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5: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促进邻里团结

构建和谐社区的现状及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发展文明城区的客观需要,是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而要构建和谐社区,应从“促进邻里团结”着手,只有邻里和睦,才有社会和谐。孟子“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则生动描述了邻里友善相处、社会美满和谐这一令人神往的意境。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节奏变快,人口流动增大,社区居民成分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差异性越来越大,邻里间缺少公共沟通平台,交往和沟通越来越少。因此,构建和谐社区要在扩展社区服务,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建立社区服务机制,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本课题组在对莲花五村社区(纯居住区)、梧村社区(商贸、居住区)、五通社区、何厝社区(村改居的社区)等几个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调研后,对当前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社区在做好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各社区党委要求党员要模范地搞好邻里团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以做好辖区内企业的党建工作为契机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展服务群众,关心弱势群体的活动。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1、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活动宣传板及标语,或与同驻企业共建联合创办社区报等方式,加大宣传本社区的好人好事,刊载有关构建和谐社区的内容;社区在开展各种活动时,散发《构建和谐社区、争创文明城市》等有关宣传材料或举办有奖知识抢答活动等。

2、定期召开居民小组会议或举办专题讲座,倡导构建和谐社区的理念。如:莲花五村社区请厦门市委讲师团“鹭江讲坛”成员、学校教师分别宣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做“五好公民”》等;梧村社区党委还成立了社区党校业余讲师团。

3、开展社区级、街道、区、市、省的“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评选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五好文明家庭”,如莲花五村2007年评为社区级”五好文明家庭有769户,街道级有388户,区级有194户,市级有5户,省

1 级有1户,共1357户,占总户数的64.68%。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活动,努力构建居民情感交流的平台。

1、开展各式主题活动、邻里节活动,举办卡啦OK大家唱、文艺演出、电影专场,组织合唱、舞蹈、气排球、棋类等活动,社区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老人幼儿亲情联欢,增进了居民间的情感交流。

2、社区老龄协会、妇联、关工委,组织老人、妇女、青少年参观、培训、义诊、慰问活动等,不断扩大居民的接触面和参与面。

(三)开办社区老龄大学、老龄之家,让居民在学习活动中增进友谊。社区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如场所、设备、师资资源等,开办老龄大学、老龄之家,使老龄同志走出封闭的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增进了感情,建立了友谊,大家从陌生到相识、相助,融入到社区的大家庭中。

(四)同驻共建,多方参与,将不和谐因素排除在萌芽状态中。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地段民警等各有关单位联合互动,综合治理、排解矛盾,将细微的不和谐因素消除在萌芽状况之中。

此外,在村改居过度期内的社区,社区主要把精力用在工程建设项目上,做好土地被征用后居民的生活保障,保障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对困难户做到应保尽保,有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从源头上对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提供物质保障。

二、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不足与困难

虽然我市构建和谐社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也应当看到当前和谐社区的创建中,尚存在诸多不足和困难,主要有:

(一)居民对社区缺乏认同感,社区活动参与面不够广,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参与人员大多为退休老人,而住在社区的在职人员参与少,他们的的观念相对较淡薄,对社区关心不够。

(二)社区服务功能被弱化。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更多地忙于上级行政部门的工作检查、验收,据不完全统计,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有140多项工作要由居委会承担,他们经常加班加点,疲于应付,削弱了社区服务功能。

(三)缺乏栋(梯)长工作机制,职责不明确。栋(梯)长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骨干力量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线力量,但是目前栋(梯)长在工作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其职责主要是抓计生工作,在促进邻里团结方面的作用的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经费不足,缺乏硬件设施、活动场所。在调研过程中,多数社区反映当前社 2 区经费困难,硬件设施相对滞后,活动场所不足,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的瓶颈。

(五)政府服务跟不上村改居项目开发的需要。由于政府有些后续的服务工作跟不上,有些村改居社区,拆迁后土地仍闲臵着,无上项目;有的“金包金”工程已建成并完成招标工作,但由于有些部门对工程没及时验收,导致工程无法及时交付使用,影响居民的切身利益。

三、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社区党委的领导是促进邻里团结,构建社区和谐的关键。社区工作开展得如何,要看党委重视程度,决策是否与时俱进,是否有创新观念。社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微观入手达到宏观之大成,健全和完善创建和谐社区工作领导班子,领导班子要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检查落实到位。要通过有力的领导、有效的协调、将整个创建过程始终纳入“四个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管理之中。要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办,民求我应”的亲民爱民理念为不懈的追求,开创邻里团结,社区和谐的新局面。

