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深化师德建设基地学样实施方案 2

发布时间:2020-03-03 18:17: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深化师德建设基地学样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德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师德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精神,促进教师 幸福成长、办人民满意教育,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践行德州市教育局党委“三新、三提”的工作要求,在完成第一个师德建设三年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第二个师德建设三年规划,创新师德载体,深化师德建设,提升师德境界,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

二、目的意义

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校长在师德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和教师的主体作用,探索实现教师成长个性化服务方式,激活教师成长的潜能,开发教师个体的职业特长,形成教师的职业特色,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境界,加快我校形成教育特色、培育名师的进程。

三、总体要求

实施师德建设第二个三年规划,以校长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运行实施。在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每位教师扬长补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教师个体职业特长为载体,服务教师的个性发展,形成教师的职业品质和特色,将教师个体的职业特长转化为学校发展的优势教育资源,以教师成长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运行方式和途径

(一)明确深化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成立师德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师德建设办公室,确定工作室主任。明确工作职责、措施和目标。

(三)每学期或每学年初,教师个人进行职业特长申报,由学校组织评审认定。

(四)引导帮助教师做好个人职业特长发展规划,制定职业特长成长三年发展计划书。

(五)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阶段任务、措施、目标,确定教师职业特长服务内容,设计实施个性化、人性化、过程化、有序化的服务方式。

(六)制定教师职业特长成长积分制评价办法。

(七)搭建教师职业特长成长平台:学习的平台、研究平台、展示平台、激励平台。

(八)建立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

五、深化师德建设三年规划

第一阶段(2013年1月----12月):深化师德建设探索阶段:统一认识、完善方案、健全制度、全面开展。

1—4月份: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及《德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化师德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与要求,统一认识、增强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制定《寨头堡中学师德建设规划方案》,初步形成具体工作实施思路与相应的评价思路,完成“乐陵市师德建设基地学校”的申报工作。

5月份:所有教师综合个人工作岗位的需要和专业特长的基础,每人申报一项职业特长,由教务处负责安排与汇总统计。

6月份:由教师职业成长申报、审定、评价委员会对每位教师所报个人职业特长,结合教师职业发展需要与学校软硬条件进行审查、调查、审定,并报学校批准,之后成立各类教师职业特长小组,便于同一特长的教师学习与交流。

7—8月份:学校依据教师所申报的职业特长发展需要积极准备,分配场所、完善设施、创造条件,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领导小组与评审委员会依据不同专业、特长的特点,制定教师职业特长成长规划与《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形成职业特长成长过程管理、评价的思路,做好教师职业成长的引领。

9—12:为教师职业特长的自我成长阶段,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成员要广泛的开展调研工作,了解教师的需要,有必要调整的及时调整,增强时效性。加强指导与监督,保证人人主动参与,全员共同提高。完善过程评价、阶段性评价办法,制定总结性评价办法。

第二阶段(2014年1月---12月):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再完善、再提高,深化师德建设实干阶段,推广先进典型,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创建良好的师德氛围。

1---3月份:依据不同专业职业特长的特点,通过长廊展示、舞台展示、课堂展示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特长展示与评比活动,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表彰。全面推广好的做法与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的热情。

4月份:在总结与表彰的基础上,评审委员会对每位教师作出阶段性评价,每个学科组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广泛推广好的、成功的做法,并进一步完善个人职业特长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出教师的职业特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要求。

5---9月份:为教师子也特长的自我再成长阶段,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成员仍需广泛的开展指导、调研工作,切实使成功的经验能够在广大教师中推广,使低效的做法得到调整。通过体育节、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创造教师特长发展的展示平台。逐步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10月份:举办“我的特长在课堂”的比赛活动,每个教师职业特长小组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推出两节精品课,展示教师职业特长阶段性成长成果对高效课堂建设推动作用。

11—12月份:为“我的特长在课堂”的广泛推广阶段,使前期比赛和活动才成果与教师的职业特长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体现。 第三阶段(2015年1月---12月):全面展开评比总结工作,树典型、评名师、出成果,积极争创“德州市深化师德建设样板学校”,坚持做好师德建设的内化和提升。

1—3月份:举办教师职业特长成果大比武活动,进行各类名师评选活动对涌现出的典型进行公开宣传、表彰、奖励。评审委员会依据《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和终结性评比成绩对教师进行评价,领导小组对工作的坚持与深化作出具体可行性安排。

4—5月份:评审委员会指导各职业特长小组全面总结本小组的工作,撰写“X X项目教师职业特长发展总结”,推选确定各专业“德州市教师职业特长建设名师”候选人。

5---8月份:领导小组组织人选在各特长小组总结的基础上撰写《教师职业特长发展策略与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教育专注。关注“候选人”的再成长与在教师中的引领作用,力争整体的再提升。

9—12月份:归纳整理师德建设的系统材料,师德优秀论文集萃,教师职业特长成长档案,名师成功案例等等;向市教育局“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汇报我校的工作情况,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评比验收活动,争出德州名师,争创“德州市深化师德建设样板学校”。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使工作落实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规划、有落实、有监督。把师德建设作为对教师评价和考核的主要内容。每学期进行一次“班主任、任课教师师德承诺”公开签名活动。

(二)建立和完善师德评价、激励机制。发挥制度的引领作用,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教师职业特长发展的内动力。使教师的个人职业特长发展成绩与每学期的量化考核相结合、与各类评优树先活动以及岗位聘任相结合,增加教师职业特长发展的外动力。每学年举行一次“为师之道”师德案例评选活动。

(三)强化师德教育的宣传机构。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代表会,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网站等宣传工具,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宣传,使全体教师以及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对师德建设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都有明确的了解,形成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对师德建设活动中,以及日常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

(四)适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展示、评比活动。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的教师学习、成长氛围;每学期举行一次“我眼中的特色课堂”评选活动;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我最喜欢的个性教师”评选。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深化见习基地重在建设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2

师德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2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_2

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

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师德建设实施方案

深化师德建设基地学样实施方案 2
《深化师德建设基地学样实施方案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