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泸县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调研1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9: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川省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上报《关于泸县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

调研报告》的报告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今年4月21日,省质监局雷动楚副局长带领标准化处一行,莅临我市调研指导标准化工作,并对我市的泸县生猪养殖标准化给予了高度肯定。我局及时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振奋起直追,知耻近乎勇——关于泸县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文,现将该报告上报,请审阅。

特此报告。

二ΟΟ九年七月?日

- 1

质载体的典型带动、精品示范。经过科学规划,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泸县上报的拟建设生猪标准化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核实。

泸县地处四川南部,是泸州市的北大门,始建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拥有龙脑桥、雨坛彩龙、泸县宋墓三大“国宝”,是全国“千年古县”,中国龙文化之乡,四川省第一批扩权试点县。泸县区位优势明显,紧邻重庆荣昌和永川、内江隆昌、自贡富顺,全县幅员面积1532平方公里,辖19个镇,251个行政村,人口106.6万。泸县是全国百强县,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GDP)97.06亿元,同比增长15.7%;财政收入6亿元,增长37.9%;农业增加值29.31亿元,增长5.1%。泸县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县,是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2008年,实现牧业产值2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8%。2004年,泸县确定了“劳畜富民”的发展战略。同年10月,该县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可行性调研,调研结果不容乐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散养生猪因无人看管而数量骤减;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农户养猪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养猪户也大幅减少;近年来,全县虽清净无疫,但受到周边地区猪II型链球菌病、牲畜口蹄疫、无名高烧等疫情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农村散养农户生猪饲养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以前的“养猪致富”口号转变为养猪为自销;生猪收入由以前的“半边天”转变为“昨日黄花”,从占家

- 3

业,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的发展,确立了“一体两翼”(以生猪业为主体,水果业和水产业为两翼)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质监、畜牧、财政、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与全县19个镇签订生猪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严格目标考核。各镇、各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措施“五落实”。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农户响应的工作局面。

(二)政策配套为引擎,推动生猪产业从零星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为进一步加快实施“劳畜富民”的发展战略,推进生猪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农民增收,该县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在生猪规模养殖户用地、取水、用电、融资、圈舍建设、引种等方面分别给予5至80万元不等的补助,采取了“四个统一建设”,引领农户走向标准化生产。一是统一设计,规范新建规模养殖场。根据国家中小型猪场建设标准制定了《泸县生猪规模养殖设计规范》,从2007年起,全县新建的规模养殖场全部都按设计规范执行。二是统一基地,建设标准化大型养猪场。本着交通便捷的原则,打造了321国道、泸荣路、县道万得路沿线等12个生猪产业

- 5

训力度,改善养殖环境,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三是发展生态化。引进日本洛东生物垫料零排放养殖技术,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率先在兴旺牧业养殖公司和利泰农养殖公司建立起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广“猪-沼-果(菜)”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双赢”。四是科研共享化。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建设生猪产业的科研基地,共享科研成果,搭建了泸县优质生猪养殖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天泉牧业有限公司成功引进世界先进的“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成为中国第二家、西南地区第一家拥有这一系统的生猪养殖场。

(四)龙头带动为主体,推动生猪产业从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龙头带动,是农业产业化链条发展的灵魂和核心。近年来,该县创新工作思路,多管齐下,以种猪场、协会及营销公司为龙头,实现了龙头企业和大型规模养殖场对小型规模养殖和农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一是以泸州泰锋阳业农贸有限公司兴建的PIC祖代种猪场为龙头,实现了生猪品种标准化。二是以泸县优质仔猪产业化开发总会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商品仔猪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外销生猪统一佩戴“蜀龙”牌商标,带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争创四川名牌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三是以泸县吉龙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立了“公司+基地+养殖场”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发的“世

- 7

加到112万头,提高了22万头,外销量位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牧业收入从398元增加到1237元,提高了839元;农民生猪养殖人均增收从90元/年增加到400元/年,提高了310元/年,农民增收明显。

(二)生猪养殖规模大幅提升,标准化养殖作用明显。2004年生猪养殖专业户5000余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2356个,未建有生猪养殖小区和年出栏万头规模的猪场。而到2008年底,全县已发展生猪养殖专业户9000余户,比2004年增加4000余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4361个,比2004年增加2005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中型标准化猪场10个,年出来6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出栏量占全县生猪出栏总量的40.8%,高出全省5.8个百分点。

(三)生猪良种率大幅提升,生猪品质更有保障。2004年末到2008年末,全县PIC 父母代母猪从200头增加到1.2万头,增加了1.98万头,PIC能繁母猪总量占全县能繁母猪的10%。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从1万头增加到目前的6万头,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率已达70%,比2004年末提高了55%。全县生猪良种率从40%增加到70%,提高了30%。生猪良种率的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生猪品质的提高,增加了养殖效益。

截止2008年底,该县生猪产值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123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5.9%。全年出栏优质“蜀龙”牌生猪115.04万头,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

- 9

在全县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国家级绿色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生猪标准化养殖实施方案

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

生猪养殖调研报告

生猪标准化养殖建设项目会议纪要

生猪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生猪规模养殖1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方案

生猪标准化养殖无害化处理制度

泸县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调研1
《泸县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调研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