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龙岩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6: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龙岩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启动\"十镇百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建立农村\"六大员\"队伍,市级投入支农资金4.5亿元。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6%,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和五大特色产品更具竞争力,共有32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85个农产品获无公害食品认证。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1家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180个。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8.9万人,累计转移就业76.4万人。农村\"六通\"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实现100%的村通电、84%的村通村道路路面硬化、64%的村通客车、99%的村通固定电话,91%的村实施了人饮工程,80%的村能收看市、县电视节目;水利\"六千\"工程、林业\"八大\"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烟田基础设施、土地整理、户用沼气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防汛、防台风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得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肯定。与台湾的农业合作得到加强。小城镇和新村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大,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龙岩市2006年与2001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222亿元增加到448.6亿元、年均增长10.9%,增速从全省第九位上升到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54.3亿元增加到164.9亿元,累计514.8亿元,超过1978-2001年的总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80.1亿元增加到145.9亿元,年均增长12.7%;财政总收入由34.1亿元增加到81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由13.3亿元增加到28.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9%和16.5%;万元GDP能耗由1.91吨标准煤下降到1.43吨标准煤,下降了25.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2004年4月起连续35个月居全省首位。

龙岩市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224家、注册资金5.1亿美元、外方认缴资金4.5亿美元,比前五年分别增长2.5倍、5.2倍和5.5倍;外贸出口总额6.7亿美元,新增152家企业获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内联引资合同利用市外资金362.2亿元,实际到资139.3亿元。截止2006年底,全市登记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339户,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394户,分别比2001年底增长4.9倍和18.7倍。

\"11·18\"中国龙岩投资项目洽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龙岩扩大招商引资和推进对外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与友好城市澳大利亚伍龙岗市和世界各地客属组织的联系不断加强。市、县、乡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完成206家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置换职工身份4.7万人,企业改制面和职工身份置换面分别达到95.8%和97.5%。成立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系。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1.5亿元。粮食购销市场化、集体林权制度、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投资体制、公共财政、社会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向纵深推进。

龙岩市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24项,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家,其中龙净环保和紫金矿业公司跻身全国首批11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启动市科技创业园建设。创办了龙岩学院,组建了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考成绩连续五年居全省前列,新罗、永定\"双高普九\"通过省级验收;全面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完成33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市、区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组建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传染病院;新建市第一医院病房大楼、中医院门诊大楼等一批卫生基础设施,实施了乡镇卫生院\"百院建设、千人培训\"计划;在新罗、永定、上杭、长汀4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启动了新罗区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不断加强,成功抵御\"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

新建了龙岩图书馆、体育公园、体育大厦等文体设施,完成了古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

一、二期工程;永定客家土楼入选\"世遗\"预备名单;龙岩市体育健儿参加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参加第十三届省运会共获金牌116枚、金牌总数超过前12届总和、居全省第四位。国土资源科学开发与规划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连续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16年完成省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城镇登记失业率由6.4%下降到4.7%。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稳步扩面,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增加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我省率先实施了农民房屋保险并在全省推广,扶贫开发、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得到加强。偿还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3.8亿元,清付农民工工资3553万元。完成莲东小区等一批经济适用房建设,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4平方米扩大到32平方米。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71项,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与2001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579元增加到11718元,年均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78元增加到4492元,年均增长7.9%。

龙岩市投入公路、铁路建设资金153.7亿元。龙厦高速公路、赣龙铁路、冠豸山机场相继建成,龙岩至北京\"海西号\"快速旅客列车顺利开行,龙长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龙厦铁路、永武高速公路、古田大道开工建设。完成国、省道及市通县公路路面改造560公里,农村公路路面水泥硬化5600公里,县通乡镇道路路面全部实现硬化。新增发电能力94.6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达272万千瓦;220千伏输变电站由2座增加到4座。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分别由75万户、9万户增加到110万户和16.9万户。投资1.45亿元完成166家大气污染企业治理,关闭了中心城市5家水泥污染企业,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良以上天数由2001年的185天增加到287天;九龙江、汀江、闽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出台了《关于促进投资与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和项目中心,取消了58.1%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推行告知承诺、代办审批、网络审批等服务措施,市级审批事项立即办理率达78.5%。通关环境不断改善。制定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行效能告诫的暂行规定》,建立了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和市直部门投资与发展环境监测评估制度,各级各部门服务发展力度持续加大。根据省外资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的投资环境测评调查,龙岩市投资环境测评结果从2002年的全省第八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二位。

龙岩市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虚心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

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以来,交由政府系统承办的76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351件政协提案已全部办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满意率分别达到92.3%和96.7%。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四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五五\"普法顺利推进。廉政建设、政务公开、审计监督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平安龙岩\"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4.4%,被中央综治委授予\"2001-2004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积极推进富有闽西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武平、漳平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原中央苏区范围。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区、信访、档案、地方志、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惠农支农政策

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林业惠农支农政策

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工作总结

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上半年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2000年~国家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09年解读)

支农惠农报告

龙岩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龙岩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