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八讲 文学叙事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9: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八讲 文学叙事

学习目标:

1.了解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理论与叙事学;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叙事的构成

2.了解叙述内容:故事;结构;行动

3.了解叙述话语: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视角

4.了解叙述动作: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

第一节 叙事界定

本节论述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概念 —— 叙事。分为四个问题来谈:叙事理论与叙事学、叙事的涵义与特征、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和叙事的构成。

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因为以讲故事为主的叙事性作品(如小说)往往是丰富多样、魅力无穷的。人们对叙事性作品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叙事理论到现代叙事学的发展演变过程。西方从古希腊时代起就对叙事性作品进行研究,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及环境描写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系统的叙事理论。中国的古典小说理论则大致从明代开始获得了迅速发展。随着白话小说和戏曲的发展,关于叙事性作品的理论逐渐兴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明清之际金圣叹的小说评点和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总之,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以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逐渐兴起了叙事学。这主要是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对叙事文学作新的研究的产物。叙事学与传统叙事理论都致力于探讨叙事性作品的叙事奥秘,但在具体作法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所共有的性质;其二,它不再把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是选择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声音、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之间关系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叙事学对于叙事性作品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它往往忽略传统叙事理论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忽视了具体叙事性作品的特殊性,因而存在一定偏颇。

要辩证地认识传统叙事理论和当代叙事学各自的成败得失,吸取其合理成分,以便进一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理论。

——————————————————————————————————

问:传统叙事理论着重关注什么问题?

答: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相对于现代叙事学关注“故事是如何讲出来的”即话语而言,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已被讲出的故事”即内容,从而形成以故事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问:叙事理论在中国产生于何时?谁是突出代表?

答:叙事理论在中国是从明代开始逐渐产生的。它随着小说和戏曲的发展而产生,其中明清之际金圣叹是突出代表,他在其小说和剧本评点中建立了以人物性格理论为特色的叙事理论。

——————————————————————————————————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中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话语类型。叙事性作品尽管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讲故事,即叙事。因此,叙事或讲故事,是一切叙事性作品的共同特征。故事, 按汉语中 “ 故事 ” 的本义来解释就是 “ 过去的事 ” 。鲁迅有一组历史小说就叫《故事新编》。英语中的 “ 故事 ” (story)一词有 “ 历史 ” 或 “ 史话 ” 之义,当然也是 “ 过去的事 ” 了。

什么是文学的叙事?文学叙事,简称叙事,是用语言去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行为。这就引出叙事的基本特征: 1.着重表达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与抒情性作品注重主观情感表现、表意性作品强调观念表达不同,叙事性作品必须通过外在社会生活事件过程的具体刻画去把握社会现实。2.具有话语虚构性或假定性。这是说,叙事性作品所讲的故事,无需寻求客观社会现实事实的验证,而只需符合艺术世界的虚构性或假定性逻辑。

—————————————————————————————

问:叙事性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叙事性作品尽管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讲故事,即叙事。因此,叙事或讲故事是一切叙事性作品的共同特征。

问:什么是叙事?

答:叙事,是用语言去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行为。

—————————————————————————————

三、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

文学叙事看起来是单纯的讲故事行为,但实际上与特定意识形态具有密切联系。由于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因而特定的文学叙事行为也必然会渗透进着特定的意识形态。所以,叙事具有意识形态本质。意识形态既制约着叙事的内容,也制约着它的形式。

四、叙事的构成

叙事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不妨结合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来理解。

1.叙述内容 。这是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也就是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和场景等。《狂人日记》的叙述内容,可以概括为“狂人”的故事:一个曾患“迫害狂”病症的人曾经有过的“狂人”梦魇。在这梦魇中,发生了“狂人”与赵贵翁、古久先生、大哥、佃户、陈老五等关于“吃人”的故事。这是读者读完小说后在头脑里还原出来的故事。

2.叙述话语 。这是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叙述话语就是使故事得以成为故事的基本的语言系统。读者要了解“狂人”故事,是必须通过阅读鲁迅所建构的叙述话语的:先是标题“狂人日记”,接着是本文第一段以文言文形式呈现的作者题记“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于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跟着就是以白话文形式书写的小说正文了(从“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直到“救救孩子……”)。上一层面的叙述内容,是只能通过这一层面而被阅读和理解的。没有这层叙述话语就不可能有叙述内容――“狂人”的故事。

3.叙述动作 。这是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传统叙事理论很少关心这一层面,而叙事学对此格外重视。小说总是由特定的叙述者来讲述的,叙述者的叙述行为往往支配着叙述话语。《狂人日记》设置了两重叙述者:首先是超越故事的旁观性叙述者――开头作者题记中出现的“余”,他是“狂人”昔日中学好友,得到“狂人”的日记二册并将它公之于众。其次是故事内叙述者――“我”(即“狂人”),他在日记中“语颇错杂无伦次”地记录下自己的“荒唐之言”,这些“荒唐之言”正构成小说的正文。

——————————————————————————————————

问:什么是叙述内容?

