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5: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1840年,在英吉利坚船利炮的轰隆声中,一个古老民族开始了她一段血与火的近代旅程。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侵略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每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爆发原因不同,侵略国家也不尽相同,但是其最终的结果都是同样的,那就是政府屈膝求和,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些条约不仅仅是国家颜面上的损失,伴随着列强的侵入,灾难接踵而至,洋货充斥国内市场,洋人在中国的特权越来越多,租界和割让的领土越来越大。曾经傲然于世的天朝上国,在列强的炮火下痛苦呻吟。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探索史。压迫与反抗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面对民族危机,各阶层都试图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之道。农民阶层的代表人物洪秀全,借用西方的基督教理论,希望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无人不保暖,无处不平均的理想社会。然而,他的理想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注定无法实现。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进行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然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使得洋务派无法挣脱传统力量的束缚,虽亦步亦趋的尾随着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但终究无法将西方先进的技术嫁接到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上。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诚如李鸿章所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此段话虽为中堂大人的托辞,但也说明了清王朝确实已经千疮百孔、日暮西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浪打,同时却又积弊太多,不得不进行根本的变革的两难处境。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容不得间歇和停顿。资产阶级作为近代一种新生力量,在羽翼渐丰之时,开始谋求政治变革的努力。一百零一年前,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灭亡的丧钟。然而,历史没有给资产阶级以实施他们全部理想的机会,正当资产阶级雄心勃勃的规划着新国家蓝图之时,实力派袁世凯通过政治博弈获取了革命的果实,并将个人的命运置于国家前途之上,最终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革命。当资产阶级的革命陷入迷茫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的未来有了新的前途和方向。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用了仅仅28年的时间,完成了自1840年来得无数志士仁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一个独立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上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尝试,在此期间,有过挫折和失败,有过曲折和弯路,但是,向前发展的趋势始终不变,历史的曲折性和进步性在此高度的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从本质上说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正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中国近现代史是思想文化繁荣,大师辈出的历史。江山不幸诗家幸,近代以来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大师。他们虽然在不同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将学术追求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王国维的“不自由,毋宁死”;陈寅恪的“自由之学术,独立之思想”;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等,这些品格和精神就是我们今天所热捧的“民国范儿”,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的这一百多年,是风云变幻的和各种力量角逐的一百多年。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由她来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按照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我们放宽历史的视野,将这一选择置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进行考量,愈发体现了这一奋斗过程的艰辛和结果的来之不易,也愈发使得我们具有更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秉承先贤的遗志,我们当奋勇向前,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社会的和谐美好贡献我们的青春。

作者:大盗不止,江苏南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精)

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