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支教日记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1: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看到这些山里孩子的笑脸,我就想再多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换掉教室窗户上破碎的玻璃,让孩子们不再被冷风吹;在校园里铺一条水泥路,让孩子们玩耍时不再满脚是泥;建一座水塔,让孩子们能在学校里痛快地洗个澡„„

我想做的太多太多了,也许我一个人做不到,也许一年的时间根本不够,但我相信,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山大支教团,会将这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山里娃先圆中学梦,再圆大学梦。

——摘自支教生侯全国日记

8月底,山东大学的1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远赴山西灵丘。自2000年以来,“山东大学·安利灵丘支教团”活动一直在接力进行着,他们是最新生的力量。9月2日到9月8日,记者在灵丘看到,刚走入大山深处的他们,已经用那副柔弱的书生肩膀,为山区孩子们美好的明天勇敢负重。

支教生就是学校的顶梁柱

侯全国、耿伟、田真三名支教队员被分到了条件最为艰苦的独峪乡中心学校,他们第一天到来时就已意识到,如果自己不来,会有更多的孩子过早地离开校园,去重复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9月1日应该是开学的日子,而独峪学校却把开学典礼推迟到9月2日,因为这一天支教老师到齐后,学校初中部才算勉强配齐开课老师。

开学典礼让每一位支教生终生难忘:大家捧出国旗时才注意到,旗杆上的绳子竟被人偷走了。老师们只好七手八脚放倒了旗杆,将旗子临时拴到了杆子顶上。

接下来就是点人数,贾宝国校长亲自逐个清点,现场的气氛越来越凝重,慢慢地老师眼里有了泪水——新学年开始,又有20多名本应该来上学的孩子没有来。

“我们都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来自山东大学医学院的支教生耿伟说。“支教生就是学校的顶梁柱啊!”这是贾宝国时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从2000年开始,先后有9名来自山东大学的支教生在独峪任教,没有他们,独峪学校可能撑不到今天。 不怕生活不好就怕教不好

每天中午,学校食堂的老师傅会将两大盆菜端到院子里,盛菜的盆就是我们平常洗衣服用的大塑料盆,菜通常就是两种:炖白菜和土豆。实际上,独峪人一年四季都吃这个。

孩子们都端着饭缸子蹲在满是尘土的院子里吃。

“吃过第一顿接风饭后,我们每一顿吃的都和孩子一样。”侯全国笑着说,在山区这个地方,每天的饭量是以前的两倍,他们几个“馋肉”,来看望他们的安利公司员工带来的一箱火腿肠成了宝贝。

由于独峪缺水,当地人要洗澡都要去几十里外的上寨乡。“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但是教学上遇到的困难比我们预想的要大。”侯全国是支教队的队长,他说这是全体队员的共同感受。

耿伟要教整个初中部的物理和化学,让他感到挠头的是,学校里实验器材就剩下几个已经破了口的烧杯,多数实验药品已经过期。

去年,东北一家企业向独峪中学捐助了一批电脑,由于学校一直没有开电脑课,这批电脑就一直尘封在库房里。一开学,当他们打开库房时看到,这些电脑全部是老得不能再用的型号,更令人气愤的是,电脑几乎都没有硬盘。

但他们并没有灰心,经过七拼八凑,终于“拼”出了四台能用的电脑。侯全国信心十足地说:“它们将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另一个世界!”

找不回孩子心像被刀割一样

9月3日,一名穿着脏兮兮的小男孩骑在学校的墙头上,嘴里还斜叼着香烟。当大家喊着让他下来时,孩子却翻到学校外面,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我们一定要把他找回来!”支教生田真经过了解得知那个孩子名叫刘江,当即决定要去刘江家家访。第二天,小刘江果然出现在了教室中,这让田真兴奋不已。田真说,看到教室里空着的座位就让人心痛,找不回孩子自己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 我们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

“我们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得多!”支教生李永卫是一位柔弱的女生,她表示,从一来到这里,他们就得到了老乡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张添、李永卫和杜英玲三名支教生来到上寨乡中学时,学校还没有开学,但学校食堂的老大娘早就单独为他们三人开灶做好了饭!徐从德和孙永福刚来到平型关寄宿制学校时,学校老师自己掏钱跑了几十里路为他们买来了水果!侯全国等三人在为没有办公桌而发愁时,贾校长将自己的桌子抬到了他们的房间!

支教生们刚来,在学生胡晓燕家家访,晓燕的奶奶忙着装了一编织袋的土豆,说什么也要让大家带上,而这袋子土豆就是他们家所有的蔬菜!山里人特有的纯朴和善良深深地打动了这些支教生。

这里的孩子是一辈子的牵挂

在这次支教行动中,沈高峰作为往年的优秀支教者,重返山西灵丘,给予新支教生们指导,与昔日学生的幸福重逢,令小沈感慨万千。

见过学生的小沈笑中含泪。他说,在没见到学生们之前,想到他们时心情比较沉重,真到见了面,看到他们都很有礼貌,处事非常得体,而且脸上的笑容都特别自信,心中的忧虑全都打消了。

在上寨学校门外,小沈凝望了十几分钟,他想起了前年志愿者们在上寨睡的还是年久失修的危房,隔壁房间的屋顶曾在一次暴雨中坍塌,而现在上寨中学白色的新教学楼格外醒目。在他执教的独峪中心学校,变化也非常明显,校园里修起了一条水泥路,原来的两排旧校舍中间又多出了一排新校舍。

晚上小沈就睡在校长屋里,校长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小沈是贾校长最欣赏的支教生。谈起学校的师资短缺老化、生源流失等问题,两人寝食不安。

上一届支教生张守慧将自己支教时用过的东西全部送给了自己的学生,她反复讲道:“这里的孩子是我一辈子的牵挂!” (完)(记者 彭东 刘军)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
《支教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支教日记篇 支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