答:叙述内容是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也就是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和场景等。

问:什么是叙述话语? 答:叙述话语是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

——————————————————————————————————

• 叙述内容

本节论述叙述内容问题。主要谈三个问题:故事、结构和行动。

一、故事

故事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四个层面:事件、情节、人物和场景。这可以结合鲁迅《药》去理解。

1.事件。 这是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的事情结合体。事件有主有次、有大有小。《药》讲述的是“人血馒头”事件,即华家如何为医治华小栓的痨病而寻求人血馒头的经过。

2.情节。 这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应是那种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导致矛盾冲突从而影响人物命运的一系列事件。我们从《药》里了解到如下事件:华老栓为了医治儿子小栓的痨病,后半夜起来走到大街上,亲眼目击行刑场面,从刽子手康大叔那里获得“人血馒头”,作为治病的药;华老栓回到家,满含希望地让小栓吃下“人血馒头”;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康大叔等在店里谈论小栓的病和人血馒头,中间带出夏瑜的故事;同样失去儿子的华大妈与夏大妈在坟场相遇,表明人血馒头终于没能治愈小栓的病。这些事件被依照前后因果关系逻辑组织起来,就构成了故事的情节。

3.人物。 这是叙事作品中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药》里先后出现的人物有:华老栓、华大妈、华小栓、康大叔、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夏大妈等。

4.场景 。这是由人物行为与其环境组合成的具体场面和情景。叙事性作品在叙述故事中必须要有场景。《药》里的主要场景有:华家茶馆(卧室)、丁字街、刑场、华家茶馆、坟场。正是人物行为与其环境构成的生动而感人的场景,使故事的进展线索显示出来。没有场景的作品必然难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

问:什么是事件?

答:事件是故事的层面之一,是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的事情结合体。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问:什么是情节?

答:情节是故事的四个层面之一,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

二、结构

结构是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是作品中各个成份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表层结构 。这是叙事作品中按叙述顺序呈现的历时性发展关系形态。其最小叙述单位叫做叙述句。每个故事的表层结构的特征可以通过一定的句法关系显示出来。

2.深层结构 。这是叙事作品中位于叙述顺序背后的共时性内在关系形态。其存在的依据是这种一种理论假设: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内在意义关系。研究深层结构,需要打乱表层叙述顺序,从中寻找内在要素,然后将这些内在要素按照某种相似性原理排列组合起来,由此探究支配具体叙述话语的普遍而永恒的理性秩序。

不妨举例说明。就《狂人日记》来说,其表层结构是一个“狂人”在病中以日记形式记下的与“吃人”梦魇相关的“胡言乱语”,而其深层结构则可以说是由上述表层结构而寓言式地揭示的当时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特殊状况,如“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古代愚昧或蒙昧弊端的愤激批判或痛切反思。在《药》里,华家以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过程,构成表层结构;在这一表层结构的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地寄寓着小说的深层结构――夏瑜如何为革命而英勇献身,以及这种献身如何不被愚昧群众所理解;而更进一步看,夏瑜正隐喻现实中革命烈士秋瑾。当然,对小说的表层与深层结构及其关系,还可以从别的角度去理解。

——————————————————————————————————

问:什么是结构?

答:结构是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是作品中各个成份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结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问:什么是表层结构?

答:表层结构是叙事作品中按叙述顺序呈现的历时性发展关系形态。

——————————————————————————————————

三、行动

行动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也是事件的组成部分,因而是叙述内容实现的根本途径。叙事性作品中人物行动总是有自身逻辑的,叙述必然要力求揭示这种行动逻辑。

行动逻辑是支配故事中人物行动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任何故事共有的逻辑,正是这种逻辑使读者得以读懂故事。而如果离开这种逻辑的制约,读者就无法读懂故事了。二是每类或每个故事自身特有的逻辑,这是由特定的文化、文学体裁和作者风格等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的。

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呈现为三段式序列:一是可能性,这是指一个行动合乎逻辑地具备了发生的必要条件;二是变为现实,这是说行动已合乎逻辑地进行,或者相反由于某种原因而被阻止,从而没有变为现实;三是取得结果,这是说行动以成功而告终,或是相反以失败作结。

在鲁迅的《药》里,中心行动是寻找人血馒头治病。小说呈现出如下行动逻辑:一是可能性,这表现为人血馒头可能治病;二是变为现实,华老栓到刑场获得人血馒头,回到家后给小栓吃;三是取得结果:治病未获成功。

——————————————————————————————————

问:什么是行动?

