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福建周宁丧葬习俗

发布时间:2020-03-02 14:42: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福建周宁丧葬习俗

周宁习俗以死者能“寿终正寝(男)”、“寿终内寝(女)”为尚。故病人弥留之际,须安寝于楼下内室。若病人在楼上咽气,则要撬开楼板,用绳索将尸体吊下楼入殓,俗以为死人不能过楼梯。若弥留之时病人在外地,都得抬回家,不得作古在外,否则被认为是做“门外鬼”,不吉利。万一死在外,就不得抬回家中,有的甚至不得进村。临终之时,亲人须如数侍立床前送终,探问遗言,在外子女也得风尘仆仆赶回“送归终”,以表示死者“好命”、“子弟尽孝”。

病人咽气后,举家号啕哀哭,家属在大门前鸣放单响炮一声,邻里或宗亲听到炮声都会聚拢来,帮助安排后事。子孙随即烧溪荽汤“石菖蒲”为亡者洗脸、揩身、梳头,然后换上寿衣(寿衣要单数5~13件不等。平民百姓多着清代服装,有职者身穿本职礼服。并在“寿衣”角用香火烧个小洞,称为“做记”)、寿鞋、寿帽,托抱到厅堂安放在坐椅上,亡者双脚踏在兰花草盆上(亡者年满50岁才能坐在寿椅上,未满50岁者只能平卧在床架板上。有的地方一律平放在床板上)。立即安排人去择日子,日子单就贴在厅堂壁上,让众人知道送葬时间等。咸村风俗入葬与做墓是分开,做墓也许是几十年之后的事;而狮城风俗入葬与做墓同时进行,所以择日子包括择定入殓、开山、安葬时日和坟墓坐向,并请堪舆先生寻找墓地,亲友劳力上山帮助造坟。

治丧时,家属披麻戴孝、拆红挂白。用白纸或绿纸写上“严制”(父亡)或“慈制”(母亡)贴在大门上,如果长子已死,由长孙主祭者,大门则写“承重”;家中柱子要贴上白联,并在厅堂设灵堂,安放灵牌,联题“灵前三叩首,早晚一炉香”,供人吊唁,随即开始报丧。孝男跪拜接客守灵,后为坐着烧纸钱守灵。 报丧就是通知亲戚。不论晴雨,前去报丧的人都要带一把雨伞,到达对方家要把伞横放于桌上不能落地,用一小黄纸条写上亡者逝世日期,贴在饭桌脚下。亲戚一看便知,要请来者吃点心蛋,这个点心蛋要全部吃光。然后,告诉送葬的日子。 凡有来吊唁者都要鸣鞭炮迎接,并奉上一杯红糖茶。“后头”(也有称“后家”,即娘家人舅舅等)到来时的迎接很隆重,要举行跪拜仪式。即在巷道村口摆上香案烛台,孝男媳妇披麻戴孝朝着娘家人来的方向跪拜放鞭炮迎接,娘家人到了把跪着的人一一扶起再到家。若平常儿媳待亡者不孝,则舅、姈有意不及时接礼,让其久跪,以示惩罚。

亲戚奔丧吊唁,要送挽联一幅、厚纸三刀、白烛一合、香、百子炮、盘仪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送花圈)。咸村风俗在出殡之后再挂挽联;狮城一带挂联守灵,女婿联挂在灵牌左右,意为守灵,其余亲戚按辈份从小到大排列。

治丧期间,咸村的风俗是孝男要戴稻杆帽、穿麻衫和草鞋,谓之披麻戴孝;孙辈男要戴麻角帽,穿麻衫;女性头戴麻花、身穿麻衫,鞋尖面上缝一块麻布;其余晚辈男亲友都要戴白帽、穿白衫,女亲友穿白衫。期间禁忌穿红色衣着。如遇未过门的媳妇或未婚女婿吊孝,要身先披红布,向遗属行活人礼,拜两拜后,再穿白衫向亡人拜三拜。媳妇则要穿红鞋,意为媳妇红鞋随火把照亮亡者,顺利走向极乐世界。狮城的风俗是孝男戴白帽,穿白长衫;女的披麻衫,发扎白布条;其他男女亲友都穿白衫。

咸村一带,入殓前进行祭奠,俗称“吊礼”。先是请司仪赞礼,孝男着孝服匍匐苫上,候亲友吊唁。然后在司仪的指挥下,所有来吊唁的人行跪拜礼。一般是按血缘的亲疏顺序进行跪拜。由于吊唁者多,一般以五六人为一组行跪拜礼,都是三拜九叩。

入殓时,孝子跪尸旁,口含少许酒,衔箸端对尸口滴下,旋折箸为二,一半纳入棺内,一半由子女收存。盖棺前,孝男要手持竹篾火把绕棺三七匝,行跪叩礼,谓之“巡棺”。盖棺之后,在棺首上放盏油灯,彻夜耀,意即长明灯,直至出殡为止。

