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蒙牛VS伊利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1: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蒙牛vs伊利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处处孕育着奇迹的地方,七年前没有人会想到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会成为今天中国的乳都,更没有人想到仅在这七年间就在中国乳业第一龙头-伊利的身边迅速崛起了另一个完全可以与她抗衡的巨人-蒙牛。两家企业从液态奶打到冰淇淋从销售而比到纳税额,占所一团。作为一个内蒙古人,也因为伊利蒙牛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我对这两家企业有很浓厚的兴趣,所以本文在以下部分中将分别从企业概况(组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品牌、创新能力几个方面对这两家企业作对比分析。因为本人学识浅薄,不懂更多的经济管理学知识,所以只是对现有材料作一下分析,完全是兴趣驱动。浅陋之处请多指正。

伊利建立于1993年2月18日,目前已成为国内产品系列最为齐全并在内蒙古、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河北、陕西、广东、新疆等地拥有多个生产基地的中国第一乳业企业,其奶源基地的建设带动了100万农民脱贫致富。其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63.39亿元,高居国内榜首。蒙牛于1999年8月成立,首任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曾在伊利供职15年,最高职位曾做到副总裁为伊利第二把手,后受排挤而出走。蒙牛建成7年时间内,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直接发展奶农30万户,也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建立生产基地。2006年直接销售收入162.46亿元。7年来实现了直接投资回报率4000%,创造了乳业界世界第一的增长速度。两家企业作为标志性的大型企业,都拥有着一流的先进管理体制和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蒙牛是利乐公司列出的世界样板工厂,伊利则在多年实力积累下拥有着极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虽然蒙牛是私企伊利是国企但都是现代的股份制企业,同时作为中国的企业都具有具中国特色--党组织、工会等等,蒙牛还有民兵组织,这些组织都发挥着相应的良好作用。所以从企业硬件设备看来两个企业都为自己的发展和未来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比较两个企业关键还在于软环境。

在企业文化方面,两家公司有较多的不同。也许我们会担心蒙牛这样快速发展会导致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所缺失,但事实恰恰相反,在发展初期蒙牛就请了专业化的咨询公司帮助其制定企业文化,并对员工进行系统地企业文化培训,并在整个蒙牛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以适应蒙牛的迅速壮大。我们可以想象正是这样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保障了蒙牛在飞速发展中不出现偏差,如今蒙牛的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反观伊利在这方面做的就不那么好了。蒙牛刚刚创立后的几年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期,这在某些方面也得利于伊利在那一段时间内高层领导层出现问题而停滞不前,直到潘刚上任后才重新整合伊利,集中精力致力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伊利的企业文化虽然也较成体系但始终未能像蒙牛那样发挥重大作用。但如我们所知,企业文化是需要积累沉淀的,百年企业不仅需要活力更需要深厚的内功,所以在企业文化上他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品牌效应方面我认为从国际知名度来讲蒙牛更为出色,在国内知名度来讲伊利更占优势。两个企业都具有很好的美誉度。伊利更多的是展现出质朴成熟的效应,而蒙牛的风格更多的是富于活力。品牌效应的营造上将在创新中讲到。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双方于国际知名的食品企业相比在品牌效应上有相当大的差距。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我着重想说的。首先从产品创新上来讲。伊利多年来在产品创新上积累了相当雄厚的技术力量,在高附加值的冰淇淋业务方面,伊利每周推出一个新产品,2006年的冷饮系列产品收入达到22.81亿元,同比增长46.97%,连续12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作为后起之秀的蒙牛在这方面也表现不俗。其开发的特伦苏系列牛奶获得四年一届的国际乳业大会创新奖,是亚洲第一家获奖企业。特伦苏可以说是中国乳制品高端市场的占领产品,确实是一项重大创新。伊利在其后也推出了相应的金典系列,但无论在气质上和效果上都过与流俗,远逊于特伦苏,近来伊利又推出了有机奶和舒化奶。不过如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即使是蒙牛也未能使我国乳制品高端市场迅速扩大,很遗憾两家企业在高端市场的开发推广方面做的都不出色,但特伦苏毕竟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我认为两家企业在主打产品的创新上都做得还不足,开发出一些经久不衰的经典主打产品的能力还欠缺不少。另外两家企业竞争时有一种现象是常见的即一家开发出来新产品后另一家会马上跟上开发出相似产品,那么如何保住先开发产品的竞争优势就是一个重要问题。这方面有一个案例,最初开发出干吃奶片的是伊利,但其后蒙牛迅速跟上并大量占领市场,最后伊利放弃了干吃奶片的生产。其次是营销创新能力。应该说蒙牛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其超凡的品牌营销能力。在创业初期蒙牛在处理和竞争对手伊利的关系时,都尽量保持低调和形成竞合的形象,在广告宣传上,刻意高调地和伊利牵扯在一起,喊出“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向伊利学习”的标语也印上了蒙牛产品的包装,倡导共建乳都。2001年北京申奥,蒙牛第一个站起来,“我们捐赠1000万”。 2001年6月,蒙牛又以“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为主题,在呼和浩特的主要街道高密度投放灯箱广告,与此同时的另一个广告版本是“为内蒙古喝彩,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辉照宁成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内部娇子兆君羊绒……,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2003年,非典肆虐,蒙牛累计捐款物资1000多万元,并推出公益广告“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同在2003年,携神舟五号之势再次加深消费者对“蒙牛”的记忆,同时以“中国航天喝彩”、“健康才能强国“的主题情感诉求再次丰富了“蒙牛”的品牌内涵,打造“航天员专用”,以“举起你的手,为中国航天喝彩”的情感诉求、“健康是强国之路”的品牌主张,通过老、青、童三代不同的形象表现,以一种全新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以民族情、民族自豪感影响各种类型的消费群体,2005年,蒙牛借助湖南台\"超级女生\"造星事件,成功塑造了酸酸乳:“酸酸甜甜就是我”的产品及品牌形象,且极大得到大中学生等青年人群的认同;借助连战访华,推出“祖国统一,是全球华人的共同愿望”。而同期的伊利就逊色很多。但近来伊利先是获得奥运会赞助商资格继而拿到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权,可见在蒙牛竞争的刺激下伊利已开始在品牌塑造的各方面全面出击。当年可口可乐公司曾利用与奥运会合作的契机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这次伊利如何用好奥运契机,蒙牛又如何顶住冲击将会是值的期待的一场营销大战。

