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导学案记叙文情感凝聚物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4: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记叙文写作——寻找情感凝聚物

【中等作文】

我的母亲

在我的记忆中,娘永远是一个温柔勤劳的人。

听奶奶说,父亲娶娘那阵子,家里穷得只有两间父亲自己盖的土墙草屋。娘体弱多病,却从未停止过操劳。虽然她做事没有生产队里的强壮女人快,但由于聪明善算,家里屋外总是井井有条,每到夏播秋种,我家的事总是最先完成。

后来,娘怀了我,医生说娘有高血压病,生育很危险。为了生下我,娘天天坚持吃很苦的药,以至于最后连肉都不知是什么味。

八个月后,我就早早地来到这个很不宽裕的家庭。娘就更辛苦了,每到晚上,把我安顿好以后,还要切一大盆猪草。“嚓嚓”的切猪草表,就像摇篮曲那样缠绵。我知道,那是娘的心跳动的节奏。白天,地里总有做不完的事等着她;而我就像长在娘身上一样,连她到地里拾棉花,也趴在娘背上。为了我舒服些,娘总是尽量弓着腰,那时我,真飞知奇马的大将军一样成风。可是娘一天下来,却腰疼得睡不着。第二天,我仍然做我的“将军”。

娘总是对我百依百顺,可是那一次,她却狠心地打了我。我八岁那年的夏天,邻家门前的桃树上挂满了令我垂涎欲滴的桃子。在树下咂着嘴团团转的我,不甘心“望桃充饥”,看看四下没人,从鸡窝上拿起赶鸡棒像老鼠偷油那样贼头贼脑溜到树下,然后壮起胆子,大声的乱叫——火力侦察,结果——没反应。哈!舞起赶鸡棒在树上一阵“稀里哗啦”,那一个个令我兴奋的桃子飘了下来,塞了满满两裤袋。正自洋洋得意地啃着“战利品”,庆幸自己的胜利,却没头没脑撞了个人。“娘!”“哪儿来的桃吃?”“捡——捡的。”我支吾着,终于想了个法子,“哎呀——我要拉稀!”撒腿就跑。“站住。”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见娘露出从没有过的“凶相”,一把拽住我的手臂,把我拖到树下,拿起那赶鸡棒,“人赃俱在”,可我仗着娘疼我,还想狡辩:“这是我喂鸡忘了丢的。”“你……”娘气得分身发抖,扬起了我最爱抚摸的手,终于“啪”,重重的一巴掌实实地落在屁股上。一下子,我好伤心,好委屈,娘那样疼我,为什么还要打我。我报复似的,“哇”一下哭出来。后来,娘拿了一元钱赔了邻家的桃子,不知从哪儿弄来两个枣核,种在门前的空地上。

第二年春天,北风还在肆虐时,娘就惆怅地去了。每年,我都要在娘的坟头烧香、化纸,祭奠我那苦命的亲娘。 【思路导引】

这一篇习作能写出诚实的话、自己的话。从叙事的简洁,到情感的抒发;从铺垫技巧的运用,到语言的锤炼都可圈可点。但是写这类文章不能止笔与悲情的抒发,要让人们看过之后,有“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秦牧语)。这篇文章如果在结尾安上一个要勤学不忘母恩的决心式的尾巴,那就失败了;必须捕捉情思的聚焦点,钻探某一点中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深刻内涵,这样才能显示出深沉的情思力量。

如何捕捉情思的聚焦点呢?这聚焦点有如影视片中具有情感爆发力的“物件式道具”,可以借物抒情,托志于物,构建情境相容的艺术氛围。

纪昀在《清艳堂诗序》中写:“凡物色之感于外,与喜怒哀乐之动于中者,两相薄而发为歌咏。”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文学创作往往是由于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相契合而产生。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的例子能生动地阐明这个创作原理:当列夫·托尔斯泰看见了一株断掉的牛蒡——尽管曾被车压过,但仍然向上挺着,他酝酿的哈吉·穆拉特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因此,我们在写作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去寻找一种物象,使之或承载情感,或衬托人物,或贯穿全文,或揭示主旨我们姑且称之为“情感凝聚物”。有了情感凝聚物的文章,结构更紧凑,形象更生动,意蕴更丰厚。 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升格作文】

