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桃园村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20:43: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桃园村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桃园村位于阳日镇东部,辖5个村民小组220户799人,劳动力480人,地处海拔气候交叉大(420—1150米),地质差,土地少,年降雨量较少,全靠天吃饭。三年前全村有救济户30户,特困户25户,贫困户68户,一般户97户,分别占总户数的13.6%、11.4%、30.9%和44.1%,637元以下极端贫困人口有112人,637—882元低收入人口有315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4.3%和40.1%。贫困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四个组不通公路,农产品进入市场难。二是耕地少,人平耕地0.76亩,且都是沙坡地,种植业收入低下,没有主导产业,三是全村近90户300人常年缺水,严重制约着村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全村农户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经济、种植业和养殖业。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在种养殖业上未能形成产业优势,产业结构不合理,用钱靠打工,吃饭靠种田,一年糊一年的老传统观念难以改变,有库区资源但未形成产业支柱。

2009年,桃园村被定为省扶贫开发重点村。回眸三年来,在林区扶贫办和区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新修村级公路4公里,硬化公路1.2公里,解决了近300人行路难和交通运输不便的问题,85%以上农户能通车入户。

2、维修水渠2800米,解决了87亩水田灌溉,为农业增收奠定了基础,同时解决了人畜饮水难的问题,逐步实现了人均0.5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解决了靠天吃饭的传统。

3、新建住房29户,扶贫搬迁13户,建沼气池14口,配套改厨、改厕、改栏14户,同时维修村委会一栋150平方米,使得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村级办公条件都得到了有效改善。

二、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合理化

特色产业建设得到加强,已投入网箱养鱼1800箱,高效经济林林下产业400

余亩,实现户平网箱养殖10箱以上、高效经济林林下产业2亩以上、生猪2头、家禽20只。同时以库区水资源为依托,发展特色农家乐3家,实现经济收入15万元,带动10人就业。同时商人胡佳国投资开发“月亮岛”,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带动了村上多人就业。

三、教育、卫生等条件得到了新的改善,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新农合参保率达90%以上,春秋季节防御密度达到100%;通讯覆盖率达100%。彩色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同时新建农家书屋藏书千余册及十多种报刊杂志,极大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和提高了村民致富的科技文化水平,同时举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次,受训人员达400人次.

四、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到201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0元,90%贫困户脱贫致富。300余人住进新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并且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实现“以车代步”。

成绩仅代表过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桃园村两委班子继续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新阶段扶贫开发纲要为指导,以贫困群众的基本需要为导向,以增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利用水产和林下产业资源,形成“以短养长”全面发展,为建设“富裕桃园”,尽快实现小康目标奠定基础。

村扶贫开发方案

村扶贫开发方案

桃园村三治案例

甘家垸村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驻村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淅川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总结

村书记扶贫开发事迹材料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村书记扶贫开发事迹材料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桃园村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桃园村扶贫开发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