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招破解网络课堂教学“下网难”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23:20: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七招破解网络课堂教学“下网难”问题

开化县实验小学 张志刚.

在小学高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题探索活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其中,“下网难”的问题也困扰着我们每位信息技术教师。

“下网难”问题,其具体的表现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极易被网上的游戏、动画等因素吸引,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当老师采用黑屏、广播等技术手段提醒他们进入下一环节教学时,教室里就会响起一片惋惜哀叹不满声,教师很难顺利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上。

最近三年,我们将该问题做为一个课题来研究。针对“下网难”问题,除了加强日常管理之外,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平衡术

“下网难”的问题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源”有关。学生在网络搜索过程中,学生总是对有趣的内容过于在意而对技术学习有所忽视。以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下《网上赏西湖》为例,学生对该课的兴趣有两类。一类是对西湖风光等搜索内容的兴趣,二是对“多重关键词”、“逻辑运算”、“搜索引擎”等各种搜索技术的兴趣。在很多时候,对这两种内容的兴趣应该没有隔阂,能够互相促进。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工具性特点让操作日渐隐后,对一般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信息对感官产生强烈刺激,造成兴趣偏移,这对后面的总结评价引导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在课堂中要注意区分内容、技术两类兴趣的不同,在学习“兴趣”不同内涵上给予一定程度的调节平衡,进行恰当地激发或抑制。教师如挑夫,要找到技术与内容的平衡点,如以技术为主要学习方向的教学,教师可先建立局域网站点,对内容信息筛选后再供学生浏览学习,就可将学生的兴趣较好的迁移到技术信息上来。

二、连环问题法

我们认为:主题探究式教学要与情境教学结合使用,情境教学要“激趣”更要“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兴趣所在选择一组完整、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连环性问题背景,使学生产

生并维持学习的需要。我们的研究案例《查找资料更方便—搜索引擎》通篇教学只采用了一个情境(校NIHI流感板报的设计比赛),情境中创设的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从网页搜索到图片搜索再到老年搜索,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形式多样、步步深入,更重要的是能不断刺激学习主体,持续激励学生去实践、去探究,去总结。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时情感体验是很饱满的,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竟争的快乐。学生在问题的推动下,他迫切想知道问题的结果和答案,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当教师提出结束下网环节进入总结评价时,正合学生的下怀,自然就保证了教学环节的顺利过渡!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

三、抛砖引玉法

我们认为,“下网难”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课堂“引导性”问题。小学生年龄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是跟着感觉走。当学生进入网络自主探究时,极易被网络中的其它信息所吸引,当教师控制学生机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时,自然是千般不愿啦!我见过一位老师,他设计了一个辩论赛的动画FLASH,当自主探究将要结束时,他在大屏幕上播放了FLASH动画,那诙谐的音乐,精美的画面,很快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位老师巧妙地将评价与总结环节设计成辩论赛的形式,让学习者觉得下一环节的活动会比当前的活动更精彩,更加吸引人,自然毋须教师多费口舌了。教师是理性的,学生是感性的,我们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感性地走近学生,设身处地的选择课堂组织方式与方法,避免出现象“下网难”这类“放手不难,引导不易”的课堂教学问题。

四、分层分组教学法

我们认为,造成“下网难”的问题还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关。每位学生他的成长背景不同,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还有的家长将电脑网络视为“洪水猛兽”,学生没有接触和学习电脑的机会,这样在课堂中就表现出学生自身信息技术知识不全面,知识结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上网探索同一任务时,有的学生将之视为“小儿科”,保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小学生自制力不够,很多的小朋友自然是沉醉网络其中难以自拔了;有的学生则是几番努力仍然“寻隐者不遇”,无奈之下,破罐子破摔,再加上其它同学的怂恿,也会玩上了网络游戏,两耳不闻窗外事了。我们的应对策略是:深入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情况,实行分层教学和分组教学。分层教学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学习任务,有

利于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分组教学中各位学生的角色定位,则有力保障了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顺利完成和教学过渡,达到了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范例纠偏法

我们认为:“下网难”的问题还与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有关。不少学生认为,学习信息技术等同于学习电脑,目标定位在学习电脑和软件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把信息技术课变成单纯的技能训练课,而实际上信息技术课要培养的应该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学生在进行网络探究时,自认为是电脑高手,对教师的探索主题不投入、不热心,不深入分析给定的问题,自行其事,这样在上交作品评价小结时只能装聋作哑。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设计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设计,营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范例分析,要让学生通过范例分析明确从操作技能到解决问题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形成能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六、乾坤大挪移法

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也要因课而异。我们国内的探究性学习,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课堂上的时间又太少,除掉教师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布置任务以外,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来探究呢?这么短的时间探究,又有怎样的效果呢?如浙摄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下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学生自主探索活动,学生任务都较为繁重,我在处理教学时将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课内的着重点在讨论与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国外的一些案例,少则一个月、一个学期、多则一个学段,这点我们要向国外学习,避免自主活动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现象。

七、攻心法

“下网难”的问题,还与教师魅力有关,同样的教学设计,由不同的教师去教学,它的效率和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信息技术教师任课班级多,班均课时少,很多学生甚至连信息技术教师的姓名都记不住,又谈何教师魅力感召呢?信息技术教师不防深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交朋友,改变自身形象。如在信息技术教室中开辟信息技术教师的业绩园地,让学生了解教师,感受教师的个人魅力,进而对教师产生崇敬之心。这样信息技术教师形象在学生眼里会和语数教师同样

高大,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就表现为比较“服管”了。

总之,新课程呼唤智慧型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真诚友善地对待学生,有效管理和组织课堂,同时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活用以上策略来激发或维持学生恒定持续的学习动机。课堂是一个解不完的结,我们是西行在课改路上的取经者,惟有保持一颗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接受教育大潮的洗礼,昂立潮头!

作者个人介绍

省份:浙江省

学校: 开化县实验小学

姓名:

张志刚

职称:小学高级

电话: 13665705331

电子邮件:zjkhzzg@163.com 通讯地址:浙江省开化县实验小学 个人介绍:

张志刚,男,1974年9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文化程度。从教18年来,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通过自学考试先后取得大学专科、本科学历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18年来,和其他教师一起,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与新课改共同成长,曾先后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省英特尔未来教育优秀培训者,衢州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个人,市网络管理先进工作者,开化县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开化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荣誉称号。共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正式刊物上发表,其中论文《小心步入网络平台下课程整合的误区》在第二届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案例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在核心期刊中央电教馆主办《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上发表,得到了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

如何破解就业难问题

破解扶贫贷款难问题

申论热点破解“审批难”问题

破解非公党建组建难问题

强化措施 全力破解组建工会难问题

破解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情况汇报

如何破解城区征地难的问题

“农民贷款难”问题的破解办法

积极破解村干部“三难”问题(定稿)

山阴县破解“三难”

七招破解网络课堂教学“下网难”问题
《七招破解网络课堂教学“下网难”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