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真情实感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52: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让“真情实感”在文中流淌

教案背景:1.授课对象为高中生;2.科目:语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了解高考作文“感情真挚”的等级要求; 2.了解“使文章感情真挚”的三个注意点;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文中的“动情点”。 教学难点

1.如何在文中创设“动情物”或“触发点”; 2.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文中的“动情点”。 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真挚的感情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真实而真诚,不是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感情真挚\"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可视为对学生在作文中写真事抒真情的明确要求。

提问:怎么才能做到“感情真挚”呢?

1.饱蘸真情于笔端,写真实的生活,写触及自己心灵的生活片段。

注:所谓“真实的生活”不仅指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更是指艺术上的真实。 2.细心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动情物”,抓住情感上的“触发点”。 注:“动情物”指生活中蕴蓄着真挚情感的实物载体:它可以是长江、黄河、泰山、昆仑;可以是故宫、长城,敦煌、龙门;也可以是小巧的文具盒、精致的书签;抑或只是一片枫叶、一张旧照片,只要能引发情感波澜,都可以以之为媒,谱写华章。

“触发点”:人的情感虽然是一种意识活动,但情感的活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刺激,也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大多与一定的人、事、物相关,特别是某种强烈的情感的爆发,往往有其特定“触发点”,它可能是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可能是突然出现的一个人或物,也可能是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等等。 3.强化细节描写,放大感人的细节,通过细节描写渲染文中的“动情点”。

二、读一读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 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背影》)

百度视频:http://www.daodoc.com/ 教师评析:这是朱自清《背影》中最为感人的片段,读罢令无数的读者动容。聊聊几百字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究其原因:

一、文中所写之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故而在八年后作者动笔写作时,往日情景依旧历历在目。我们常说,想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而只有真实的力量才是巨大和永恒的。

二、父亲的背影,按常理儿子再熟悉不过了。所谓“熟悉的地方无风景”, 但这次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作者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所以“背影”就是作者借助慧眼捕捉到的“动情物”。同时,文中说“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可见 “背影”也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三、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买橘子,从而文中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也达到了最高点。作者通过父亲艰难地爬月台翻栅栏的动作描写,我看着父亲时的神态、心理描写以及父子间简单的对话描写,把父子间的深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凸显出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的形象。

三、找一找

找出下列片段中的“动情物”或“触发点”

片段一:“大约是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嫂子回来时,我已舔净了留在嘴角的米粒。嫂子借故支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饭,留给我的,里面掩着两个鸡蛋。” (高吉波《雪地里的红棉袄》)

百度链接:http://www.daodoc.com/ 评析:“两个鸡蛋”在这里十分耀眼,它是作者抒情的载体。由文中可知当时家境十分困难,连一碗小米粥都弥足珍贵,更何况是两个鸡蛋。而嫂子又是在生了孩子的情况下忍着饥寒将两个鸡蛋留给我的,所以说这两个鸡蛋凝聚着嫂子朴实的情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片段二:刘卫的《回家》写少年海子在距家20余里的一所中学读书,为了节省每趟8分的车票钱,每周都跑着回家。甚至为了不磨破鞋子,光着脚跑着回家。

“地冻天寒,娘老远的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娘愣住了。海子看着爹娘,怯生生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娘猛的搂住了海子,紧紧地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外,外面很冷,爹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

百度链接:http://zhidao.baidu.com/ 评析:当海子说出“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时,人物的情感全被引爆了。我们看到了一颗在冰天雪地里,跳动着的热气腾腾的赤子之心。时间、空间、严寒、贫苦都不能阻隔海子对老家、慈母的思念和向往。裹一身严寒的海子,血管里奔流着亲情的热血。搂着海子流泪的母亲,兀立寒风的父亲,心中同样翻腾着亲情的波涛。

教师总结:“动情物”或“触发点”是情感表达的不同形式,文中创设“动情物”或“触发点”时要注意情节的铺垫,情感的积蓄。例如:片段一家境的贫寒、嫂子的状况都是必要的交代;又如片段二中海子没回来时母亲的远望所表现出的思念焦虑,以及看到海子时母亲的吃惊所表现的辛酸悲痛,都是为最后情感的爆发做积蓄。

