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0:4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全国工商联《关于开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的通知》要求,北京市工商联高度重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调研。调研中,北京市工商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全面部署、参与走访,领导班子成员参与问卷设计和座谈,自4月以来,共组织了座谈会6场,实地走访民营企业100余家,发放回收调查问卷498份,结合北京市宏观经济形势和问卷研讨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如下:

一、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点:

当前,北京市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首都经济在转型发展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截至2018年1季度末,全市规模以上非公单位2.4万家;1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007.3亿元,同比增长7.8%,较2017年全市6.7%的增长率高了1.1个百分点;创造利润945.6 亿元,同比增长36.4%,经营状况良好。同时,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加速“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发布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及一揽子支持政策,形成了全市上下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2018年一季度,北京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6%和14.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22.6%,

1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对零售总额的贡献率达到86.7%。智能电视、集成电路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1倍和15.8%。1-2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收入保持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金融信息服务业和网络借贷服务实现收入分别增长81.9%和53.6%。同时,结合此次调查情况,首都民营企业发展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企业技术创新活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 一是企业更加重视研发投入。2017年,北京市全社会研发经费之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超过发达国家同期水平。2018年1季度,中关村研发人员合计54.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7.5%,企业内部的日常研发经费支出4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3%。调研中,57.41%的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以上,36.73%的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收入的比超过5%以上,较去年的19.89%有大幅提升。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企业获得相关认定、提升企业价值的意识较高,有64.34%的企业都获得了有关认定,其中11.8%的企业获得了国家(省级)以上认定。19.96%的企业获得了5件以上发明专利,高于去年5%的水平。企业在主要技术来源上更加注重发挥自主性,55.42%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24.49%的企业通过人才引进、16.26%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技术。在自主创新驱动下,企业创新产出突出,完成了一批全球领先的前沿技术:百度实施开放自动驾驶平台计划,抢占无人驾驶领域制高点;旷世科技、商汤科技等围绕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领域正形成集群式突破;独角兽公司寒武纪科技研发完成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系列,占领全球领先地位,首都民营企业知识创造

2 开始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企业主要技术来源自主开发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技术转让企业并购其他5.42%13.05%24.49%16.26%13.25%55.42% 三是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能力增强。2017年9月,北京市发布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为北京制造的升级转型注入新动能。调研中,38.95%的企业实现了产品销售渠道的网络化,56.81%的企业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商业和运营模式,实现了个性化、智能化生产,12.65%的企业建立了双创服务平台。通过“触网”,以信息技术服务为支撑,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转型动力和发展潜力。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企业互联网融合情况产品销售渠道网络化个性化定制产品智能化智能化生产建立双创服务平台工业企业服务化转型都没有16.26%14.05%12.65%7.42%11.84%26.50%38.95%0.00%10.00%20.00%30.00%40.00%50.00%

(二)企业品牌建设有所提升

一是品牌价值有所提升。相当大比例参与调查的企业仍然缺乏

3 品牌意识,品牌创新能力较弱,但整体情况较2017年年底调研数据有所提高。拥有5个以上省级以上著名商标的企业占比达到3.2%,比2017年年底数据提高了1.55个百分点,没有省级以上注册商标的企业占比为52.81%,较2017年年底减少了7.08个百分点。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上,30.12%的企业自主品牌产品收入比重小于20%,,但也有32.53%的企业实现了50%以上的自主品牌收入。自主品牌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企业质量管理情况好于预期。47.21%的企业采用了专业的生产质量管理办法、86.33%的企业产品通过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半企业采取了质量风险控制和质量成本管理、执行国家以上标准的企业占比达到55.61%,其中有17.06%的企业执行了国际标准。

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措施质量风险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质量在线监测质量在线控制其他0.00%16.46%13.05%9.83%5.22%20.00%40.00%60.00%49.79%43.57%

(三)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健全

调研中,大部分企业对自身在同行业中经营管理水平的评价持乐观态度,65.65%的企业给出了较好以上评价。企业注重通过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采取多种措施优化管理。其中,建立发展规划和优化组织架构的企业均达四成左右。企业在员工队伍建设中更注重对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采取了加强技术人才培训、加强人才梯

