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火灾发生时消防知识

发布时间:2020-03-03 15:52: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火灾隐患整改程序:

消防检查或巡查人员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

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接到火灾隐患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核查,及时确定整改措施、期限、责任人和部门,并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当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对不能保证消防安全,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火灾后的处置:

火灾发生后,单位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通过报警按钮或楼层电话等向消防控制室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及附近员工应当立即展开扑救,并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灭火行动组在组长的指导下,应立即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防止火灾蔓延。在消防人员到来后,积极协助消防人员对火灾继续扑救。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应立即组织捡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会同120急救人员对伤员进行抢救。 如何正确报火警:

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灾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但必须讲清以下内容。

一、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或名称、门牌号码,周围有何明显建筑或单位;农村发生火灾要讲明乡(镇)、村庄名称;大型企业要讲明分厂、车间或部位;高层建筑要讲明第几层楼等。

二、起火物。讲清燃烧的物品,如化工原料,油类等。

三、火势情况。如看见冒烟,看到火光,火势猛烈,有多少房屋着火等。

四、报警人姓名及所用电话的号码。以便消防部门电话联系及时了解火场情况,调集灭火力量,如在大的居民新村,还应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火灾逃生自救常识

掌握一定的火灾逃生自救技巧,会使自己的生命保障得到很大的提高。下面介绍几种实用的火灾逃生方法:

1、毛巾、手帕捂鼻护嘴

因火场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氧气少、一氧化碳多的特点,人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神经中枢中毒,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但毛巾与手帕不要超过六层厚)。注意:不要顺风疏散,应迅速逃到上风处躲避烟火的侵害。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向上蔓延快、横向蔓延慢的特点,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

2、遮盖护身

将浸湿的棉大衣、棉被、褥子、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但注意要捂鼻护口,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封隔

如果走廊或对门、隔壁的火势比较大,无法疏散,可退入一个房间内,将门缝用毛巾、毛毯、棉被、褥子或其它纺织物封死,可不断往上浇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延长救援时间的目的。

4、卫生间避难

火灾发生时,实在无路可逃,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水源丰富,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水也可从门缝处向门外喷射,达到降温或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

5、楼房着火逃生

当房门、楼梯或过道被浓烟烈火封锁、人被围困在宿舍里无法逃生时,可利用宿舍的阳台、阳台边的落水管逃生。也可采用绳索、消防水带,或将床单撕成条连接,顺着绳索滑下。如果隔壁的阳台较近,翻越隔档逃往隔壁的阳台。即使自己无力逃生,躲避到阳台上的人,也可赢得一些时间来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6、跳楼逃生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被迫跳楼时,低层楼可采用此方法逃生,但首先向地面上抛下一些厚棉被、沙发垫子,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7、火场上不要乘坐普通电梯。

这个道理很简单:其

一、发生火灾后,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故障,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其

二、电梯口通向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通道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8、逃生过程中,如果身上的衣物被引燃,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撕下,如果有水可迅速用水浇灭,或就地滚翻将火压灭,但注意不要滚动太快。一定不要身穿着火的衣服跑动。

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1、若宿舍内着火,应及时报告宿舍值班员,值班员应迅速报警,并按照疏散预案组织学生干部开展人员疏散,打开所有安全出口,保证疏散通道畅通。迅速利用水、灭火器,先扑蔓延火,把火势阻止在一定区域内,然后组织力量彻底消灭。若灭火器较少或没有灭火器,则利用消火栓,出水枪射水,控制蔓延火势,进而彻底消灭。若宿舍内火势较大,即无消火栓,又无灭火器,则关闭着火宿舍,并向门上泼水,把火势紧紧地封闭在着火房间,以待救援力量到达灭火。

2、若发现火势已突破着火房间,在楼道内蔓延,应向地面、墙面泼水控制火势蔓延,争取人员疏散时间。

3、电气类火灾,要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切忌使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4、人员疏散时,应维持好疏散秩序,防止拥挤践踏。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用毛巾、手帕、餐巾、床单布等捂住口、鼻,有组织地向安全出口疏散。当有人困烟火区时,救助人员应在搞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对被困人员用浸过水的毛巾、床单等捂住口、鼻。用背、抱、抬等方法救出或先营救到窗口、阳台等处,以待救援。