四、比一比

比较下面两个片段,注意细节描写如何渲染文中的“动情点”。。 片段一:我提着行李包在前面走,父亲在后面跟着。我不知不觉走快了,回头一望,身后空荡荡的。我往回跑,在拐角处我看见了父亲。四十出头的父亲,双鬓已有白发,背也驼了。为了赶上我,父亲一路小跑地跟着。 片段二:我提着行李包在前面走,父亲在后面跟着。我不知不觉走快了,回头一望,身后空荡荡的。我急了,莫非父亲迷了路?还是在半路跌倒了?情急之下,我赶忙往回跑。终于,在街道的拐角处,我看见了父亲。父亲那单薄的身躯似乎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到。四十出头的他,背已经驼了,

双鬓也布满了银丝,这时,我的心针扎似的痛。看着父亲在后面小跑着追我,东倒西歪的脚步像踏在我的心上,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片段二明显比片段一好,学生尝试讨论好在哪里?

学生评析:片段一只是平铺直叙地写了父亲送“我”的情景,而片段二作者加入了细节描写,并抒发了真情实感,在写“我”看不到父亲的时候,把“我”当时的心理感受揭示了出来——“我急了,莫非父亲迷了路?还是在半路跌倒了?”形象地写出了“我”望不见父亲时的焦急心情;“东倒西歪的脚步像踏在我的心上,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自然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怜惜之情。二者相比,片段二显得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教师总结:细微之处现真情,正如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处成功的细节往往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它能使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应该强化细节描写,放大感人的细节,努力达到“一目传神,一瞬传情”的艺术效果。

五、课后作业 试一试

情景设置:夏季的某一天中午,爸爸骑着摩托车在校门口等我放学。 要求:请运用细节描写,创设情感的“触发点”,表现父子(或父女)深情。 范例展示: 炙热的阳光像无形的吸管插入我本已疲倦的身躯,一点点地摄取我所剩无几的精力。无精打采的我随着放学的人潮漂到了校门口,本能地四下张望寻找前来接我的父亲。“咦,怎么还没来”,炎热的天气已使我变得焦躁不安。看着身边逐渐离去的同学,我怏怏地向前走去。“xx”,拥挤的人群中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循声望去,父亲正趴在那辆老旧不堪的摩托车上,那是一个怎样不雅的造型呀!我懒懒地来到父亲身旁,冷冷地问道,“怎么啦,不舒服?”“没。” “那干吗趴着,我都找不到你。”父亲看着我愣了一愣,似乎有话要说,但最终只说了句“上车吧”。父亲挺直了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身子,挪出了略微潮润的后座。我也无言地跃上了车,稳稳地坐着。“哎呀,烫死了”,当我们车子在发动时,我们身边的同学像触电般跳了起来,高声尖叫。我的思绪也随之电光火石般迸发,“啊,父亲趴着,原来是„„” 教学反思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情感化为文中的艺术呢?笔者认为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观察、体验人、事、景、物、情的能力。这种体察能力有以下两个内涵: 1.形象化的发现

面对日常生活中无数的人、事、景、物、情的材料,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敏感地发现哪些是一般性、抽象性的材料,哪些是个性化、形象化的材料。个性化的独特、新颖的意象比较容易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形象化的意象比较直观、比较具体,它能真正满足作文审美特征的

基本要求。我认为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形象化和个性化的敏感程度和捕捉意识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写作、作品欣赏能力及自身写作教学能力的最基础的工作。

2.情感化的孕育

老师在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筛选出形象化、个性化的作品意象的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灌注进自己作品的形象中,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体味作品中的意象,甚至设身处地地感受它、体验它。让学生真正了解只有在这个浸染了感情的体察中,那些日常生活的形象、事理才能够引发内心的波澜和情感。理所当然,作品意象经过这样的情感化的孕育,它就能感动写作者自己,同时也具备了感动他人的品质。

以上就是本人在此次教学过程中的些许感悟,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教师介绍: 姓名:刘勇 省份:江苏

学校: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原黄中分校)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邮编:225411 电话:15961018167

作文训练——真情实感教案

真情实感作文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教案_1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自荐书:真情实感文采出众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作文的真情实感

黄晓锋《如何写真情实感》作文教案

真情实感教案
《真情实感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