那粒桃种子

我心中永远珍藏着那粒桃种子。

听奶奶说,父亲娶娘那阵子,家里穷得只有两间自己盖的土墙草屋。娘体弱多病,却从未停止过操劳。虽然她做事没有生产队里的强壮女人快,但由于她的聪明善算,家里屋外田头总是井井有条,每到夏播秋收,我家的事总是最先完成。

后来,娘怀了我。医生说娘有高血压病,生育很危险。为了生下我,娘天天坚持吃很苦的药,以致于最后,连肉都不知是什么味。

八个月后,我就早早地来到空虚很不宽裕的家庭。娘就更辛苦了,每到晚上,把我安顿好以后,还要切一大盆猪草。“嚓嚓”的切猪草声,就像摇篮曲那样缠绵。我知道,那是娘的心跳动的节奏。白天,地里总有做不完的事等着她;而我就像长在娘身上一样,连她到地里拾棉花,也趴在娘背上。为了我舒服些,娘总是尽量弓着腰,那时的我,真像骑马的大将军一样威风。可是娘一天下来,却腰疼得睡不着。第二天,我仍然做我的“将军”。

娘总是对我百依百顺,可是有一次,她却那样狠心地打了我。我8岁那年的夏天,邻家门前的桃树上挂满了令我垂涎欲滴的桃子。在树下咂着嘴团团转的我,不甘心“望桃充饥”,看看四下没人,从鸡窝上拿起赶鸡棒老鼠偷油那样贼头贼脑溜到树下,然后壮起胆子,大声乱叫——火力侦察,结果——没反应。哈!舞起赶鸡棒在树上一阵“稀里哗啦”,那一个个令我兴奋的桃子飘了下来,塞了满满两裤袋。正洋洋得意地啃着“战利品”,庆幸自己的胜利,却没头没脑撞了个人。“娘?!”“哪儿来的桃吃?”“捡——捡的。”我支吾着。终于想了个法子,“哎哟——我要拉稀!”拔腿就跑。“站住!”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只见娘露出从没有过的“凶相”,一把拽住我的手臂,把我拖到树下。拿起那赶鸡棒,“人赃俱在”,可我仗着娘疼我,还想狡辩:“这是我喂鸡忘了丢的。”“你……”娘气得浑身发抖,扬起了我最爱抚摸的手,终于“啪”,重重的一巴掌实实地落在屁股上。我好伤心,好委屈,娘那样疼我,为什么还要打我。我报复似的,“哇”一下子哭出来。后来,娘拿一元钱赔了邻家的桃子,不知从哪里弄来个桃核,种在门前的空地上。

以后的日子里,娘和我天天给那粒种子浇水。那时,娘的脸上总是绽开着希冀的笑容。 第二年春天,北风还在肆虐时,娘没等种子出芽就怅惘地走了。 8年过去了,小桃树已长成了。每到桃花烂漫的时节,我总要来到那棵桃树旁,点上一炷香,烧几张纸。默念着娘的希望,不禁又撒下了泪水…… 【作文指导】

相比,题目、开篇、末尾几节做了增改。透视升格的原因,功在作者捕捉到了情感的凝聚物——那粒桃种子。《那粒桃种子》是一首母亲的赞歌,是一尊母亲人格美的雕塑。它倾注了母亲的希冀,融汇了作者的情思。物因情而闪光,情因物而增色。作者让炽烈的感情之火,燃起哲理之光。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不是靠浮华的辞藻矫饰出来的,而是借助于“种子”这一特定的物象,激发想象,使读者进入诗一般的境界。从这篇升格稿,我们受到的启发还有,捕捉情感凝聚物,贵在贴切,这“贴切”表现为物与所记的人、所叙的事有最密切的关联。“桃核”与“桃子事件”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作者也领悟到母亲严厉责子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爱。所以“桃核”自然成了情感凝聚物。这种“贴切”还表现为“物”与“理”有某种化合的关系,“种子=希望”,程度相当,性质相通,情理相随,形象和谐。大凡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单纯的写人叙事,而往往让人、物、情、事妙合无痕。

哪些可以成为“情感凝聚物”?

