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回声教学设计(自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17:29: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写字;读懂课文,读好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师:同学们,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很有趣的课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回声。

2、谁来读课题?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开火车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段有几句话:讲的是什么?

(2)“倒影”是什么意思?(结合图的理解) (3)课文中把什么比作大月亮?(把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成的圆形比作大月亮)

2、指导朗读描写美丽景色的第二句话,注意句间停顿。

3、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

二、第三自然段

这时候,来了一只小青蛙和它的妈妈。读读课文,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呢。

1、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周围”指什么地方?“美丽的的景色”指什么?结合图(一),联系课文第一段说明。

2、小青蛙“呱呱呱”地叫起来,学习呱字,模仿青蛙叫。

3、齐读第二段。

4、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青蛙,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会觉得怎么样呢? 看看文中的小青蛙吧。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学习轻声哩。

四、写字指导 倒、纹、洞、影

除了影,其他的左窄右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齐读

一、

二、三自然段

二、理解第

四、五自然段。

1、青蛙妈妈是怎么解决小青蛙的问题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第

四、五自然段,思考:青蛙妈妈带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填空练习

(1)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 )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 ),( )碰到河岸,又一圈一圈地( )回来。

(2)青蛙叫的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 ),也要( )回来。

3、.引导学生说一说。

(1)结合课文内容讲讲“荡”和“返”的意思。

(2)什么是“回声”?你曾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回声?(用自己的话说) (五)齐读最后一段。

理解“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这句话的意思。

4、课内练习:填上合适的词语。 半圆的( )欢快地( ) 美丽的( )高兴得( )

三、写字指导

出示,倒、游、圆、围

倒、游各部分应该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些。

两个大口框的字,大口框和口字旁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师写,生发现提醒。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非常有趣,同时回声这一现象,学生也有感受。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第5自然段,理解回声的原理,即青蛙妈妈说的一段话。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突破难点,理解回声现象。这节课的设计,我定位于学生,以学定教。让学生通过读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然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通过读文、感悟、动画、游戏、体验等形式理解课文,突破难点。这个学期,我着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划出来,在旁边打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如潘桢鹏提出“声音的波纹是什么样的?”、池奕瑶提出“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的荡回来”是什么意思?李桑爽问道“回声到底是怎么回事”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也说明学生用心去读文了。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回声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

回声教学设计(自设)
《回声教学设计(自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