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教师礼仪和修养

发布时间:2020-03-01 20:3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教师礼仪和修养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是礼仪之邦,大到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小到父母兄弟亲戚朋友之间的交往,可以说礼仪无处不在,渗透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个简单的动作,几句亲切的话语,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深透出了任何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这种尊重恰恰是人们正常平等交流的最基本的平台和最重要的纽带。

一、礼仪的定义:

礼:尊重,礼由心生。它是讲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礼多人不怪、礼尚往来……侧重于内容。

仪:仪式。仪者,表现也,具体形式也。实际上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需要一定的表现形式。(升国旗)侧重于形式。

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

教师礼仪的定义:教师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规范化的作法。

1、摆正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中,人和人之间有位置,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位置。(家庭中:父亲、丈夫、儿子……工作中:同事、上级、下级……)很多人伤害人、得罪人,给别人没有教养。没有感觉,就是因为他没有摆正位置。(请客吃饭: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教师,面对学生,他的位置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比如,朋友之间直言不讳、发发牢骚、说点阴阳怪气的话都情有可原。(哪个背后不说人?谁个背后无人说?——刘少奇《论共产党人的修养》)但作为人民教师,为人师表者,你在工作岗位上,你是不可以误导人家子弟的,你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你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你不能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你不能和科学唱对台戏,你不能和我国的法律唱对台戏,你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规范做法。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

2、端正态度: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

礼由心生,态度不正,你怎么好?在现代交往中,你要明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任何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国家有差异,不同民族有差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差异,不同行业也有差异。所以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民教师,爱护学生、爱岗敬业的教师,态度很重要。要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 模式,容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容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兴趣,教师要有非常大的适应性,更要有非常大的包容性。(君子和而不同。——孔子 所谓和,是讲待人接物以和为贵)一般的人际交往中,有的时候是非概念是模糊的,所以待人接物要讲究宽容。

二、教师的职责:

1、教书

2、育人(天地君亲师)

三、教师礼仪的特点:

1、师资(资:资本。你要有一技之长,你要业精于勤,你要有人格魅力、亲和力、个人魅力)

2、师表(要语言美、心灵美,同时要仪表美、行为美。“我们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契科夫”美的仪表、美的容颜、美的语言、美的心灵,楷模,就要思圆行方,值得别人效仿,不会误人子弟。)

3、师德(就是职业道德。比如要忠于祖国,要热爱人民,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要遵守法律,要爱护学生,要廉洁从教。)

4、师心(就是要有爱心。) 教师的素养

一、政治的素养

1、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要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政府

3、要思圆行方、立端立正

二、法律的素养: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三、道德的素养:

1、要遵守社会公德

要遵守作息制度

2、要遵守职业道德

完成教学任务

3、要遵守家庭道德

钻研业务

四、专业素养:

1、文化科学的人文精神的素养

2、量力而行

五、处事素养:

1、以诚为本

2、以和为贵

3、以信为先 教师的形象

一、什么是教师的形象:外界对教师的印象和评价。

所谓形象,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就是外界对我们的印象和评价。印象和评价,二者有差异,印象是内在的感觉,而评价是外在的表述。很多时候,人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和评价往往不能完全划等号,区别在哪里呢?印象往往更加全面,而评价往往是印象中的一个部分。就是有的时候因为种种考虑,不能把自己的真实地感受全部表达出来。比如中国自古以来强调师道尊严,中国人对待教师的态度和西方国家对待教师的态度不大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待之若父兄。不能和老师叫板。而西方文化不这样,古希腊哲人就讲过: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敢于向自己的倒是发出真理的挑战。所以,以我们中国的传统,你对老师有看法、有意见,有的时候是不能直言不讳的,要含蓄收敛的。所以我想告诉老师们:有的时候别人对你的或者口头的,或者文字的一种评价,未必是对方的完全的内在的真实地感受,所以需要你有自知之明。

形象的两个要素:

1、知名度(名气)

2、美誉度

二、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

2、要爱护学生

3、要有正义感和使命感(正义感就是要主持公道,坚持正义,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泾渭分明。使命感:尽管我们做的工作很微薄,很微不足道,甚至很渺小、很辛苦,但以我们辛勤的劳动培养了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和栋梁,)

三、学生所期盼的教师形象:

1、平等相待

2、良师益友

四、家长所期盼的教师形象:

1、书教得好

2、对我家孩子好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形象的要求:

