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董村中学提升办学水平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7: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强化细节管理

实施高效课堂 文化特色强校

——董村中学提升办学水平探索

忻府区董村中学 2012年12月

强化细节管理、实施高效课堂、文化特色强校

——董村中学提升办学水平探索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学校教育才能扩大影响,群众的满意度才会提高。我校正是抓住了这一重中之重,严抓教育教学管理细节、打造高效课堂、走文化特色强校之路。

一、常规管理精细化

常规管理是一所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基础,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集中体现。学校常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形象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影响学校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因此我校确立了

一、

二、

三、四常规管理模式,即:确立一个目标,建好两支队伍,突出三个重点,注意四个方面。

1、确立一个目标。人生要有目标,工作要有目标,学校常规管理同样也要有目标。目标是源动力,能激励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目标是“规范有序,文明有礼”。目标确立后,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加以宣传张扬,让所有师生都知晓学校学生管理的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意识,既目标意识。

2、建好两支队伍。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学校常规管理也必须依靠学校的领导、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就要

重视学校领导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常规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3、突出三个重点。学校工作无小事,但事中要有重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要突出的三个重点是:

①、制度要落实。古人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是一种规矩,是一种标尺,一种统一的要求,是学校进行管理的依据、保障。如果没有严格、科学、规范的制度做保证,是不可能做到规范管理的。因此,要强化学校管理,就必须建制度,立规矩,做到三个结合,说服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自觉遵守与强制要求相结合,惩罚过错与奖励先进相结合。从而使全体师生自觉遵规守纪。

②、责任要落实。要强化常规管理,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又各司其职,也就是要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重在求真务实。常言道,“三分决策,七分落实。”各种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过程,更要看结果,看实效。其中签定责任状是必要的,更需要责任人经常督促检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这样做到每事有人做,每事有人管,齐抓共管,常规管理必见成效。

③、活动要落实。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

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如“美丽校园、从我做起”“献爱心,让爱充满校园”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抓好四个方面。常规管理所涉及的面很广,重点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注重。

①、注重细节。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常规管理必须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于细微处见水平。切不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意做。学校无小事,学校又无大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也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比如地面上有无纸屑,墙面上有无脚印,公物有无损坏,学生的言行是否文明等,看似很小的卫生、礼貌问题,只要做好了,既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树立起尊师守纪,卫生文明的良好学校形象,又可以培养学生身体力行,爱护劳动成果的意识和文明守纪的良好习惯。所以学校管理一定要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见精神”的理念,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②、注重环境。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优美的自然环境,优雅的人文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因此要强化学校常规管理就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用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文字语言净

化校园,文体活动丰富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花草,每一处建筑都能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

③、注重检查。常规管理既要有完善的制度,更需要严格的督查。从学生进校开始,自行车停放,上课,课间,两操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评比,评比结果作为评比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的依据。以查督行,以查督责任心,以查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查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长此以往,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发扬,不良行为习惯得到了遏止,校园环境就会大大改善。

④、注重总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树立典型,振奋精神,激励先进,同时总结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寻找规律,丰富经验,升华理论;通过总结也能找差距,看到问题,完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开拓创新,谋求新的发展。因此,学校每项活动后都要开展评比总结活动,尤其是文明,卫生等基础行为更需经常总结评比,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目标,从而收到管理的实效。

二、实施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利用有限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 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一是课堂气氛要融洽。二是课堂节奏要明快。三是要注重课堂效益。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方面:

①、学案教学,集体备课:

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教师们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编写的学案目标定位要难易适中,既要体现三维目标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的层次。对于重点难点的突破,既不急于求成,也不在于面面俱到,定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情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②、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能想法设法地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进而将之转化成为一种个人的能力,即“授之以渔”。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天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

③、科学的学法指导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

2、学生方面

①、指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有的放矢,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

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教师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

②、课堂学习习惯:

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一个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的学生是谈不上提高而言的。这也就是我们实施高效课堂所要达到的目的。

③、课后巩固习惯不可少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然后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

3、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我们要求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

第一,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教师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总之,高效的课堂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则会促进高效课堂的落实。二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三、文化特色强校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教育理念、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

1、精神文化

提升一个人要从提升其人生目标开始,同样提升一个组织就要从提升其精神追求入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为此,我校把制定学校未来发展的3—5年发展规划、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和学生成才计划作为工作的第一步。这一工作的实质是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过去、现在、将来),借以提升教师们的精神追求,它的效果并不在于学校有了以文字形式存在的这些东西,而在于我们通过愿景的描述,使我们的教师能够看到经过努力我们学校未来的美好愿景。

精神文化中做的工作就是我们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让走进来的孩子都成功,让走出去的孩子都自信”。我们对教风提出了“三业”要求,即:专业、敬业、爱业。对学风提出了“三乐”要求,即:乐群、乐思、乐学。教风和学风的核心字是“爱”和“乐”。

2、制度文化

温总理曾说过:“公平和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一所学校怎样体现公平,那就是一切要用制度说话。在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我们确立了如下原则:

(1)基于教师、为了教师。所有制度要自下而上的制定,自上而

下的执行。

(2)不片面追求制度的“严”和“管”,而强调引导的作用。 (3)让制度成为习惯。

3、管理文化

我认为,管理分为三种境界,即:人文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我校的管理方式以制度管理为主,让教师参与到管理中来。

校园文化是师生长期积累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通过文化的积淀,让我们的学校更有朝气,让教学更添智慧,让师生更讲道德,让学校更具美感,让教育更富创造,让特色更加鲜明,让质量更加提升。

今后,我们将继续持之以恒,具体实施精细化管理,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再接再厉,取长补短,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继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吸收更多的孩子来我校学习,真正的办一所让老百姓满意的农村名校,让每位来我校接受教育的孩子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相信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中学办学水平自查报告

中学办学水平自查报告

中学办学水平自查报告

湛江市麻章区第一中学提升办学水平实施方案

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董村管区提升干部作风

才林中学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中期自查报告

平阴县孔村中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聚焦主业主课 提升办学水平

加强校际交流提升办学水平

董村中学提升办学水平探索
《董村中学提升办学水平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