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确保南侧堤坝安全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03 16:22: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路基施工时,确保南侧堤坝安全措施

本项目工程南侧路基紧邻东干河防洪堤坝,堤坝护坡在道路红线内2~3m。全段红线范围内表层地质为吹砂填筑层,厚度为2~3m,以下为流塑状淤泥地质,右侧道路红线内16.85~32m处已进行了塑料排水板处理。

在路基软基处理宕渣填筑、堆载预压施工时,为防止推挤南侧堤坝、导致堤坝向东干河方向位移等情况发生。特制定以下预防措施:

1、安排路基施工试验段:软基处理施工前,首先根据现场情况选200m路段,作为软基处理路基填筑、预压施工前试验段,取得现场路基填筑等各方面施工参数后,再全面展开路基填筑施工。

2、基准点设置与复测:工程开工前在全段布设水准及导线基准点,基准点不能设置在堤坝上面,应设在道路左侧50m外的厂区房主楼沉降钉或房屋基础上,因港区内厂区房主楼均有打设预应力管桩基础。在本工程路基施工时,厂区房主楼相对于南侧堤坝较为稳定,并便于监测堤坝在路基填筑时的稳定情况。因本工程所在区域乐清湾港区内属滨海淤积平原,港区内均为淤泥地质,整个港区内正在建设施工中,地基尚不稳定。需加密对布设的水准及导线基准点复测频率,保持三个月复测一次水准及导线基准点,以确保测量数据准确。

3、设置监控点:路基填筑施工前,按设计图纸埋设沉降板和位移边桩,同时在堤坝上设置防位移监测点,并测量初始值。

4、控制填筑速率及频率:软基段路堤在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速率,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1.0~1.5cm/天,坡脚水平位移速率≤0.5cm/天。路基填筑时,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25cm内,每层填筑间隔时间不小于7天,以确保淤泥地基固结,满足路基再次填筑时淤泥地质的抗剪强度。避免路基填筑施工时,淤泥地质承载了不能满足要求,发生瞬间沉降及位移情况,推挤南侧堤坝发生位移情况。

5、控制填筑料堆放密度:每层填料填筑时,应先计算出该层需要填筑的填料总方量,再根据每辆运输车平均运输填料方量,在拟填筑的路基上用白灰画出每车卸料位置方格线,以便控制填筑段填料堆放密度,并及时将堆放在现场的填料摊铺整平,避免填料堆放过于集中,导致推挤南侧堤坝发生位移。

6碾压控制:堤坝侧半幅路基碾压时,压路机不得开强震操作工序进行碾压,只能先静压后弱压。为满足路基压实度要求,可适当增加弱震碾压边数,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低档慢速行驶。

7、软土路基观测频率控制:路基填筑及堆载预压期间,沉降板、位移边桩及堤坝位移监控点观测频率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在路基填筑期间及填筑完成第一个月内,每三天观测一次;第

二、三个月每七天观测一次;从第四个月起每十五天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如遇特殊情况应加密观测频率。

8、堤坝发生位移情况采取的措施:在路基填筑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沉降板的沉降及水平位移边桩的位移速率,如果沉降或水平位移速率超出规定值,不得再对路基进行填筑施工。待两者均达到规定要求的速率后,才能再对路基进行填筑施工。如果发现南侧堤坝有向东干河方向位移时,应立即将被推挤堤坝段填筑的路基进行卸载,并将现场情况报告给监理、业主单位。同时加密对该段堤坝位移情况的观测,整理、分析观测位移数据,待堤坝不再位移和路基沉降稳定后,经监理、业主单位同意,再将卸载的回填料按设计分层填筑。如监测过程中发现堤坝位移量较大,已经影响到堤坝质量及安全使用功能,除对路基进行卸载外,还应将沉降板、路基位移边桩及堤坝位移原始数据提供给设计单位,积极与监理、设计、业主单位联系沟通,商讨科学、合理的补救措施。

确保最后四个月的安全措施

确保校车运行安全措施方案

加强堤坝白蚁防治确保水库运行安全

既有线施工确保铁路行车安全措施30条

南侧小学检查(优秀)

金河确保最后40天的安全措施 2

构筑防腐倡廉堤坝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

确保南侧堤坝安全措施
《确保南侧堤坝安全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