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公安民警法律观念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2 01:48: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公安民警法律观念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和全社会法律观念的逐渐增强,法治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目标。一名人民警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支承担着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服务人民群众等多种职能的公安队伍中,每一名民警的法律观念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着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及社会形象。所以,民警法律观念的培养也就成为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安民警首先要从认识上出发,充分认清在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培养法律观念的重要意义。

第一,公安民警培养法律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古语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句话既说明了法令的重要,也反映出如果没有较强的法律观念就不能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要使整个社会运行的各个节点都尽可能地与有效可行的法律相契合,以至于每一个社会主体的活动都具备充分的依据并产生明确的权责,且保证基于此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所得

的救济是公正合理有效的。公安机关承担着一定的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和刑事司法职能,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我们的民警来说,法律观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执法工作的效果,并影响我们公安机关职能的行使。此外,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是公安队伍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维护公安队伍稳定,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保持公安队伍战斗力等方面起着的重要作用。因此,法律观念的培养也是依法建警,依法强警的必然要求。

第二,公安民警培养法律观念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实践,“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被广大的人民群众高度认同,并成为全社会追求实现的共同目标。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法律范畴内的人权保障观念相统一,结合到公安工作中就是将“执法为民”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理念,使公安工作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都真正体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真正做到执法为民。具体到我们巡特警支队来说,执法为民就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安全感,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是否得到有效地防范与遏制,犯罪分子是否及时予以打击,突发事件是否能得以及时有效地处臵,人民群众对巡特警工作是否满意。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端正执法思想,自觉培养现代法律观念,才能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推动执法

观念创新和工作的创新。

第三,公安民警自觉培养法律观念,是实现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的必然要求。每一名民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为自己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投身到公安工作的时候也都抱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和理想,我们都在不懈地努力完善自己。相关法律法规不仅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更是约束我们手中执法权力的警戒线。但有些同志面对越来越严谨的执法工作,显现出不适应,甚至因为法律观念不强,乱用手中的权力,触犯法律自毁前程,不仅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化为泡影,更会为亲人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民警自觉培养法律观念,不仅是实现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的必然要求,还是个人家庭生活幸福的保障。

近年来,我们公安机关一直将培养民警的法律观念作为队伍素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但到目前为止仍存在诸如:

1、法律观念不强,业务素质不高,不作为,乱作为,执法犯法现象时有发生;

2、人权保障观念不强,服务意识不强;

3、程序意识不强,证据意识淡薄,重实体法,轻程序法,工作中没有规范化的概念;等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履行职能的效果,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为了进一步杜绝上述问题的产生,培养民警的法律观念,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强民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双管齐下。一方面,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民警头脑,使我们的队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法治讲座、案例点评等形式,不断提高民警的执法素质;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技能竞赛活动,注重对执法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和研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全面提高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战斗力

第二,加强民警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民警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纪律规范的认识。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中规范公安民警行为的条款是比较齐全的。绝大多数民警认为,这些行为规范是上面定下来要求民警遵守的。实际上,警察的行为规范是警察的公约,是自已的诺言。公安民警必须要理解行为规范是用来自我约束的,而不是别人用来约束自己的。如果说我们每位公安民警都能正确理解行为规范的本质,就能很好地自觉遵守。古语云:“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法规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也是靠人来维持的。加强民警职业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增强民警内心的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切实增强民警心中的道德观念,从道德层面来约束民警,增强民警守法遵规的自觉性。通过教育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增强法律观念。

第三,要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各个执法环节及业务规章制度的落实的监督制约,严格审核把关,防止发生滥用职权、超范围行使职权等现象,对侵犯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的问题要坚决制止和纠正,对违法违纪问题要做到坚决查处,严肃处理。坚持对民警执法、守法、权力与责任的管理监督,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领导公开接访制度等,并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不断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自觉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第四,要引导民警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并践行先进的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都是党提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公安机关应引导民警领会这些先进理念的精髓,坚持用一系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工作实践,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推动公安工作的过程中实现民警法律观念的培养、完善、进步的动态过程。

总之,公安民警法律观念的培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养成和公安队伍规范化、正规化建设相关,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来完成的工作,在今后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以实现各级公安机关民警法律观念的全面养成。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论法律信仰的培养[推荐]

法律观念的树立

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推荐)

论公安民警法律观念的培养
《论公安民警法律观念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