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重点

发布时间:2020-03-02 23:59: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上编综述

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①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②政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社会——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④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矛盾:①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②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③资产阶级与地主

阶级的矛盾;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侵略的主要手段: ①军事侵略 ②政治控制 ③经济掠夺 ④文化渗透

2、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P33

3、与冯桂芬、魏源、林则徐、郑观应、严复、张之洞的内容

(1)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著作《校邠庐抗议》

(2)魏源:《海国图志》,内容包括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意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等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3)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

(4)郑观应:著作《盛世危言》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5)严复:著作《救亡决论》“救亡”口号;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6)张之洞:《劝学篇》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

4、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5、《马关条约》(日本)

1895年,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等等23150万两;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

6、《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

赔款4.5亿两白银;禁止反对帝国主义的组织;

7、甲午战争,邓世昌

8、中国近代史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①社会制度的腐败

②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2、戊戌维新(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第一次表演P50

(1)1895年,“公车上书”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①要不要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3)1898年,昙花一现仅存京师大学堂,宣告失败。

(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②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③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主要是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②对帝国主义抱有

③惧怕人民群众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43)与金田起义(1851年,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建号太平天国)

4、《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中心问题:土地。

(1)时间:1853年

(2)内容:①土地分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产品平均分配,实行圣库制度

③组织制度——建立以乡官制度为中心的地方基层政权

(3)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5、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转折点——1856年,天京事变P44

6、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洋务办的民用企业: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8、(补充)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

张之洞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2、章炳麟、邹容、陈天华、谭嗣同写的书(文章)名与内容 (1)章炳麟:1903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保皇观点,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邹容:《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3)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请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4)谭嗣同:《仁学》(戊戌维新时期)

3、中国同盟会

(1)时间:1905年

(2)主要人员: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3)地点:日本东京 (4)机关报:《民报》

(5)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起来就是三民主义)

4、黄花岗起义:72烈士的遗骸被赞于黄花岗 (1)时间:1911年4月27日

5、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1)时间:1911年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7、孙中山与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第一个革命团体

8、1905-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观点: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9、革命派主要阵地——《民报》

改良派主要阵地——《新民丛报》

10、袁世凯为了巩固其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的表现P69 (1)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未经国会同意,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军阀们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 (2)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兼并土地) (3)文化思想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11、“二次革命”的失败:1913年,武装反袁,北洋军阀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国民党缺乏兵力和财力,内部意见不一致,坚持两个月就失败了。

12、护法运动:1917年

13、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性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范围和历史任务

(1)时间范围:1919年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 (2)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

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

(1)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3)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新——无产阶级;旧——资产阶级

(2)革命时代不同: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旧——资产阶级革命 (3)指导思想不同:新——马克思主义;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4)革命前途不同:新——过渡到社会主义;旧——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运动的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五四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与《新青年》 1915年9月.陈独秀.上海.后改名

3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后成为上海党的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

4、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

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及其含义: (1)口号——“民主和科学”

(2)含义——民主既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科学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6、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P106 (1)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 ②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③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 (2)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具有的特点:

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②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着重进行了一下三个方面: 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②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③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7、中共一大召开(党的一大正是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 (3)主要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③讨论实际工作计划——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8、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

9、中共三大正式制定统一战线的方针

10、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孙中山.广州)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统一战线形成

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1、1926年7月北伐战争凯歌猛进

12、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导致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东北易帜”(1928年)

2、八七会议及意义P126 (1)时间:1927年8月7日;汉口秘密召开 (2)主要内容:

①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②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③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新的道路”的任务。

(3)意义: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3、三大起义:1927年

①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②秋收起义(湘赣边界;毛泽东;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4 ③广州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4、中央革命根据地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1年通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成立。

5、《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资本主义》主要内容 (1)《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3)《反对资本主义》:阐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6、1928年-1929年,第一个和第二个土地法

(1)1928年,毛泽东,井冈山,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2)1929年,毛泽东,兴国,党历史上第二个土地法

7、《义勇军进行曲》作曲——聂耳;作词——田汉

8、遵义会议及其重要意义 (1)时间:1935年,遵义

(2)主要内容:①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②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意义: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红军长征的胜利: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向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

2、福州事变: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当夜,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以北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以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展开。

4、1935年12月,中共在陕北瓦窖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5、“一二•九”运动与主要口号: (1)时间:1935年;游行示威 (2)主要口号:“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 (3)作用: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6、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

(2)作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7、毛泽东《论持久战》,抗日战争三个阶段 (1)《持久论战》:总结抗战10个月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2)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①战略防御阶段②战略相持阶段③战略反攻阶段

8、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9、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次重大战役 (1)1938年,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 (2)淞沪会战

10、八路军115师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1、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P161

5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①政治上②经济上③文化上

12、延安整风运动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时间:1941年

(2)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3)作用: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13、中共七大(1945年)命名毛泽东思想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重庆谈判和《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时间:1945年(重庆) (2)《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签订

主要内容: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内战。

3、三大战役(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的阶段。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历时52天,林彪、罗荣桓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历时66天,刘伯承、邓小平(总书记)、陈毅等 (3)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历时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4、(1)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解放军发起渡江、南京政权覆灭(1949年4月23日)

5、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 (1)《五四指示》①1946年5月4日(全面内战爆发前夕)

②主要内容: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③成效:(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2∕3地区)基本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6、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两个务必”

①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②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191 (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2)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P200

2、1949年10月14日广州市解放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过渡性,既有社会主义又有资本主义。P214

2、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个主体,一双翅膀” (1)一个主体——发展社会主义工业

(2)一双翅膀——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P230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1956年)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P236  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P238 (1)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 (2)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3)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科学分析。

3、粉碎“四人帮”(1976年)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P252  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存在的某些阴暗面,需要做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绝不应该才去“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方法。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  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

 P256取得的成就是那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

 三十二年来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的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

5、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P261-264  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6、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P252  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 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迫害

 学术文化事业在许多方面遭到摧残

 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 党风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邓小平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P265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P266

3、四项基本原则P27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P270

5、《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P270 (1)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功过于失

(2)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P281

计划or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P290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选择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1

中国近现代史纲print

中国近现代史纲完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1

中国近现代史纲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