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超精彩读书笔记:《水浒传》 宋江形象的人物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4 11:16: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Ⅳ课程作业

《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人物美学分析

摘要:宋江,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是被世人评论得最为细致也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是一个非凡的英雄人物,也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悲剧人物。作者对宋江其人的塑造充满了矛盾性、复杂性,集中体现了英雄与悲剧人物的对立统一,也是宋江形象的人物美学之所在。因而从性格、能力、道德等多方面对宋江其人进行综合分析评述,是我们理解这位悲剧式英雄人物及《水浒传》内涵的关键。 关键词:宋江

乱世英雄

悲剧

价值意义

一. 引言

宋江其人,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倘若说《水浒传》讲述的是一百零八将的起义故事,倒不如说是宋江一个人的英雄人物传记。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冲动鲁莽的黑旋风李逵、嫉恶如仇的武松、隐忍英武的林冲····在《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中我们几乎找不到性格相同相似的两个人,可见施耐庵塑造人物的艺术之高超。然而,依我看来,一部《水浒传》,却是宋江一人的传记历史。梁山好汉聚众起义,替天行道,四处征战,全然都是宋江一手掌舵。作者对宋江的浓墨重写以及后世之人褒贬不一的评价,使得整部《水浒传》成为宋江人物的注脚。宋江,是封建时代忠君仁义的典型,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是百员勇将心目中敬重的“公明哥哥”,是扶贫救弱的“宋押司”,是动荡乱世之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同时,他也是世人口中的“投降派”,是“招安”的主导者,作为梁山好汉的领袖,他将梁山泊这艘挂着“替天行道”旗帜的农民起义之船驶进了灭亡的深渊。他不顾梁山兄弟们的劝阻,一意孤行,让众位梁山好汉为没落的社会、佞臣当道的朝廷殉葬!整部《水浒传》,让人不禁感慨——梁山聚义,成也宋江,败也宋江!

二. 乱世英雄之过人之处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推动时势。宋江原本只是郓城押司,万千官吏中一员。然而,当动荡不安的社会与宋江个人的满腔抱负抱负相激荡,就造就了宋江这样一位乱世英雄。梁山好汉个个英勇无比,兼有一身好本领,唯独宋江,看似书生一个,却成为梁山好汉之首,可见宋江其人,却有英雄不凡之处。

1 / 6

中国古代文学史Ⅳ课程作业

1、侠义之绝。宋江一出场,作者便将他的侠义之事概述说来。“那押司姓宋名江····若 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财物,亦不推脱。且好做方便,每每排忧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作为及时雨”。书中又写道“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从他两个绰号便可看出宋江为人侠义。以至于后来纳阎婆惜为妾直至杀妻,都是源于仗义相助受苦大众而招来的祸患。北宋末年,宋江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统治极为腐朽堕落的时期,其中由高俅的变泰发迹就可见一斑。更不用说奸佞之臣当道,其恶势力盘根错节,由中央延伸到地方去,政治腐败可谓官官相护、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时代下,宋江一个小小的县押司试图以个人力量尽力资助他人,不以物质为先,乐善好施,的确是乱世中的侠义之绝,难怪其声名远播,受各路之人敬仰。即便后来领梁山众位好汉聚义起事,却也不曾轻易伤平民大众性命。宋江出生于农民,生活于市井,对老百姓的劳苦生活亲身所历,自然能够体味百姓疾苦。他的仁爱宽厚,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理念;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江湖儿郎,宋江重情重义。当得知晁盖劫生辰纲而将受到缉捕时,他提前知会放走了晁盖;当得知柴进深陷牢笼时,他即刻领导众位兄弟攻打高唐州。在松江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士人仁爱宽厚品质与江湖男儿重情重义的集中反映。

