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年语文夏日绝句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0:38: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 3.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4.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古诗修辞手法的赏析,使学生体味诗句表达的精妙。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诗题

师:孩子们,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来读一读好吗?非常棒!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知道你们将来长大了也一定会成为中国的脊梁!那同学们知道鲁迅先生的这段话出现在语文书第四单元的什么地方?对,单元导读,那么通过这段话你知道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吗?非常聪明!民族之魂,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将认识几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学习他们的品质,

2.了解作者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杰出的人物,她是(李清照)学习她的一首古诗《夏日绝句》。板书,夏字在书写时要注意,横下面是自己的自,不要写错了。

师:对于李清照,有同学了解她吗?2生。(师介绍李清照)。

二、读准《夏日绝句》

1.初读古诗。要求:轻声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说到这里,那同学们想不想读读这首诗?请你轻声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

师:谁想给大家读读这首诗?3生,评价(字音,节奏、韵味) 3.齐读,师生合作读

师:老师也想读读,要不咱们合作读怎么样?谁想跟我合作?老师读一三句,你们来读二四句。我有要求,我的节奏就是你的节奏。行吗?谁还想跟我合作?孩子你读的太棒了!谁想和他合作试试?咱们一起来一遍行吗? 4.男女生赛读,齐读

师:读的有味道了!比一比行吗?女生男生比比,看谁读的有节奏有韵味。读得都不错!真棒!齐读一定更好!咱们一起来试试吧!

(评价语预设:字音、节奏掌握得很好、有点韵味、有小诗人的感觉。有自己的感悟等等)

三、读懂《夏日绝句》 1.默读,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古诗不仅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情感,人们都说,声能传情,那么情从何来呢?让我们继续走进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刚才这首诗我们读了很多遍了吧,那么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呢?请你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想好了与同组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出示小组合作提示) 2.小组内交流古诗意思

师:刚才我看到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同学们都能做到自学认真,合作有序,非常棒!好,读明白了吗?真的吗?那谁来代表你们小组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3.汇报诗意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大家说对吗?还有想说的吗?解释的很完整了。

四、悟《夏日绝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诗的大意,你们最喜欢哪一句? 出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思考:从字面上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生”与“死”是一组反义词。“人杰”和“鬼雄”„„

师:“生”与“死”、“人杰”与“鬼雄”,就是这样的对比,构成了对偶句,同学们,中华古诗词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涵,而且像这样的对偶,让我们感受到诗句工整,富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我们学过的诗句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孩子们,中华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它呢?我们再来读一读。生再读这两句诗,体会其语言美。

师:通过这两句我们了解作者用什么词来赞颂项羽? 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那么项羽是谁呢?,谁能介绍一下他? 生介绍项羽。

师:那么老师有个疑问: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

(学习方法提示:结合历史背景、抓住关键词)

师: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放弃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这就是“士可杀而不可辱”的英雄气慨,这就是“死不惧而辱不受”的壮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赞颂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读)本诗的后两句李清照借用项羽乌江自刎的事件来体现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当时南宋的统治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运用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偷生,逃跑妥协。同学们,古诗中借用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把它叫做运用典故,简称用典,那么用典有什么好处呢?(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比如杜牧的这首泊秦淮。(课件出示杜牧的泊秦淮)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深刻而精辟。李清照借用项羽乌江自刎,就想要达到借古讽今的艺术效果。

3.了解古诗创作背景,感受了解古诗创作背景的意义。

师:我们在介绍李清照时,说过她的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诗是她的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呢?

生回答(后期作品)

师:李清照在后期为什么创作这首诗呢?这与她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同学们,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学过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我们知道宋代有一段屈辱的历史,那就是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当时宋朝北方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那么,作者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历史背景介绍)那么同学们,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了解,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悲愤、激昂„„)。你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指名根据自己所感悟的感情基调来朗读。

(从你理解了李清照的悲伤,你真是李清照的知音,你走进了她的内心等去评价)

师:所以这一定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在学习中,通过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以诗引读,学生朗读训练

师:孩子们,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面对金兵,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学生接诗句”,“祖国的大好河山已失,百姓的美好家园已毁,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项羽那样——学生接诗句”。

师: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他们想说——学生接诗句。

师:他的《示儿》有这样期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他八十六岁去世,在这八十多年的时光里,还是没有统一中原,他也更想说——学生接诗句。

师:可就是这样,南宋的统治者却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我们想说——学生接诗句。

师:我们都知道宋朝有个抗金英雄,他就是岳飞,这是他的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满江红》,就是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抗金英雄,最后也含冤而死,这件事虽然发生在李清照之后,但是如果李清照知道,她也一定会说——学生接诗句。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师;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

师: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吧!

六、好书推荐:介绍李清照和她的词 1.世人评价李清照

师:同学们,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其实李清照让人佩服的不只是这些,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我们看看世人对她的评价。(课件出示世人对李清照的评价)。 2.好书推荐

师:李清照文辞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华精神文明史声的一座丰碑,我们前面说过她的作品分为前后期,比如:(课件展示李清照的词),她的前后期作品正是当时历史背景的产物,也是她人生经历,性格的写照,那么老师在这节课的最后推荐同学们一本书《李清照词》,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去领略不同时期不一样的李清照!好,下课!

六、拓展李清照的诗词

《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语文教案设计(整理)

夏日绝句读后感

夏日绝句教学反思

读《夏日绝句》有感

读《夏日绝句》有感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反思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六年语文夏日绝句教案
《六年语文夏日绝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