(二)出台《关于加强当前新型邻里关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是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依据。政府应出台《关于加强当前新型邻里关系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提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与邻为善、互助友爱、明礼诚信、和睦相处”的新型邻里关系,拓展社区服务功能,使邻里团结 构建和谐社区工作有章可循。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文明和谐社区意识,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思想基础。居委会要发挥群众自治组织自我教育的传统优势,运用各种形式的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宣传“厦门市市民文明公约”、“厦门市‘十不准’规定”,使之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吸引社区居民普遍参与“爱心送温暖”、“志愿者”、“扶残助困”等道德实践活动,培育居民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建设和谐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在活动中得到熏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四)建立并落实长效的工作机制是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制度保障。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是项永久性的工作,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使工作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

1、建议以栋(梯)为单位,开展活动,搭建本栋(梯)居民交流沟通平台,使之成为栋(梯)邻里团结的载体和纽带。由现有的梯长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活动,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喜闻乐见、讲求实效;引导居民“敲门问声好”、“开一扇门、握一次手、聊一回天、赠一句言、献一片情、解一份忧”,从中提高人们团结互 3 助的意识,形成和睦相处的氛围,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社区的归属感。

2、建立本栋楼的互助联络网。要弘扬中华民族街坊邻里那种朴素、真诚、友善、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本栋梯住户的电话联络网,开展“邻里互助”的服务活动,如独居老人的平安铃可请中青年作为第二责任人,协助独居老人采购日常较为沉重的生活用品,代请医生等。

3、制定楼道文明公约,共同维护邻里和睦关系。制定并张贴楼道文明公约,公约要简明、易懂、可行,能得到大家认同。

4、加强栋梯住户的动态管理。遇到本梯有的房子出租或出售,梯长应及时向新住户介绍本梯的“楼道文明公约”及交待房屋装修中应注意的事项,做好栋梯住户的动态管理。

5、要科学地建设和管理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结构要合理,既要有驻地单位的志愿者,又要鼓励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建立一整套社区服务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和鼓励政策。

6、加大邻里和睦表彰力度,大力弘扬“邻里团结”的文明新风。对在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中表现积极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每年可由社区推荐,由街道办、区、市、省每年或每两年表彰一批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并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大力弘扬邻里团结的文明新风,鼓励居民做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的实践者,中华美德的传承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和谐社区的建设者,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营造“和睦邻里”的氛围。

(五)整合资源,激发参与热情,形成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社会合力。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全体居民的参与与支持,也离不开驻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充分调动社区所有群体参与共建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认识到自我发展与社区发展的一致性,把单位目标、个人目标与社区建设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驻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和谐共建活动中,才能实现共建各方互助合作与互利互赢。可定时开放驻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的活动场所,解决社区开展活动所需场地的问题,或租用驻辖区企业的闲臵地盘,积极构建社区内设施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六)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改善社区开展活动的条件,是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物质保障。目前,各个社区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条件不尽相同,有的缺乏活动场地,有的缺少硬件设施,普遍深感资金短缺。建议各街道根据各社区的工作任务,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资金;其二,一年重点安排一至两个社区的重点 4 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把全市社区基础建设工作搞好,其三,建议发挥社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由各社区根据本社区的工作实情编写年度工作计划,财务预算,上报街道办,街道办负责审批监督,按时下拨资金,并监督资金的使用。这样,不仅邻里团结,社区和谐搞的好,而且将全面提升厦门市社区其它各项工作的品味和成效。

(七)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是当前促进邻里团结 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重心。大力倡导“互帮互助、与邻为善”的亲情邻里关系,关注低收入群体、困难家庭、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建立弱势群体资料库,进行动态管理,每年对辖区内弱势群体普查一次,确定当年度的贫困户,或根据贫困当事人提出经审核,更新弱势群体资料库,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扶贫助弱献爱心活动、“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等,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温暖;为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和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创建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和成就感,促进社区群众的心理和谐,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提高社区居民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使社区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温暖大家庭。

在当前,要认真做好村改居社区的项目开发和及时交付使用。政府在进行土地拆迁和发放土地补偿金的同时,应及时做好项目工程建设、招商,及时做好工程验收工作,保证工程及时交付使用,安排好村改居居民的再就业问题,消除隐形忧患,使社区和谐、社会长治久安。

课题指导:叶必勇 课题组长:郭国音

课题组成员:沈友兰、涂育杠、钟文鸿、曾秀琴

课题执笔:郭国音 二00八年八月二十八日

构建和谐社区的探索与思考

构建和谐社区的探索与思考

促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关于开展“促进邻里和睦、构建和谐社区”活 动 总 结

“邻里团结”先进事迹

13.邻里团结

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探索与思考

和谐社区邻里现状问卷调查

构建和谐社区与便民服务

构建和睦邻里关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与建议
《促进邻里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与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