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丁顺宗隶书书法艺术评价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3: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丁顺宗隶书书法作品评析

吕明坤

丁顺宗,山东济南人,号天舜成居士,其然斋主人,著名隶书书法家,现为山东国画院副院长、山东书画学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少数民族书画家协会会员。丁顺宗1985年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书法理论和创作,得著名书法专家耳提面命,潜心求学临池不缀,其隶书书法作品远承汉隶曹全碑,近师齐鲁书法大家蒋维崧,隶书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国家书画作品大奖,在山东书法界有“齐鲁一隶”之称。

丁顺宗隶书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

《寒山帚谈·学力》指出,“入门正,骨始生; 师友直,学始立”。丁顺宗幼承家教,自六岁开始临摹汉以来《乙瑛》、《史晨》、《曹全》等碑帖和历代大家的书法墨迹,后师从当代著名文字语言学家、书法篆刻家蒋维崧先生、山东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袁玉森先生学习书法,作品深得蒋维崧先生书法作品丰富的线条变化和笔墨情趣,汲取袁玉森先生具有的灵动的韵律感,笔墨遒劲洒脱,格调清雅俊逸,很好的表现了两位先生的共同特点:浓郁的书卷气。也因此逐渐形成了丁顺宗书法作品飘逸、舒展的艺术风格, 潜心求学终得书法创作真

1 谛。

丁顺宗在正草隶篆诸体中,尤其擅长隶书和篆书,其艺术造诣受到专家充分肯定:山东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袁玉森题赠“齐鲁第一蝇头小隶”,蒋维崧先生为其书法作品选欣然题“顺宗书法选”,以示鼓励。

袁玉森先生题词

丁顺宗隶书《千字文》

蒋维崧先生题词

丁顺宗隶书书法作品艺术特点:飘逸、舒展。明潘之淙《书法离钩》云“未能速而速,谓之狂驰;不当迟而迟,谓之淹滞。狂驰则形势不全,淹滞则骨肉重慢”。清宋曹《书法约言》云“迟则生妍而姿态毋媚,速则生骨而筋络勿牵。能速而速,故以取神;能迟不迟,反觉 2 失势”。用笔的节奏感,快慢或谓迟急、缓急,应该恰如其分,行止合理,关键是一个节奏问题。

秦汉以降,以隶写隶者,多失之单调;以楷书意识写隶者,则

流于刻板,千字一面 ,而以篆养隶,兼及楷、行、草之笔意和砖瓦权量诏版文字,则清逸灵秀之气生 。丁顺宗篆书书法功底深厚,由篆

而隶,其单体结构收放得当,谋篇布局舒张有致,故避免了隶书之呆

篆书-天道酬勤

篆书-春华秋实

板,得隶书之灵秀,在隶书书法百花齐放的今天,蝇头小隶独树一帜,得“齐鲁第一蝇头小隶”赞誉 。

丁顺宗书法主要靠线条体现神韵、情感、趣味,节奏,以墨韵来体现层次感、立体感、律动感、生命力、书卷气、明暗动静变化等等

艺术因素。如果说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生命的话,那么,节奏和水墨则是书法艺术生命体的血肉。

书法作品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画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用笔轻缓,墨色淡润,线条灵动飞扬,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中国书法的“美”。

丁顺宗的扇面书法《宁静致远》作品撞击心灵的震撼,给人审美的享受。他在这幅作品里不违背文字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一些字的字形结构及笔画进行适当的调整,化圆为方,变曲为直,删繁就简,

并使笔画平直,向左右两侧舒展,使文字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地展现汉字的艺术魅力,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总体上看,这幅字古代文化韵味很浓,书法和古诗句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值得我们用心去收藏和观赏。

5

隶书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不但在于“精密”,更重要的是在于朴厚中见清逸,拙辣中透机巧,整饬中见参差。清《书法真拴.谈屑》;作字如论史,必须有才、学、识,并认为尤须有“不震于大名,不囿于风尚”的高眼光,故“三者之中,识为尤要” 。当代书坛,风气更迭,名家擅场,王霸杂出, 而“不震于大名,不囿于风尚”,卓荦独立,以自成一家气格者,丁顺宗可为其一。他的蝇头小隶无论从点

蝇头小隶--弟子规

画、结构、线质哪方面来看,都已具备了相当独特的个性化语言,观者无须察其款印,一望即可知为丁顺宗所书,能够达此境界,实属不易。

书法学习、创作过程中临帖是基本功,但临帖是临习书法基础不

6 是为模仿,为的是传承,而后才有创新。丁顺宗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传承与创新,即基本功扎实,得中国传统书法精要,又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飘逸、舒展艺术风格,似不经意间达到自然而然。

