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浙江安吉生态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5: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浙江安吉生态新农村建设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安吉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从只注重经济发展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成功打造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旅游的结合体,为我国乡村的发展开创了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文明

一. 前言

在2012年7月1号,暑假的开始,我们踏上了社会实践之路。经过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结束,不仅让我们收获了安吉生态建设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且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同时也收获了队友们之间的友谊。

二. 正文

安吉政府下狠心,关闭大型国有纸厂,提出“生态立县”

上世纪80年代,安吉开始走“工业强县”之路,引进和发展了一批造纸、化工、建材、印染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吉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拿到了小康县的牌子。但是,由于大量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使得西苕溪原本清澈的水变成了Ⅴ类甚至劣Ⅴ类,流域生物多样性锐减,林木、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全市有名的“污染大户”,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受到了环境污染“黄牌”警告。1998年太湖治污“零点行动”时,安吉县政府开了5次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关闭1000多名职工的国有造纸厂。从表面上看,这是关闭一家了一家企业,但实际上这是县领导群体思想上的大转变:安吉不能再继续依靠破坏环境为支撑换取经济发展。

2002年,安吉提出要“生态立县”。 2003年底,安吉“生态立县”开始具体深化,县委、县政府高度统一,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即今天安吉人称的“一个战略三张名片”。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安吉获得了可喜的成就。2006年安吉县被授予首个国家生态县,2007年成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唯一的“全国新农村与生态县互促共建示范区”。2008年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

坚持从实际出发 生态立县 造福社会

近些年来,在中央、省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安吉县政府从实际出发积极响应“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大胆创新实践,精心打造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的强县,实现环境优美和经济发达的双赢。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经济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现代化生态县建设得到了稳步推进。

坚持用完整的规划统领生态县建设。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重视规划修编工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规划体系。委托中国环科院编制了《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并在北京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通过论证。同时,编制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生态城市等专项规划,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编制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并从开发建设的角度,编制了县城建设、矿产开发、山林开发控制性详规。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相互配套的规划共同构成了生态建设的宏伟蓝图,使建设更加规范、有序。

坚持用完善的政策激励生态县建设。制定出台了《生态县建设实施意见》和《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县财政预算中安排6000万元资金用于生态县建设,并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于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制定出台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实施办法》,对获得县、市生态村和省、市生态乡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命名的,给予10万元到50万元的奖励。同时,还建立了生态公益林利益补偿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用于公益林补偿。

坚持用扎实的措施推进生态县建设。把村庄环境整治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改路、改厕、改水、改线、改房和美化环境”作为村庄环境整治的主要 内容,从中心村到自然村,分步建设,逐步推进。县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整治一个、验收一个、奖励一个。2001年以来,全县各级累计投入1.9亿元,共有462个村庄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任务,人口受益率达51%。同时,把垃圾和污水处理作为突破口。垃圾处理,绝大部分村都搞集中收集、卫生填埋,有些村搞分类处理,同时还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实施垃圾焚烧发电供热综合利用项目,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每个乡镇设立垃圾中转站,并由县里统一处理。农村生态污水处理,因村而宜,设计建设了生物膜、生态湿地、氧化沟、厌氧处理等小型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坚持用科学的机制保障生态县建设。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改单一的经济考核为综合考核。同时,实行个性化考核,根据乡镇不同实际,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为了保护,安吉坚持在舍弃中求发展。如安吉白茶效益很好,但始终坚持“总量控制、合理布局、适度开发”的原则,严禁无序开垦种植白茶。又如矿产资源开采,作出了两项硬规定:第一,矿产开发项目不作为扶贫项目;第二,矿产开发项目不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同时严格项目评估制度,建立了招商引资项目“7+X”评估机制,七项评估以环保为首,坚持环保一票否决,两年来共否决外资项目1.5亿美元,内资项目3亿多元。

