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9: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 猴子上树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玩具样品,白纸、折纸样品、记分牌

学具:厚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

四、教学过程

(一)、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教师用未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掌握拆纸方法

1、课件(1):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O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教师补充说明。

(三)、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1、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演示教具。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3、学生答后,课件(2):想象要求。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板上。

5、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四)、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1、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2、教师演示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块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块上。

3、课件(3):作业赏析,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课件(4):装饰要求。

5、学生动手装饰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五)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

1、评出优胜队。

2、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7 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9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师: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11 看大夫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把握人物表情的能力。

2. 加强学生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

3. 消除学生对医生的恐惧和对身体的爱护。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特点,并能用画笔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医生的道具、教学课件、视频展示台、示范作品。

学具准备:铅笔、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穿着医生的服装,带上道具,扮演医生入场,先不说明身份。假装给学生看病,以制造一种看大夫的情境,在给学生看病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及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2. 交流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看病的经历,着重让他们表演,进行对比观察:

不同的表情。动作。场景。

3. 欣赏动画

在动画中让学生了解到特写的概念及夸张的手法。

4.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种类的病情,其他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围绕表情、动作两个重点。

5. 赏评范画

在这个欣赏的环节,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特征,以及对画面主次的把握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可捎带讲一点场景的概念。

6.学生画画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于作画材料不做硬性规定。

7.作业展示

就作业中比较典型的画面进行赏评、肯定。

8.人文关怀

以一个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样的人不会对你说:欢迎下次再来。”

让学生自己揭示答案。寄予人类美好的愿望——永远身体健康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

美术:小学二年级(下)美术教案(优秀)

美术教案(下)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