1、一个物件。

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事物记录生命的屐履、留下情感的印痕。抓住这些曾凝聚过情感的事物,就会拎起一大片记忆和情感。鲁迅的散文《风筝》,写“我”看到北京空中放飞的风筝,回想起童年时代对兄弟的“精神虐杀”,表达“我”的痛悔、迷惘等复杂感受。鲁迅究竟有没有折断弟弟的风筝,已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领略文学大师的创作技巧。“我”由眼前北京的风筝联想起儿时故乡的风筝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及“我”折断弟弟风筝一事,结构紧凑而自然。当“我”寻求弟弟的宽恕时,弟弟却全然忘却,风筝凝聚了“我”对“精神虐杀”的沉重反思。如果没有借助“风筝”这个事物,而想在一篇千字左右的散文里表达如此深刻的主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在艺术感染力方面也会大打折扣

2、一种花草。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自然界万物生生不息,每一种花草都是生命,都可以凝聚我们的情感。席慕蓉的《海棠》一文,给我们以启示:作者读大学时曾买回一大盆棕榈,却被母亲给换成两盆海棠,自己一度为此惋惜、不解。后来,当“我”在异国他乡寻找属于中国的那点芬芳时,蓦然发现“海棠是属于年轻时母亲的花”,“我”切身体会到母亲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曾“一面赏花一面编织着美丽的梦”。当“我”有了这层认识后,“再看见海棠花时,总忍不住想要买下来。要买下来的,不仅是那盆花,还有那盆花里的青春,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的古老而芬芳的故国。而我终于明白了我母亲的心了。”席慕蓉对母亲由误解、隔膜到理解、认同的情感变化,通过对海棠的态度变化而表达出来。

3、一个细节。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之为一件好作品。写作也是如此,不管你的主题如何深刻,情感如何动人,如果没有生动的细节,就不能算是优秀的记叙文。何蔚《踢着石子回家》一文,“踢着石子回家”就是一个很成功的细节。作者先回忆学生时代踢着石子回家的单纯、自在与欢乐,再对比眼下的自己,穿着整齐的西装,却不敢以锃亮的皮鞋去踢路边的石子,害怕因此招来异样的目光。作者借此反思自己“太习惯于违心地将本真的自已藏匿于身后,以庄重却并不十分真实的脸色去面对世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成长路上共有的体验?一个细节“踢着石子回家”唤醒了我们对纯真童年的回忆,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当然,情感凝聚物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可以是一首歌曲、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种食物、一个节日、一个动物、一句诗词(具有形象性)„„明朝祝允明曰:“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带着生命的热情体悟生活,万物总能在某一特定境况下与我们的生命、情感契合无间。

我们寻找情感凝聚物时,要考虑到它与人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而且应在文中适当点明。朱成玉《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中以“落叶”为情感凝聚物:“落叶”凝聚了祖母的情感——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对祖父哀惋的思念、对世事沧桑的坦然等;“落叶”也凝聚了“我”的情感——对祖母的思念、对生死的彻悟等。而祖母与落叶之间是通过这些方面勾联起来的:①叶子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②祖母喜欢收藏落叶;③祖母喜欢在叶子上面写些词句,到了清明,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祖父坟头;④祖母去世的那天,落叶纷飞;⑤落叶从不惊叫,像极了祖母的坦然的生命姿态。如果文章中没有写出祖母与落叶间内在生命的交融,那么“落叶”就难以承载如此丰富的情感。有时,情感凝聚物还可以成为文章的线索。以立夏的《墙》为例:第一次写墙,是“我”回老屋,看到那堵老墙引发回忆;回忆婉嬷嬷每次见到有人从墙根下走,总要提醒“不靠墙走”,这是第二次写墙;第三次写墙,是在雨天婉嬷嬷提醒一个路人“不靠墙走”被甩倒后哭了;第四次写墙,补叙婉嬷嬷的丈夫和儿子被埋在炸毁的墙下的事。“墙”成为一条线索,绾结全篇,使文章结构紧凑而自然。