以上是我做的一些简单的比较,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还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是在今天的中国不仅只有新兴的IT界或像金融这样的产业可以创造资本神话, 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正给所有行业提供着创造神话的机会。而蒙牛的飞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容易解释的,牛根生曾是伊利第二把手,他出走时同时带走了一大批伊利干将,这不能不说是伊利的错误,同时也揭示了蒙牛虽是新兴公司却在各方面都成熟干练的原因。更值得注意的是牛根生曾因被排挤而被迫在北大进修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正是在人生已经登上过顶峰之后这一段时间的沉静凝思之才使得他能够总结回顾以前,从而爆发出了更大的力量。

其二是作为目前已经处于中国乳业前两名的直接竞争对手来说,二者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态度上有着较大差异。在百度的伊利吧和蒙牛吧里我们不难发现,蒙牛吧里骂蒙牛的人很多同事都是支持伊利的,而伊利吧里却不纯在这样的状况,可见从员工的态度上伊利更为敌视蒙牛,而同时一方面是蒙牛不断以增长业绩展示出即将超越蒙牛的姿态,另一方面是伊利不断强调自己是中国第一,一个人或企业应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呢?令人深思,尤其是大师或是大企业间的竞争。

其三是我们看到尽管双方竞争激烈,但二者都实现了几年间的狂飙式发展,其结果是中国乳业在二者的带动下飞速发展成熟。这似乎正是分众传媒与聚众传媒当年竞争的再版,而如今分众已重新整合了聚众走向垄断,蒙牛当年就来自于伊利多年后他们的走向又会如何呢?

用杨过和郭靖做个比喻正合适,一个是意气风发又实力不凡的江湖新秀,另一个是横贯江湖功底深厚的江湖大侠,更有趣的是如今的伊利在蒙牛的强大攻势下已转过身来开始全面迎战了,中国乳业界未来几年内确实将上演一场力量冲突资源整合格局重配的恶战。

伊利蒙牛调查报告

蒙牛伊利品牌定位

蒙牛伊利市场细分

蒙牛伊利危机公关

蒙牛伊利营销案例比较

伊利奶粉好还是蒙牛奶粉好

蒙牛与伊利的竞争

蒙牛深夜向伊利道歉

伊利蒙牛集团认识实习

网络公关事件 之蒙牛伊利

蒙牛VS伊利
《蒙牛VS伊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伊利vs蒙牛 伊利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