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认真学习智慧 用心陪伴成长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7: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认真学习智慧

用心陪伴成长

一、做家长需要学习。

1、学习理论。

我们这种自然型的 “三无”家长:没有知识准备,无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外乎从自己的父母处学到,从好朋友身上学习,而从专业书上学习的了了无几);没有科学方法,无法;随着孩子的成长,到高中就变得无奈了。

研究发现,我们中国的家长多是成人不成熟,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从父辈那里学到的,小时候父母是如何教育自己的,我们照葫芦画瓢教育孩子,好一些的家长会从身边好朋友或邻居的成功教子方法中汲取营养,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极少有人去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所以这种现状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所以,真正做父母是要学习的。

我们先来剖析一下自己:

举例:生活中有多种“妈妈”:

什么都不会的“无能型”妈妈(梳辫子、不会,长大以不会为由不做)、

只关心自己的“忽略型”妈妈(忘记孩子生日,孩子对事物漠不关心)、

过于严格的“苛刻型”妈妈(易抱怨孩子,永远达不到目标,失去自信、破罐子破摔)、

说个不停的“直升机型”(唠叨型、包办型)妈妈(唠叨孩子易心烦意乱,沉不下心做事,浮躁,甚至屏蔽父母的话;包办让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现在的孩子许多不会扫地,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不会收拾房间,大学生不知道鸡蛋有皮,妈妈陪读)、

担心焦虑的“忧郁型”妈妈(孩子会远端担心身体等问题,生活中80%以上的担心是多余的)、

强势控制的“虎妈型”妈妈(代替孩子作出决定,用外在的压力取代他们个人内在的动力。毕业后工作)

这几种妈妈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哲学家总结两句话:1.人们的思想认知往往满后于现实。2.每个人都希望世界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前行。(带着偏见看世界)

以上的妈妈们不幸被哲学家言中了。 孩子是要长大的,我们不能伴其一生。我们是成年人,我们经历的,我们的孩子也要经历。 人生成长的五大台阶:男孩女孩;男人女人;丈夫妻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是自然规律。所以,我们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正确的家教方法,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完成五大台阶的成功上行。 游戏:跟我学(伸出右手,听我说,跟我做)——孩子是看着我们如何做,而不是只听我们如何说的。

2、学习改变

观看视频(孩子跟大人的动作出奇地相似)

有的人可能说,那是拍出来搞笑的。那下面这个实验可是货真价实的著名心理学实验哪!

解说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说明的问题:孩子的行为是从成人的行为中习得,然后模仿的。如对攻击性行为进行惩罚或否定,则能阻止儿童的模仿,但大人打孩子的行为谁阻止过呢?

举例:在平时处理学生打架事件时,我发现一个现象,打架的孩子的家长在家里经常动手打孩子。有一个经常打孩子的家长说:我父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我就得这样教育孩子。这样一代传一代,一个家庭的家风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很可怕的!

“我们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我们是一切的根源,这就是所谓的身教用于言教”。

(孩子怎么教?一位法师讲学,有位观众问: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法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观众:影印过。

法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法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家庭是复印机,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要复印件正确只有改原件。如果已经复印了,就同时改。

比如:孩子不爱学习的家长请思考一下,自己在家都做些什么,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在做什么,看书学习,看电视,玩手机还是打麻将、喝酒。孩子是认真的,当你玩的时候指责孩子不学习,孩子会在 心里说:还说我呢,你天天就知道玩手机,凭什么不让我玩,哼!有的孩子会直接说出来,可是后果,我们也许会想到,一顿训斥甚至打骂在等着孩子。

有个一起学习的特级教师谈自己的教子心得:自己读书,孩子读书,自己玩QQ,孩子也效仿。问题找到了,就解决了。

要想孩子优秀,家长首先要变得优秀。尤其是有不良教子习惯的家长请您一定高度重视起来。家长为孩子改变1%,孩子会为你改变99%。

手指游戏两个:双手快速交叉,改变方向;双手反向交叉食指摸鼻子,打开。但是要想达到想要的效果,改变很重要,改变不容易,只要您想改变,找到了方法,改变真的可以。加油!

