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机加工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2:11: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习报告

上个星期在机工车间呆了七天,比起在铸造,用七天时间把机加车间所有工序了解完可能会紧一点,了解的也有可能不是很充分,不过有李班寿李主任的指导还有其它车间工人的帮忙,再根据科长给我那个机加工考试题目做为重点来实习,得以在七天内能够把机加工这个比较复杂的工序能够弄得比较清楚。

刚把我带给李玉寿主任的时候,李主任给我介绍了机床加工的相关数据,现在数控机床所能达到精度为0.001mm,而实际加工中,轮毂所需要的精度目前最高为0.03mm所以加工起轮毂,这些数控机床是得心应手,只要有准确的程序.另外,加工完一个轮毂后要求轮毂的端径跳要小于0.3mm,这个是要严格控制的。李主任帮我分析了一下,让我把实习的过程分成三个大的内容来学习:工装的方式、刀具的分类和用法、加工的顺序过程。他让李宇杰带我去工装房看了下工装的各种配件,并大概介绍了定位和夹紧的方式和方法。

自己在现场结合作业指导书了解了实际操作中的一序工装的安装方式分为四种方式:

1、定工艺台;

2、定窗口;

3、定碗口;

4、定中心孔。其中定工艺台和定窗口是用的定位盘和定位垫块来固定的,而定碗口和定中心孔用的是定位轴来完成的。一序的工装还包括拉爪(用来拉紧轮毂)、支承座(在拉爪下部用来支撑轮毂)、过渡轴(用来调节定位盘的高度),有时候还需要安装弹性支承座来减小夹紧变形。

在加工一序的时候,要用到R3来加工外轮辋及轮盘(粗车是一次1mm~1.5mm,精车一次0.2~0.8mm,安装盘不用R3精车),代替了以前的R1.2尖刀,提高了效率并节约了刀具成本,安装盘用R1.2尖刀来精车,车完安装盘再用R1.2勾刀来精车中心孔,达到表面粗糙度3.2的要求。车完外轮辋再用R4圆弧刀来车内轮辋,也是先粗车后精车,先车外轮辋后车内轮辋的原因是轮毂要产生加工变形,如果先加工外轮辋,后加工内轮辋就保证了内轮辋的表面粗糙度及尺寸,因为装胎是装在内轮辋上。车完后用毛刺刀去边缘毛刺。

加工中心有的机床是把螺栓孔和气门孔能一起加工,有的则需要把气门孔分开来加工。但两种方式加工的工装基上相同,加工中心钻螺栓孔的工装包括:拨杆和弹套定心夹具,代替了以前的定心轴、等高垫块和四连杆夹具。在加工时,把轮子放在弹套定心夹具上,并正向转动和拨杆卡紧。钻完后用锪钻钻出螺栓孔的倒角。钻气门孔也有两套工装方式,一种是定位拨杆、四连杆夹具、定位柱和定位面板,另一种是定位拨杆、弹套定心夹具和定位面板,后者多用在和钻螺栓孔的加中心机床里。钻气门孔和钻螺栓孔一样,要用定位拨杆把轮毂固定好。

加工中心完了后就转入二序的加工,二序一般用到的工装是扇形卡盘,三个120度的扇形卡盘把轮毂固定并夹紧。不过现在这个工装方式慢慢的被另一种取带,现在用像一序一样的拉抓和弹套定心夹具。不过不同的是拉抓上面带有PVC塑料,这样可以避免夹抓给一序车好的轮缘造成损伤。用这种工装的好处是固定了中心,这样加工起来更精准。所以这种工装方式被广泛应用。二序是先用R4圆弧刀来车内轮辋,也是先粗后精,车掉工艺台,如果有需要车亮面的轮型,用R1.2尖刀轻根,把轮辐表面车露出来。车完工艺台后用R1.2勾刀车出中心孔的卡口。车完后用毛刺刀去边缘毛刺。

如果需要车亮面的轮型需要进入三序,三序需要在涂装过后再用和二序一样的工装来固定轮毂,用钻石车刀R1.2尖刀来以一次0.1mm精车表面,达到3.2的表面粗糙度。车完后用刀片轻轻去除毛刺。