2、广泛交友。施耐庵在小说中介绍宋江说“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 若高若低,无有不纳,终日追赔,并无厌倦”。从中我们便可看到,宋江的交友观,无论高低贵贱,只要是江湖好汉,宋江都予以接纳,愿意与他们相交。《水浒传》的前四十回,几乎写尽了宋江的交友史:与晁盖交好,杀婆惜后得朱仝私放,后与李逵结识,在柴进处避难时与武松相识,投靠清风寨花荣,因而结识燕顺、王英、郑天寿,收得秦明、黄信,发配江州途中结识李俊、穆弘等多位好汉·····直至浔阳楼题反诗,众位好汉法场相救,因而逼上梁山。到小说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其中前来劫法场救宋江大多是与宋江交往甚好、或者得宋江之恩者。倘若没有如此广泛的社会关系网,众位好汉任由其生死,宋江当时必然要血溅法场,一命呜呼了。直至逼上梁山,晁盖中箭身亡后,宋江实际意义掌握领导梁山泊大权,与他和众位兄弟们过硬的交情也是有一定联系的。极广的人脉使得宋江在梁山甚至江湖上都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因而他问鼎梁山泊主的宝座更是顺风顺水。当然,《水浒传》中柴进柴大官人也是凭着广泛的社会关系而著名,但是柴进出身名门,多结交“英雄豪杰”。而宋江对于平民百姓况且乐善好施,对于江湖兄弟更是以义相交,用自己的仁义宽厚去广泛交友,达到让所有结识之人敬佩之效。换言之,宋江以义会友、以心交友,令各路江湖兄弟对其心悦诚服。此般交友,史上绝无仅有。历史的实践证明,一位英

2 / 6

中国古代文学史Ⅳ课程作业

雄的背后都有无数位朋友的支持。宋江也许深谙此道,他最终能够成为起义军的领袖人物,与其社交能力、广泛交友有着不可脱离的联系。

3、领袖风范和军事才能。毋庸置疑的,宋江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之首,是梁山泊起义的 灵魂人物。作为农民起义的英雄领袖,宋江的确展示出了不凡的领袖风范和军事领导能力。首先,是宽阔的胸襟。作为梁山泊领袖,宋江不妒贤、不忌能,反而求贤若渴,将梁山泊的大门向所有的英雄好汉敞开。即使是在与朝廷作战中,他对于所有的能人好汉都采取“礼贤下士、先礼后兵”的做法,例如义释双枪将、礼待呼延灼等等。当然,后世评论者有认为宋江暗弄权术、阴谋算计之人。实际上,我并不同意评论家们将宋江定义为一个阴险、腹黑的阴谋家。我想,作者施耐庵创作《水浒传》,塑造宋江这个典型人物的意图也并不在于此处。倘若施耐庵极力塑造的宋江是如此工于心计、表里不一之人,《水浒传》也就失去了其在文学史上的至高地位;其次,宋江具有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单单从《水浒传》目录中的章回名中便可窥见一斑:“宋江三打祝家庄”“宋江大破连环马”“宋公民三败高太尉”“宋公民两赢童贯”等等。宋江第一次显示出军事领导才能在第四十一回“智取无为军”,他巧妙地对穆太公、张顺、李俊、三阮等人进行安排,以侯家兄弟、白胜等人里应外合,石勇、杜迁等人趁势埋伏,取得了真正意义上梁山泊的第一次胜利;此后,在三打祝家庄中,宋江也依据各位好汉的特长与优势进行军事指挥,充分体现出了用人的魄力。当然,宋江领导的几次战事告捷离不开军师吴用的锦囊妙计,其他兄弟的奋力奔走。然而,作为一个领导式的人物,宋江的确表现出了过人的领导风范和指挥才能,上场调兵遣将皆能得法,下营里从谏如流。在梁山泊中,唯有宋江能够担当首领大任,唯有他有此等气度与胸怀,唯有他有此等胆识与见识。

4、满怀抱负却天意弄人。宋江原本只是一名押司,倒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过着平凡 的生活。奈何乱世动荡,封建统治腐败黑暗,个人性命如似飘零之浮萍。自私放晁盖伊始,宋江的命运便发生了重大的逆转。怒杀阎婆惜,四处避难逃亡,后刺配江州,令宋江的反抗之欲不断滋生。所谓酒后吐真言,浔阳楼醉酒后,一首反诗真真实实地泄露了宋江的反抗与野心,也断送了宋江的正路。“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在这首反诗中,俨然透露出宋江自视甚高,对自我的学识、权谋颇有自得之意。而命运捉弄,朝廷不察,英雄豪杰重罪受罚,可怜满腹凌云壮志无处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令宋江心中极为不满与压抑。宋江自比黄巢都更胜一筹,却是气急之语,他骨子里还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实现士人的正道理想。而一

