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学教学中的模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2: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学教学中的模仿与创新

章向阳

模仿是被动的机械运动,而创造能力却要有独创性,但是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模仿不仅不会影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反地还会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模仿’在数学教学中一直被排斥,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教学理念。比如:联想是大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联想是与表象的相似因素有关,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数学课本中的例题与练习设置恰恰就是这样关联的。这也说明必要的模仿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还是应当培养学生的模仿力。

模仿的根底是知识,而学生创造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与他所掌握的知识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收集各种题型、积累各种解题思路,才能在脑中储存素材,直接学到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为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比如:在分数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分数变化时,学生没有一段时间的模仿,是无法对分数进行理解的。例如:2∕3 =4∕6=8∕12,让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学生逐步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但往往把“0除外” 丢了。这时可以及时启发学生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原型中展开联想,发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补上“0除外”,否则这一性质不能成立,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一种优化比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就能使一些表似实异的概念或研究对象条分缕析,思维和认识必然清晰有序。通过比较辨析,让学生从表面的“同”中悟出实质的“异”来,从而加深了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有些教师认为现在的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就没有创新。从而或略一些好的传统方法应用,或略基础知识,或略理解和对法则熟练掌握。但是,如果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而模仿性的练习恰恰是对概念理解和熟悉的最佳方法。在辅导学生解答一道题目时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教学,此时的模仿又是学生进行创新型思维的有形的梯子。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不珍重思维上升的渐进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在思维过程中实现的,而学生思维的进程正确展开,有赖于教师积极的引导,我们不能矫枉过正。

论文札记:文中的“学生通过收集各种题型、积累各种解题思路,才能在脑中储存素材,直接学到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为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并不代表我赞成“题海战术”,只是想强调模仿的重要性,以及与创新的关联。

模仿与创新

创新模仿与知识产权

三分钟演讲——模仿与创新

创新,从模仿开始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经验与创新

创新与模仿地心历险记2观后感

有关教育中的模仿和创新论文

模仿名师教学

英语语音教学中的模仿训练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数学教学中的模仿与创新
《数学教学中的模仿与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