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研究性学习案例—走近曾国藩

发布时间:2020-03-03 10:37: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研究性学习案例—走近曾国藩

走近曾 国 藩

——历史研究性学习之人物评价案例

肖节长

一、前言

1、课题名称

走近曾国藩

2、课题的背景

人物评价是历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中的人物往往对后世产生典范、模仿或引以为戒的影响力。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不仅可以认识到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而且更有利于培养思考与批判精神。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上都有影响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从人们对他褒贬不一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传奇的一生极具争议性。如何看待这些评价,如何客观地评价曾国藩,他一生不凡的经历给我们哪些启示,他与近代湖南以及湖湘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它的“主体性”、“开放性”、“综合性”和鼓励创新的特点使之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

3、研究目的

从宏观和微观了解并试评价曾国藩;通过对曾国藩的评价,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与基本标准;在充分全面评价曾国藩的基础上,试探讨“性格”、“勤奋”、“机遇”与事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在探讨曾国藩的人生价值之中,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4、研究方法

采用专题历史资料搜集法。本课题研究是建立在大量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结论。该法适合这一课题研究的需要。而且,专题历史资料搜集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一种好方法。不少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历史学科没有教给他们实用性的技能(如读写算等)。其实,历史的文献研究中就有一项对信息社会很有用的技能——高效率处理信息的技能。

5、人物评价标准与方法

(1)评价标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在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其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予以肯定或否定。

(2)评价方法:采用分段评价与分方面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阶段评价是指根据历史人物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分方面评价是指根据历史人物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情景体验。

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研究性学习的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作为指导教师,我利用“信息刺激”、“兴趣刺激”、“知识弥补”、“方法导引”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探究的热情,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并形成课题。

在课题推广会上为吸引更多学生参加本课题组,我在演讲中考虑到以下几点:

1、我面对的不仅有以后要学文科班的学生,也有以后要学理科班的学生,因此研究内容既要有专业性又要兼有通俗性和兴趣性。

2、尽量使曾国藩这个历史人物贴近现实具有时代感,使学生们感受到研究曾国藩具有现实意义。

3、利用世人对曾国藩褒贬不一的评价,以及我们学校也是曾国藩的曾孙女所创办等等史实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的演讲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吸引了30名学生选报了我的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任务是确定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从而完成从“困惑”到“问题”,从“问题”到“课题”这样一个学习状态的转变。而作为教师要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他们的相关知识储备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确定符合“兴趣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原则的子课题,并且给出范例指导他们制定科学的研究计划,撰写规范的开题报告。 附:子课题一览表

第一小组:(曾国藩与晚清政治经济)

1、曾国藩的政治思想

2、曾国藩的外交政策

3、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第二小组:(曾国藩与军事)

1、早期读书与军事

2、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

3、军事思想

第三小组(曾国藩与湖湘文化)

1、曾国藩与明清理学

2、曾国藩与王夫之

3、曾国藩近代湖湘文化

第四小组(曾国藩家庭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

1、曾国藩家书

2、曾国藩的家教观

3、曾国藩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

第五小组 (曾国藩与近代湖南英杰)

1、曾国藩使湖南走向全国和世界

2、曾国藩与近代湖南豪杰(左、彭、谭、黄、宋、毛等等)

第三阶段,实施研究。

学生在这一阶段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最终解决问题。教师的作用体现在追踪研究活动动态,根据学习者遇到的具体困难,或提供各类咨询、或安排相应的技能发展、知识深化活动,如指导学生搜集途径的多样性——图书馆、互联网、采访调查;教导学生鉴别资料的真伪;指导学生把搜集的资料整理归类,由此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们最初的研究方案是收集大量关于曾国藩的历史著作,通过分析历史学家留下的丰富的关于曾国藩的记述来评论他的功过、得失。他们很快找到了大量关于曾国藩的文献,其中对于曾国藩的评价数不胜数。这些评价观点开启了同学们的思路,同时又使大家变得迷茫了。如何看待这些评价呢?怎样才能给曾国藩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呢?在讨论中我谈了自己的看法:“客观存在的历史是一去不复返的,而历史学家们写出的历史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客观的历史。每个历史学家都从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方位视角去审视客观历史,从而写出不同历史背景,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推翻了原有的方案,不再是对那些评论观点进行简单比较,而是转向对原始材料的收集与分析。假期同学们到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原始资料。这一过程的艰辛与繁琐甚至有些枯燥的体验是大家事先没有想到的。好在同学们找到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曾国藩当年的奏折。在大量占有原始资料基础上同学们结合子课题归纳整理所搜集到的材料,去伪存真,力图做到材料的真实、客观。

接下来 ,同学们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对曾国藩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将讨论的心得体会随时记录下来。作为教师,我参与到讨论中来,引导学生在评价时要掌握好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要坚持“论从史出”。同学们是从两大方面评价曾国藩的。一是从宏观上考察曾国藩的功与过,分析他对当时历史发展的影响。讨论评价的重点放在曾国藩的战争,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措施见解,还有他的外交问题。二是从微观分析曾国藩的得与失。重点分析了他的成长历程,性格特点以及他的创新精神。

第四阶段,总结展示。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任务是整理思想,组织表达,形成论文。而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组织表达,解决困难并对学生的创新之处及时给予鼓励。在谈话交流中,我了解到学生们不知如何写论文,于是我给他们详细讲解了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此外我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采用除论文之外多种形式展示成果,如对爱好艺术学生,鼓励他们制作展牌;对有较强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建议他们制作网页,将自己和同学们的资料、事实以及评价等内容上网展示。

三、感受体会

(一)学生的感受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究竟效果如何?同学们这样写到:“通过我们这些日子以来对曾国藩的研究,我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第一,研究学习性是个艰辛的过程。„„我们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开始,我们不得要领,走了许多弯路,在经过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才渐渐认识到这一点。这种不断研究,不断认识是我们对研究学习性课的一点感受。 第二, 如何看待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如果他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为公众谋福利,我们可以说他是历史的成功产物,反之,则会被历史所唾弃。第三,创新精神。„„他成功的原因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他的创新精神,这也是最吸引我们的。在其性格中的大胆,新颖的想法,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冒险精神都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这种通过研究而得出的结论,比老师在课堂上呆板的言传身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还有,我们希望学校的机房在课余时间对我们学生开放,这有利于我们在网上搜集更多更丰富的资料。”我想这应该是学生最真实的体会了,因为它来自于学生们亲身的实践经历,这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获得的感受。

(二)教师的体会

通过参与了几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对教师的作用有了一些体会。 首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使得教师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师的工作重点不再是分发信息了,那种教师“对”学生的师生关系将转换成教师“与”学生,甚至可能是“伙伴——伙伴”的关系。

其次,教师的指导要有“度”,既不能“一切皆管”也不能“一切不管”,本着重过程、重方法的原则去指导,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同时又预留能力主动发展的空间。

再有,要注重教师间的协作与联合。研究性学习中的课题,往往具有跨学科综合的特征,单靠个人力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与其他教师联合指导。例如在我们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有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赏析曾国藩的书信和文学作品。

最后,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尽快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要具备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要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要掌握英语和现代的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胜任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之职,才能适应未来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走近大儒曾国藩

初中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案例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走近秋天案例

学习曾国藩有感

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案例

《诗词四首》课堂研究性学习案例

研究性学习案例—走近曾国藩
《研究性学习案例—走近曾国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