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两会系列

发布时间:2020-03-02 07:38: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两会系列

聚焦2013两会系列评论之一

人民网评:从两会调查中聆听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日前,由人民网联合人民日报推出的2013年两会网络调查,参与人次已经突破70万,在最受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排行榜上,“社会保障”、“反腐倡廉”、“收入分配”等暂居前三位。

细心的人可能发现,在近年的两会网络调查中,社保、收入等话题一直名列前茅,保持持续的热度,民生关注也是老百姓对两会的最大聚焦点所在。与之前不同的是,今年的民生焦点不再集中于做大蛋糕、增大现实利益,而是期盼如何分好蛋糕、实现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

比如,“社会保障”分项调查中,要求改革退休“双轨制”的呼声最高,多数网民认为双轨制有悖社会公平,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收入分配”分项调查中,高达98%的网民针选择了“收入差距大,贫富分化严重”,高过去年的86.4%。而在判断收入分配不公的具体表现上,“工资增长和GDP增长不同步”、“存在大量灰色收入”、“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和“部分行业福利过高”等成为众矢之的。

这样的调查结果,与人们普遍的生活感受是契合的。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新农合、保障房、新医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推出,初步建立了惠及13亿人的社保体系,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打下了初步基础。但是,由于历史问题所困、发展阶段所限、新生问题所扰,从户籍制度到双轨制,从土地制度弊端到流动人口管理,成为推进公平正义的一个个壁垒与障碍,也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不患寡而患不均,发展以来以后更需要公平,这不仅关系人们的现实利益,也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一个值得深思的例子是,近年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九连增”,月人均养老金将达1893元,但这种政策红利的效果因为双轨制的存在而打了折扣,相对于公务员及事业单位退休金,差距过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也说明,公平正义既是百姓期待,也是执政者奋斗的目标。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局百日以来,进行了大量访贫问苦的扎实调研,倾注了对农民工、环卫工、的哥、老年人群体等平民百姓的关爱,更推出了异地高考、收入分配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同样表明了推进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和实干精神。随着两会召开,我们更有理由期待,通过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通过把各方心声化为国家行动,社会公平的平台将更为宽广,实现“中国梦”和人们幸福的前进道路将更为坚实。

人民网评:顺应“环境关切”,用“法治思维”驱散雾霾 “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恳切陈词,迅速在网上广泛传播,只因道出公众心声,顺应了社会各界的“环境关切”。

两会之前,从挥之不去的雾霾,到谈之色变的地下水,环境话题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向新任发言人吕新华发问,您看到雾霾什么心情,您如何看雾霾?而全国人大首位女发言人傅莹刚刚履新,同样被问到环境立法问题。

从求温饱到要环保、从重生活到讲生态,衣食丰盈、仓廪充实之后,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权利意识空前提高。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的一环,到“美丽中国”写入十八大报告,保护环境更是执政党的执政追求。可以说,干净的空气和水,是上下同欲、官民之间的共同追求。

“霾头苦干,再创灰黄”,这不是想象中的美丽中国;“江河不再有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这更不是预期中的全面小康。让天空回归蓝色,让河水再现澄澈,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从1979年制定第一部环境法开始,全国人大已经制定了30多部相关法律,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基础。然而,“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说过去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可依”,那么今天的突出矛盾则表现为法律的执行和落实。

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发展,包庇不法企业,或是在环评上弄虚作假,或是在环测上暗箱操作,或是在信息发不上秘而不宣,有法必依打了折扣、违法必究缩了水分。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没有实践的法律,只是挂在墙上和写在纸上的法律,不会有实际效用,更不会对不法企业形成震慑。

越是面对这样有法不遵的问题,越需要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监督法律执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只有这样,法律才能为企业行为划定不能触碰的红线,污染永远被挡在外面。

“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更是13亿人的殷切期待。

人民网评:政府工作报告里书写着壮丽“中国梦”

3月5日,中国的“2013全国两会时间”,温家宝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中国关注,世界聚焦。作为人大开幕的“例牌”,又恰逢政府换届之年,报告不仅检阅政府过去五年工作情况,还要展望接下来的五年路程,提出工作建议。

“中国政治日程表上最重要的事情”,美联社用这组词汇强调“两会”之于中国的意义。中国经济今后如何发展,政府机构改革怎样进行,权力秩序如何构建,环境污染怎样治理,外交政策如何调整——中外媒体迫不及待地想从这份报告中解读到更多信息与信号。世界,也试图从中国对这些疑问的回答中,探寻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5至10年的发展路径。

当“梦”成为2012年中国年度汉字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这份脚踏实地又激情四溢的政府工作报告,必将成为2013年“中国梦”开始的起点。