4 队建设、建立企业技术人员评价制度等措施,其中开展技术人才培训的企业达到了58.83%。大部分企业在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方面,还处在信息共享等初级阶段,其中58.83%的企业开放了企业技术平台,53.61%的企业开放了销售渠道。在对企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支持上,占比相对较低。9.03%的企业采取供应链金融等帮助中小企业融资、8.23%的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建设、5.62%的企业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人才技术支持。

企业优化管理的措施42.77%建立发展规划39.75%优化组织架构实施员工激励37.75%改进经营流程25.30%建设企业文化23.89%21.88%健全内部规章制度16.66%加强党组织建设建立风险预警与防控体系15.06%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5.62%其他2%0%5%10%15%20%25%30%35%40%45%

(四)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

当前,北京市大力推进开放创新,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调查中,北京市民营企业发展外向性突出,仅有11.44%的企业尚未实现“走出去”。同时,在已“走出去”的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等企业发展核心要素的提升。其中,30.72%的企业建立了营销网络,25.3%的企业拓展了国际市场,28.91%的企业获取了品牌、技术、人才等战略要素,23.49%的企业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一些企业实现了战略性的“走出去”,提高了国际化的经营水平。其中8.03%的企业促

5 进了全球化战略布局,13.45%的企业完善了产业链、实现了业务多元化。民营企业通过“走出去”实现产能转移的比例相对较低,仅占被调查企业的4.01%。

建立营销网络30.72%28.91%获取品牌、技术、人才等战略要素拓展国际市场25.30%23.49%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业务多元化13.45%11.44%企业尚未“走出去”利用当地劳动力等要素降低产品成本9.03%8.03%促进全球化战略布局获取国外原材料等资源7.22%实现产能转移4.0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

二、存在问题

当前,北京市进入了“减负、减重、减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书记蔡奇强调,北京的发展寓于“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之中,减量发展是特征,创新发展是出路,而且是唯一出路。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困难和挑战。调研中,反映出北京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四类:

1.政府支持和服务靶向不精准。民营科技企业仍然面临着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具有的企业反映,与南方部分省份政府部门相比,北京相关政府部门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监管又重于服务的情况,个别政府审批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存在利好政策执行走样变形的情况。企业为争取更多资源,十分关注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关业务,相当比例的企业甚至设立了专职人员从事政府事务工作,提高了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成本,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二是对重大创新和突破性的项目扶持力

6 度不够。政府对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关键半导体原件、新材料等重大创新和突破性项目的扶持政策不够精准,撒胡椒面型的支持不利于将资源集中应用到刀刃上,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施的大范围优惠税收政策,对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的征对性不强、优惠程度不够,难以起到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需要抓有能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的行业领军企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2.民营企业发展质量不高、水平不均。一是民营企业发展不充分。由于北京市央企和外企总部相对聚集,对民营企业发展造成的挤出效应明显,在民营企业发展中支柱性和代表性企业不多,普遍处于“低小散”的发展状态,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数量多,缺少对于全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性、推动性和影响性的企业。民营企业中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的能力较弱,品牌产品、拳头产品少,技术创新不足,资金、人才支撑后劲乏力,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民营企业发展不平衡。城六区和远郊区县民营企业在规模、质量、效益、和整体状况上差距较大,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型企业集中在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其他地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对经济的带动力。

3.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本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变数大、资产少、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和成本代价。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意识、内控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持有“惜贷”和“慎贷”的态度。加之担保抵押机制不灵活,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不到位,社会资金流动不足,造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非正式渠道筹资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依然是原始资金积累,严重影响企业设备更新和产业转

7 型。不少科技企业在一跨进规模化通道就不幸夭折。资金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梗阻。新兴行业融资更难。部分新经济企业的商业模式具有一定创新性,目前尚不存在其所属行业的审核标准,上市发行审核中只能比照类似行业的标准予以审核,与公司实际业务模式差别较大,为企业申报带来较大困难。

