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效教学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8:27: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效教学反思

大连保税区青云湖学校 韩静

任教初中化学多年,我认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制取氧气得实验。变质的大米不能食用等等。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培养良好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教师的情绪对一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感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若教师一上讲台,即面带微笑,充满激情,信心百倍,衣着得体,言语铿锵有力,势必能使学生为之一振、情绪激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看整节课无不声情并茂、跌宕起伏、节奏明快。情绪把握自然和谐,学生岂有学不好之理?情感教育有熏陶性,感染性,有强大的作用,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发挥猜想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化学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让学生提出猜想质量变大,还是变小、或者不变。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2.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可以使化学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创造力的孕育、萌发创造了条件。

三、合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教材中编入的大量插图。如“雕象的腐蚀”形象直观,学生易懂。教材图讲钠米管拉小车,学生很容易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他们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跃,感觉到身边的化学现象自己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了,在成功的喜悦中求知欲就会油然而生。

四、注意讲课的效益和练习的效益

不能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拼命讲,该详讲的略讲,该略讲的详讲;要注意处理好差生与整体的关系,不要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象新授课那样从头而起,不能为照顾个别差生,降低要求,从而滋长学生的不良情绪,也不能为个别优生,而让全班学生陪读。即要注意教学信息和教学的层次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增加课内练习的密度和强度,练习要适时、适量、适度,有梯度,具有开放性。注意资料的选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教材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争取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分析

韩静

“元素”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元素概念不清楚,那么元素、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搞清楚,但这一概念很抽象,特别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原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学生没有学习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于理解。

课本中对元素概念的导入是: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元素的概念,知道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份。例如,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和水中所含氢元素是相同的,氧气和水中所含的氧元互也是相同的。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以后,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此我们对元素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但前面的学习学生根本没有了解元素的概念,只是接触过元素的概念,没有了解且硬说已了解且要根据以前的“了解”基础来学习元素,学生能不晕吗?

学生此时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此时例出氢

1、氢

2、氢

3、碳

12、碳

13、碳14有原子结构表,由学生分类,教师说明:核外电子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得失电子现象,所以不宜作为分类标准,然后由学生讨论原子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决定元素种类的百原子核的质子数,在初中阶段也是根据质子数来区分不同类原子的。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也决定原子种类。由此得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这样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才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有人认为不该运用同位素的知识,理由是还没学习同位素,我想说的是只要是真科学,只要学生能接受,运用一点后面的知识帮助理解新知识,就可以大胆的运用,且对今后的学习会有帮助。我在上这课时之前把这个观点拿出来与老师们讨论过,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证明,运用点同位素知识讲解元素概念,学生的凝惑少了,效果更好了。

化学教学要求学生运用规范的化学语言,对物质的描述中一般是“元素与组成”匹配,而“分子(或原予、离了)与构成”匹配。“某种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某物质由什么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某分子由多少个某原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这些都要向学生交待清楚。

元索符号的教学,除了要向学生讲清楚元素符号的写法和含义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元素符号的记忆,要尽快早使学生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这项工作要强调要严抓要落实,要让每个学生过关。有些学生较懒不愿意记知识,背符号,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记忆比赛,在相同的时间里看谁记得准记得多。告诉学生记忆是智慧的一部分,记忆可以煅练出来,现在开始煅记忆力吧。下一节化学课听写元素符号,至时看谁写得最多又看谁写得最少。

对学生元素符号记忆效果的检查可以象检查学生背英语单词一样写,防止有些调皮的学生翻书偷看,教师可以把书收上来听写元素符号,这样才能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对于写不出来的要求学生罚抄多少遍,然后再听写直到完企掌握为止。化学教学中,实验、探究固然重要,但一些工具性的知识还得强记强背。

有效教学基本功培训总结

外出培训总结(有效教学模式)

有效上课,培训总结

《有效教学》培训心得

有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培训体会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课程培训总结

有效教学管理年总结

有效教学培训总结
《有效教学培训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