答:行动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也是事件的组成部分,因而是叙述内容实现的根本途径。

问:什么是行动逻辑?它包含哪些层面?

答:行动逻辑是支配故事中人物行动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任何故事共有的逻辑,正是这种逻辑使读者得以读懂故事。而如果离开这种逻辑的制约,读者就无法读懂故事了。二是每类或每个故事自身特有的逻辑,这是由特定的文化、文学体裁和作者风格等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的。

—————————————————————————————————

第三节 叙述话语

本节论述叙述话语,主要讲两个问题: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和视角。

一、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读者常常不得不顺时地从头到尾阅读一部叙事性作品。这自然要求叙事性作品的本文也按一定的线性时间组织起来。这样,时间成了叙事性作品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叙述时间是故事的时间与本文的时间之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叙事性作品中的时间往往具有二元性特征: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形成复杂多样的关系。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次序,本文时间则是叙述本文中排列的前后次序或读者阅读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次序。这两种时间在叙事性作品中常常并不一致,形成矛盾。而正是这种差异和矛盾造成了叙事性作品特有的节奏性。

叙事性作品的节奏主要体现为三种形态:时序、时长和频率。

1.时序。 时序是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而形成的关系。故事肯定是按时间顺序发生的,那种按照故事发生顺序而进行的叙述就叫做顺叙,即顺着时间序列去叙述。但本文中的叙述顺序却不一定忠实于这种故事时间。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往往出现种种不协调方式,这就是逆时序。逆时序通常有两类:一是插叙,是说在顺叙时插入若干此前事件的片断;二是倒叙,是说把顺叙序列的结尾提前到前面叙说。《狂人日记》就是先讲“某君昆仲,今隐其名……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这一结果,再回头以日记形式叙述他“当日病状”本身。这在时序上就属于“倒叙”。

2.时长。 时长是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故事时间的时长总是确定的;本文时长指一段文字的阅读时间,而这总是无法测定的。如何弄清这两种时长的关系呢?我们只能假设有一种理想的匀速叙事,在其中本文时长与故事时长始终保持均衡状态,而如果以这种匀速叙事为参照点,就可以比较出两种时长关系的变化对叙事速度的影响状况来。

这里可见出时长的五种关系形态(童书只讲了四种)。下面结合鲁迅的《药》来认识。第一是省略。这是对故事的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的叙述,其特点是故事时长无穷地大于本文时长。在《药》的第

三、四部分之间本该讲述小栓在吃了人血馒头后依然未能治好病症从而死去的经过,这一经过肯定交织着华老栓和华大妈的痛苦,但叙述者却完全省略了。第二是概括。这是本文时长小于故事时长的粗略叙述,其特点为故事时长明显地大于本文时长。《药》在第二部分结尾叙述“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幅补丁的夹被”时,应该而且可以讲述她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但却只是这么简单一句就交代过去了,显然属高度概括的叙述。第三是场景。这是主要由行动和对话描写构成的有关故事发生的实际场面的叙述,其特点为故事时间与本文讲述的事件时长大体上相等。《药》里的丁字街头及刑场的场面描写,还有结尾坟场的场面描写,都可见出场面叙述的特点。第四是减缓,这是故事时长小于本文时长的叙述,其特点是故事发生所持续的时间明显地小于本文叙述所花去的时间。例如《药》第二部分写小栓吃人血馒头的情景:“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串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馒头。――不多功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桌。”小栓吃馒头的过程本身(故事时长)应当远远短于描写的过程(本文时长),这里减缓下来加以详细叙述,显然是要突出人血馒头形象本身在整个小说世界中的特殊作用。第五是停顿或休止,这是故事延续的时间为零的叙述,着重于事件发生的特定状态、环境或背景的刻画,特点为故事时长远远小于本文时长。这种情况有时在某些长篇作品里出现,用来渲染某一瞬间的特殊状况。而有些电影剧本借助“同时蒙太奇”镜头的优势,往往可以分别叙述同一瞬间里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活动,使得这一瞬间过程竟然延伸出如此超长的篇幅、衍生出如此深长的意味来。在这五种形态中,第一和第五种分别处在叙事速度快慢的两个极端,而第

