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形式与政策课题作业台湾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09:2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台海两岸关系发展综述

台湾的地理位置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屿,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大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历史的沿革,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两岸关系虽历经风雨坎坷,但我始终相信两岸关系一定是朝向好的方向上发展。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所衍生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1]。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再次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之上,这是他向来的做法,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还有重要因素是外国势力(美国、日本等)的介入。

台海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1、蒋介石退居台湾后,从“金门炮战”到“且战且停”,到”共同休战“搞建设。

2、蒋经国时代的“停战,三不政策”:“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开始全面发展台湾建设。

3、李登辉时代:签署“92共识”,确认“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阶段性原则,两岸开始互通。

4、陈水扁时代:”四不一没有“,”不独,不更名,不改宪,不公投“,两岸经贸往来持续加快。

5、马英九时代:”三不政策“”不统,不独,不武“。从政治上,沿袭蒋经国思想;从经济上,承继陈水扁模式,从两岸关系上,台湾进入马英九时代。

当前台湾领导人及对大陆政策

蔡英文,女,1956年8月31日出生于台湾屏东县枋山乡枫港,台湾学者、政治人物,台湾地区领导人、民主进步党主席。蔡英文是台湾主要政党中第一位女性党主席,也是史上首位女性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

一、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全面执政”,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复杂局面。

蔡英文在选前对两岸政策打模糊战术,对是否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的性质是什么等两岸关系的关键命题拒不做出正面回应,选后更是一直回避如何“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问题因此,民进党执政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冲击显而易见。

二、台湾新当局对两岸关系性质这一重大原则问题没有清晰态度,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受损。

自民进党上台以来,蔡英文声称要“维持两岸现状”、“有沟通、不挑衅、没有意外”,也表示理解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的历史,在既有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发展。但台当局没有对1992年两会协商中“共同认知”的内容、对“求同存异”的“同”等核心问题做出清晰表述,也没有就两岸关系根本性质问题做出让大陆满意的回答。

三、国民党延续积极的大陆政策基调,对台当局两岸政策调整施加压力。

四、岛内认同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和呼声持续,但“急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抬头。,尽管岛内政局发生变化,但岛内社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没有改变。另一方面,随着民进党上台,岛内深绿、“急独”势力趋于活跃,在涉及两岸关系问题上的负面效应增大,在“去中国化”、激进分裂活动等方面更加嚣张,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挑战破坏增多。

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仍保持总体稳定,两岸社会民间交流稳步推进。

总结

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表明:”两岸一家亲“是无法割舍的民族亲情,中华文化是无法截断的共同血脉。继续深化发展两岸关系,彻底告别残留分歧,仅仅是时间问题而已。

形式与政策论文——浅谈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作业(台湾问题)

形式与政策作业

形式与政策作业

形式与政策作业

形式与政策 课题论文

形式与政策作业理论作业

形式与政策期末作业

形式与政策论文作业

形式政策作业读后感

形式与政策课题作业台湾问题
《形式与政策课题作业台湾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