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作者:张利平杨玲丁 薛国庆 王桂芹

【摘 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深入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为依据,针对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及会计电算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软件开发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化

1 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的这个“化”字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即从手工化逐步过渡到电算化、从初级电算化过渡到高级电算化这样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演变过程,准确把握这个过程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渐进性: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应包括实现如下几个转变过程:

——从手工会计向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转变;

——从单项应用向综合财务处理转变;

——从财务会计电算化向将财务会计和成本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后的电算化转变;——从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向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转变。

(2)动态性: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要将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相互结合和交叉并推动会计学科的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和创新的过程。因此,不仅会计电算化的过程是变化的,而且对传统会计也不能看成是静止的。

2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2.1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子系统

我们知道,企业的主要任务是产、供、销管理活动,因此企业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即通过电子和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以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Internet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全方位考虑生产和管理,力图实现企业整体的自动化。但不管怎样,会计信息系统(AIS)都必然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2.2 将会计电算化溶入到企业管理现代化中

我国会计电算化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人力、物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80年代不可能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不得不选择一些既急待提高效率又可望以较少投入而获得成功的单项作为突破口,而会计有幸正是这样一个合适的突破口。因此,1988年会计界就提出会计电算化的倡议,财政部1994年还提出15年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标,即到2000年全国40—60%的大中型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2010年全国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要实现会计电算化。

2.3 建立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化需要提高CIO(企业信息主管)的地位,正如会计电算化需要有一个强势而得到重视、支持和理解的主管一样。这不仅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而且需要一个有权力和能力的CIO去组织领导。我们认为,大中企业应该成立一个由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信息化领导机构,而且这个机构要位于各职能部门之上,要由企业最高信息主管负责。此外,企业IT部门应该与其他业务部门同级。另外,还要重视发展行业性管理软件。软件开发商应该找准一个方向,通过广泛而又深入的系统调查和分析,设计出具有行业特色

的软件。就像黄委同郑州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用友财务软件“黄委专版”,就是根据黄委有关管理模式开发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会计软件,在黄河系统中深受欢迎。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也不能例外。财政部从1994年开始对会计人员展开了全面的培训工作,要求会计人员的60—70%通过初级培训、10—15%通过中级培训、5%通过高级培训,并且统一了培训大纲、教材和教学软件。MRP或ERP之类的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会计软件要复杂得多,而技术又总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因此,造就一大批具有新思维、高素质的系统维护、一线应用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企业信息化将是一句空话。

3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工作的现状分析及相应对策

3.1 现状分析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走过近20年的历程。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虽然近年我国会计电算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势必在发展中会出现一些问题:(1)领导重视不够,多数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2)企业基础管理比较落后,造成企业电算化的进展缓慢,存在手工记账与计算机并存的状况。(3)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短缺,电算化人员的素质还需提高。(4)会计软件市场还有待完善,会计软件的标准还需更加成熟。

3.2 相应对策

3.2.1 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倡导者

转变领导观念,加速电算化的进程。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另外,要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电算化及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更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电算化的倡导者。

3.2.2 从正常业务出发,加强企业电算化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海内外数据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传递,这恰恰能够满足部门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对信息的需要。这将为财务管理人员、会计管理与分析人员、企业高层领导利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良好的机遇。

会计电算化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具体说,就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来完成诸如计算、整理、核对、分类、登记、制表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分析、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财务管理工作,借以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控制,提供经济管理上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以考核过去、控制目前和预测未来的各项经济活动。信息是管理的基础,会计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不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3.2.3 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

财务工作专业性很强。一个称职的财务工作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今天,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因此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经济将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必将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产生新的推动,管理和电子商务软件的需求将大大增加。竞争的国际化会促进软件质量和服务效率的全面提高,会计信息化市场将摆

脱原有的行政干预的阴影,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新秩序。在网络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我们认为,21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我们应该抓住对会计电算化的讨论来促进传统会计的革新。

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与ERP

会计实习与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