二、三个知识:

第一、处理好两个关系:

人际交往中的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 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1.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血浓于水,但夫妻关系是情浓于血。你的爱人才是陪伴你一生的人。

我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当着孩子面吵架是最愚蠢的夫妇)

2、处理好亲子关系。

这个世界上很多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法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大师弗朗索瓦兹·多尔多在《儿童的利益》里说:孩子将是一个离你而去的独立的人,你的任务就是帮他完成独立。孩子有着无人能预测的潜能,有自己的未来和成长轨迹,不是父母和老师所能规划的。

因此,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家庭教育专家齐大辉教授把亲子关系比喻成老司机和新司机的关系。

老司机辅导新司机学开汽车和家长教育孩子,是不同领域中两件不同的事,但却包含着同样的道理。我们驾驶汽车,车是被动的,司机是主动的。车往哪里开,到哪加油、维修保养,都是司机说了算。试想,如果有人把你当汽车,根本不关注你的意愿,你会怎样?现实教育中,你是否把自己当司机,把孩子当汽车了?我们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问题,家长作风严重,要求孩子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然而孩子不是机器,是有思想、有未来、有灵魂、有愿望的人。

我们教育孩子应该是新老司机的关系。家长应把自己当成老司机,把孩子当作新司机,生活好比汽车。让孩子自己驾驶汽车,让他决定往哪里走,家长可以在旁指点。家长要放开手,让孩子独立承担责任。只有自己体验,孩子才能积累生活经验,只有自己来决定行驶路线和目的地,孩子才有动力前行。路走错了,绕回来,这是小挫折教育。车坏了,换一辆,这是大挫折教育。只有体验失败才会成功。只要不违规,不犯法,就给孩子祝福吧!

孩子是因我们而来,不是为我们而来。孩子并非是我们个人或家庭的私有财富,他是一个社会的人,有自己独立的一生。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我们应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帮助孩子成为他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我们想要的样子。孩子慢慢成长,我们温柔关注就够了。

第二、与孩子沟通中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1.初中阶段正是人生的第二叛逆期,需注意沟通方式。 孩子叛逆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教育方式。 什么是沟通?我说你听就是沟通,其实不然。

游戏:撕报纸(找几个代表做)两次对折。撕掉右上角一块,再撕掉左下角一块。打开,比较。没说清,还是没听清。(是说的不细,没有反馈。真正的沟通是表达,反馈,再表达,再反馈)再做一次,表述清楚,互相监督,不清楚的问一下。结果一模一样。(郑渊洁教孩子整理房间)

要问孩子:我说清楚了吗?而不是你听清楚了吗?

(1)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误会; 大家几条腿,从上看,从下看的问题。最后跟孩子讨论,大自然中大家是四条腿的,这幅画是画家画的问题,不是孩子看的问题。 (2)三根四根: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一看,换位思考,顺畅沟通。

(3)有效沟通要学会倾听,让孩子说,我们用心去陪伴孩子 。

2、注意语言的教育力量

口头禅就是念力,就是教育的力量。

说话谁不会呀!我们来看看,孩子上学时你的嘱咐是什么:好好学习,听老师话;还是别捣乱,别打架啊!

看粉红色小象,闭上眼睛,照我说的去做:不要去想这头粉红色的小象,千万不要再想这头粉红色的小象,一定不要再想这头粉红色的小象,绝对不要去想这头粉红色的小象……

结果会发生什么?是的,你会在脑子里不断地想这头粉红色的小象,不断地、不断地……

所以要注意使用正向的、积极的语言。这样的语言给人自信,让人心情愉悦。家长朋友们可能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玩游戏,为什么呢?我也喜欢玩,比如一个小游戏,俄罗斯方块,当你玩的好的时候,系统会表扬你“不错”“太棒了”“小伙伴都惊呆了”,这样的肯定让我高兴,心情愉悦,所以就喜欢。要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生活中要真诚地去夸赞孩子,给孩子自信。

要注意沟通中多运用积极语言(happy语言表格)这些需要学习。(表)

