巴车。

(三)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目前我县乡村旅游大多为农户自发建设,自主发展,还没有探索出一种适合岭南山水风光特色,适应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适宜全县推广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在2011年的乡村旅游工作中,要重点培育以下几种乡

- 5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在乡镇村组深入开展“六清四改一统一”活动,在乡村旅游重点村落由政府统一投资建设垃圾台、垃圾箱,星级旅游厕所,设臵乡村旅游地标牌、导视牌、宣传牌。创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乡村旅游发展大环境。

(五)农旅结合,延长发展链条。 依托嘉陵江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在嘉陵江流域低洼河道、湿地开发重要区段,发展特色养殖和特色观光农业,黄牛铺镇东河桥村、红花铺镇永生村、双石铺镇桑园村鱼池放养鱼苗,向旅游市场提供品质佳、价格高的绿色生态水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养殖业和林果业,以花椒、苹果、核桃等绿色生态园艺产品为依托,开展花椒文化采摘节、苹果采摘节,利用现有鱼池、果园,配以农家餐饮、茶座、停车场等休闲服务设施,形成生态渔庄、生态果园等生态服务中心,强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六)规范服务,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优质服务树立乡村旅游品牌,2011年的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要将培训重点由烹饪技能培训转变到服务意识培训和旅游知识培训,引导农户转变服务意识,摒弃只看一天收益,只顾眼前利益的错误思想,培养规范标准的服务习惯。同时能对凤县各景区景点有一定的了解,熟知本地区、本乡镇的人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风景名胜,可以在服务中向游客宣传讲解凤县旅游。将乡村旅游经营行为纳入全县旅游行业创佳评差,设立乡村旅游服务监督热线,对欺客宰客、欺行霸市行为在县内媒体进行曝光。在年中和年底分别评选农家乐服务明星户,由政府给予奖励。

(七)强化管理,巩固发展成果。广泛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

- 7

凤县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优秀)

凤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

凤县乡村旅游调研
《凤县乡村旅游调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