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网络问政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06:45: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正文

1.网络问政研究途径分析

网络问政在我国出现已有近3年的时间。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网络问政有其发展阶段,而各个阶段学者对其研究的情况也不一样。2008年可以说是网络问政研究的萌芽阶段,此阶段学者对它的研究还处于探索状态,存在的文献大多是对网络问政大致的介绍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分析。2009年至2010年可以说是网络问政研究的蓬勃发展时期。知网中的期刊论文大多集中于这个时期。这个阶段学者对网络问政的研究日趋成熟,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开阔。而2011年学者对网络问政研究的热情也未减.在这种情况下,从单一研究途径到多元研究途径的趋势不可避免。网络问政的主体是政府官员和网民,客体是“政事”,平台自然是互联网。这样的特殊性决定了学者对网络问政的研究不可能固定在单一途径。而事实也证明了网络问政研究正在向多元途径发展,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视角交互融合的现象。并且,网络问政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如网民的素质良莠不齐、官员执网能力不强、问政平台的单一化、网络问政所引起的伦理危机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只依靠某个单一视角。此时单一途径的研究不能全面地理解网络问政以及相关问题。所以,多元途径研究就为全方位、更深入的网络问政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2.网络问政各个单一途径研究现状

目前,从研究途径来看,对网络问政的研究集中在传播、政治、管理视角,各个视角的研究现状

(一)传播视角目前,传播视角下,学者所研究的网络问政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第一,对网络问政及其特征的认识;第二,开展网络问政的媒介技术途径;第

三、对公众政治参与其他媒介渠道和现实渠道的探索。有关对网络问政的概念以及特征的认识,杨清波、张莉萍认为,网络问政是借助网络媒体这个有巨大传播力的全新平台完成的民意通达。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网络问政主要有公共性、草根性、互动性3个传播学特征[3]。

关于开展网络问政的媒介技术途径,余伟利发掘到微博体现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的交互融合,成为了新闻媒体传播新闻的新形态,很多媒体、栏目开设官方微博,报纸设置微博专栏和版面[5]。大多数传播学学者都认为网络只是问政的一种媒介平台,还需开拓其他媒介渠道和现实渠道。贺晓丽、满在龙提出了具体的拓展渠道、强

1 化宣传的方案:在政府门户网站开通“网络问政平台”专页;建好本地论坛,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建好市民参政议政的专门论坛,并且加强与论坛管理员和意见领袖的联系沟通;建立党政领导与网民见面交谈机制,拓展网络问政的深度和广度;要注重引导,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6]。传播视角下学者对网络问政的理解是有偏向性的,侧重于媒介在问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学者们的视角是比较开阔的,不仅关注到网络问政的媒介技术途径多样性问题,还能够敏锐的捕捉到除了网络媒介之外其他媒介(如报纸)的开发,同时把目光追溯到网下的现实参政渠道中。但是现实中参政渠道的开拓,则属于政治视角中应该研究的问题。

(二)政治视角

政治视角下学者对网络问政的理解,侧重于政府对网络问政的全面掌控,把网络问政看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现象。网络问政具有参与主体的双向性、参与主体的平等性、问政内容的丰富性、民意表达的直通性、实现方式的互动性等这些特征[12]。在研究网络问政兴起的背景时,学者能够透过现象挖掘深层次的制度方面的原因。朱艳秋认为,深究“网络问政”背后的动因,不难发现我国传统政治运行方式习惯于不公开、不透明,政策制定过程缺少公众参与,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信息不对称,公民知情权不足直接导致监督权的缺失,公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是导致“网络问政”受到热捧的根源所在[8]。政治视角下,很多学者十分关注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虽然网络问政目前还存在一定缺陷和局限性,但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它对我国的政治民主和文明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政治视角下,大多数学者对网络问政的研究过多的侧重于政府对这种新兴方式的管理和利用,将其看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执政的新形式。在这种思考模式下,自然可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对网络问政的另一主体——网民的研究。或者是提出把网民改造成一种有序的力量,为加强政府的稳定服务。但是,其实稳定的政府以及和谐社会是需要有一定的途径来给人民抒发不满的。另一方面,虽然有学者提出了网上和网下制度对接的问题,但还没有提出具体的实践方案。就如舒服明在《国内“网络问政”研究述评》中所说,“还有许多操作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如何健全和疏通网上和网下两个问政渠道,实现网上网下两个渠道的有效对接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9]

(三)管理视角

管理视角下,学者对网络问政的理解侧重于网络问政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达到提高网络问政效率的目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肯定了领导干部的执网能力是新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学会在社会质疑和公众参与中施政执政,以一种权变的公共事务管理的思路来治理网络,导引网络政治参与,并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立法,促使其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实行“网络善治”[9]。在管理视域下,

