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

发布时间:2020-03-03 12:44: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

体育新闻传播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学科简介

体育新闻传播方向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分支研究领域,也是体育学与新闻传播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当今的体育产业链条由赛事资源、媒体资源、广告与赞助资源、受众资源四个环节所构成,其中,媒体资源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因此,体育新闻传播主要研究基于大众传播层面上的体育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实务规律。

本研究方向从2002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十余名,包括教授7名,大部分导师具有博士学位,他们先后承担了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20项省部级项目和数十项厅局级项目,获得了十余项省部级奖励。毕业研究生一般从事新闻报道、公关广告、文化宣传等工作。

本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的特色在于,在教学方面,其课程体系涵盖了一般新闻传播学的传统理论与实践领域;在研究方面,其研究重心涉及到媒体体育、媒体运行服务、体育解说评论、跨文化传播等国际前沿学术问题。本方向所培养的研究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二、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具有开拓和创新能力的,能在体育新闻传播学领域从事实践、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较强的法律观念、职业道德与行为自律意识,有顽强拼搏的事业心、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

2.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培养勤奋学习,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能,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体育新闻业务实践的能力,以及体育新闻传播领域教学及科研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体育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能进行基本的会话。应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4.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拥有自我锻炼与保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研究方向

体育新闻传播

四、学制、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学习期间,前一年半为课程学习时间(包括文献阅读和教学实践),后一年半为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研究生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一般不得提前毕业或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种。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18学时为1学分。硕士生至少修满36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公共必修课11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专业方向课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1.公共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3学分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自然辩证法1学分。

(2)外国语8学分。已通过英语六级考试者,可以申请免修英语课程,但必须参加英语课程结业考试;已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者,可以免试英语课程,英语课程结业成绩按90分计算。

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应能够反映本学科学位的基本要求,能够体现出基础厚、内容新、专业面宽、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确保硕士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外语会话能力、计算机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与创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各专业要坚持按二级学科设课,充分发挥我院教、科、训三位一体的结构优势和各位导师的研究专长,确保最佳教学师资配备。

3.补修课

对于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门大学本科的主要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公共选修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18学时为1学分。

六、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实践和参与大众健身与竞技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除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授课模式,还可采用较为灵活的专题讨论、专题报告、专家讲座、考察与实践等模式,扩大学生学术视野,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3.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教研室(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或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搞好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按时组织研究生进行专业外语的学习和开题报告,组织安排教学实践,组织研究生定期参加有关学术活动,鼓励并尽力帮助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

4.研究生在选定导师的一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经教研室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

5.各教研室可成立研究生指导教师小组,成员应主要是研究生导师,可吸收具有导师培养条件的中青年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参加。导师组在教研室领导下集体把关、协同指导,采取必要的集体培养方式和措施,确保研究生工作的落实。

6.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以公共课和基础理论课学习为主,同时进入专业课学习和学位论文选题。

7.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作出综合评价,淘汰不合格者。

七、专业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各专业应把专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安排。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若干章节的讲授;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协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指导试验设计、实验报告,或组织课堂专题讨论;深入新闻媒体进行实习;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实践等活动。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较为适宜。研究生一般不得免修专业实践。

八、成绩考核和毕业

课程考核的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60分为及格,考查成绩一律按合格、不合格评定。学位课程(必修和限制选修课程)一律采取考试方式,75分为及格;选修课可视情况采取考试和考查方式。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补考,必须重修。

考核课程的名称必须和培养方案所设课程名称一致。考核后应把成绩登录在《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考核成绩登记单》上,任课教师或课程组负责人签字,于课程结束后两周内交到研究生办公室,否则概不登录成绩,一律不给学分。

实行硕士生学术活动报告制度。硕士生在申请学位前至少参加6次以上学术讲座。每次学术活动要有600字以上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以及对学术活动的评述。完成的总结报告经导师审核签字后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备案,并记相应学分。

"专业实践"为全日制研究生的必修环节,记2学分,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在学期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媒体实践环节,以增强其实践能力。每次实践应有书面记录,在申请学位前,书面记录交研究生院培养办备案,并记相应学分。

研究生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分、必修环节、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符合其他毕业及学位条件者,准予毕业并可申请硕士学位。

