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历史主观题诗歌类集锦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8年高三歷史主观题诗歌类专项训练

(六)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材料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六 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巨变的起点。”

(1)材料

一、

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6分)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该诗作者写于何时?表达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6分)

(3)材料四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8分)

(4)材料五中这次“远征”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5)根据材料六,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补课”和“起点”(6分)

1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丘逢甲的诗《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材料二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三 中国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 对。 ——1995年《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继续奋斗》

材料四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读近代史感悟——兼谈中国统一》 请回答:

(1)请你判断《往事》写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夜夜梦台湾”?当时台湾人民兴起了什么斗争?(3分)

(2)从《乡愁》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与愿望?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诗人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分)

(3)根据材料三,谈谈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是什么?(2分)

(4)为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中共领导人创造性的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该方案有何成功的实践。(3分)

(5)依据四段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台湾问题的认识。(3分)

2

3.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三次分离,两次回归。第三次分离使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还没有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于右任1962年《望大陆》 材料三 1980年以来,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暖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请回答:

(1)《春愁》作于何时?作者为何而愁?

(2)“叶落归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身在海峡对岸的于右任先生为何只能葬在高山上“望我故乡”?

(3)材料三中出现“和暖松动的暖风\"的原因是什么?

(4)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3

4.(17分)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丘逢甲《离台诗》(1895年) 材料二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诗中“宰相有权能割地”的“割地”指的是什么?它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这一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要影响?(6分)

(2)材料二诗中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道路,这条新道路指的是什么?(3分)

(3)导致材料三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远征”有一件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哪一事件?(4分)

(4)材料四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什么?(4分)

4 2018年高三歷史主观题诗歌类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六)

1.(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1896年;对台湾离开祖国的悲愤和强烈的爱国之心。(3)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夺取“中心城市”;道路选择要符合国情,要实事求是。(4)红军长征。(5)第一次巨变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因此五四运动是“补课”;第二次巨变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五四运动是“起点”。 2.(1)甲午中日战争后。甲午战争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台湾。台湾人民兴起反割台斗争。(3分) (2)诗人的思乡情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1949年,蒋介石残部败逃台湾对大陆对峙,两岸进入相互隔绝的时期。(4分)(3)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或“一中一台”意图。(2分)(4)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3分)

(5)认识:台湾自古就是国的领土;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努力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放弃使用武力;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台湾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们和平统一祖国的进程,也从根本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任答3点即可,共3分)

3.(1)1896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丘逢甲等领导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失败。 (2)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1949年随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残余势力从祖国大陆退守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敌对状态。

(3)由于祖国大陆提出的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台湾岛内逐渐引起强烈的反响;祖国大陆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促进和缓交流;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努力。

(4)台湾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发展;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特别是美国的阻挠。

4.(1)指的是日本割占中国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它是《马关条约》中的内容。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6分) (2)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3分) (3)原因:由于“左”倾错误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事件:遵义会议。(4分) (4)“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天翻地覆”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4分)

高中历史主观题含答案

高中政治类主观题

高中历史材料概括主观题练习

认识类”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政治生活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题型九 启示类主观题

高中政治主观题建议类题目

三八妇女节诗歌集锦

白居易诗歌集锦

六一儿童节诗歌集锦

高中历史主观题诗歌类集锦
《高中历史主观题诗歌类集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