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

发布时间:2020-03-02 03:56: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于丹《论语》心得

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陶渊明不为五斗折腰

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三个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真正的圣贤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心灵之道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

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子夏劝导司马牛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保持一颗虔诚的心,使自己的言行减少过失,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却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

修养做到的。

一个人能做好自己,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爱敬你如同手足兄弟。所以,做一个有良好修养的真君子,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既然生活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

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内心的自信与镇定。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该百年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小人之娇,骄傲的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

骨。

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有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现出来的则是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闲。

处世之道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无论父子母女之间,还是多年夫妻之间,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到了《论语》中说的“数”这个阶段,彼此已经不独立了,就产生了隐患,离疏远甚至崩溃就不远了。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既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家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然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对待工作的态度应该如何呢?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说,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先把你自己那个岗位做好,不要越俎代庖,操心别人的事,或是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到事。这是当代社会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职业化的工作态度。

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道义,就是行事的原则和标准。

子张学干禄,(做官)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阕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

“多闻阙疑”,就是要先带着耳朵去听,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就现放一放,“慎言其余”,就是自己觉得有把握的地方,说话是也要小心。“则寡尤”,就会少了很多怨尤。“多见阕殆”,就是要多看,有疑问之处也先放一放。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指导什么叫海阔天空呢?

一个人如果在说话里面少了指责、抱怨,在行为中少了很多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就能成功了。

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点。 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自己要懂礼节。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告诉他说:“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已安人”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修己以安百姓”,修炼自己,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孔子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如何做最要好的自己。“修身”,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第一前提。孔子和他的弟子力争做“最好的自己”,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别人曾追问子路,你的老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后来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我发愤用功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当我快乐欢喜的时候,我会忘了忧愁。在这样一个行所当行,乐所当乐的过程中,不知道我的生命已经垂垂老矣。这是孔子的写照,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理想

人格的一个写照。

儒家哲学说到底,是培养一种践道者,也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个阶层的精英的品格,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台下之乐而乐。”他可以忘却一己的得失,把自己融入到一个大的群体利益中。

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其前提有是朴素的,是始于足下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就是起点。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日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观于丹【论语】心得之【天地人之道】后有感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之道读书心得12

论语心得之人生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心灵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论语之三:为政之道

论语交友之道读后感

天地人拓展训练心得

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
《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