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支撑生态县建设。制定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出台鼓励发展笋竹、白茶等生态高效农业的政策,构建立体化生态农业开发格局。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为导向,通过倾斜技改资金、建设专业工业园、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前置审批和落实“三同时”等措施,提升竹制品、转椅等传统产业,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打响“中国竹乡”、“黄浦江源”等品牌,推出“竹乡农家乐”、“探源自驾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加速发展生态旅游业。

坚持营造生态人居丰富生态县建设。五年内投入40多亿元,大规模开展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把环绕城区的五座绿色山脉和贯通城区的五条绿色溪流引入城市。坚持把生态县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以村庄环境整治为基础,以小康示范村建设为样板,以生态村为目标,不断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同时还启动了“异地致富工程”和“十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引导农民异地易业谋发展,从源头上减轻生态压力。

坚持弘扬生态文化拓展生态县建设。围绕生态主线,重点发展竹文化、茶文化;大力开展了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每年举办一个生态文化节,为群众提供生态文化大餐;设立全国第一个“生态日”,为群众参与生态建设构筑了平台。 ●. 新农村建设 ——建设中国美丽乡村

1.基础性的服务设施建设

做为农村基础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却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七仔各地农村的发展远远低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由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基础建设。但是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的发展,农村对生活、休闲、娱乐、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安吉县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重视体育、公园等娱乐设施的建设,村村都必须正规实施和筹建。

2.基础医疗的完善建设

安吉县人口多达48万,但是全县只有一家县级人民医院,但安吉并没有出现就医拥挤的场面,这主要得益于安吉县出色的农村社区医疗体系。“小病社区医”在当地农村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调查的各个村中,村级社区卫生院的规模都较大,医疗人员人数都在3名以上,地处个村的中心地带且具有较好的医疗设备。一个卫生所很好的担负着一个村潜力的基础医疗。全县形成了村、乡、县三级医疗体系,全县就医十分有序。

3.积极调动民间资金

安吉县采取以奖带补的方法,对申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进行统一视察。村在进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期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社区集体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和私人(企业)集资和项目审批的先期财政拨付。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性的财政资金发挥了一定的“乘数效应”,带动了数倍于己的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第一年5660万的财政投入,带动和吸引的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高达13.7亿元,效果远远好于单一的财政拨付。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创建亮点

2003年开始,安吉县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作为创建国家生态县重点工程和基础性工作持续推进。截至2008年底,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达100个,覆盖率达53.5%,累计全县受益人口达29.3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的一大亮点,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05年初,安吉县对《安吉县生态村考核验收办法》试行办法进行修改,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列为“一票否决”指标,并增加考核分值;增加了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破旧房屋整治率等符合农村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指标。

工作中,安吉县还实施了“以奖促治”的激励机制,从2003年起,县政府专门设立每年2000万元左右的安吉县生态建设专项资金,并制定了管理办法。明确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实行重点补助,按项目总投资的50%进行补助,对于经济薄弱村再增补30%。到2008年底,县财政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奖励(补助)资金达1.28亿元。

安吉县生态办积极与浙大、省环科院等大专院校技术合作,积极探索简便实用的处理技术,首创了农村生活污水分户式湿地处理技术,实现了

一、二代处理技术向第三代一体化处理的转型。建成了一大批如美国阿科蔓技术、氧化沟技术、集中或分户式生态湿地技术、沼气处理、微动力处理站等不同类型因地制宜的处理设施。消灭了村庄中的臭水沟和淤泥塘,美化了村庄环境,树立了样板。

近年来,安吉县农家乐不断兴起,针对农家乐污染源废水

脂肪类高、油腻性强、成分复杂、水量不稳定的特点,安吉县与浙大环资学院合作引进日本多介质土壤层技术实施农家乐污水无动力处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一系列简便实用、因地制宜的技术运用和不断创新,进一步改善了县域环境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如今的安吉是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经济结构合理、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优美。安吉开创了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模式。

浙江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嘉年华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浙江省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总报告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实践

浙江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新农村发展生态旅游区

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村事迹材料

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111

浙江安吉生态新农村建设
《浙江安吉生态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