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为学为人为师的执着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7: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为学为人为师的执着

——记广东青年文化英才张勇副教授

阳春白日风在香,春风贺喜英才将。春天的候鸟给我校衔来捷报——法政学院张勇副教授入选2012年度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这是广东省开展青年文化英才工程的第一届评选,我校张勇老师成为非珠三角地区唯一入选人。记者见到张老师时,映入眼帘的是他那朴素的衣着和鼻梁上架着钢框眼镜,手提一个装满学生期中考试试卷的文件包,当他知道我们的采访来意后,坐下来便与我们从容地闲聊了起来„„

为学:一个荣誉,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事业达到了某一个高度 荣誉之于张老师淡如水,当谈及获得如此荣誉的感受时,他谈得更多是感谢,感谢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对他的支持与鼓励,他说:“获得一个荣誉,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事业生涯达到了某个较高的水平和高度,未来还要很好地思考自己所要实现的事业和人生所要追求的目标”。

2012年是“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工程”项目启动的第一年,该工程的目的在于培养扶持一批在宣传思想文化邻域具有较高造诣和专业水平、年龄在35岁以下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文化英才,形成我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面对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张老师满怀谦卑之心,他说会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追求自己的学术人生。

张老师最近正忙于几个课题的结项工作。目前,他主要是侧重于城乡基层 1

治理、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化等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青年学者,张勇老师睿智明哲,通过走进实践,以问题为导向,把与社会现实与实践紧密相关的“真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具有重大关系的现实问题进行“微观化、具体化”处理,采取“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的研究策略,以达到研究问题的深入。

迄今为止,张老师先后主持了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等,参与组织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城乡统筹进程中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及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城乡基层治理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全国中心核心以上期刊(含CSSCI来源期刊)论文10余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张老师说,一个人的学术科研不是为了项目,更不是为了荣誉称号而进行的,而是切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一种需要,从事学术研究和进行深层的思考,应该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

为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规划

张勇老师200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了我校法政学院当政治辅导员,在当时看来,很多人都认为硕士研究生在高校工作,第一选择应该是从事教学工作,辅导员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甚至认为辅导员地位不如专业教师。而他则认为,既然选择了辅导员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干好眼前之事,这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基本的要求。他认为,也正是这个岗位,给了他很大的锻炼,交给了他很多东西,这本身也是人生阅历的一部分,都是值得珍惜的。

当辅导期间,繁忙的工作并没有阻挡张老师对梦想的追求,2008年,张

老师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城市社区治理与社会发展)博士研究生。无疑,读博生涯对张老师而言是一笔更加宝贵的财富,让张老师从学术规范的培养,到学术研究方法的训练,再到学术视野的开拓等等,都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博士毕业的张勇老师回到了学校,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上迈出新的旅程。

张老师回顾自己前半段人生和求学的经历,他感慨道:“踏踏实实做好份内的工作和眼前的工作,一步一步的做好应该做的事情,或许本身就是一种人生规划。一个人的一生,生活也好,事业也罢,充满了太多的不可预知的偶然性因素,人生的规划当然也很重要,但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天或许更为现实。”

为师:因材施教,在于找到适合自己又满足学生的有效载体 如今,张老师成为法政学院年轻后备骨干力量,谦虚有礼、爱岗敬业、沉稳踏实、年轻有为是他给学生们的印象。张老师的日常工作繁忙冗杂,除了要给法政学院的学生上法理学、城市社区管理、社会问题等若干课程外,还需指导学生考研、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以及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学生学术创新研究,同时还兼任法政学院法学系副主任、法学系党支部书记职务,积极参与多项学生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

作为高校的老师,教学与科研是两项最基本工作。面对着教学与科研如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张勇老师却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关键在于找到既适合老师又满足学生的有效载体。

张老师说,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的促进,

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知识的形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另一种是间接的促进,就是老师所涉猎的知识视野,所具备的学术素养,所拥有的知识积累,所掌握的学术规范等等,这些东西都会对学生思维方式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科研并非是高贵而神圣得不可攀的,正如真理都是朴素的一样,科研往往也都是与生活相伴的”。张老师如是说,他喜欢学生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往往也能激发老师的思维,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最终也能产生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效果。他希望能学生主动、自信地走进老师的科研领域,这样老师与学生之间才能互相促进。

新闻中心 记者/古晓彤 古丽飞

为人为师为学

为学 为人 为师

为人为师为学演讲稿

为人为师为学演讲稿_1

师德体会:为学·为师·为人

为人为学为师

教师演讲稿为人、为师、做学问

育英学校深化“为人、为学、为师”师德主题教育方案.3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为学为人为师的执着
《为学为人为师的执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为人为师为学 为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