政府工作报告里洋溢着温暖的民生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第一次,“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被郑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从民生支出来看,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有实实在在的增长,譬如“目前年度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续增加”、“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等。环境、房价、看病、入学„„民生关切,就是政府关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政府工作报告里书写着详实的发展梦。过去的五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增速平稳较快、物价相对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显著高于同期全球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速,通胀率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新华社为我们梳理了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工作部署中的“十大数字”:经济增速7.5%左右,物价3.5%左右,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赤字1.2万亿元,M2增长13%,18亿亩耕地,养老金提高1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要实现这些目标,惟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里梳理着稳健的改革梦。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391字提到中国当下的矛盾和面临的问题,解释原因时说,“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些是政府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造成的。”改革是中国的经验,更是明天的选择。譬如《日本经济新闻》就认为,维持7.5%的增长目标传递出的政治信号是,为实现可持续增长,中国政府将重视改革。关于改革的历史定位,政府工作报告有了新的认识,一切问题,“根本上还要靠深化改革,靠改革释放民生红利”。这就不仅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的关系”、“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更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改革箭在弦上。

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有着全体国民的壮丽中国梦。要让梦想成真,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就得“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人民网评:教育投入占GDP4%,振奋中有期许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

有个生动的细节是,总理话毕,人民大会堂内响起热烈掌声。这掌声有振奋,也有欣慰;有感叹,也有期许。毕竟,这一天来得不容易,历经20年的殷切期待终于变成了美好现实——从1993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使中国的教育投入占到GDP的4%的目标”,到现在整整跨越了20年。

教育投入占GDP4%,虽已实现了目标,快慰之余,仍有几点问题需要理清。

其一,如何保证年年完成这一目标?很显然,仅有2012年完成目标还不够,理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立法保障,确保教育投入占GDP4%成为常态的、硬性的制度设计。如果有经济基础的话,我国的教育投入,是不是占GDP的比例还可以更高一些?

其二,如何保证钱花在刀刃上?有一点不能不提,2012年前三个季度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还只有3.6%。而年末11月、12月两月,教育支出共7060亿元,占全年支出的33%,规模接近上半年教育支出的总和。投入遽然加大,如何监督好这大笔投入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考察贫困县时曾说:“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留和挪作他用,和救灾款被挪用一样,那是犯罪行为。必须坚决杜绝,坚决反对,坚决查处。”教育经费有没有被截留、被挪用甚至被私吞的现象?教育经费提高之后,一定要保证经费安全。

“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无须赘言。教育投入不足GDP4%,让人心焦;投入到位了如果遭遇乱花钱,则让人心疼。我国是教育大国,但不是教育强国。落实教育兴国,推动教育公平,从监管好每一笔教育投入开始。

人民网评:用法治力量推动实现“中国梦”

“政府花的每一笔钱都要纳入监督,这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的方式反对腐败”、“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治理香港严格按基本法办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人代会首位女发言人傅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得最多的是法治。

回顾十一届全国人大的五年任期,最大的一个亮点也在法治建设。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社会民意共鸣,一部又一部法律精品不断问世。由此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到2012年底,我国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243件,行政法规721件,地方性法规9000多件。

与宏观数据相对应的,是老百姓对法治生活前所未有的强烈感受。由于人大立法一直在努力追求与民生相融合,法律不再是一条条枯燥的条文,而是“为民所用”的保护伞。从规范劳动关系、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撑起“保护伞”的劳动合同法,到为亿万中国百姓编织起“安全防护网”的社会保险法,从保护全民健康的食品安全法,到对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行全面修改等,无不彰显了立法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精神实质,也使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法治红利。

在法治建设方面,人们最熟悉的是这么四句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国家和社会生活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标志着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方面,立法还需加强,法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在改革攻坚时期,一些老问题尚未破解,不少新问题又涌现出来,治本之策,常常在于法治。比如,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傅莹谈到环境立法问题时,既指出我们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法律已有30多部,也坦陈目前的法律主要是从单向资源利用、从保护和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规范,距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规范还是有差距。这说明,环境立法还有改进余地,也大有可为。这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

另一方面,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实现依法办事,显得更加重要。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有一段关于法治的名言——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因此,衡量一个社会的法治水平,不仅要看立法的数量和法律制度的健全程度,更要看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分量,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施状况。

从代表的建言献策、讨论审议中,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环境保护,无论是反腐倡廉还是道德建设,普遍表达了加大执法力度、提升违法成本、维护法律权威的强烈愿望,也提出了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比如,不少代表就建议,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网络反腐也需要制度来规范,网络反腐绝不能止于“晒艳照、亮房产”,必须成为制度反腐的有益、有效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法治实践说明,只有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能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有法治力量的给力推动,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会更好地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也会有更坚实的保障。

两会系列活动策划

两会心得体会系列之五

“学习两会”系列活动总结

习近平“两会”重要讲话系列解读

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系列之四

山东两会重点解读系列——黄蓝战略[1]

新华社:真抓实干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系列评论(15)

两会

两会

两会

两会系列
《两会系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两会体系 两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