【借鉴典范】

(一)名家经典

荔枝 肖复兴

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那是十几年前,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了。

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是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吃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母亲去世前是夏天,正赶上荔枝上市。我买了好多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荔枝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汗津津的小脸。是啊,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跑,才又和我们重逢。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相信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

其实,我错了。自从家里添了小孙子,母亲便把原来给儿子的爱分给小孙子一部分。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有删改) 纵观全文,说说“荔枝”这一物象起怎样的作用。 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

朱成玉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秋天的叶子。

叶子上错综复杂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但祖母并不悲伤,祖母的额头经常是金光闪闪,阳光喜欢在哪里安营扎寨,那令人愉快的微笑常常使她的皱纹看起来像是在跳舞。

在我的记忆里,祖母总是拿着扫把,试图把所有的哀怨清扫干净,只留给我们无忧无虑的鸟鸣。 祖母在那些落叶里不停地翻检,把中意的握在手心。祖母喜欢收藏落叶,这个习惯终生未曾改变。这个习惯让我感觉到,祖母永远不会衰老。

我在祖母的书里看到过那些落叶。祖母喜欢看书,她的书里总是夹着各种各样的落叶,仿佛是她为自己的青春留下的标记。每一段青春,都是一片叶子,那些青春的遗骸,无法言说的旧日时光,成了书签,丈量这一本书的历程,时刻提醒着你,那些句子需要再一次爱抚,哪些情节需要重温。

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父亲告诉我,祖父结婚一年后就从军了,再也没有回来。作为军烈属的祖母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然而却没有人可以安抚她内心的痛苦。祖母习惯在那些叶子上写字,一句半句的,大多是哀婉的宋词。我想那是祖母再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祖父吧。每年清明的时候,我就会看到祖母去祖父的坟前,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坟头,景象灿烂而华丽。这么多年,我没有见过祖母掉过一滴眼泪,但我知道,她的心就像是蓄了雨的云,轻轻的挤一下,就会泪雨滂沱,只是别人无法看见。祖母的泪水,只居住在她自己的云里。

不管天气好坏,祖母总是会大声爽朗地笑。祖母的苦难像一座山,把她的脊背压弯,却压不弯她热爱生活的心。 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在那些树叶上写字的时候,祖母是小心翼翼的,仿佛怕碰坏了一份念想。写上了字的叶子,就如同被装上了灵魂,重新活了过来。我想只有祖母懂的那些落叶,也只有那些落叶懂得祖母,他们惺惺相惜,彼此嘘寒问暖。

怀念祖母,是从一片叶子开始的,替那些果实遮过阴凉、从枝头跌落、背井离乡的叶子。

祖母在秋天的离世毫无征兆,只是那一天刮了很大的风,院子里的那棵老柳树稀里哗啦地掉落了所有的叶子。其实,也只有风能让叶子喘息或者感叹。在叶子的生命中,风往往扮演着接生婆和送行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叶子的心思只和风说,它只和风窃窃私语。

落叶也有遗言吗?在离开枝头的刹那,它和风都说了些什么?谁听过它们交代的后事? 那些齐刷刷掉落的叶子们,是去陪祖母了吗?

我想,如果祖母是叶子,那么风一定是祖父。他们之间,有那麽多缠绕不清的爱意。 我的祖母,一片写满诗句的落叶,一片不知愁的落叶,把生命的结束当做一次旅行。

落叶从不惊叫,哪怕你踩到它的脊背。不像雪,不论你走得多轻,它们都会在你的脚下呻吟,仿佛踩碎了它们的骨头。落叶从不惊叫,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它都只是去和风窃窃私语。

我似乎听到了落叶在说:“等我,来赴一个灿烂的约会。在此之前,请好好生活,各自珍重。”(有删改)

(二)、学生佳作

优雅的耳环

我的外婆和妈妈都极其喜爱耳环,尤其是外婆。我始终记得,那个满是流光的长匣。 在外婆未离世前,大大的艳阳下,外婆会将一个长长的木匣子放在阳台上轻晒,小心翼翼地抽出木封,长匣里的流光,晃动了我的眼,溢满了外婆不算清漾的眸子。