——机加工车间

这样几道工序完了后就可以转入气密性检测了。气密性检测是看看轮毂有没有漏气的情况,如果有漏气,立即报废。气密性检测的保存压时间应大于等于30s,在完全浸入水后,等待5~10s旋转不小于2周,保存压压力为0.345~0.5,如果未发现漏气现象,则为合格。

气密性检测合格后转入动平衡检测。动平衡检测是将轮毂套在动平衡机上旋转,动平衡机测出去不平衡值,测出其偏差位置。每种轮型都有一个动平衡值,在这个范围内就可以过关,但实际中可以在这个范围上加上5g。动平衡值有一个计算公式那就是:把客户提供的总动平衡量*2/轮毂的名义直径。

动平衡检测完后合格的半成品就可以转入涂装车间了。

下面讲一下我在实习过程中记录下来的412轮毂在各个工序的加工过程中的时间动作,由于这个轮型加工每个工序加工完后都没有直接转入下一序,而是分开进行的,所以时间并没有连贯:

一序: 14:02:45 把毛坯夹紧,

14:02:52 合上一点门,启动旋转按钮,看是否夹偏

14:02:58 合上门,启动程序

14:05:42 开门,用气嘴吹掉铝屑,取下轮毂并放在去毛刺台上,安装下一个

轮毂。

14:05:58 用毛刺刀刮毛刺并打好钢号。

14:06:32 将轮毂放在托架上等待下一个。

加工中心序:15:42:15 打开门,钻好气门孔的轮毂取下,用气嘴把定位面板上面的铝

屑吹掉,把钻好螺栓孔的轮毂换到钻气门孔的定位面板上固

定好,用气嘴把面板上面的铝屑吹掉,安装另一个轮毂在钻

螺栓孔位置,固定好。

15:42:40 开始,并钻取下的轮毂的螺栓孔导角,打好钢号,放到铁架上15:43:30完成,打开门,取下钻门孔位置轮毂……重复第一步。

二序: 15:52:20 安装轮毂

15:52:25卡紧,旋转一周,看是否有偏差

15:52:32 启动程序,去上个轮毛刺,打钢号,放到托架

15:53:58 开门,用气嘴把轮毂上的铝屑吹掉取下轮毂放在去毛刺台上,安装

下一个

这就是412在机加一序、加工中心和二序的过程。

下面根据科长给我的机加考试题目,在现场实习后得以解答。下面解答下这些问题:

1、何为机械坐标、工件坐标及刀具补偿,它们有什么关系?

机械坐标:机床的回零点,机床一切运动的初终参考点。一台机床生产出来后

机械坐标就固定了,在远离机床加工较远的位置。

工件坐标:就是编程坐标,机床Z方向定位面和主轴的交点为工件坐标原点。

刀具补偿:刀尖与夹具Z方向定位面的距离。具体一点应分包括刀具半径补偿

和刀具长度补偿,编程的时候,是看成一个点的运动来编运动轨迹的,而实际上刀具总有一定的刀具半径或刀尖的圆弧半径,所以在零件轮廓加工过程中刀位点运动轨迹并不是零件的实际轮廓,它们之间相差一个刀具半径,为了使刀位点的运动轨迹与实际轮廓重合,就必须偏移一个刀具半径,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刀具长度补偿,是为了使刀具顶端到达编程位置而进行的刀具位置补偿。

机床工件坐标是相对于机床坐标系而言的,机床坐标是厂家已经设定好的,而工件坐标是用户为了方便编程而使用的一个坐标点,也就是坐标偏移,零件上所有点相对于这个点的坐标值就能在图纸上直观的表现出来。

2、联系现场情况举例说明六点定位原理。

一个工件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上分别有移动的转度两种运动方式,三个方向就有

六个,把这六个运动称为六个自由度,在分析工件定位时,通常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作的一个自由度,用合理的分布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