二、

三、四种则处在居中位置。由此可见出叙事节奏的丰富与多样性。

3.频率。 频率是本文叙述与故事内容之间形成的重复关系。这种重复具有两种类型:一是事件的重复,二是叙述的重复。事件的重复指同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而叙述的重复则是指一件事件被反复叙述。在《药》的第三部分,康大叔对众人两次重复提及“这小东西……”,属于叙述的重复(革命者夏瑜的一件行为被重复叙述);第四部分写夏大妈两次重复提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属事件的重复(夏大妈两次重复说同样的话)。

——————————————————————————————————

问:什么是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

答案: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次序,本文时间则是叙述本文中排列的前后次序或读者阅读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次序。 问:什么是时序?它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时序是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而形成的关系。那种按照故事发生顺序进行的叙述叫做顺叙,即顺着时间序列去叙述。但本文中的叙述顺序却常常并不忠实于这种故事时间。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往往出现种种不协调方式,这就是逆时序。逆时序通常有这样两类:一是插叙,即在顺叙时插入若干此前事件的片断;二是倒叙,即把顺叙序列的结尾提前到前面叙说。

——————————————————————————————————

二、视角

叙述视角即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或聚焦),是叙述话语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视角按叙述人称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和人称变换叙述。

1.第三人称叙述,是叙述者从与故事完全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的叙述。这通常被称作“全知全能”叙述,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者就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入任何一个人、事件或领域中挖掘,在任何一种时间和空间中上下优游。这种叙事视角的优势在于,叙述者享有充分的甚至无限的自由度。《药》就属于此类叙述,叙述者是超越于故事进程之外的旁观者。

2.第一人称叙述,这是叙述者既是叙述者本身而同时又是故事角色的叙述。这种叙述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个叙述者兼角色的人物具有双重身份,他既可以直接参与事件进程,又可以跳出作品环境而从旁予以描述或评介,从而使叙述显得更逼真、可信或亲切,也更易于理解;二是由于叙述者受其角色身份的限制,不可能叙述角色无法知晓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狂人日记》正文属此类叙述(开头作者题记属第三人称叙述)。《祝福》也属此类。

3.人称变换叙述,这是上述两种以上叙述视角交替出现的叙述。《狂人日记》先后运用了第

三、第一人称叙述。

—————————————————————————————————

问:什么是视角?它有哪些类型?

答:视角是叙述话语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视角按叙述人称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和人称变换叙述。

问:试简述第三人称叙述的特点。

答:第三人称叙述是叙述者从与故事完全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的叙述。这通常被称作“全知全能”叙述。叙述者表现得就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地进入任何一个人、事件或领域中去挖掘,在任何一种时间和空间中上下优游。这种叙事视角的优势在于,叙述者享有充分的甚至无限的自由度。这在传统叙事性作品中较为普遍。而这种叙述视角的局限在于,叙述者享受到过分的自由,使读者的自由受到限制,被剥夺了解释和探索作者奥秘的权力。

——————————————————————————————————

• 叙述动作

本节论述叙述动作问题。主要谈三个问题: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和叙述者与接受者。

一、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动作,说得简单点,就是讲故事这一行为本身。讲故事,总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人群的讲述,这就决定了叙述动作必然包含两个基本因素:一是“讲”的人,这是叙述者;二是“听”的人,这是叙述接受者。

叙述者等同于作者吗?两者其实并不等同。作者是特定作品的创作者,而叙述者不过是作者在叙事时虚构出来的代替自己讲述故事的角色,即便其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出现,或者显得与读者心目中的作者形象相近,也仍然只是一种虚拟性存在,不能与现实作者划等号。在《虚构》( 1986)里,正像标题所指示的那样,当代作家马原一开头就直接申明:“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我用汉语讲故事;汉字据说是所有语言中最难接近语言本身的文字,我为我用汉字写作而得意。全世界的好作家都做不到这一点,只有我是个例外。……我就叫马原,真名”。这里用了一连串由“我”开头的句式,可以说是“我…”式反复句。它体现了两种功能:其一是辩解似地告诉读者,“我”不是在追求现实主义经典作家巴尔扎克所崇尚的那种“真实性”和“典型性”,而是相反在全力“杜撰”或“编排”即虚构。宣称小说不是真实而就是虚构,这就把读者同故事、同故事后面的作者清楚地间隔、疏离开来,使小说成为一个虚构的意义空间。其二是以“我”的反复出现烘托出一种抒情上的倾诉氛围,造成浓烈的主观情绪化效果,更突出了小说的虚构性而不是真实性。

这样,如果把叙述者同作者混为一谈,就会把作品中表现的作者理想与他的实际状况不适当地等同起来,而看不到其间的差异或距离。不过,叙述者与作者之间也存在一种必然联系:叙述者的设置及其在叙述过程中的位置和功能,都会传达出作者的审美旨趣和理想及更根本的宇宙观等。

——————————————————————————————————

问:什么是叙述动作?它包含哪些要素?