3 / 6

中国古代文学史Ⅳ课程作业

首醉后反诗,却将宋江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唯有上梁山,方能安身立命。因而,他将梁山泊大业作为自己再次建功立业的基础,作为与朝廷相抗衡的资本,为归降朝廷、实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做一个体面的回归。

北宋末年,宋徽宗荒淫无度,朝纲混乱,蔡京、高俅、杨戬、童贯四大奸臣当道,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宋江其人,以个人之力,集梁山众好汉,与残暴腐败的朝堂政治作斗争,试图杀出一条生存之路。以上种种,皆是宋江此人一代乱世英雄的超凡之处。

三. 宋江悲剧之所在及其原因

宋江的悲剧即是整个《水浒传》的悲剧,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悲剧,农民起义的悲剧。 宋江不顾众兄弟们的阻挠,在梁山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毅然接受朝廷招安,成了体面而有尊严的投降派。招安招安,实际上就是一个骗局,将所有人网罗其中一网打尽。宋江将梁山起义这艘巨大无比的船舰驶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葬送了梁山事业。可以说,招安是宋江一手促成的,宋江是造成梁山泊兄弟分崩离析、死伤无数的罪魁祸首。那么宋江苦心孤诣投靠朝廷,千方百计促成招安的原因何在?简而言之,我认为从宋江个人出发看招安的悲剧原因,可从宋江的思想上进行分析。

1、传统士人忠君爱国的愚忠的思想禁锢。后世之人看完《水浒》之悲剧,为众位梁山 好汉之悲惨结局扼腕叹息的同时更是免不了直骂宋江的迂腐、愚忠。宋江至死都怀抱着“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的心愿离开人世,其忠于皇帝、忠于朝廷之心可谓是可昭日月。倘若不是命运弄人,让他与江湖亡命之人产生瓜葛,或许他能够在朝廷仕途上青云直上。然而,命运一波三折,在面临生存危机之时他选择到梁山落草为寇。但是,在宋江的内心中,封建传统文化模式——遵守忠君孝义之伦理纲常始终根深蒂固。因而,我们不难理解宋江受招安的本质原因。梁山众兄弟大多是亡命之徒,潇洒自由,一群江湖儿女,豪放不羁,他们或对腐败的封建统治绝望、或是求一方安身立命之所,或无宏图大志,他们本身就与极为压抑的朝廷政治不相融合。而宋江却是一个传统儒家文化熏陶下怀抱“忠君爱国”思想的封建统治的捍卫者。当梁山众兄弟选择松江为头领时,就预示着他们走向招安的必然结局。

2、传统士人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价值追求。后世之人常评论宋江此人性格和思想上 都几句矛盾性,不可否认,人是矛盾而复杂的动物。即便是宋江此等英雄也不例外。宋江出生于平民百姓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文化教育,正如孔子所提倡的“学而优则仕”一样,宋江也希望通过仕途施展自己的抱负,能够兼济天下。即使成为梁山泊贼寇之首领,他骨子里毅

4 / 6

中国古代文学史Ⅳ课程作业

然没有放弃过作为一个士人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价值追求。历代草寇多是千夫所指、骂名留存,而宋江作为封建正统儒家思想的接受者始终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史上留名的英雄。

3、宋江试图寻找一条梁山长久的模式,低估了朝堂之腐败、小人心之恶。所谓盛极必 衰,倘若宋江不招安,梁山泊也不可能长久地繁荣。盗寇土匪,永远都是非主流形态。古今中外历史何曾有过贼寇政权长久存在?即使不受招,梁山泊也必定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宋江也明知盘踞梁山、占地为王、发动起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试图为众兄弟寻求一条无后顾之忧的安康之路。落草为寇始终不是英雄好汉生存之正道,只有得到统治者、朝廷的承认,梁山众兄弟才拥有一张合法的生存证明。梁山兄弟,大多是犯案在册、人命在身,受招安后所有兄弟均可华丽转身,将所有的罪案、耻辱一雪而去,重新开始做一个清白的好汉。倘若是开明盛世尚且英雄还有用武之地,无奈奸臣当道、积怨已深,最终梁山好汉为朝廷多次征战损兵折将,几近被奸臣迫害至尽。

后世之人,多以梁山好汉之悲剧问责宋江,诟病宋江为投降派,全盘否定宋江其人。依我看来,一个英雄人物必然有其致命的弱点。悲剧之所以让人产生痛觉更是因为将美好的东西撕毁给读者看,梁山好汉血淋淋的结局更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宋江,一位悲剧的乱世英雄。