在一序的时候需要限制五个自由度,称五点定位属于欠定位。支承座和拉爪限

制了Z轴的移动、X轴的转动和Y轴的转动,定位垫块或定心轴限制了X轴的移动和Y轴的移动。只剩了Z轴的转动没有限制。

在加工中心则采用六点定位,限制了整个工件各个方向的自由度。二序和三序

也是和一序一样,限制了五个自由度。

3、刀纹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在车外轮辋和内轮辋时容易起白线,产生的原因是在加工过程中散热不完全,而形成积屑瘤并参与了切屑,产生的划伤。解决这种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解决散热问题,可以适当调节切深量由0.02~0.03调到0.03~0.05,这个最适合,因为切深越大,切屑越多,带走的热量就越多,散热越好,但并不是一味的加深,这个值是经验参数,另外切屑液浓度要合适,方向要射到刀尖背面。

4、在加工产品过程中常出现振刀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振刀现象多是由于切削量不合适,转速过快,刀杆过长,刀具易振动,应适当调节切削量,检查刀杆是否定装稳定,调到适当转速。在加工中心序也容易产生振刀,也是由于转速过快,但根本原因还是钻头,由于加工中心的钻头多是只在刀尖上采用合金钢,而钻头刀尖外的其它部位采用其它材料钢,两种材料不一样,造成排屑困难。切屑液无法进入刀尖部位,所以造成振刀。避免这种现象应改善钻头,让其刀尖大面积用合金钢。

5、我们在加工产品过程中,夹紧变形和加工变形对产品的精度影响很大,谈谈你对改善夹紧变形和加工变形有何对策。

夹紧变形是由于在定位工件的时候拉爪和支承座之间产生刀矩从而产生变形,不可避免的,要减少变形,需要减少力矩或是用增大摩撑来减小拉紧压力,减小力矩可以用增强辅助支撑的方法,增大摩撑可以让支承座表面增加槽形来增大摩擦。另外夹紧和定位间容易产生变形,可以用安装弹性支承座的方法,如果是用定位垫块的方式来定位的可以让定位垫块尽量靠近拉爪,这样也可以减小力矩。

加工变形也只是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少的,目前还只能用先加工外轮辋后加工内轮辋的方法来减少表面的加工变形,还可以适当调整切削参数,多车几刀,可以减小加

工变形。

6、我们在加工亮面产品时,汽轮出现刀纹,请你从原理上分析其产生原理及解决方法。

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程序各切削参数调整不当,或者是切屑液射水方向调整不当或是浓度不适。措施:保证各方向挤压到位,调整精车量到0.02~0.08之间,如有必要进行两刀精车在0.02~0.06;调整切屑液射水方向一般要射到刀尖背面,调整切屑液浓度。

7、平行度的检测方法。

平行度用三坐标来检测。

8、设备能力指数计算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设备能力指数计算的前提应是设备能正常且能稳定的使用,且工装都能正常使用。

9、尺寸链的换算。

在零件加工或测量过程中,以及在机器的设计或装配过程中,经常能遇到一些互相联系的尺寸组合,这种相互联系的按一定顺序排列成封闭图形的尺寸组合称为尺寸链。

单个零件在工艺过程中的有关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叫工艺尺寸链。在机器的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由相关的零部件上的有关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叫装配尺寸链。

尺寸链具有:

封闭性:尺寸链必须是一组有关尺寸首尾相撞构成封闭形式的尺寸。

关联性:尺寸链中间接保证的尺寸的大小和精度是受这些直接保证尺寸的精度所支配的,彼此间具有特定的函数关系,并且间接保证的尺寸的精度必然低于直接保证尺寸精度。

尺寸链的换算就是通过这两种特性来换算的,具体如何换算要在实际情况中来看。

机工里面了解的东西大概就是这些,可能科长看了会觉得有点杂,主要是把前面自己看到的和后面问题分开来写的,因为我觉得那些问题也并没有把机加的所有东西包括完,自己还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了下来,七天时间比较短,有的地方会有遗漏,希望在今后慢慢学习。

机加工实习报告

机加工实习报告

机加工实习报告

机加工车间实习报告

机加工车间实习报告

电焊机加工工厂实习报告

机加工实习总结报告

机加工实习小结(推荐)

机加工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机电031班《机加工实习》计划

机加工实习报告
《机加工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