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指导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发布时间:2020-03-03 15:5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指导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摘要: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农村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提出了从加强家校联系,激发阅读兴趣、制定读书计划、教给阅读方法、开展读书活动等方面提高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计划;方法;阅读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作为母语,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非常有限。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的阅读同样也这样理解。因为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学不好语文。所谓: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我所处的学校属于农村,没有图书馆,村里关于课外阅读的场所基本没有;学校的图书馆也是形同虚设,不仅藏书少也很少向学生开放;老师要求学生看课外书,学生也只是借一些漫画书看看,十分钟就搞定;农村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是很清楚,有的家长反对孩子看课外书,认为会影响学习,有的家长给孩子买课外书就答应买作文书,觉得看课外书的效果不如埋头做题海战术的效果明显。通过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比较,不禁为孩子的阅读现状而担忧,小学生正处于阅读兴趣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和家长不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不仅对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危害,也会对性格的养成、心灵的养育留下隐患。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呢?针对自己这几年班上开展的读书活动,在此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加强家校配合,创造阅读条件。

课外阅读的落实,家长的正确认识与参与非常关键,我常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并通过家长会,引导家长阅读有关阅读重要性的书籍,让家长全面提升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此外请求校长克服资金困难,添置图书,开放图书馆,另外班级开辟图书角,让学生自愿捐出图书再选配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随时借阅。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根据我的了解,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跟他们的家长为他们选择的图书有关,大多家长喜欢选择作文书,内容单

一、枯燥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在选择读物时,除了考虑“内容健康”和“注意配合课内教材”的要求外,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看的懂,推荐给学生的书以及推荐的读物是否符合学生阅读兴趣的个性差异,因为同一心理年龄特征的学生,从总体上看

属于同一兴趣期,但由于受性别、智力、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阅读兴趣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他们感兴趣的,并适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的书籍。教师应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兴趣方法。

(1)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主要以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为主,通过老师的引导打开学生的想象,以多彩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来吸引学生,培养孩子想去阅读的愿望,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要求家长每天晚上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对于中年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向他们推荐这些书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介绍这些书的精彩篇章或感人情节或故事的悬疑之处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去看的愿望。

(3)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掌握了一些寻找信息的方法,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百科全书、经典名著等,再相机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榜样的激励作用,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最近看的书,与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榜样作用能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成就。

三、制定读书计划,培养阅读习惯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与家长、孩子共同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

(1)从时间上安排:学校规定1:30到校,我们就利用1:30到2:00这半个钟头的时间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图书,在家家长要保证睡前半个小时的阅读,寒暑假教师向学生和家长推荐必看的图书,家校共同联系,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从作业安排上:教师要减少书面练习,把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要联系到作业中,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另外要指导学生根据班级的阅读计划以及自己的阅读能力,给自己定个详细的周阅读计划,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的阅读计划进行检查指导。

(3)从体裁考虑。低年级要安排童话、小故事、绘本等内容浅显的读物,中年级可以安排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

四、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渗透。教师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把课内学的一些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习了老舍的《猫》、巴金的《鸟的天堂》后,分别推荐学生阅读这些作家的有关文集。这是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了有关课文后,寻找类似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以扩展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2)学会做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我所教的班级从一年级开始就让他们准备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不仅记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还让他们记下好文章中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段落”中,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笔记本中的“佳作欣赏”中。并提醒将这些笔记进行归类,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可喜的是每当他们在写作的时候遇到才思枯竭的时候,就能主动地翻阅笔记并能从中找到灵感。

(3)学会和作者想在一起。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4)学会思考。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要鼓励孩子勤思考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1)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另外还可以开展“背诗能手”“星级阅读小博士”“积累达标赛” 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2)结合课文、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问题开展活动。学完了《草船借箭》这课后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后开展《说三国》语文实践活动,活动上学生说三国歇后语、讲三国经典故事等,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与热情。再如结合学校开展的“爱我中华、诵读经典”活动举办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好报,查找了许多资料,结合自己的读书所得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办地有模有样,我将这些报纸进行展览,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许多东西。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要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真正的阅读能

力,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扎好根,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效果。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的说法也将会成为过去,我相信经过我们不懈地努力,明天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

浅议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经验交流 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指导

如何指导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农村孩子进行课外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