四. 宋江形象的价值和意义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宋江又是《水浒传》中的灵魂人物。单单从宋江一人身上,我们可以对《水浒传》的内容和意义有一番大概的了解。那么作者施耐庵塑造宋江其人物的价值和意义到底何在?他试图通过宋江这位悲剧的乱世英雄表达什么思想内涵呢?依我个人阅读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宋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忠义,是对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强烈批判。在《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昏庸无能,但从高俅的变泰发迹便可知一二。小说在前几回中就描写了一个被人厌弃的泼皮无赖高俅通过踢球被提拔为太尉,与蔡京、童贯、杨戬等构成朝堂上实际的掌权者。在他们的统治下,贪官污吏遍地,土豪恶霸欺压良民,如西门庆、高廉、蔡九知府等,从朝堂到地方,他们狼狈为奸,迫害忠义之士,对普通老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与欺压,如林冲、金翠莲父女等皆受迫害,可见政治之腐败残暴,百姓生活艰苦。而宋江之人,总是在他人落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济危扶贫,为身处困境之人带来一场“及时雨”。他帮助阎婆母女、私放晁盖,广交江湖好友,但凡是谁家落难,他必倾囊相助。在这样黑暗腐朽的社会中,宋江凭一己之力来帮助劳苦百姓,对受难之人仗义相助,其忠义与封建社会

5 / 6

中国古代文学史Ⅳ课程作业

的黑暗与腐朽、统治阶级的罪恶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反映了黑暗社会中矛盾尖锐下人们的反抗与斗争。纵观宋江的前半生,实际上也是“官逼民反”的典型代表。私放晁盖,是宋江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当然,这种反抗源于他对江湖好汉的重情重义,并具有真正意义反抗朝廷的性质。作为朝廷的官吏,不服从上级的命令,反而给朝廷缉捕的罪犯通风报信,私放罪犯。但是,这毕竟是宋江在反抗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也对给他日后与梁山泊的渊源埋下伏笔。再后来,醉后浔阳楼题反诗,宋江无意识地将自己的反抗之意全部显露出来,同时也招致了杀身之祸。在这首反诗中,宋江感叹自己一身才华,本为经世之才,却遭灭顶之祸患走到穷途末路,吐露出上梁山造反之意,是宋江走向反抗的第二步。直到梁山众位英雄好汉劫法场将宋江救出,宋江此时对黄文炳的陷害耿耿于怀,带领众兄弟攻陷无为军,杀黄文炳以报陷害之仇,宋江的反抗才走向极致。这种反抗是在宋江面临生死关头作出的极端一步,这种反抗更是带有极强的个人复仇性质因而具有狭隘性。梁山聚义之后,宋江以“替天行道”的名义带领众兄弟多次征战,杀贪官污吏、土豪恶霸,都反映了黑暗腐朽的社会下人民的反抗与斗争。当然,由于深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宋江的反抗又是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宋江的确有其反抗性的一面。

最后,宋江的悲剧暗示着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性。历史的实践证明,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复杂多样,当然并不能只归咎于领导者个人失败。但是,施耐庵在《水浒传》的创作中将梁山起义的失败归咎于宋江一人的领航失败,也预示着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性。英雄如宋江,却陷入成为背叛起义的罪人,起义失败宋江难辞其咎。作者以塑造宋江的悲剧形象,暗示着农民阶级的起义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革命与起义的大任,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他们的存在正如昙花一现,始终将会以失败告终。

五. 结语

以上探讨了宋江作为一位乱世英雄的过人之处,悲剧原因及其人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集中体现了一位悲剧式英雄人物复杂而矛盾的多方面。通过对宋江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宋江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他的反抗与妥协,他的忠义与背叛,他的才谋与局限,他有着坚持终身的价值追求,有着仁爱关怀于民的胸襟气度····无论何时,宋江都是我们读不尽、说不完的英雄人物!

6 / 6

水浒传之宋江人物分析

水浒传宋江的故事 水浒传宋江的人物分析

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人物分析

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论《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宋江形象

《水浒传》中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超精彩读书笔记:《水浒传》 宋江形象的人物美学分析
《超精彩读书笔记:《水浒传》 宋江形象的人物美学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