答:叙述动作是讲故事这一行为本身。讲故事,总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人群的讲述,这就决定了叙述动作必然包含两个基本因素:一是“讲”的人,这是叙述者;二是“听”的人,这是叙述接受者。

问:什么是叙述者?

答:叙述者是作者在叙事时虚构出来的代替自己讲述故事的角色。

————————————————————————————————

二、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的存在可以有多种方式,不仅可以表现为叙述内容(即故事)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可以体现在叙述的动作上,即体现在用什么口气或态度去叙述上,这就有叙述者的“声音”。叙述者的声音在叙事中有何种功能呢?其一,它传达叙述内容的意义,或者说使这种传达有更准确和生动的效果;其二,在有的情形下,它干脆在作品中直接“现身说法”,例如,在叙述过程中突然中断叙述,插入自己的议论或评点,这是要使读者从叙述者的声音的存在进而感受到叙述者本身的存在,从而突出显示叙述者的存在。

除叙述者的声音外,作品中还存在着其他声音,这就是作品人物的声音。人物声音与叙述者的声音形成复杂的关系。这里需要区别人物声音的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独白型叙述,这是人物声音与叙述者声音在本质上同一的声音形态。在这里,人物的声音都是由叙述者统一安排和控制的。另一种是复调型叙述,这是叙述者声音与人物声音不同、甚至发生冲突的声音形态。

————————————————————————————————

问:叙述者的声音指什么?

答:叙述者的声音指叙述者的具体叙述口气或方式。

问:叙述者的声音在叙事中有什么功能?

答:叙述者的声音在叙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功能:其一,它传达叙述内容的意义,有时还能使这种传达变得更准确和更生动;其二,在有的情形下,它干脆在作品中直接现身,如,在叙述过程中突然中断叙述,插入叙述者自己的议论或评点,这是要使读者从叙述者的声音的存在进而感受到叙述者本身的存在,从而突出显示叙述者的存在。

—————————————————————————————————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前面说过,讲故事除了要求有“讲”的人即叙述者外,还应有“听”的人,这就是叙述接受者,简称接受者。接受者虽然是存在于作品之外的,但在叙事过程中却又是叙述动作的当然组成要素。这是为什么?因为,叙述者在叙述的时候,就往往要在心目中预先拟想或虚拟一个适合于听取自己讲述的叙述接受者。这种由叙述者拟想的潜在叙述接受者,可以称为拟想接受者或隐含接受者。拟想接受者的存在是有一定作用的,它可以规定或影响叙述者对整个故事、叙述话语及叙述动作的具体构想,从而制约着作品的效果,因为特定的故事似乎只有对于合乎叙述者理想的接受者来说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

问:什么是拟想接受者?

答:由叙述者拟想出来的潜在的叙述接受者,叫拟想接受者。

问:接受者本来是存在于作品之外的,它怎么又会成为叙述动作的组成要素之一呢?

答:接受者本来确实是存在于作品之外的,它之所以又成为叙述动作的组成要素,是由叙述动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叙述动作既包含“讲故事”的人即叙述者,又包含“听故事”的人即叙述接受者,体现为叙述者向叙述接受者讲述故事。而这个叙述接受者却不是存在于作品之外的现实接受者,而只是叙述者拟想出来的适合于听取自己所讲故事的潜在接受者 —— 即拟想接受者。叙述者在叙述时,总是要有意或无意地想象出一个适于倾听自己讲述的人即拟想接受者,尽力满足他的可能的需要,并为着满足这种需要而随时调整自己的叙述构思。所以,这种拟想的叙述接受者自然就成为叙述动作的组成要素了。

—————————————————————————————————

摘 要

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基本类型,其基本特征是讲故事,即叙事。文学叙事就是用语言去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叙事由三个层面组成: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叙述内容是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也就是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和场景等;叙述话语是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叙述动作是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这三个层面在叙事性作品中缺一不可,共同支撑起叙事性作品的基本结构。

第八讲 证明

五年级第八讲

第八讲不等式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八讲庾信

第八讲:《牡丹亭 惊梦》

第八讲 中唐诗歌

第八讲教师资格制度

中级班第八讲教案

第八讲 信息化基础知识

第八讲 文学叙事
《第八讲 文学叙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