有时候,负面语言对孩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说话时还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比他强的孩子比。在许多孩子的生活中,一直存在一个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那个孩子永远比自己强,比自己好。由于他的存在,让孩子感到在家长眼里永远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所以要注意别让“别人家的孩子”害了自己的孩子。你应该的做法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当孩子无论在哪方面取得成绩的一刹那,要把自己真诚的祝福和赞扬给孩子。

3、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不可避免要犯一些我们认为的“错误”。这时候我们要学习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地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脾气和暴力只代表家长的无能,只能对孩子带来伤害,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学会控制情绪的90/10法则

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10%,但另外的90%,就是这件事情以后发生什么事你完全能决定!这就是“90/10法则”,简要地说就是,生活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例子:你正在和你的家人吃早餐,你的女儿碰翻了咖啡杯,咖啡弄脏了你洁白的衬衣,接下来:你严厉地责骂了女儿,她泪流满面。你又转向你的爱人,埋怨他(她)不该将杯子放在桌子边上,一场口舌之争就这样开始了。你怒不可遏地跑到楼上,换下衬衣,再回到楼下,发现女儿只顾哭了,没吃完早饭,也错过了校车,而这时你的“那一位”也必须马上去上班,你只好急急忙忙开车送女儿去学校,因为晚了,开车超速,被交警拦下,交了违章罚款,又延误了15分钟,然后,把孩子送到了学校。20分钟后,你来到办公室已经迟到,却发现,你忘记带公文包了。你倒霉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糟糕。等你下班回到家中,你发现,你和你的爱人以及女儿之间别别扭扭的。

为什么你会有这么糟糕的一天呢?有四个可能原因:A)咖啡;B)女儿;C)交通警察;D)你自己。

答案是D。你对咖啡洒了这件事没有掌控好。你糟糕的反应导致了你糟糕的一天。

不妨换一种反应。咖啡溅在了你身上。你女儿吓得快哭出来了。你温和地说:“没事,宝贝,你下次小心就是了。”然后提醒爱人把咖啡杯放到合适的位置。你随手拿起一条毛巾,边擦衣服边跑到了楼上,换了衬衣,拿上公文包后,你下楼来,看到女儿上了校车。你和你的“那一位”上班之前,亲切道别。你提前5分钟来到办公室,你高高兴兴地跟同事们打招呼,你的老板说,你将有开心的一天。

同样一件事,却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因为不同的反应。你控制不了所发生的10%,但你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反应决定剩余的90%。

如果有人说了你一些负面的话,你千万别像海绵那样全部下吸收,而要让那些话像玻璃上的水珠那样,自行滚落。“90/10法则”,让你保持乐观情绪。

使用“90/10法则”,你与孩子的沟通将不再阴雨雷电,而是阳光明媚。

举例:一个教育专家的日记:

这几天问女儿每天阅读和背单词坚持的如何?女儿说这几天没做到。沉思了一会我告诉女儿:首先奖励你一颗糖,因为你对妈妈讲真话;第二再奖励你一颗糖,因为你在用心听妈妈讲话;第三再奖励你一颗糖,因为你此刻能平心静气的跟妈妈讲话。听完我说的话,女儿说:妈妈,你知道吗?我给自己划定范围的单词已经全背过了,看来要开始新的范围了。阅读我要继续,因为前几睡得太晚没安排出读书的时间,我要计划和重新调整时间了。我对女儿说:再奖你第四颗糖,因为你在为自己做事,并愿意自己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女儿哼着小曲爽歪歪。

同样是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不会情绪累加,不问青红皂白,不听孩子解释就对孩子大发脾气呢。专家调查发现,生活中大人认为孩子犯错后训斥打骂的时候,孩子大多却不知道为什么。对孩子发泄自己情绪是我们自私的表现,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是我们的需要,不是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的是真正的沟通,理解,解决问题。 希特勒说过一句话: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可见控制情绪的重要性。

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用智慧陪伴幼儿一起成长

用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指南》心得体会)

陪伴成长)

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用心陪伴,静待花开

陪伴女儿的成长

陪伴成长,体味幸福

陪伴孩子一路成长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认真学习智慧  用心陪伴成长
《认真学习智慧 用心陪伴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