书法内容求新助力和谐社会

中国书法是一门将文字与艺术相融合的独特艺术,它既有文化的交流功能,又有艺术鉴赏的品味,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书法作品创作的生命力不但在于形式,更重要的在于内容。社会进步,经

济发展,书画艺术欣赏、诉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都随时代不同而不同。丁顺宗作品既有忧国忧民的壮怀激烈,又有焚香抚琴的优雅境界,最直接的反映社会的繁荣和家国情怀,反映出与时俱进中国文化的包容与博大。

7

丁顺宗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把对和谐社会的赞美用书法形式表现,其作品多为教化内容,其隶书书法作品“厚

德载福”“善行天下”“德行天下”受到不同阶层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厚爱,尤其深受企业家、政治家喜爱。

孜孜不倦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先生讲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丁顺宗创作的16米书法长卷《金刚经》、《道德经》,就是宣传道教、佛教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修身养性、无我(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弘扬中国文化,作品多为国内外相关人士和机构收藏。 整幅字犹如一个巨大的操场(大块面),每个单字(小块面)似

隶书书法《道德经》局部

隶书书法《金刚经》局部

隶书书法《般若波罗多蜜心经》

是排列其上的体操运动员,在统一的指挥下做着不同的动作(点、线的灵巧多姿),动静相宜,自然和谐,颇堪寻味。

《心经》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含义最深。而且给人带来平安、吉祥和富贵。所以书法家丁顺宗倾注了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这样一幅散发浓厚古韵的艺术品。从外观上呈现红黄黑三色,美观典雅,寓意深刻,保佑人们平安吉祥。

丁顺宗书法作品的儒家(齐鲁)文化特色

丁顺宗对齐鲁文化情有独钟,尤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泉城济南拥有深厚感情,根植齐鲁大地汲取创作动力:世人都知道泉城济南和济南七十二泉,丁顺宗创作的12米书法长卷《济南七十二名泉》,是第一个、第一次以隶书书法形式在一幅作品中完整反映济南名泉的作品。

隶书书法作品《济南七十二名泉》

10 儒家文化对丁顺宗书法创作有较大影响,把《论语》之经典名句

虔诚地用隶书书法为表达形式,弘扬儒教文化,《见贤思齐》《和为贵》《敏事慎言》等隶书书法作品,为和谐社会、和谐人生、为人处世提供了深度思考,多被政治家、企业家、书法爱好者作为醒世名言珍藏。

用蝇头小隶这种书法形式表现传统文化特别是启蒙教育内容,可谓相得益彰。丁顺宗的《三字经》、《千字文》、《孙子兵法》、《大学》、

蝇头小隶-千字文

篆书-家和万事兴

《中庸》、《百家姓》等书法长卷,在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更使观者

隶书书法--治家格言,四条屏

深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平凡中的博大,浅显中的精深,潜移默化中弘扬国粹,作者的爱国爱家之情跃然纸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正是

13 靠的这种孜孜不倦的默默奉献。

丁顺宗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山东省和全国性书画大展,并多次获奖:1987年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作品展优秀奖;1989年中国画研究院展出,获优秀作品奖;1998年首届国泰民安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2年山东美术馆书画大赛二等奖;2005年获洞庭湖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2008年改革开放30年全国书画展优秀奖;2009年第二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书法展优秀奖。

丁顺宗隶书和行书作品入编山东艺术馆1993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作品大汇》、1999年出版的《济南市书协优秀作品集》和1989年出版的《中国书画函大作品集》等,多幅作品被外国友人收藏。

细观丁顺宗隶书作品,碑与简的糅合还没有真正达到那种不露痕迹的程度,某些点画因过于追求率意而失之单薄尖削,含蕴稍嫌不足,榜书作品墨法缺乏应有变化,这却是任何处于探索阶段的书家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我们期待丁顺宗在书法创作中不断学习,超越自我,作品艺术价值更上层楼,进入书法大家行列。

2013年9月17日于青岛

隶书教学计划

丁宗皓同志事迹简介

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

明代对苏轼书法艺术的评价

活动评价(丁娴)

隶书字帖4

隶书的写法

隶书字帖4

书法课隶书教案

丁顺宗隶书书法艺术评价
《丁顺宗隶书书法艺术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