4.民营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高。北京是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集中的城市,科技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拥有中央和地方各类科研院所400余所,高等院校90余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两院院士约占全国的一半,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占全国近四分之一。无论从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来说,北京一直稳居全国的制高点。但是,由于住房、户籍、保险等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不少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留不住优秀的人才,人才高原的人才洼地现象比较明显。此次调研中,企业认为人才方面遇到的主要障碍,排在前三位的是外地人才进京落户难(54.4%),生活成本逐年上升导致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大量流失(50.2%),为引进人才解决住房需求的配套政策不完善、职住矛盾仍突出(39.0%),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

8

三、对策建议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今年北京市政府报告中,陈吉宁市长强调“科技创新是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科技创新和高精尖经济结构紧密结合起来,以国家战略需求引导科技创新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首都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为进一步推动首都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政策环境,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全局。抢抓落实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机遇,制订完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深入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转型发展、抱团发展、集聚发展”,解决科技与经济分离、科技体制分割问题。以城市副中心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突出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强化

9 产业引导,实现全市产业向园区聚集、集中发展,引导“三城一区”创新成果向区落地,鼓励远郊区县细化产业布局、做好城区对接,推动形成全市产业布局“一盘棋”,打造一批北京市民营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二是要突出重点,精准扶优。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制定大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提升、重点项目推进行动计划。着力培育龙头,扶持一批基础良好、潜力巨大的企业,打造“民营经济百强”等明星企业,建设北京市民营企业品牌。三是整合资源,社会协同。推动高校、央企、民营企业在相近研究领域中共建新型民办非企业研发机构,汇聚产业的研发需求、推动研发的信息交互,在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形成面向社会创新创业服务的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与利用,推动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四是加大合作,优化服务。加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推广力度。鼓励吸引民营企业参与城市重大投资项目、科技文化服务创新及融合发展创新项目。落实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供地政策,为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众创空间、研发设计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提供支持。加强政策落实服务,创新政策落地促进机制,提供精准化的政策对接服务,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类企业的活力。

2.加快推进结构性减税降费改革。完善税收政策、税率结构和征管措施,加大创投税收优惠力度,落实创投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度个税抵扣政策,强化其对创新发展的激励作用;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等,利于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利于企业留住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继续合并简化并降低增值税税率,推动现行差别化税率逐步向单一税率演进,强化营改增的减税效应。继续精简涉企行政事业性

10 收费和垄断性经营服务收费项目,进一步取消中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研究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人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等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延长优惠时间,细化研发费用范围,优化申请程序,有效降低创新型企业研发成本。通过税制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3.加大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力度。简化金融机构贷款审批层次,创新信用评级模式,提高企业及企业法人信用状况占比份额,依据新的“三品”(企业老板人品、产品、抵押品),和“三表”(企业生产用水表、电表、气表)来评价企业信誉度和生产状况,提高授信评级的效率和适用性。支持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探索对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产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社会筹资利息补贴,为民企特别是科创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分担创新风险,积极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开放,探索扩大应收账款、股权、知识产权等多种形式质押融资。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发展产业链融资,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大力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创新发展。增强金融主管部门监管能力,引导规范金融创新,着力营造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环境。

4.深度净化知识产权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形成统一完整的知识产权评估、评价指标和方法,在制定过程中注重吸收企业、商会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客观、专业的指标设置;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使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11 更具现实意义;重点解决维权成本与侵权成本不匹配的矛盾,坚决打击“搭便车”“戴面具”等侵权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效率;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发展,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进入快车道。建立健全具有北京特色的的技术交易、转让和扩散机制,形成调整各方利益关系的有效杠杆,集中力量解决科技资源分散、效率低、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培育适应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地位要求的知识产权保护、应用的土壤和环境。

5.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精简归并“五险一金”,继续适当降低缴费比例,为企业完善内部治理、实施精细管理、优化薪酬分配等提质增效措施提供精准化服务。降低特殊行业、尤其科技创新关键领域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增强科研人员的改革获得感。建立职业征信平台,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人才服务,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加大对新经济从业人员的放开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公租房制度,通过政府出资、社会和个人共同集资等方式,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高端人才公寓。对重大创新和突破性项目开放相应的户籍、社保、住房、教育等资源,为重大创新和突破性项目留住人才。

县民营企业融资发展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西部乡镇中小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关于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情况调研报告

北京调研报告

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调研报告

安徽民营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

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