2 学者比较注重网络问政对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挑战和贡献,更加关心领导干部处理事务的效率问题,并把视角投向国家对网络问政的管理体制建设方面,紧密结合了管理学的学科特色。同时,网络问政是一个交互性的平台,涉及到政府领导和网民两个主体。但在管理学视域下,学者有些过于注重从领导干部的层面来探讨良性对话结构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网民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看出,各个视角的研究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传播学视角下的研究就把网络问政的技术性问题引到网下,从而给政治学视角的研究指引了方向。而政治学视角下的研究涉及到的很多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给管理学视角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得其向领导干部建立良性话语结构的方向靠拢。但是,目前仍有不少视角下的网络问政研究还存在开拓的空间,比如哲学视角、法律视角、统计视角等。

3.网络问政研究多元途径的融合

从各个独立的视角分析网络问政,能够使得研究直接关注到某一学科领域的聚焦点,但网络问政涉及的领域和问题比较复杂,仅仅用单一的视角来解释、研究难免有失偏颇,于是出现了网络问政研究逐渐从单一途径过渡到复合多元途径的现象。目前,对网络问政的多元化途径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视角与其他各个视角的融合。

(一)政治、传播视角的融合:网络媒介构建并延伸了“公共领域”政治视角与传播视角的融合,表现在网络问政中的媒介平台对形成和构建“公共领域”的作用和意义上。对于媒介对政治的影响,徐徐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问政中的网络媒介对政府统治的作用。一方面,网络媒介的特殊优势弥补了传统政治信息传播系统的不足,不仅降低了公众的利益表达和监督的“门槛”,更为传播的主体——政府和公众之间构建了可以直接沟通互动的平台;另一方面,网络也冲击了传统模式下政府管理媒体的方法,并使政府处于网络舆论监督形成的强大压力之下,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这种一分为二的看法也代表了传播视角下学者们的普遍观点。

(二)政治、管理视角的融合:掌握“执网能力”以促进党执政能力的提高管理视角中,最多出现的是把“执网能力”与政治视角中的执政能力相融合的现象。这就把领导干部的执网能力建设、提高问政效率作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实现国家政治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领导干部的执网能力建设是创新执政方式的重要内容。很多学者提出了目前领导干部“执网能力”不强的问题,造成网络问政过程中互动性出现缺陷,最终导致网络问政效率、效能的低下。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比如杨宪福、翟绪新就觉得,领导干部要培养和提高利用网络搜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要培养和提高利用网络与各方面交流互动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对于互联网的鉴别力,分清网络功能的主流和支

3 流;要培养和提高对于互联网的包容力,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上的过激言论;要培养和提高对于互联网的引导力,正确疏导网络舆论;要培养和提高接受网络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做社会的表率。有的时候过分基于效率的公共管理可能会引发忽视政治代表性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目前的网络问政研究找到了政治、管理视角之间的良性切入点,推动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三)政治、法律视角的融合:立法以完善政府职能法律视角的网络问政研究目前还不多,且除了王军的《制定之建议》之外,几乎都是穿插在政治视角的相关研究之中的,主要讨论了为了规避网络问政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实现政府角色转变的立法建议,其应用性较强。法律视角对网络问政的研究目的在于为政治服务。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网民主权的关注。并且,大多数立法建议只是给予 了一个方向性的引导,在具体的内容上还缺乏建设性的提议。多元视角交叉、融合的研究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好处在于可以从各个视角对网络问政展开探讨,能够全面地分析网络问政产生的背景、含义、特征、作用等,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问政的内涵。但是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很多学者都是从其实用性出发来研究,所以目前的研究还缺乏学理性。知网的一百余篇文献中有部分只是地方政府对网络问政政绩的介绍和宣传,也有小部分只是有关网络问政的新闻报道。所以,多视角复合研究的缺点在于可能导致网络问政和各学科理论的结合不够深入,学理性不够强。但是在今后的网络问政的研究中,多元途径的复合研究势必占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出了网络问政今后研究的总体方向。

参考文献:

[1]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谭功荣.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杨清波,张莉萍.网络问政的传播特征与引导艺术[J].新闻爱好者,2010,(12)(下半月).[4]曹文博.网络问政:民主与和谐媒介生态的构建[J].今传媒,2010,(01).[5]余伟利.从博客到微博:网络问政“两会”的媒体应对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6).[6]贺晓丽,满在龙.网络问政的技术路径、问题与推进策略 [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1).[7]蓝云,梁朗然.网络问政的启示——全民媒体:奥一网的抉择[J].新闻与写作,2010,(05).[8]朱艳秋.网络问政背后的冷思考[J].时政经纬,2010,(6) [9]黄月琴.网络媒介的政府治理:对“网络问政”现象的分析[J].东南传播,2010,(6).[10] 赵红卫.论“网络问政”及其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5).[11]樊金山.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探微[J].前沿,2010,(17).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网络问政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