九、学位论文与答辩

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应完成和选题相关的有较大信息量的文献综述。在学习期间应完成两次文献阅读报告,其中一次可结合论文选题的开题报告进行,另一次可作为学年论文,第一学年必须完成一篇学年论文。三年内,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论文,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做一次专题报告,或以第二作者身份与导师合作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的选题工作原则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提交撰写论文的工作计划,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跨学科的研究选题,开题时应聘请相关学科专家3至5人),经导师组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才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教研室负责,学科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检查督促。提交开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0个月。

开题报告以答辩形式进行,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一般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20篇);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开题报告答辩环节须有至少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者审定并签署意见。答辩小组的组长必须由导师之外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本专业人士担任。答辩环节未能通过者,必须重新开题。

硕士生的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0.5至1.0万字。开题报告前,需办理开题报告资格审查手续;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后,须完整填写《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书》,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留存,毕业时归入学位档案。

硕士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论文中的资料要翔实可靠,观点正确,思路清晰。论文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位论文的答辩严格按照《武汉体育学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流程》规定的程序进行。

十、学位授予

论文答辩通过且符合其他毕业及学位条件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

一、教材与参考书目

研究生培养所采用的教材与书籍,应体现与本科教学的层次区别,反映本专业国内外的先进水平。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新闻传播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课 101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11学分

101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2

101001 英语 144 8 1-2

专业基础课

(体育新闻传播) 112003 体育社会学 36 2 1 8学分

112006 电视体育研究 18 1 1

112007 体育新媒体研究 18 1 1

112008 新闻传播学经典文献导读 18 1 1

112005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18 1 2

112009 媒体体育研究 36 2 2

专业方向课(体育新闻传播) 113001 学术活动 36 2

9学分

113002 专业实践 36 2 3

113003 体育新闻传播理论 36 2 2

113004 体育新闻传播业务 36 2 1

113005 大型赛事媒体运行服务 18 1 2 非 学 位 课 程 选 修 课 104001 英语口语 36 2 3 不得少于 8学分

104002 英语写作与翻译 36 2 3

104003 计算机应用 36 2 3

104004 体育科研方法 36 2 3

104005 多元统计分析 36 2 3

104031 数字体育概论 36 2 3

104007 体育信息检索 36 2 3

104037 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 36 2 3

104041 大众体育组织与管理 36 2 3

104053 体育新闻摄影 36 2 3

104019 创业学 36 2 3

104008 体育法学 36 2 3

104009 体育文化实证研究 36 2 3

104012 体育测量与评价 36 2 3

104052 运动营养学 36 2 3

104064 运动疗法 36 2 3

104027 科学运动的生物学基础 36 2 3

104060 中外音乐鉴赏 36 2 3

104022 游泳 36 2 3

104023 乒乓球 36 2 3

104024 体育舞蹈 36 2 3

104025 网球 36 2 3

104026 体育游戏 36 2 3

104028 桥牌 36 2 3

104030 健身健美 36 2 3

104042 篮球 36 2 3

104043 排球 36 2 3

104044 足球 36 2 3

104045 羽毛球 36 2 3

104046 健美操 36 2 3

104047 高尔夫 36 2 3

104048 太极拳 36 2 3

104049 健身气功 36 2 3

104056 武术 36 2 3

104058 中华民族民间健身舞蹈 36 2 3

104059 有氧舞蹈 36 2 3 注:(1)硕士生至少修满36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8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

(2)跨学科或专科毕业的研究生必须补修1-2门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由指导教师指定,不计学分。

(3)其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可作为本专业的任选课。

(4)学位课程中的公共必修课和非学位课程的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统一设置。

(5)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一般以课程组方式授课,主讲教师可以主讲其中的若干专题。

(6)各门课程中所包含的具体专题,详见附件1,附件2为本方向学生的阅读书目。

附件1:

体育新闻传播方向各门课所包含的专题内容

一、专业基础课(6门,8学分) 1.体育社会学(32学时,2学分) 体育的历史变迁 体育与社会化

体育运动中的偏离行为 体育与性别 体育与社会阶层

体育与经济:商业体育 体育、政治与国家 未来的体育运动 本课使用教材:(美)杰·科克利《体育社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参考教材:卢元镇《体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2.电视体育研究(16学时,1学分) 视听媒体美学

