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9: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宋海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2、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以上内容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原因及治理的途径

教学方法:讲述 讨论分析 读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丹凤县铁峪铺中学

八年级地理下册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请同学们根据平时所见所闻,并结合图8.2“黄土高原景观”,谈谈对黄土高原的印象。既然是跨省区域,就要让学生对它的位置范围有明确的概念。因此进入学习的第一步,就要安排学生进行活动1,明确黄土高原跨越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讲授新课: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再问:为什么一看图片就知道这儿是黄土高原,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以此来引出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物质——厚厚的黄土引起重视。在介绍黄土高原的厚度以及在世界的地位之后,进一步提出质疑: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对“风成说”的探讨。

阅读讨论:这些证据能不能说明黄土高原的黄土一定是风吹来的?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让学生分成两派(“赞成派”与“反对派”)进行辩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风成说”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严重的水土流失】

师生活动1:阅读图8.4和图8.6,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师生活动2:阅读图8.7的对话,谈谈你的看法。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意识到: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碎又会加剧水土流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并且归根到底,

丹凤县铁峪铺中学

八年级地理下册

地表植被破坏是造成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讨论回答以下问题: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

读图提问:阅读图8.8,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以外,还包括哪些地区?

2、从地形地势着手,看看这一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3、看年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降水量在哪个范围内? 【脆弱的生态环境】

过渡:看来,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的不利影响,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师生活动:阅读图8.11和图8.12,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哪些气象灾害? 追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结果? 讨论:为什么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是脆弱的? 【生态建设】

思考讨论:结合活动题1,黄土高原的人们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结合活动题2,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在,

丹凤县铁峪铺中学

八年级地理下册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增长仍然较快。思考下面各方面人士对解决这个问题的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课堂小结:应明确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原因及治理的途径 作业练习: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丹凤县铁峪铺中学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 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版]

黄土高原延安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教学设计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一)教学设计[1]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