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语之三:为政之道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3: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语》之三:为政之道

在宋代,有部叫《鹤林玉露》的书中讲到宋初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辅赵匡胤定天下,辅赵匡义致天下,因此就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谈谈《论语》的为政之道。

一、什么是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之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是鲁国当时执政之上卿,也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人,他问政于孔子,孔子对他说,什么是政治呢?政治就是以“正”治理国家,只要为政者品形端正,那么国民就相继效仿而得其正。季康子你作为臣子架空了国君的权力,多有僭礼、逾矩之行,又如何能使将国家治理好呢?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又向孔子请教了一个问题:我怎么做才能让百姓敬重我,让下属忠于我?孔子回答说,如果你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品行庄严稳重,那他们自然就会敬重你了,如果你对君父有孝心,对子女臣子有慈爱,那他们自然就会忠诚于你了,同时相互劝勉而尚仁义。

综上所述,在孔子看来,所谓政治,就是一个修已而安民的过程。为政者的德性对国家治理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孔子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若为政者能以德治国,就能服众。

季康子又问了:‚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看来这个季康子还是没有领会孔子的精神,他说,那好!我就来个惩恶扬善吧!孔子说,治理国家那里需要打打杀杀呀?你若品行高尚,国民相继效仿,民风自然淳朴。

以上就是孔子对什么是政治的理解,他强调政治治理的德性需求,同时也泛化了政治的具体性,在《为政第二篇》中,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认为,我们对父母行孝,友于兄弟,虽是一家之治理,仍有修已而安民的效果,也可谓是政治,所以,政治并不一定只是身居高位者的事情,他也是普 1 天下百姓们的事,试想家家有孝悌,户户有仁义,那天下不就太平了吗,人民不就安乐了吗?这就是政治呀!

二、为政的基本要求

(一)以德治国

这是为政的总则,孔子认为以德治国比以法治国具有更好的影响力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恪‛

意思是说仅靠法制禁令可以约束百姓的行为,但不能让他们产生羞耻心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为政者若能身正以正民,那百姓不仅不会恣意狂为,还能自觉地约束和反省自己的行为。就是齐之以刑和齐之以德的不同结果,如果从经济效益上来考察二者,那么在孔子看来齐之以礼显然是更好的一种政治治理方式。当然,这也要求为政者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视之哉?”居上位者没有宽恕之心,行礼仪时趋于形式缺乏敬重,有国难而无哀伤,真是让人不忍目睹呀,为政者若此,又如何行正治呢?

(二)为政者应懂得敬信、节用、役时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千乘之国,大国是也,治理这样的国家,首先要做事,任何一时代都需要会做事、敢做事、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在社会政治混乱的时期,这批人显得尤为突出和可贵。其次,要使民信,中国有句古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政者之尊严和伟大归根结柢并不在其权高位重,而在其是否能得到民心,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孔子还补充说:‚民无信而不立‛,这里的信,一是讲百姓当有诚信之美德,一是讲为政者应当修身正正已以获得百姓的信任。再次是节俭,从道德的角度讲,节俭是一种美德,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节俭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管是对一个尚贫穷的国家而言,还是对一个富足的国家而言,节俭都是一种良好经济思维的表达。第四,为政者要懂得爱惜百姓,要让他们能从你的政治治理中得到实惠。最后,役使百姓也要讲究时机。不恰当的役使会让百姓辛劳、厌倦。

(三)为政者应当明是非,奖罚分明,举忠臣。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据说鲁哀公与孔子的关系很好,所以他们常常在一块讨论问题,鲁哀公曾经说:“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我和孔丘并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我们是德友呀,什么是德友呢?以德交的朋友,不是狗肉朋友。正因如此,

2 鲁哀公对孔子的死感到非常的伤心,他说“灏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大概是说,天不体谅我呀,怎么把孔子带走了呢?留下我一人,真是令我伤心呀!

在《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怎么能让百姓信服于自己呢?孔子说,一定要直枉分明,就是是非清楚,好坏分明。另外还要善用良臣,勿为奸臣所用,这样做就可以令民服了。鲁哀公执政时,国家的政权掌握在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之手,鲁哀公很不高兴,所以问了孔子这个问题,孔子说举用正直为公之人,除去曲枉自私之人,民受其利,乃服。反之则不服。鲁国此时,三家专横,即是举枉错诸直,故民不服。

(四)为政者应当率先示范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怎样为官,孔子对他说,要以身先之,起示范带头作用,这样,你的下属和百姓才能任劳任怨地做事,你的政令才能够得到实施。我们知道,子路是一个率直、勇敢的人,而且也很有政治才华,他曾数度做官:曾为季氏宰,曾做过卫国蒲邑的大夫,曾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因此常与老师讨教如何为官的问题,最后孔子还有针对性地勉励子路一定要恃久性。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做一次好人容易,做一辈子好人难,为官也是一样,有的人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烧完了,就打住了。孔子认为为政一定要持久,只有持久的政治才能真正为民谋福。对于为政而言,恃久地“先之劳之”也是考验其德性修养的过程。

(五)为政者定要尽职尽责,不代佾越庖

子曰:‚不在其政,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后人补充说,在其政则当谋其政.

(六)为政者要学会宽容,举贤才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不其舍诸?‛

(七)为政者行政要有正当的理由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3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 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矣。‛

三、为政的效果

(一)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论语《为政》选修课讲稿

论语为政篇感想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

论语为政篇教案

为政之道,重在用才

《论语为政》与管理艺术

《论语·为政篇》带译文

论语为政篇.教学设计

读论语为政篇心得体会

背民篓心 为政之道

论语之三:为政之道
《论语之三:为政之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