电视体育传播特性导论 电视体育新闻 电视体育专题 体育解说评论 电视体育频道

电视体育与体育产业化 电视媒体与奥林匹克

3.体育新媒体研究(16学时,1学分) 新媒体传播导论 网络体育报道

网络体育直播(含视频直播与图文直播) 社交网站与体育信息传播 体育博客与微博

3G技术与体育新闻传播

4.媒体体育研究(双语教学,32学时,2学分) The mediasport playing field Mediasport institutions Mediasport texts Mediasport audiences 本课使用Lawrence A.Wenner所编的《媒体体育》(MediaSport)一书 5.新闻传播学文献导读 (16学时,1学分) 参考教材: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密尔《论自由》 李普曼《舆论学》

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 霍夫兰《传播与劝服》

施拉姆《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诺曼《沉默的螺旋》

戈尔丁等《文化、传播和政治经济学》 6.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16学时,1学分) 导论 调查 内容分析 访谈 个案研究

开题报告与毕业论文写作

二、专业方向课(3门课,5学分)

7.体育新闻传播理论(32学时,2学分) 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分析 体育新闻传播与专业主义 体育新闻传播与商业主义 传播政策与记者职业道德 体育新闻传播的受众

全球化背景下的体育新闻传播 体育媒介的经营与管理

8.体育新闻传播业务(32学时,2学分) 体育新闻报道的本质 体育报道选题与策划 体育采访 体育消息写作

体育特写(特稿)写作 体育深度报道(精确性新闻、调查性报道等)写作 体育评论写作 体育版面编辑

9.大型赛事媒体运行服务(16学时,1学分) 大型赛事媒体运行服务的历史 大型赛事媒体运行服务的内容 大型赛事新闻服务 职业联赛媒体运行服务 体育赛事危机处理

附件2:

体育新闻传播方向研究生阅读书目

一、新闻理论 李良荣等:《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法]瓦耶纳:《当代新闻学》,新华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 [美]杰克·富勒:《新闻的价值》,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英]鲍勃?富兰克林:《新闻学关键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美]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北京广播学院,2000年版 [美]比尔?科瓦齐 ,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二、新闻业务 郑兴东:《不要这样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1年版 安德鲁·博伊德:《广播电视新闻教程》,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群,徐力:《电视体育解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柏兴,王宗保,龙长征:《专业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编辑?作者?审读?校对须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宸:《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凯利?莱特尔,朱利安?哈里斯,斯坦利?约翰逊:《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史蒂夫?威尔斯坦:《美联社体育新闻报道手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杰里?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美]史蒂夫?威尔斯坦:《美联社体育新闻报道手册》 [美]布鲁斯?加里森:《体育新闻报道》,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 [美]布雷恩·S·布鲁克斯:《编辑的艺术》,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菲尔?安德鲁斯:《体育新闻:从入门到精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汤姆?海德里克:《体育播音艺术》

三、传播学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美]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荷] [英] [美]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荷] [英] [美]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玛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阿瑟?阿萨?伯杰:《媒介分析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赛弗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版 [美]威廉?尼克斯等:《体育媒体关系营销》,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编:《奥运会媒体运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麦奎尔、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加]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美]赛弗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迈克尔.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美]罗斯扎克:《信息崇拜》,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 [美]凯瑟琳.米勒:《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美]罗杰.菲德勒:《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法]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中文版 [美]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中文版 沃纳赛弗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力丹,易正林:《传播学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宋昭勋:《非语言传播学概论》,天地出版社1999年版 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李河:《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崇山、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明安香:《当代实用公共关系》,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

四、社会学及其它相关学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中文版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版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齐格蒙特:《流动的现代性》,三联版 [日]北川隆吉主编:《现代社会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文版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中文版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美]艾尔.巴比:李银河译,《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杰?科克利:《体育社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中文版 [美]奈斯比特:《大趋势》,1984年中文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澳]大卫?罗:《批判性读本:体育、文化和媒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英]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

武汉体育学院网球

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

体育社会学 期末考试重点 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社会学(推荐)

体育社会学(推荐)

体育社会学2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04030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