外婆喜欢精致的首饰,依稀记得那个长匣里,藏着那么多、那么美的事物。美丽得叫人心惊。雕刻着云舒卷纹的银镯子,是极美的花纹,微微发黑,有说不出的韵致。镶着金边的翡翠通绿通绿的,温润的纯白玉佩有着细腻的光泽,还有那个精致的、带着血丝般纹理的红玛瑙戒指,成了我印象中最美的天堂。

外婆最爱的,是一对祖母绿的耳环。

总能看见外婆用颤抖的、满是沟壑的手,轻轻地将那耳环缀上,耳环在风中轻晃着,摇曳着温和的光泽。妈妈说,外婆年轻时是极美的女子。在外婆戴上耳环的时候,我是坚信她的美丽的。配上红玛瑙金戒,我能看见,外婆当年该是有怎样的风华,这般优雅。

我曾攀上外婆的膝,仔细地端详那对耳环,但始终看不透其中的山水,远如碧天。只记得外婆眼里,是藏着笑的。还记得,那样的暖阳,那样的外婆,摇曳着的耳环,风吹着,花香四溢,云淡风轻。

妈妈亦是喜爱耳环的,可惜的是妈妈对珠宝过敏,从未戴过。但是妈妈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耳环,她也有一个长匣,绸缎的面子,比外婆的长木匣精致许多。

妈妈喜欢复古的藏式耳坠,银质的耳坠上,雕刻着繁复的纹理,握在手里,是冰凉的。

闲暇的时候,妈妈会打开长匣,安安静静地看着。我也曾问过妈妈,为什么这么喜欢收集耳饰。 妈妈只说:“也谈不上喜欢,你外婆确是喜欢耳环的,妈妈收集这些,起初只是念着你外婆的心愿,也渐渐成习惯了。”依旧是淡淡的,温和的语调,很优雅。

我一直羡慕妈妈身上从容、波澜不惊的优雅气质。

偶尔,妈妈也会将一对对美丽的耳环戴在我的耳上,又笑着拿下。我打趣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真小气,有那么多就送我一对吧。”“等你长大吧。”妈妈有着像外婆一样的极浅的笑容。

外婆和妈妈都是我最爱的女子,亦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子。我以为,年轻时的春光明媚无论多少,而垂老时,于风卷残荷之际,优雅似当初,如斯最美。

外婆是这样的女子,我也坚信,妈妈在她的风卷残荷时,亦是最美最优雅的。 恰似耳环,不会苍老的优雅。 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思考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70分)(2014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青春万岁

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

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 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气氛“焐暖和”了,我感叹它的魔力。

一发不可收。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老爸老妈的青春洪水一般从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 爸爸的《山乡巨变》、《活动变人形》,妈妈的池莉、王安忆、陈丹燕,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 “找到了!”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诗集,是青春的幻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他那声音雄厚,我估计全楼道都听得见。 那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光河里,旧书里的碎屑逆着光纷飞。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读着朦胧诗,像演讲的青年。老妈蜷着腿,抱膝,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爸,像听吉他的姑娘。

他们的赘肉和皱纹,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见两双清澈闪亮的眸子。这陃室束缚不了他们,这凌乱的鸡毛蒜皮束缚不了他们,门口探头邻居惊奇的目光束缚不了他们。

他们心中的火还没熄,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时光不能倒流,那么这一幕只能证明青春万岁,青春不朽。 老爸大口喘着气,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衬衫彻底汗湿。 他的眼中分明有泪。 『思考点评』

【训练营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一种味道,踏雪寻梅是一种味道,满目沧桑也是一种味道。不同的味道能勾勒出不同的人生。总有一种味道让你流连忘返,让你心情翩跹。也总有一些味道给予我们警示,让我们避而远之,洗净它们,重获新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马陵中学高三作文复习导学案 编选:李方顺 审核:汪相田

记叙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作文导学案

高考语文专训记叙文结构导学案

记叙文之状物

状物的记叙文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

导学案记叙文情感凝聚物
《导学案记叙文情感凝聚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