狮城一带在入殓后进行祭奠、送殡与安葬。周宁有句俗话:“冬好看落仓,命好看做丧”。这就是民间丧葬习俗中的场面体现,家境不一样,丧事也不一样,穷者从简,富者讲排场。这场面就是在祭奠与送殡时体现出来。先在村中较空阔的场地(该场地到墓地的路必须不走回头路) 举行祭奠仪式,挂“奠”字黑布帷幕和怀念对联,摆设香案烛台,以亲戚盘担(有猪头、棕、粉扣、果糖、蛏干、红枣等六盘)为祭礼,奉献香、茶、花、酒、果、肉、菜、饭等供品。并请吹班弹奏,气氛肃穆庄严。主祭孝男要举行三献礼,再由礼生朗读祭文,致祭亡灵灵,谓之“上寿”。然后在礼生的指挥下,参加送葬的众人分别向死者灵柩(遗像)行三跪九叩礼,女儿或媳哭祭酒词。

咸村风俗在入殓的翌日出殡。狮城在祭奠仪式结束后,立即撤去灵堂,出棺安葬。礼门一带,出殡时,棺木一抬起,家里灵桌就要掀掉,其桌四脚朝天,桌面朝地,挽联全部拿出去烧掉,家中不留任何“丧孝”痕迹。出殡时,先鸣炮起柩出殡,以金鼓锣开道,五色龙旗引路,幡幛、花圈、挽联,此时白旗在前红旗在后,中间八人抬棺,孝男必须持哭丧棒葡伏于棺木两侧扶棺慢步而行,乐队伴奏,家族亲友随后送葬。一般亲友和女眷送至半路,领一束红毛线和一条小毛巾、一小袋糖果(20世纪90年代改发代酒席红包)返回。当抬棺的停下来休息时,孝男必须跪在地上,沿途孝男的汗水、泪水与鼻涕都不得用手去擦拭。灵柩所经的村落路口须贴“路贴”,过桥、过神庙要“参神”,焚化纸钱,沿途鸣炮,散发暝钱(“发路钱”,也称“买路钱”),浩浩荡荡把棺材送上山。

葬是丧葬礼俗中最后环节。狮城风俗入葬与做墓同时进行。灵柩安葬前须将火砵放置墓圹内烘焙除湿,棺木进圹时,有相冲克者回避。咸村风俗入葬与做墓分开进行。原先是土葬,先做好墓,凿土为穴放入棺木,死后一举进墓穴,经若干年后剖棺拾骨,装入金瓮(陶瓮)迁入墓穴合葬。民间墓葬重堪舆,择地卜吉,寻找风水,讲究龙脉、砂钳、水法、朝向等。

葬毕,孝男给封圹师傅、堪舆先生披挂红布,行三跪拜礼,以表谢意。然后,孝子手提马灯,身披红布,肩挑火砵按长幼次序行走回家,其余亲友统发红毛线披挂尾随,俗称“回虞”。此时,红旗在前白旗拆卸。回到村口宗亲摆香案饯桌等迎接,孝子孝孙在香案前行礼,并象征性饮一下桔饼酒。抵家后,由司仪主持在大厅摆香案拜祖宗,同时拜风水先生与司仪。然后孝子将马灯放置灶台,将火钵的炭火部份进到灶堂,并用该火把锅烧红,倒入糯谷搅炒让爆裂的谷花四散,挑水进缸,取意大发,余火部分进入谷仓。所有送葬的人,都要回到丧家喝一杯红糖茶,祝愿众人生活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当午(或晚),孝子设酒宴酬谢送葬的亲族朋友。客人回去,凡娘舅亲属礼仪一律不收,并重礼回谢,其余亲戚回猪肉仪、红毛线、毛巾、春面等。之后,还要设灵位供奉七七四十九天,以示对亡者的感恩,将亲戚的挽联挂上,待农历七月十五才拿下焚烧。在人死后第七日直至四十九日,每隔七日,家人在死者灵位前摆供品致祭哀哭,俗称“过七”,以悼念死者。富裕人家还请僧尼念经或请巫师做法事为死者超度亡灵。死后百日及在

一、

二、三周年,亲属均设祭悼念,第三周年由女儿回家举办酒宴酬谢家族亲友。

上述丧葬礼俗一般就正常死亡而言。对男未婚女未嫁及未成年或无子弟者,殡葬均从速从简。

福建周宁的宴席习俗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丧葬习俗

山东丧葬习俗

山东丧葬习俗

农村丧葬习俗

宁晋丧葬习俗

福建周宁丧葬习俗
《福建周宁丧葬习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