1、高高在上

2、拉开距离

3、保持尊严

六、怎样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1、首轮效应 :实际上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教师也好,一个正常人也好,在人际交往中,留给交往对象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过,要“正仪容,修辞令,齐颜色”。首轮效应其实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 接触时,教师和外人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初次出厂和第一次亮相。要在和对方第一次接触时,努力给他留下规范的良好的印象。换一个角度,一个人对我们印象的好坏、评价的好坏,往往来自对我们的第一眼的观察。尽管时间很短,但首轮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2、近因效应:指的是我们和常来常往经常交往的人接触时,最近的事情给你留下的印象。

3、亲和效应:这是讲,人接触人、人选择人、人交朋友的时候,他最容易选择和自己具有共同点的人。所以,孩子最喜欢的教师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和他有共同语言的。所以,你要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所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为什么而快乐,为什么而发愁,……这样你才会有共同语言。一个真正被学生接受的人,不管这个学生是孩子还是成人,是什么层次的人,是什么文化背景的人,是应该和学生有共同语言的人。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人,是要和学生有共同语言的。了解学生才有尊重可言,不了解何谈尊重?礼者,敬人也。要尊重人,首先就要了解人。对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在为学生服务时,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要和学生有共同的话题,达成共识,共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4、定型效应: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心理学误区的问题。它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一旦形成以后,往往一成不变。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在公众场合塑造形象、维护形象慎之又慎,因为形象一旦恶化难以逆转。

5、光环效应:这和定型效应有点相似,实际上就是名人效应。就是一个人一旦对一个产品、一个事物或着一个人印象好的话,就认为它一俊遮百丑,什么都好。实际上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往往要比教师的自我评价要高。也就是说,社会上对我们教师有很高的要求、很高的期望,甚至有过高的附加值了。有时候盛名之下,我们其实难免难副。所以我们要好自为之,努力满足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社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期望。光环效应告诉我们,有的时候人家会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理解是苛求,我们应该理解这是人们对我们的一种希望。

这五个效应,实际上是心理学概念,是社会学概念,是讲了我们和交往对象(主要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各层面)交往时,怎样和对方良性互动的问题。对方怎样要求我们,我们如何满足对方,任何人之间打交道,是讲究供求关系的。这五种效应,实际上给我们塑造教师形象、维护教师形象一种很好的思路,一方面我们了解了别人对我们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了解了怎样去满足对方的要求,了解了需要注意的细节和问题。

教师的语言

一、教师用语的基本要求:

1、语言要标准

2、态度要和蔼

3、内容要得体

4、方式要适宜

二、教师如何规范用语:

1、要讲普通话

2、要讲文明话

3、要讲现代话

4、要讲直白话

三、教师用语的表达方式:

1、平等交流

2、善于沟通(黄金法则: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去对待别人。《圣经。新约》。

白金法则:别人需要你怎样对待他,你在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就要那样对待他。——美国 亚历山德拉 营销学人力资源专家)

3、强调互动

四、如何做到教师用语美:

1、声音美:发声要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要适中、发音标准

2、谈吐美:讲话要专心致志、动作不能太夸张

3、境界美:内容和态度方面的,要求是高雅的,不低级、不庸俗,传递真理

五、教师要注意的忌语:

1、忌粗口 (骂人,黄色的)

2、忌训斥(忌当众训斥)

3、忌侮辱(不能用语言侮辱他的人格尊严)

4、忌讽刺(讽刺挖苦)

5、忌妄语(不能够信口开河,妄发议论)

6、忌乱语(不负责任的误导学生,如议论同事、议论社会上的事) 教师的装饰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装饰有不同的印象和要求,但也有统一的看法。统一的看法就是衣装美。这实际上是个人形象美中重要的一环。不要说我们教师自己,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们,恐怕对教师的形象也是非常关注的,特别是我们教师的服装这一点。

现代社会中,不同的人、不同的行业,对装饰有着不同的要求。(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对我们教师而言,对装饰是有独特的要求的。因为教师者,为人师表也。师表中的表和着装就有关系。尽管我们强调表里如一,但如果没有外在美,内在美也难好,难以言说。一个人的内在美(气质、修养等)也是通过外在的服饰体现的。所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装饰应该是教师应该注意的形象美中的重要一环。

其实,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装饰是有它特定的含义的。装:服装。饰:饰物。装和饰是一个整体搭配、整体协调的问题。

一、装饰的功能:

1、实用功能:鞋子、棉衣、雨衣、太空服等。

2、审美功能:表示你的独特的品位。现代社会强调个性,提倡与众不同,所以服饰的审美功能很重要。过去经济水平不高,审美需求也不高,人们在服饰上强调共性;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强调个性,强调独一无

二、与众不同。

3、身份和地位:警服、军装、护士服、医生、法官等,职业服装反映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长官、士兵)名牌服装——社会地位

二、教师装饰的基本要求:

1、要简洁:洁:干净、整洁。简:简单,少而精。没必要奇装异服、华服革履,过分的张扬或突现个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2、要端庄: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要像一个有教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品位的人,不能以前卫、个性、过分的张扬而自居。(超短裙、露脐装等)

3、要符合身份:不同行业、不同场合的人的着装有不同的要求。装饰礼仪有一个国际规则:TPO规则(time时间 place地点 ocation场合 身份)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在重要场合要和他的时间、地点、场合和身份相吻合。要注意自己特定的时空。庄重保守是对教师着装的基本要求。不能够太前卫、太轻浮、过分的时尚。

有些人认为,装饰仅仅是对人的外表的一种点缀,没必要重视这个。其实,表里如一,这句话是我们要强调的。我们不能够只强调外在美,外在美和内在美是不矛盾的。比如服饰讲求三要素:色彩、款式和面料。会穿的人、会搭配的人看来它是要协调,如男人身上的颜色要少,少而精,三色原则是基本原则。三种颜色是正规军;四种颜色是游击队;五种就比较傻;五种以上就傻死了。这表面上是外在美,实际上是跟他的审美品位有关系,这就是教养了,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所以一个人的服饰,绝对和他受教育程度、何他自 我定位、自我要求有关。表里如一,在这里是一致的。教师礼仪为什么要一再强调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服饰,原因不外乎:一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二是一种自律、自尊的表现;最后就是岗位的要求。

三、教师的装饰要注意的问题:

1、男女有别

2、年龄有别

3、形体有别

4、出入场合

5、注意规则

四、教师装饰的禁忌:

1、不能过脏

2、不能过破

3、不能过乱

4、不能过杂

5、不能过露

6、不能过透

7、不能过短

8、不能过紧

五、首饰问题:

1、数量:符合身份、以少为佳(不超过三件为宜)

2、质量:精美、高雅

3、搭配:以和谐为美(色彩一致、风格一致、)

教师的仪表

作为教师,重视仪表,一方面是自己的修养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的要求。意表也是我们言传身教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的仪表其实就是教师的教养和形体的一种相互的协调。具体来讲,仪表者,外观也。一个人的仪表就是一个人坐在那儿、走在那儿、站在那儿给别人的的整体的外观感受。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整体的外形外观。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狂。”你受过什么教育,见过什么世面,你接受过什么层次的人,你的表情、你的神态、你的举止、你的言行都可以得到不同侧面地展示。

仪表具体来说,包括头部和手部的仪容、动态的问题(举止和表情)。

一、教师仪表的规范:

1、干净

2、整齐(西装、大衣)

3、文雅(化妆)

4、美观(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

二、教师美发要注意的问题:

1、长度:男同志——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2、色彩:不提倡染彩色发

3、发型

三、教师化妆要注意的问题: 工作妆

1、自然

2、美化

3、避人

四、教师表情要注意的问题:

1、自然放松的状态(自然就是一种自信)

2、和学生互动

3、友善

五、教师举止要注意的问题:

1、动作要正确、标准

2、提倡举止动作少

3、要检点(抠鼻子、搓脚、剔牙、掏耳朵等) 师生关系

在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必然和老师建立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进度,教学的质量甚至教学的成果。所以,这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

理想的师生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在当代社会,理想的师生关系,有不同层面的表达。从交际利益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师生关系有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尊重和平等。从操作的角度来看,理想的师生关系要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亦师亦友和教学相长。

一、师生关系的关键点 1.是非分明 2.以身作则

3.因材施教

二、师生关系的八点注意事项:

1.讲政治: 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讲科学: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4.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5.遵守公德 6.重视素质

7.要密切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认可的、互动的。

8.要关心集体

三、教导学生应该注意:

1.要教育学生获得真知

2.要教育学生获得良知(爱心、宽容) 3.要教育学生获得益知

四、教和育:

教是传递知识,育是指关心爱护和教育。教书容易做到,育人难以实现。为人师表就是为了育人,它更加重要。

1.目标要准确;培育学生要帮助他们矫正人生目标。 2.注意实现手段。

3.要注意渐进,不能够揠苗助长

教育和培养学生应该是个系统工程、综合工程

五、如何关心学生:

1.关心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社会工作、身心健康、情感交流等)

2.关心有度(不可以包办代替、强加对方,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和空间)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社交礼仪和教师礼仪

电话礼仪和技巧

商务谈判礼仪和礼节

礼遇、礼仪和礼宾

面试礼仪和技巧

德国礼仪和节日

会议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

个人素质礼仪和形象

面试礼仪和注意事项介绍

春节的礼仪和讲究

现代教师礼仪和修养
《现代教师礼仪和修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