5、学生一旦发现着火,应立即报告值班人员或向邻近宿舍人员告急。走出房间后必须紧闭房门,以防火势蔓延。听到发生火情和紧急疏散的指示时,要冷静、迅速地按照疏散预案疏散。脱离危险后,严禁“重返”,切勿为财物失掉脱险的时机。

6、在烟雾中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严口、鼻,身体呈弯屈状向出口逃奔。如果已被烟火包围,应迅速关闭房门,用水浸湿毛巾、床单等物堵塞门缝,防止烟火进入,以待救援。待援时,要在窗口晃动手电筒或衣物并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消防人员及时救助。 三懂四会:

三懂: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火灾预防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 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 “四个能力”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答:“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培训教育能力”。 消防“三提示”

既提示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所在场所逃生路线、安全出口具体位置,遇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提示所在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等设施器材的放置处和使用方法。 二十问

什么是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答: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 什么是消防安全“三会三化”?

答: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管理标准化、标识明细化、宣传常态化。

三、单位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管理有哪些规定?

答:单位营业期间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不得将消防安全疏散标志遮挡、覆盖。严禁占用疏散通道或在疏散通道、防火间距内搭设货棚、货架、构筑物、摆摊设点等影响消防安全疏散的行为。

四、单位的灭火预案及演练有哪些规定?

答:单位应结合各自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制定相应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专职消防队伍应加强灭火业务训练,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预案演练。

五、单位和公民的消防法律义务有哪些? 答:(1)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2) 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3) 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4)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六、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现场工作人员应履行哪些义务? 答: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

七、如何使用灭火器?

(1)拔出保险销,立于离着火点的有效距离上风处。

(2)手握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压使干粉喷出,适当摆动喷嘴,使喷雾横扫整个火焰根部并逐渐向上推移。

八、发生火灾后应急程序是什么?

火灾确认,使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扑救初起火灾同时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当班人员按照灭火预案中的相应职责,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营救被困人员,并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

九、电气设备火灾扑救方法是什么?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首先断绝电源。在带电情况下,可用二氧化碳、1211和干粉灭火器扑救。但应注意不要让人身的任何部分接触带电体,并注意通风。断电后与其他火灾的扑救方法相同。

十、单位防火巡查应当如何组织?

答: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十

一、单位防火检查应当如何组织?

答: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十二、单位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如何处理?

答: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在火灾隐患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十

三、发现火灾要及时报警,报警人应注意什么? 答:报警时,报警人应当讲明以下内容: (1)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和详细地址;

(2)发生火灾的部位,是否有人员被困,什么物质燃烧; (3)报警人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4)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还应说明消防车的行驶路线,并派人到主要路口接应。

十四、人身着火扑救方法是什么?

答: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设法把衣、帽脱掉:如果一时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脱去上衣、帽,身上的火也就灭了。身上着火,如果来不及脱衣,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如果身上火势较大,来不及脱衣服,旁边又没有其他人协助灭火,则可以跳入附近池塘、小河等水中熄灭身上的火。 十

五、自救逃生时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迅速撤至安全地点;利用现有救生器材逃生;利用建筑物本身及附近的自然条件逃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条件逃生。

十六、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的频次和内容是什么?

答: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十七、对个人有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行为的,应给予什么处罚? 答:根据《消防法》第60条第2款规定,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十

八、对个人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应给予什么处罚? 答:根据《消防法》第60条第2款规定,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十

九、对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行为,应给予什么处罚? 答:依照《消防法》第63条规定,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十、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应给予什么处罚? 答: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各岗位员工如何查改身边的火灾隐患?

答:各岗位员工应当每日上、下班前进行岗位防火自查,检查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2、附近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通畅;

3、附近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5、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安全教案火灾发生时

教学设计 火灾发生时

《火灾发生时》教学设计

当火灾发生时教案

《当火灾发生时》教学设计

当火灾发生时的教案

《当火灾发生时》教学设计

火灾发生时教案教学设计.

发生火灾时消防监控室操作人员应急预案

电气火灾消防知识

火灾发生时消防知识
《火灾发生时消防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火灾消防知识 消防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